秦喜清,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所副研究员、电影学博士,一直从事西方美学、西方女性电影、中国电影研究。
1999年赴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妇女和性别研究中心做访问研究。
2006年赴多伦多大学伊丽斯学院电影专业做访问研究。
出版的专著有:
1、《让-弗朗索瓦·利奥塔:独树一帜的后现代理论》获文化部科研成果三等奖。
2、高教版《中国电影史》的撰稿人之一。
3、即将出版专著《西方女性主义电影:理论、批评、实践》。
4、目前参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主持的《女性电影先驱研究资料汇编》(第二卷)的条目撰写。
本书共分为电影史:比较研究的视角;女性电影;知识分子理论与后现代美学共三编。主要内容包括:也谈《中国电影发展史》的历史建构——以中国现代史学脉络为视角;破产的乡村与失衡的现代中国——谈左翼早期电影对中国农村的再现等。
##良心书籍,但是第二部分谈论女性主义电影时候过于脱离电影文本,对于没有观看或者说了解不深的读者不太友好,第一部分谈论中国早期电影和好莱坞电影的联系非常受用,其实中国电影的确几乎时时刻刻在被欧美影响,可惜早期中国电影的影像资料的保存真是糟糕啊!
评分 评分 评分##电影史和女性主义写得很好,有几篇很有启发性的文章。后现代部分更像是对利奥塔和葛兰西的读书报告,但还是要看一级文献啊,对于不了解利奥塔的我来说,读起来很困难
评分##第一编的影响研究旨重写官史,其中两篇最为精彩,一篇是民族焦虑和认同感对早期中国上海电影兴起的推动作用,一篇是日系和月系良知对吴永刚的作品回溯。第二编的女性电影研究是比较笼统的导演盘点,但总结精准,是抛砖引玉的好范本。女性主义的颠覆策略是在穆尔维的凝视理论基础上,将凝视去除,去审美化,将男性平庸化,去除身份标签,展现日常,引入种族、阶级话语…理论分析很可能反哺创作。第三编是导读。葛兰西提出具有领导权、改变上层建筑的知识分子,尽管服务于无产阶级革命的合法性但理论仍有启示。谈到利奥塔的后现代理论,纠正了之前读《后现代状态》的误解。“科学只进行自己的游戏,它无力为其他语言游戏立法”,科学作为范式的时代过去了,元叙事的消解时代到来了,多话语和共同话语标准的解释框架式微将用以解构现代知识分子的神话。
评分 评分 评分##补充中国电影/女性电影论文
评分##中国电影史论,欧美女导演和女性主义及其电影,后现代电影美学(利奥塔)的三部分论文合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