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电影的日子

等待电影的日子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徐鸢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2016-10 精装 9787511731067

具体描述

徐鸢(妖灵妖)上海国际电影节选片人和策展人,“电影 101 工作室”创始人之一,电影文化工作者,资深影评人。

1996 年 10 月 1 日,一个名为“电影 101 工作室”的影迷社团在上海成立,最初社团成员仅有七人,全部利用业余时间开展各种与电影相关的活动, 包括小规模包场放映、 自行制作印刷影评杂志等等,活动经费源自主要成员为媒体写稿的稿费。在 2000 年前后,发展壮大 成拥有全国近千名会员的国内最有知名度的大型影迷社团。2016 年,将迎来电影 101 工作室成立 20 周年,电影 101 工作室成员有意通过图书的方式,对电影 101 工作室过去的历程进行回顾。既可以为 1990 年代至新千年初的前互联网时代的中国迷影文化做一次完整的梳理, 留下一份珍贵的历史记录, 也对于新一代的影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文集中汇集上海国际电影节选片人和策展人徐鸢(妖灵妖)、《冰河追凶》的制片人平辉、利欧元力影业总裁杨璐、克顿影视副总裁的杨一敏、独立书店 2666 的创办人刘磊、《韩国电影史》译者周健蔚、《赫尔佐格谈赫尔佐格》译者钟轶南等人数十篇精华影评文章。

用户评价

评分

##文艺作为组织形式,在90年代是天真的,大家在一起是为了做事,而不是为了钱。平台对用户是高看的,想着把大家聚起来共享资源,而现在却只想着从用户手里捞钱。

评分

##文艺作为组织形式,在90年代是天真的,大家在一起是为了做事,而不是为了钱。平台对用户是高看的,想着把大家聚起来共享资源,而现在却只想着从用户手里捞钱。

评分

##不是看评论写得多么好,而是看如何做成一件事

评分

##早年沪上迷影青年的纯真年代,当年的热血理想满腔激情如今来看无比叫人感动,许多记载着实具有珍贵史料价值,写电影节的果然意犹未尽,18元的《英国病人》当年曾被黄牛炒到150元,看完1997年的电影节赶场路线顿时让我决定明年起再也不抱怨赶场问题了,想看《一份未完成的调查报告》,妖大再来本细述电影节的书吧!

评分

评分

评分

充满理想荣光的90年代,一切凭着信仰、希望和爱,影评充满质朴刚健之气,声气诚挚,感性细腻;从爱好到坚持到习惯,廿年弹指一挥间,世事殊无更改,个人承载的迷影记忆见证时代变化,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感谢当年的星星之火,方可燎起今日之百舸争流;编年形式的记载,在流年变幻里历数错过的曾经,青春能以这样的形式镌刻,也是幸福。

评分

##在上海呆过三年,学戏剧影视,感觉上海的影迷是低调和精致的,是纯粹的出于对电影的爱好。101工作室也是干干净净地经营自己的精神家园。感谢妖灵妖。

评分

##在终极水逆的公交车上气喘吁吁一路颠簸中读完了这本书,2016年除了值得期待的最后一天外就算大部分圆满地结束了。1996年俺还是个小学生,还在为今天的零花钱够不够买一本漫画书而烦恼,对电影的印象就是南市影剧院里的《碟中谍》和现在已经想不起名字的关于四个男孩一条狗的儿童片以及电视里反复播放的《东邪西毒》、《茜茜公主》、《出水芙蓉》。在无论是当时看还是现在回顾起来都非常漫长的等待黎明过程里与平行空间里的另一批人一样热情(有时候盲目)又害怕孤独。“相逢恨晚”大概是阅读前后所能发出的唯一感叹,当年物质条件与今天不可同日而语,这些纯天然爱好值得回味的往事,被作者逐日逐时冷静客观地记录下来,这份信仰,教人十二万分钦服。感谢作者也顺便点亮了俺对七年来某些日子的特殊回忆,这种体验,可能一辈子也不会再有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