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蹤Linux TCP/IP代碼運行:基於2.6內核(附CD-ROM光盤1張)

追蹤Linux TCP/IP代碼運行:基於2.6內核(附CD-ROM光盤1張)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秦健 著
圖書標籤:
  • Linux
  • TCP/IP
  • 內核
  • 網絡協議
  • 源碼分析
  • 2
  • 6內核
  • 技術
  • 編程
  • 計算機
  • 書籍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齣版社
ISBN:9787512400481
版次:1
商品編碼:10003924
包裝:平裝
叢書名: 博客藏經閣叢書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0-04-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578
正文語種:中文
附件:CD-ROM光盤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從事技術性工作十餘年間,作者不斷地探索、研究有效的學習方法,不斷地提高學習效果,最終在分析Linux內核中得齣瞭“用中學習、用中理解”的方法。這種方法在《追蹤Linux TCP/IP代碼運行·基於2.6內核》中得到瞭很好的運用,能幫助讀者順利進入Linux的網絡世界,也能使讀者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這就是我們常講的“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追蹤Linux TCP/IP代碼運行·基於2.6內核》采取瞭從應用到內核,從實踐到理論,從軟件到硬件的講解方式。全書通過應用程序這條主綫,幫助讀者剖析網絡通信的具體過程和細節,讓讀者理解協議綫的具體內容,提高讀者的網絡開發能力。讀者在學習時不需要具備網絡知識,隻需要具備一定的C語言基礎就可以順利閱讀。

內容簡介

  《追蹤Linux TCP/IP代碼運行·基於2.6內核》以應用程序為綫索,詳細描述瞭數據包在協議棧的分段、重組、發送、接收過程,同時分析瞭路由的初始化和設置過程,主要包括socket應用程序、TCP/IP協議、路由、通知鏈、鄰居子係統等內容。全書涵蓋瞭協議棧的全部知識點,對於廣大的讀者來說這是一本極其難得的技術資料。同時,書中論述瞭網絡設備的工作原理,解釋瞭RTL8169和嵌入式CS8900、DM9000網卡設備的核心過程。
  《追蹤Linux TCP/IP代碼運行·基於2.6內核》可作為3G網絡開發人員、嵌入式通信産品開發人員、網絡應用開發人員、網絡管理人員及網絡愛好者、從事網絡方嚮的本科生、研究生的參考書。

作者簡介

  秦健,嵌入式研發工程師。精通Linux內核,多年從事嵌入式軟硬件開發,使用Linux平颱設計電子産品。已經三十四歲的他憑藉一顆熱愛技術、永不放棄的心,十年如一地堅持技術研發的人生道路,推翻瞭“三十歲是技術員墳墓”的謬論,為年輕工程師樹立瞭榜樣。

內頁插圖

目錄

第1章 本書的計劃
1.1 基本路綫和要求
技術要點:分析路綫服務器程序學習要求
1.2 TCP/IP協議層的劃分與基本知識
技術要點:協議層知識服務器與客戶端的通信路綫
1.3 函數到係統調用的過程
技術要點:庫函數的真實定義係統調用的總入口及傳值
1.4 網絡文件係統
技術要點:網絡文件係統的特點initcall機製網絡文件係統的安裝

第2章 socket的創建
2.1 本章幾個重要數據結構
技術要點:socket結構、sock結構、sk_buff結構、tcp_sock結構的定義
2.2 分配並初始化socket結構
技術要點:分配socket結構空間分配文件節點
2.3 使用協議族的函數錶初始化socket
技術要點:登記函數錶定義、注冊及初始化協議族結構
2.4 分配並初始化sock結構
技術要點:分配結構空間初始化sock結構及數據包隊列頭
2.5 TCP協議對sock結構初始化
技術要點:TCP協議的初始化函數tcp_sock等結構的關聯
2.6 socket與文件係統的關聯
技術要點:分配文件指針和文件號指定文件操作錶

第3章 socket地址設置
3.1 地址設置接口
技術要點:地址設置過程查找socket和文件指針復製數據到內核
3.2 地址結構定義
技術要點:結構的定義及賦值協議族的設置函數網絡空間結構
3.3 地址類型
技術要點:地址類型的概念 查驗地址類型獲取路由函數錶
3.4 設置地址和端口
技術要點:地址與端口的隊列結構地址與端口的查找與建立
3.5 網絡空間總管initernet
技術要點:init_net結構的初始化 隊列頭的初始化

第4章 路由
4.1 路由函數錶結構及關係圖
技術要點:fib_table結構、fn_zone結構、fib_node結構及fib_info結構的關係
4.2 路由函數錶的初始化
技術要點:路由錶隊列、路由函數錶隊列的初始化路由規則結構、路由函數錶結構、路由區結構的定義子網掩碼的作用
4.3 通過路由函數錶查找路由信息
技術要點:路由區及路由節點的匹配和查找路由信息、路由跳轉結構的查找
4.4 路由的設置及相關結構的初如化
技術要點:設置路由的三條路綫路由配置結構的定義路由區的建立路由信息的創建和調整隊列節點的鏈入與摘除路由跳轉結構的初始化路由函數錶的查找
路由彆名結構的建立路由錶的衝刷與釋放
4.5 基於輸齣方嚮的路由錶查找與創建
技術要點:路由鍵值結構的定義路由錶結構的定義路由錶隊列的輪詢路由錶的創建與查找
4.6 基於輸入方嚮的路由錶查找與創建
技術要點:為數據包查找路由錶創建轉發的路由錶

第5章 通知鏈
5.1 設備通知鏈節點的掛入
技術要點:通知鏈節點結構的定義設備配置結構的定義設備通知鏈的建立
5.2 地址通知鏈節點的掛入
技術要點:地址通知鏈的定義和鏈入
5.3 通知鏈的調用和執行
技術要點:網絡設備結構的登記注冊通知節點函數的調用

第6章 netlink概述
6.1 netlink的創建
技術要點:netlink的sock結構定義及初始化
6.2 注冊路由的netlink
技術要點:路由的netlink結構定義及注冊
6.3 通過netlink通信
技術要點:netlink的信息結構、消息頭結構、路由消息結構的定義及初始化netlink數據包的建立及發送

第7章 監聽連接請求
7.1 內核的監聽函數
技術要點:協議族監聽函數的調用連接數的控製監聽結構的建立及定義連接請求結構及隊列
7.2 內核的監聽隊列
技術要點:監聽隊列的鏈入過程監聽隊列的睡眠等待和喚醒

第8章 接收連接請求
8.1 接收連接函數
技術要點:協議族接收函數的調用定時等待連接請求
8.2 異步接收方式
技術要點:異步接收實例異步喚醒路綫查詢客戶端sock結構和連接請求結構
8.3 獲取連接請求
技術要點:客戶端socket、sock結構的對接獲取客戶端的地址INET協議族結構的定義

第9章 準備連接請求
9.1 內核的連接函數
技術要點:客戶端程序及服務器程序的通信效果協議族連接函數的調用源路由的分類和查找TCP協議的socket結構定義端口的查找與復用SYN數據包的建立路由項結構的定義MTU、MSS的作用及設置滑動窗口的初始化
9.2 分配數據包結構和數據塊空間
技術要點:創建並初始化數據包共享結構的定義及數據塊的分類TCP的控製結構發送隊列的鏈入和計數數據包的結構示意圖
9.3 構建、發送TCP數據包
技術要點:TCP頭部的定義TCP層的發送過程剋隆數據包的建立重發數據包的依據擁塞報告的建立
9.4 進化成IP數據包
技術要點:IP層的發送過程IP選項的定義IP頭部的定義及初始化ID編號的生成和設置鏈路層頭部緩存結構的定義鄰居子係統的發送函數
9.5 進化成以太網數據包
技術要點:鏈路層頭部及其緩存結構的初始化以太網頭部結構的定義及初始化
9.6 發送以太網數據包
技術要點:分段發送的檢測網卡驅動程序的發送過程

第10章 鄰居子係統
10.1 鄰居子係統的初始化
技術要點:ARP的鄰居錶結構、鄰居結構的定義鄰居錶的鏈入查找、創建ARP的鄰居函數錶
10.2 查找鄰居結構
技術要點:鄰居結構的查找過程
10.3 鄰居子係統的發送事件
技術要點:鄰居結構的狀態類型及檢測鄰居結構的定時器、定時函數ARP包的建立及初始化ARP頭部的定義ARP包的發送
10.4 鄰居子係統的接收處理
技術要點:ARP數據包類型結構ARP數據包的接收和處理解包獲取客戶端地址更新鄰居結構

第11章 流量控製
11.1 排隊規則的初始化
技術要點:排隊規則的定義網卡設備結構的登記與注冊排隊規則的創建及初始化排隊規則函數錶的定義
11.2 排隊規則的入隊和發送
技術要點:排隊規則的入隊操作排隊規則對數據包的流量控製和發送過程

第12章 建立連接的過程
12.1 驅動程序接收並建立數據包
技術要點:網卡驅動程序的接收過程構建數據包軟中斷數據結構的運用軟中斷函數的接收過程
12.2 查找數據包類型且調用其處理函數
技術要點:數據包類型結構的定義IP數據包類型及數據包類型隊列IP層的接收過程
12.3 接收或轉發IP數據包
技術要點:IP選項的檢查源路由的執行路由錶的轉發和接收過程
12.4 TCP數據包的處理
技術要點:傳輸層函數錶結構的定義TCP協議的函數錶注冊TCP層的接收過程查找與喚醒服務器進程
12.5 3次握手過程
技術要點:查找、創建客戶端sock結構建立連接請求結構創建並發送ACK包連接請求的轉接

第13章 Internet控製信息的傳輸
13.1 發送ICMP信息
技術要點:ICMP的作用ICMP的發送函數 ICMP信息結構、頭部結構、緩存結構的定義 ICMP控製結構數組 ICMP發送速率的設置
13.2 接收ICMP信息
技術要點:ICMP協議的函數錶 ICMP協議的接收過程

第14章 數據包的分段與重組
14.1 數據包的分段發送
技術要點:數據包的分段示意圖 IP層的分段函數 快發送、慢發送過程 分段數據的復製
14.2 數據包的分段接收和重組
技術要點:IP層的重組函數 整理、閤並分段數據包過程
14.3 分段數據包的接收隊列
技術要點:IP分段隊列結構INET協議族的分段隊列頭結構 網絡空間、INET協議族的分段管理結構
14.4 查找與創建分段隊列
技術要點:IPv4分段信息結構查找、創建INET分段隊列頭初始化IP分段隊列結構
14.5 釋放和銷毀分段隊列
技術要點:清除分段隊列釋放分段數據包和隊列頭

第15章 發送和接收數據包
15.1 內核的發送、接收函數
技術要點:3種發送、接收的係統調用過程網絡文件係統的發送、接收函數
15.2 客戶端發送數據包
技術要點:消息結構、緩衝區結構的定義與初始化 構建發送數據包 TCP層的發送過程TCP層的分段發送阻塞的檢測
15.3 服務器接收數據包
技術要點:TCP層的接收過程預處理隊列的鏈入和處理預處理進程的接收過程復製數據到程序的緩衝區 處理後備隊列的數據包

第16章 socket的關閉
16.1 內核的關閉函數
技術要點:網絡文件係統的關閉函數刪除、釋放異步結構 釋放接收隊列的數據包 釋放、銷毀sock結構、連接請求結構
16.2 服務器與客戶端的共同關閉
技術要點:服務器與客戶端FIN、ACK、RST包的交互過程狀態改變與強製關閉
索引
參考文獻

精彩書摘

  1.本書的主要特點
  本書以socket應用過程為路綫,以函數調用為綫索,按照代碼的執行綫路將整個網絡的組織和架構串聯成一個整體,這是本書的最大特色。
  知識點模塊化是本書的另一個特點,全部的知識點被分布到各個章節結閤實際場景敘述,有時在函數的過程中登颱亮相,也有時隨著代碼的剖析赫然而齣,這種靈活的安排加強瞭閱讀的流暢性。
  2.socket的概念與意義
  socket這個單詞是插座的意思,但是在計算機領域中有時稱為插口,也有時稱為套接字;無論什麼稱謂其作用是不變的,它是應用程序在網絡通信中的橋梁與紐帶。
  舉一個電話通信的例子,在這個例子中用客戶與服務商通電話的過程來說明socket的含義與作用。客戶需要打電話給服務商,因此例子中有2部電話就好比2個socket進程,電話號碼是它們的socket地址,客戶的電話相當於客戶端socket;同理,服務商的電話相當於服務器的socket。
  現在客戶拿起電話開始拔打服務商的電話號碼,相當於客戶端socket嚮服務器socket發齣連接請求;服務商如果此時正好空閑就可以接聽電話,相當於服務器socket在等待連接請求,電話鈴響起說明服務器soeket已經接收到瞭連接請求,此時服務商拿起電話後雙方就可以正式通話瞭,相當於客戶端與服務器的socket連接成功;通話過程中客戶的聲音被傳送到服務商的電話中,相當於客戶端socket發送數據而服務器socket接收數據;通話完成後,掛起電話則相當於關閉客戶端的socket和服務器的socket。

前言/序言

  學習過TCP/IP協議的讀者可能會感覺麵對長篇大論的一堆文字往往不知道從何入手,甚至很多讀者在認真閱讀之後也無法領會協議的作用,更無法進入內核的協議棧閱讀代碼,以至於無法從事網絡方麵的開發與維護。然而,高速發展的網絡時代要求技術人員必須快速掌握和運用協議的知識,那麼有沒有一種有效的方法可以幫助我們實現這一目標呢?相信讀者可以在本書中找到答案。
  理論的學習固然是基礎,但是不一定具備瞭理論纔開始閱讀代碼,就像以往大傢隻采取背單詞、記語法的方式學英語,結果十幾年之後仍然不會說英語,不會用英語;因為這種英語教學方法隻停留在理論層上,現代的英語教學則打破瞭以理論為主綫的學習方法,從應用性和實用性齣發,極大改變瞭學習的效果。因此,本書藉鑒現代英語的學習模式,選擇從實際應用齣發,以應用程序為主綫進入Linux內核,通過應用程序的工作過程層層解析內核的協議棧,揭示協議棧的工作路綫及網絡的真實過程,幫助讀者徹底掌握協議棧,使其在閱讀完本書之後有一種登上泰山頂峰的興奮之情。目前,市場針對Linux網絡的講解書籍已經很多,但內容基本都是對理論的泛泛而談,有的書籍缺少主綫,有的書籍缺少與實際應用的結閤,有的書籍采用的內核版本過於陳舊,這些問題加大瞭閱讀的難度,導緻很多讀者使用“壓箱子底”的辦法放棄瞭學習。相反,本書剋服瞭上述問題,並且在描述每一個關鍵過程時,采取穿插圖片和逐行解釋的方式解決瞭這些難點。
  本書針對的是2.6版本的Linux內核,對於內核的進程管理、內存管理、文件係統等內容,讀者可以藉鑒本書推薦書籍或者直接跳過這些內容隻閱讀核心部分;對於難以理解的內容可以先放一放,往往在讀第二遍時就會自然而解,因為內核的知識點是互為補充的。由於內容繁多,不足之處在所難免,請讀者指正。
  廣州工程技術職業學院馮偉老師對本書的圖片編輯提供瞭幫助,羅燕軍、楊永祥、張文盛、李華、倪巍、馮偉、劉國兵、葛德奇、硃德良、羅兵、彭海、白瑜、顔詩敏、傅海熒、李柱棟、盛曉輝、修宸、張澤榮、陳嘉順、時安營、周丹、江均勇、楊碩、羅偉彬、李洪彬、楊春雷、付金平、繆曉及鍾海文也對本書的編輯提供瞭支持,在此嚮他們的辛勤付齣錶示感謝。

深入剖析Linux TCP/IP協議棧的奧秘:揭示2.6內核的內部工作原理 這是一本獻給渴望深入理解Linux網絡通信底層機製的開發人員、係統管理員和網絡工程師的力作。本書並非泛泛而談的網絡基礎知識,而是將目光聚焦於Linux 2.6內核中TCP/IP協議棧的源代碼層麵,帶領讀者一步步探尋數據包在內核中是如何被創建、處理、傳輸和接收的。如果您曾經在網絡故障排查中束手無策,對“為什麼我的網絡這麼慢?”、“防火牆到底是如何工作的?”、“TCP的可靠性是如何保證的?”這些問題感到睏惑,那麼這本書將是您解開謎團的最佳嚮導。 本書的最大特色在於其源碼導嚮的寫作風格。我們深知,理解一個復雜係統的最佳方式,就是直接剖析其實現細節。因此,本書將以Linux 2.6內核的源代碼為基石,詳細講解TCP/IP協議棧的各個組成部分,從最底層的硬件接口到用戶空間的應用程序接口(API),層層遞進,力求清晰、準確地展現其內在邏輯。我們將不僅僅是“描述”TCP/IP協議,而是“展示”Linux內核是如何“實現”TCP/IP協議的。 內容亮點概覽: 從網絡設備到內核: 瞭解網絡接口卡(NIC)在Linux內核中的驅動程序模型,數據包如何從硬件進入內核空間,以及DMA(Direct Memory Access)等關鍵技術在其中的作用。我們將深入探討`sk_buff`(socket buffer)這個Linux內核中網絡數據包的核心數據結構,理解其各個字段的含義以及在數據包生命周期中的作用。 IP層深度解析: 詳細講解IPv4和IPv6協議在Linux內核中的實現。包括IP地址管理、路由查找機製(如`ip_route_output`等函數)、IP分片與重組、ICMP協議的處理以及IPsec在內核中的集成。讀者將瞭解Linux內核如何根據路由錶選擇最佳路徑,如何處理不確定網絡環境下的數據包傳遞。 TCP協議棧的精細雕琢: 這是本書的核心章節之一。我們將不遺餘力地剖析TCP的三次握手、四次揮手過程的源代碼實現,理解其狀態機的轉換。深入研究TCP的擁塞控製算法(如Tahoe, Reno, NewReno等)的實現細節,理解內核如何根據網絡狀況動態調整發送速率,避免網絡擁塞。我們將講解TCP的流量控製機製,包括滑動窗口的原理以及內核如何管理發送和接收窗口。此外,TCP的可靠性保障,如序列號、確認應答(ACK)、超時重傳、快速重傳等機製的源代碼實現也將被詳細闡述。 UDP協議的輕量級實現: 對比TCP的復雜性,我們將分析UDP在Linux內核中的簡單高效實現,理解其無連接、不可靠的特性以及在DNS、DHCP等應用中的地位。 套接字(Socket)接口的精髓: 詳細解讀Linux套接字API(如`socket()`, `bind()`, `listen()`, `accept()`, `connect()`, `send()`, `recv()`等)與內核TCP/IP協議棧之間的交互。理解用戶空間程序是如何通過這些API調用來驅動內核中的網絡棧工作的。我們將探討阻塞與非阻塞I/O模型,以及`select()`, `poll()`, `epoll()`等I/O多路復用機製在內核中的實現原理,以及它們如何幫助應用程序高效地處理大量網絡連接。 網絡相關的係統調用與配置: 講解與網絡相關的關鍵係統調用,如`getsockopt()`和`setsockopt()`,以及它們如何用於調整TCP/IP參數。我們將介紹`netstat`, `ss`, `tcpdump`等工具在內核層麵的工作原理,並展示如何利用這些工具結閤源碼分析來定位網絡問題。 Linux 2.6內核的特有之處: 針對2.6內核,本書將特彆關注其在網絡棧方麵的改進和新特性,例如`netfilter`框架(iptables的底層實現)、`conntrack`(連接跟蹤)、`nf_conntrack_ipv4`等模塊,以及它們如何實現防火牆、NAT(網絡地址轉換)等高級網絡功能。我們將深入探究`netfilter`的鈎子(hook)機製,理解數據包如何在協議棧的不同階段被攔截和處理。 性能優化與調優: 基於對內核代碼的深入理解,本書將提供一係列關於Linux網絡性能優化的建議和技巧,包括內核參數調優、應用程序層麵的優化策略等。 本書的閱讀體驗: 本書的每一章節都力求做到圖文並茂,通過精心繪製的流程圖、時序圖和數據結構圖,將抽象的代碼邏輯可視化,幫助讀者更容易理解。更重要的是,我們鼓勵讀者動手實踐。本書附帶的CD-ROM光盤包含瞭Linux 2.6內核的源代碼,以及配套的示例代碼和調試腳本。我們將在書中給齣具體的代碼片段,並引導讀者如何在內核源代碼中定位這些代碼,理解它們的功能。通過實際編譯、運行和調試,讀者將能夠更深刻地掌握TCP/IP協議棧的運行機製。 目標讀者: Linux內核開發者: 對Linux內核網絡子係統感興趣,希望深入理解TCP/IP協議棧實現的開發者。 網絡工程師: 負責網絡架構設計、故障排查和性能優化的網絡專傢,希望從更深層次理解網絡通信原理。 係統管理員: 負責Linux服務器部署、維護和性能調優的管理員,需要掌握網絡相關的底層知識。 嵌入式係統開發者: 在嵌入式Linux平颱上進行網絡應用開發,需要對網絡通信有深入理解的工程師。 對計算機網絡底層原理充滿好奇的學習者: 無論您是學生還是技術愛好者,如果您對數據包如何在網絡中穿梭感到著迷,本書都能滿足您的求知欲。 閱讀本書,您將收獲: 源碼級的透徹理解: 擺脫對TCP/IP協議“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睏境,真正理解其在Linux內核中的實現細節。 強大的問題診斷能力: 能夠更有效地分析和解決復雜的網絡問題,從現象深入本質。 優化網絡性能的實操技巧: 能夠針對性地調整係統參數和應用程序,提升網絡通信效率。 紮實的Linux內核開發基礎: 為進一步深入Linux內核開發打下堅實的基礎。 對網絡通信原理的全新認知: 從“使用”網絡到“理解”網絡,再到“掌控”網絡。 為什麼選擇Linux 2.6內核? Linux 2.6內核是Linux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裏程碑,它引入瞭大量的重要特性和性能改進,包括對多核處理器的更好支持、更精細的內存管理以及在網絡棧方麵的持續優化。在2.6內核版本中,TCP/IP協議棧已經相當成熟且功能強大,是學習Linux網絡通信底層原理的絕佳範例。本書選擇2.6內核,並非為瞭追求最新版本(盡管其核心思想在後續版本中依然適用),而是為瞭提供一個穩定、經典且包含豐富網絡特性的研究對象,讓讀者能夠聚焦於協議棧本身的邏輯,避免過多被特定版本的API變化乾擾。 本書的價值: 在當今高度互聯的時代,網絡通信幾乎是所有IT應用的基礎。然而,許多開發者和工程師在日常工作中,往往隻是停留在API層麵,對於網絡通信背後的復雜機製知之甚少。本書正是填補瞭這一知識鴻溝。通過對Linux 2.6內核TCP/IP協議棧的深入剖析,我們不僅能夠理解“如何”使用網絡,更能理解“為什麼”網絡會這樣工作,以及“如何”讓它工作得更好。這種深度的理解,將極大地提升您在網絡編程、係統管理和故障排查等領域的能力,讓您在麵對復雜的網絡挑戰時,能夠遊刃有餘,化繁為簡。 我們相信,這本書將成為您寶貴的參考資料,幫助您在Linux網絡編程和係統管理的道路上,邁嚮新的高度。讓我們一同踏上這段精彩的探索之旅,揭開Linux TCP/IP協議棧的神秘麵紗,感受代碼運行的脈搏。

用戶評價

評分

看到《追蹤Linux TCP/IP代碼運行:基於2.6內核(附CD-ROM光盤1張)》這本書,我的內心還是挺激動的。作為一名深度 Linux 用戶和開發者,我一直在尋找一本能夠真正帶領我深入理解 TCP/IP 協議棧底層運行機製的書籍。很多時候,我們隻是停留在應用層麵的 Socket 編程,對於數據包在內核中是如何被接收、處理、封裝、發送的,一直是一知半解。這本書的標題“追蹤Linux TCP/IP代碼運行”,這幾個字簡直說到我心坎裏瞭。它錶明瞭這本書不是停留在概念層麵,而是要帶我們去“看”代碼是怎麼跑的。選擇 2.6 內核作為一個講解的基礎,在我看來是非常明智的。2.6 內核是 Linux 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裏程碑,其網絡子係統的設計和實現奠定瞭許多後續內核版本的基礎。理解瞭 2.6 內核的網絡機製,對理解更現代的內核版本也能起到觸類旁通的作用。我尤其看重的是書中是否能提供清晰的圖示來輔助理解,以及對關鍵代碼片段的詳細解釋。更令人驚喜的是附帶的 CD-ROM 光盤,這在當下顯得尤為難得。我非常希望光盤裏能提供書中所涉及的內核源碼、編譯和調試的工具鏈,甚至是完整的 2.6 內核環境下搭建好的網絡測試環境,這樣我就可以在書中講解的同時,立即動手進行驗證和實踐,讓學習過程更加生動有趣,也更容易掌握復雜的技術細節。

評分

拿到《追蹤Linux TCP/IP代碼運行:基於2.6內核(附CD-ROM光盤1張)》這本書,我的第一感覺是它非常“硬核”,對於真正想深入理解 Linux 網絡協議棧的開發者來說,這絕對是一本值得投資的寶藏。這本書的標題就直接點明瞭核心內容——“追蹤代碼運行”,這對於我這種喜歡刨根問底的人來說,是最大的吸引力。我總是覺得,隻有理解瞭代碼是怎麼跑的,纔能真正掌握一個技術。TCP/IP 協議棧是整個互聯網通信的基石,它的復雜性在於其多層次的抽象和精密的邏輯。而 Linux 內核作為開源操作係統的典範,其網絡協議棧的實現是業界公認的經典。2.6 內核雖然是過去式,但它所奠定的許多基礎機製,至今仍在發揮作用,甚至影響著後來的內核版本。因此,以 2.6 內核為切入點,進行深入的代碼分析,不僅能夠幫助我們理解網絡通信的本質,還能為我們學習更新版本的內核打下堅實的基礎。我最期待的是,這本書能夠提供清晰的代碼注釋和流程圖,幫助我們理解數據包在內核中從進入到離開的完整路徑,包括各個協議層是如何處理的,以及相關的係統調用、內核函數是如何協同工作的。光盤的附帶,更是大大增加瞭這本書的實用性,我希望光盤裏能提供與書中內容相對應的代碼示例,甚至是一些便於學習的開發環境,這樣我就可以跟著書中的講解,在自己的機器上重現作者的分析過程,加深理解。

評分

這本書的名字就足夠吸引人瞭——《追蹤Linux TCP/IP代碼運行:基於2.6內核(附CD-ROM光盤1張)》。我一直對 Linux 內核的底層工作原理,尤其是網絡協議棧的部分充滿瞭好奇,但苦於找不到一本既深入又易於理解的書籍。很多網絡相關的書籍要麼過於理論化,要麼隻停留在應用層麵,對於 TCP/IP 這種需要理解數據包如何在內核中穿梭、如何被處理的書,市麵上確實不多。這本書的齣現,就像在迷霧中看到瞭一絲曙光。它承諾的是“追蹤代碼運行”,這暗示著它會帶領讀者一步步深入到內核的源碼中去,去理解 TCP/IP 協議棧在 2.6 內核中的具體實現。2.6 內核雖然不是最新的,但它是一個極其穩定和廣泛應用的內核版本,許多核心的網絡機製在它上麵已經相當成熟,學習這部分內容,對於理解後續內核版本中的演進和優化,打下堅實的基礎是很有幫助的。而且,附帶的 CD-ROM 光盤,這在如今電子書泛濫的時代,顯得尤為珍貴。我猜想光盤裏可能包含瞭書中提到的源代碼、示例代碼,甚至是虛擬機鏡像,這樣的話,讀者就可以直接動手實踐,邊學邊練,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際操作能力。這種“理論結閤實踐”的學習模式,對於理解復雜的技術概念至關重要。我期待這本書能夠提供清晰的圖示、翔實的文字解釋,並且能夠引導讀者一步步跟進代碼,最終能夠獨立分析和理解 Linux 係統下的網絡通信過程。

評分

《追蹤Linux TCP/IP代碼運行:基於2.6內核(附CD-ROM光盤1張)》這本書,光看書名就覺得內容會非常紮實。作為一個長期在 Linux 環境下工作的開發者,我深知理解 TCP/IP 協議棧的底層運作對於優化網絡性能、排查疑難雜癥至關重要。市麵上不乏講解 TCP/IP 協議的書籍,但大多數都側重於理論模型,而真正能夠引導讀者深入到內核代碼,理解數據如何在內核中流轉的書籍則屈指可數。這本書承諾“追蹤代碼運行”,這正是我一直在尋找的。2.6 內核是一個非常經典且具有代錶性的版本,其網絡協議棧的實現相當成熟,以它為起點來學習,能夠打下堅實的基礎,並且有助於理解後續版本的發展。我特彆期待書中能夠提供對核心數據結構(如 `sk_buff`)和關鍵函數(如 `tcp_input`、`ip_rcv`)的詳細解析,並輔以清晰的流程圖,幫助讀者理清數據包的生命周期。附帶的 CD-ROM 光盤更是點睛之筆,我猜想裏麵可能包含可以直接編譯運行的示例代碼、調試工具的使用指南,甚至是針對 2.6 內核的最小化 Linux 發行版鏡像,這樣我就可以搭建一個隔離的實驗環境,親手實踐書中講解的內容,加深對代碼的理解,提升動手能力。

評分

這本書《追蹤Linux TCP/IP代碼運行:基於2.6內核(附CD-ROM光盤1張)》光是名字就讓我眼前一亮,尤其是“追蹤代碼運行”這幾個字。我是一名對 Linux 係統底層原理充滿好奇的技術愛好者,一直以來,我對 TCP/IP 協議棧在 Linux 內核中的具體實現都感到非常神往,但市麵上大多數關於網絡編程的書籍,要麼停留在 Socket API 的層麵,要麼過於理論化,對於實際的代碼是如何處理網絡數據的講解往往比較籠統。這本書的齣現,仿佛就是為我量身定做的。選擇 2.6 內核作為講解的基礎,我認為是一個非常明智的選擇。雖然現在有更新的內核版本,但 2.6 內核在 Linux 發展史上扮演瞭極其重要的角色,其穩定性和廣泛應用使其成為學習底層機製的絕佳範例。理解瞭 2.6 內核下的 TCP/IP 協議棧,對於理解後續版本的演進和優化,肯定會事半功倍。我非常期待書中能夠提供清晰的圖文結閤,將復雜的代碼邏輯可視化,並且能夠詳細剖析每一個關鍵函數和數據結構的作用。附帶的 CD-ROM 光盤更是增添瞭這本書的實用價值,我猜測光盤裏可能包含瞭書中所提及的內核源碼片段、調試技巧,甚至是搭建實驗環境的指南,這樣的話,我就可以跟著書本的指導,在實際環境中進行驗證和深入探索,將抽象的代碼轉化為具體的運行實例。

評分

京東活動很給力,書摺後很便宜,質量好,顔色鮮,物流快,支持網上購書,不齣門也能買到滿意的書

評分

挺不錯的書,和之前買的那本書比起來這本書的知識很基礎,很詳細(大緻翻閱瞭一下)

評分

沒啥說的,非常滿意,如果作者能與時俱進齣第三版就好瞭!

評分

挺好挺好挺好挺好挺好挺好

評分

匠人手記一個單片機工作者的實踐與思考(第2版)(附光盤)

評分

非常好的一本書,很有用

評分

很好,看一段時間再來追加,

評分

此用戶未填寫評價內容

評分

送貨拖時間,書可以。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