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J/T 476-2015 建筑机电设备抗震支吊架通用技术条件

CJ/T 476-2015 建筑机电设备抗震支吊架通用技术条件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建筑工程
  • 机电设备
  • 抗震
  • 支吊架
  • 技术标准
  • 规范
  • CJT476-2015
  • 通用技术
  • 工程设计
  • 施工安装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广通行业标准旗舰店
出版社: 中国标准出版社
ISBN:CJT4762015
商品编码:10037884199
包装:01
丛书名: 无
开本:04
出版时间:2015-11-10

具体描述


CJ/T 476-2015 建筑机电设备抗震支吊架通用技术条件
定价 21.00
出版社 中国标准出版社
版次 B1
出版时间 2015年11月
开本 04
作者
装帧 01
页数
字数
ISBN编码 CJ/T 4762015

内容介绍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建筑机电设备抗震支吊架的术语和定义、分类和标记、材料、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
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以地震力为主要荷载,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9度的建筑机电设备抗震支撑
设施。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93 标准型弹簧垫圈
GB/T 95 平垫圈 C级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1804 -般公差 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
GB/T 3091 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
GB/T 3098.1 紧固件机械性能 螺栓、螺钉和螺柱
GB/T 3098.2 紧固件机械性能 螺母 粗牙螺纹
GB/T 3098.6 紧固件机械性能 不锈钢螺栓、螺钉和螺柱
GB/T 3098.15 紧固件机械性能 不锈钢螺母
GB/T 6723 通用冷弯开口型钢 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GB/T 9944 不锈钢丝绳
GB/T 15389 螺杆
GB/T 24195 金属和合金的腐蚀 酸性盐雾、“干燥”和“湿润”条件下的循环加速腐蚀试验
JG 160 混凝土用膨胀型、扩孔型建筑锚栓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建筑机电设备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components
为建筑使用功能服务的附属机械、电气构件、部件和系统。主要包括建筑给水、供暖通风与空调、电
气、燃气、消防等。
3.2
抗震支吊架 seismic bracing
与建筑结构体牢固连接,以地震力为主要荷载的抗震支撑设施。由锚固体、加固吊杆、抗震连接构
件及抗震斜撑组成。


暂时没有目录,请见谅!

书名: CJ/T 476-2015 建筑机电设备抗震支吊架通用技术条件 简介: 本书并非一本独立的、独立的著作,而是一部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发布的行业标准,旨在规范我国建筑机电设备抗震支吊架的设计、制造、安装及验收的通用技术要求。标准内容严谨,逻辑清晰,为保障建筑在地震等灾害发生时的机电设备安全运行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依据。 核心内容概述: CJ/T 476-2015 标准的核心在于系统地规定了各类建筑机电设备(如管道系统、风管系统、电缆桥架系统等)在遭遇地震时所应具备的抗震性能以及支撑这些设备所需的抗震支吊架应满足的技术要求。其内容涵盖了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1. 总则与术语: 标准首先明确了其适用范围、基本原则以及相关专业术语的定义,为后续内容的理解奠定了基础。这部分有助于读者准确把握标准的核心概念,避免歧义。 2. 基本规定: 针对建筑机电设备的抗震设计,标准提出了系统性的基本要求。这包括对不同类型机电设备的抗震设防烈度、地震作用下的荷载计算方法、设备的固定方式以及支吊架的选型原则等。这部分内容是进行抗震支吊架设计的起点,指导工程师如何根据建筑物的实际情况和设防要求进行初步的设计规划。 3. 抗震支吊架的性能要求: 这是标准的核心和重点。它详细规定了抗震支吊架在承受地震作用时应具备的各项性能指标,例如: 强度和刚度: 规定了支吊架构件在承受设计荷载时的最大应力、变形等,确保其在地震中不易损坏或失效。 连接的可靠性: 对支吊架与被支撑设备、与主体结构之间的连接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确保连接部位不会发生松脱或破坏。 变形能力: 规定了支吊架在承受地震荷载时的允许变形范围,以吸收部分地震能量,减小对设备和建筑结构的冲击。 安装精度: 对支吊架的安装位置、间距、垂直度、水平度等提出了具体要求,确保其能够发挥预期的抗震作用。 4. 抗震支吊架的构造与材料: 标准对各类抗震支吊架的结构形式、零部件设计、以及所使用的材料提出了具体要求。这包括对型材、管材、连接件、紧固件等材料的选用原则、性能指标以及防腐蚀处理等方面的规定,旨在保证支吊架的长期可靠性和抗震性能。 5. 设计计算: 标准提供了抗震支吊架设计计算的基本方法和依据。这部分内容通常会涉及动力分析、静力分析等计算方法,指导工程师如何根据设备荷载、地震参数和支吊架的力学性能进行详细的结构计算,以确保设计满足安全要求。 6. 安装与验收: 针对抗震支吊架的现场施工,标准详细规定了安装工艺、施工技术要求、质量检查以及验收程序。这包括对安装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测量方法、隐蔽工程验收等方面的要求,确保施工质量达到标准,并最终通过验收,投入使用。 7. 检验与测试: 标准可能还会涉及对生产的抗震支吊架产品进行型式检验和出厂检验的要求,以验证其性能是否符合标准规定。 适用读者: 本书(即该行业标准)主要面向从事建筑工程设计、施工、监理、咨询、设备制造等相关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具体包括: 建筑机电工程师: 在建筑项目的设计阶段,需要依据此标准对机电设备的抗震支吊架进行选型、设计和计算。 施工单位技术人员: 在施工阶段,需要严格按照标准的要求进行抗震支吊架的安装、施工和质量控制。 监理单位工程师: 在施工过程中,负责对安装质量进行监督和验收,确保符合标准规定。 设备及支吊架制造商: 需要根据标准的要求进行产品的研发、生产和质量控制,使其产品能够满足抗震支吊架的性能要求。 相关科研人员: 可作为研究建筑抗震技术、设备固定技术等领域的参考资料。 重要意义: CJ/T 476-2015 行业标准的发布与实施,对于提升我国建筑工程的整体抗震设防水平,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它填补了建筑机电设备抗震支吊架领域的关键技术空白,为规范市场、提高产品质量、降低工程风险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是建筑行业不可或缺的重要技术文件。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内容,我感觉非常系统化。它不仅仅是罗列了一些技术要求,更像是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我关注了书中关于产品检验和测试的部分,这部分内容详实,涵盖了出厂检验、型式检验以及现场抽检等多个环节。它详细规定了各种检验项目,比如承载能力测试、疲劳测试、耐腐蚀性测试等,并且给出了相应的测试方法和判定标准。我理解,只有通过严格的检验和测试,才能确保每一批次的抗震支吊架都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从而为建筑物的安全提供可靠的保障。此外,书中还提及了对于不合格产品的处理原则和追溯机制,这一点我觉得非常人性化,也体现了国家对于产品质量的严格管控。总的来说,这本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面而细致的技术框架,让我们能够从设计、制造、检验到安装维护,全方位地把握抗震支吊架的质量,确保其在关键时刻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倒是挺不错的,纸张手感扎实,排版也显得很专业。一开始拿到它,我其实是抱着一种学习的心态,想看看咱们国内在建筑机电设备抗震支吊架这个领域,目前的国家标准是怎么规定的。我平常的工作接触到一些工程项目,虽然不是直接负责这块,但多少会听到一些关于抗震设计的讨论,尤其是在一些地震频发地区,这方面的要求就更加严格了。所以,我想通过这本书,能更深入地了解一下,到底有哪些技术要求是必须满足的,比如材料的选择、承载能力、连接方式、以及一些关键的性能指标等等。我希望这本书能像一本字典一样,条理清晰地列出所有相关的标准和规范,让我能快速查阅到我需要的信息,并且能提供一些案例分析或者图示,帮助我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技术条文。总的来说,我对这本书的期望是它能成为我工作中的一本得力助手,让我对这个领域有个更清晰、更全面的认识,并且能够为我今后的工作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评分

坦白说,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比较硬朗,更像是为工程师量身定做的指南。我注意到它在细节处理上非常到位,比如对于每一个关键节点的连接方式,都给出了明确的图示和详细的说明,这对于现场施工人员来说,无疑是极大的便利。我常常在想,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一个小小的连接件出现偏差,可能就会对整个系统的抗震性能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这本书在连接方式的规范化方面,做得相当扎实。它详细阐述了螺栓的类型、规格、安装顺序以及紧固力矩的要求,还有一些焊接工艺的标准。这些细节虽然看起来不起眼,但在关键时刻却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我个人比较欣赏的是,书中并没有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结合了大量的实际工程经验,给出了一些在实际应用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案。这使得这本书不仅具有理论指导意义,更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意义,能帮助我们规避很多潜在的风险。

评分

阅读这本书的过程,我感觉自己就像在进行一场严谨的学术探索。它不像一本轻松的读物,更像是一份精心打磨的研究报告,充满了专业术语和技术参数。我特别关注其中关于荷载计算的部分,这是抗震支吊架设计的核心,如果这部分处理不好,整个系统的安全性就无法得到保障。书中对各种工况下的荷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包括地震作用、风荷载以及设备自身的重量等,并且给出了相应的计算公式和参考数据。这一点我觉得非常重要,因为实际工程中,荷载的种类和大小变化多端,能否准确地计算出这些荷载,是设计能否成功的关键。此外,书中对不同类型支吊架的结构设计和材料性能也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比如槽钢、管材、连接件等,它们的强度、韧性以及抗腐蚀性都直接影响到支吊架的整体性能。我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掌握一套科学的设计方法论,并且能够理解各种技术参数背后的设计理念,从而提升我对建筑机电设备抗震设计的理解深度。

评分

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是建筑行业的一份“安全宝典”。在地震多发的地区,建筑物的安全性是我们最关注的问题之一,而机电设备的抗震性则是整个建筑安全体系中不可忽视的一环。我特别留意了书中关于材料的性能要求,比如对钢材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等都有明确的规定。这些参数直接关系到支吊架在地震发生时能否承受住巨大的冲击和位移。同时,书中也对一些非金属材料,如橡胶减震垫、防火材料等,提出了相应的技术指标。我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对不同材料的特性及其在抗震支吊架设计中的应用有更深入的了解。此外,书中还强调了对支吊架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的重要性,并且给出了详细的检查内容和周期建议。这对于保证支吊架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始终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