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以实物为准) | ||
| 书名:(内科专家卷)共24本 | 作者: | 定价:650.00 |
| ISBN:9787513214742 |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出版时间: |
| 版次:2 | 印次:1 | 开本:大32开 |
| 重量: | 字数: | 平装:平装 |
| 套装目录 (以实物为准) | ||||
| 序号 | ISBN | 书名 | 单价(元) | 作者 |
| 1 | 9787513213301 | 内科专家卷-潘澄濂 | 30.00 | 盛增秀 |
| 2 | 9787513223881 | 内科专家卷-王国三 | 28.00 | 蔡春江 |
| 3 | 9787513214070 | 内科专家卷-周信有 | 30.00 | 周信有 |
| 4 | 9787513218573 | 内科专家卷-周次清 | 18.00 | 高洪春 |
| 5 | 9787513219402 | 内科专家卷-贾堃 | 28.00 | 贾召 |
| 6 | 9787513218528 | 内科专家卷-陈景河 | 20.00 | 陈素云 |
| 7 | 9787513218559 | 内科专家卷-陈苏生 | 25.00 | 陈熠 |
| 8 | 9787513218153 | 内科专家卷-黄坚白 | 15.00 | 黄坤强 |
| 9 | 9787513211185 | 内科专家卷-孔伯华 | 28.00 | 刘观涛 |
| 10 | 9787513211987 | 内科专家卷-梁剑波 | 26.00 | 梁宏正 |
| 11 | 9787513211710 | 内科专家卷-章真如 | 25.00 | 郑翔 |
| 12 | 9787513211703 | 内科专家卷-张梦侬 | 28.00 | 俞良栋 |
| 13 | 9787513219235 | 内科专家卷—许玉山 | 25.00 | 李庆峰 |
| 14 | 9787513218160 | 内科专家卷-赵棻 | 18.00 | 赵向华 |
| 15 | 9787513214681 | 内科专家卷-柴浩然 | 25.00 | 柴瑞震 |
| 16 | 9787513215893 | 内科专家卷-李今庸 | 35.00 | 李今庸 |
| 17 | 9787513218597 | 内科专家卷-廖冥阶 | 20.00 | 王敬义 |
| 18 | 9787513213592 | 内科专家卷-王合三 | 30.00 | 王旭 |
| 19 | 9787513214247 | 内科专家卷-宋健民 | 18.00 | 宋健民 |
| 20 | 9787513214742 | 内科专家卷-叶心清 | 20.00 | 沈绍功 |
| 21 | 9787513214599 | 内科专家卷-于己百 | 18.00 | 于善哉 |
| 22 | 9787513216494 | 内科专家卷 宋爱人 | 25.00(元) | 作者 |
| 23 | 9787513216982 | 内科专家卷 邢子亨 | 20.00(元) | 作者 |
| 24 | 9787513217262 | 内科专家卷 张子琳 | 19.00(元) | 作者 |
| 内容简介 | |
内科专家卷-潘澄濂 潘澄濂先生是全国首批500名老中医之一,从医60余年,学验俱丰。他在学术上熟谙《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经典著作,对温病学说研究有素,并能博采诸家之长,加以融会贯通。临证主张辨病和辨证结合,融经方与时方于一炉,而无门户之见,擅治急性热病、肝胆疾病和支气管扩张症等。《潘澄濂(第2版)》是以潘老历年的临床实录、读书笔记、讲稿和论文为素材,在忠实原意的前提下,经全面、系统整理而成,能完整、准确地反映潘老的学术思想和I临床经验,具有较高的学术和应用价值,可供广大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医生和中医院校学生学习和参考。《潘澄濂(第2版)》为《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之一,由盛增秀、潘毓仁、施仁潮、潘跃飞、王英整理。 内科专家卷-王国三 王国三先生师承于近代著名中医岳美中,又曾得方药中、赵锡武等名家指导,为第一批至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医60年来,王国三先生在中医临床和科研上成果颇丰,尤擅于心血管疾病、脾胃病、老年病的治疗。 《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内科专家卷 第二版):王国三》系统介绍了王国三先生的主要经历、学术思想、临床经验及用之有效的验方,体现了其勤于治学的可贵精神及精湛高深的医学造诣。 内科专家卷-周信有 《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内科专家卷:周信有(第2版)》为著名中医学家、首批老中医药专家、甘肃中医学院教授周信有先生经验集。全书分为医家小传、专病论治、医论医话、年谱四部分。医家小传主要介绍周信有先生学医、成才过程。专病论治介绍先生具体论治疾病的临床经验,并以病例形式体现出来。医论医话主要收集先生的医学论文及随笔。 内科专家卷-周次清 周次清教授是全国著名中医心血管病专家,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五十余年,对很多疾病治疗有独到的经验,治愈多种疑难杂症。《周次清·内科专家卷(第二版)》收录了周老多年临床工作中的部分经典医案,其处方用药既注重中医理法方药,同时善于吸取现代药理研究成果,融汇中西医之长于一炉。其处方法中有法,方中有方,简洁有力,耐人寻味。《周次清·内科专家卷(第二版)》适合于各级中医临床医生阅读,也可供高等中医药院校本科生、研究生及进修生阅读。 内科专家卷-贾堃 贾召编著的《贾堃(第2版)》为我国著名中医肿 瘤专家、小儿病专家贾先生的临证经验集要。 贾先生从医六十余年,中医理论造诣颇深,临床 经验丰富,兼通诸家之长,并形成自己独特的学术思 想,成为陕西中医学界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之一。本 书重点介绍贾望先生ZUI擅长的癌瘤及小儿病的临床辨 治经验,有理论,有例证,条理清晰,叙述系统,适 合广大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者及学习者阅读参 考。 内科专家卷-陈景河 陈景河教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七十余年,学识经验丰富,广治内外妇儿各科疾病,主攻内科,对一般疾病的治疗均有独到见解,擅治各种疑难杂症,尤对久病痼疾精心研究。陈素云、陈素玉、陈知行编著的《陈景河(第2版)》收录了陈老多年临床工作中的部分经典医案,尤其通过对其多年临证经验的总结,发掘出陈老临证思辨特点以及治疗宗旨。 《陈景河(第2版)》适合于各级中医临床医生阅读,也可供高等中医药院校本科生、研究生及进修生阅读。 内科专家卷-陈苏生 陈苏生(1909—1999),江苏武进人,曾先后师从沈仲芳、钟符卿、祝味菊诸名家。上世纪30年代,悬壶沪上,蜚声杏林。新中国成立后应卫生部之邀赴京,是中国中医科学院 32位元老之一。1990年列入全国首批继承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著有《伤寒质难》《陈苏生医集纂要》等学术专著。 陈苏生善治内科疑难病症,其所倡导的调气解郁及二麻(麻黄、麻黄根)同治哮喘,保真泄浊疗肾病等观点和方法,独树一帜,为许多医学家所耳熟能详。陈熠编著的《陈苏生(第2版)/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分为医家小传、专病论治、诊佘漫话、年谱四部分。《陈苏生(第2版)/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第一部分介绍了陈苏生生平及成才之路,第二部分收集整理总结了陈苏生论治心病、中风、哮喘、胃病等十几种常见疾病的经验与心得,并附有验方和医案,第三部分为陈苏生围绕温阳、用药、养生、为医等话题所写的医话,第四部分为陈苏生年谱。 内科专家卷-黄坚白 《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黄坚白(内科专家卷第二版)》为《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系列丛书之一,由医家小传、专病论治、诊余漫话、年谱四部分组成,开篇介绍了黄坚白先生的医林生涯、治学经验,专病论治部分主要介绍了黄先生治疗肝病、肾炎、痢疾、泄泻、胃痛、哮喘等内科病的临床经验,诊余漫话中有关医德修养方面的内容可视为医生的行为规范。《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黄坚白(内科专家卷第二版)》内容丰富,资料珍贵,为中医药临床工作者不可多得的参考书。 内科专家卷-孔伯华 “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以每位医家独立成册,每册按医家小传、专病论治、诊余漫话、年谱四部分进行编写。其中,医家小传简要介绍医家的生平及成才之路;专病论治意在以病统论、以论统案、以案统话,即将与某病相关的精彩医论、医案、医话加以系统整理,便于临床学习与借鉴;诊余漫话则系读书体会、札记,也可以是习医心得,等等;年谱部分则反映了名医一生中的重大事件或转折点。 刘观涛编著的《孔伯华(第2版)》是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之一,本书汇聚了孔老毕生的临证经验所得和学术思想,涉及内外妇儿各科,内容切于临证实用。 内科专家卷-梁剑波 梁剑波先生,临证注重中西医结合,医术精湛,遣方用药独具特点,对内科疑难杂症和肿瘤的诊治术有专攻。 《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梁剑波(第2版)》介绍了梁剑波先生学术思想精华和丰富的临床诊疗经验,收录了他具有代表性的医案、诊法和效验方等。对中医、中西医结合工作者颇有启迪,具用较高的使用价值。 内科专家卷-章真如 章真如,当代著名中医学家。本书是章氏门人,对其主要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的系统总结。 全书共分四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医家小传,记载了章氏的主要生平事迹;第二部分为专病论治,又分为肝病论治、肾病论治、糖尿病证治述要、阴虚证与滋阴疗法的应用、湿热证治五部分,系统总结了章氏对多种疾病的临床治疗经验;第三部分为诊余漫话,辑录了章氏的主要学术思想及学术成就;第四部分为章氏年谱。 内科专家卷-张梦侬 张梦侬先生谙熟经典,博采众长,擅治奇难杂症。本书主要介绍他治疗内科呼吸、消化、泌尿生殖等系统中部分难治之病,以及痛证、痰饮、肿瘤等方面的医疗经验。他对肿瘤的病因颇有创见,在一般认为“痰湿与气血搏结”之论的基础上,提出“瘤毒”与“燥气”之说。特别是晚期肿瘤,势必化燥,耗尽人体正气,以至大肉脱失,油干灯熄。张老验方,即使不业中医者,只要按图索骥,用之亦效。本书不失为临床实用佳作。 内科专家卷—许玉山 许逸民、李庆峰编著的《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 家丛书·内科专家卷:许玉山(第二版)》为许玉山 先生毕生临证经验的发挥总结。许玉山先生为山西著 名中医临床大家,师从马文炳先生,学宗仲景、景岳 ,辨证多崇程国彭、江笔花。许老为全科医生,治病 尤以肾病、脾胃病、妇科诸证见长。数十年来救治无 数危急重症及慢性病、疑难病患者。其用药胆大而心 细,智圆而行方,常见处小剂挽危疾,有四两拨千斤 之妙;开常方起沉疴,虽平淡而收奇效之功。书中一 病一证,一方一药,均能启迪后学,值得借鉴。 内科专家卷-赵棻 《赵棻(第2版)》介绍福建名医赵棻教授学宗补 土,重元气、重胃气、倡脾胃运化论,用药温而不燥 ,善投轻剂而奏大效,潜心临证50余年,自拟“健运 麦谷芽汤”,无论外感内伤均以此方为基础辨证用药 ,验之临床屡起沉疴。他精于辨证,善治慢性胃炎、 慢性肠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小儿厌食、外感发热 、高血压、妇科经带等病症。赵向华、赵晓立编著的 《赵棻(第2版)》集赵棻临床经验之精华,可供中医 药临床工作者及中医药爱好者参阅。 内科专家卷-柴浩然 《柴浩然(第2版)》由柴瑞霭、柴瑞霁、柴瑞震编著。 柴浩然,曾用名柴秉纲,晚号简斋医叟。山西省万荣县荣河镇人,主任医师,著名中医药学家,全国首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有突出贡献的专家。 《柴浩然(第2版)》分医家小传、专病论治、诊余漫话和年谱四部分,全面地介绍了柴浩然的医学人生。 内科专家卷-李今庸 精选李老的辨治经验和效验案例,全面反映李老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李今庸,全国著名中医学家。幼读私塾,早年行医应诊,后从事中医药教育工作,一生勤于教学、科研与临床医疗,并积力于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喜读书,知识渊博,人称“经典王”、“内经王”、“活字典”。通晓中医内、外、妇、儿及五官各科,尤长于治疗内科和妇科疾患。 内科专家卷-廖冥阶 廖神阶教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五十余年,学识经验俱丰。王敬义等编著的《廖蓂阶(第2版)》共分医家小传、专病论治、诊余漫话和年谱四个部分。其中专病论治为本书核心内容,涉及心脑血管、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内分泌系统、神经精神系统等疾病,收录了廖老多年临床工作中的部分经典医案,尤其是其中的危急重症案例,更好地反映出廖老的医学智慧,也为后世中医学留下宝贵财富。 《廖蓂阶(第2版)》适合于各级中医临床医生阅读,也可供高等中医药院校本科生、研究生及进修生阅读。 内科专家卷-王合三 本书在收集王合三先生遗作的基础上,结合先生生平讲稿及临证经验,进行整理而成。全面反映了王合三先生的学术思想和临证精华,同时,结合现代研究以及典型病案,理论联系实际,深人挖掘先生的思想精髓,以启迪后学,供广大医务工作者阅读参考。 内科专家卷-宋健民 《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宋健民(内科专家卷)(第2版)》系山东省名老中医宋健民老先生60余年的临床经验与心得精选,集理论与实践于一炉。全书介绍了宋健民教授在临证过程中“知常达变,治病求本”的辨证思维,整理了大量的专病医案及经典验方。重点内容有专病论治、诊余漫话、奇方应用传新、良方辑要几部分,突出了实用性和实效性的特点。 《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宋健民(内科专家卷)(第2版)》适合予各级中医临床医生阅读,也可供高等中医药院校本科生、研究生及进修生阅读。 内科专家卷-叶心清 《叶心清(第2版)/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编著者叶心清、沈绍功。本书收录了当代已故著名中医临床学家叶心清的医论、医话、医案。涉及内、妇、儿、皮科及骨科等多种疑难杂症。比较全面系统真实的介绍了叶老从医50载的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特别是独到的遣方用药佐针疗疾的整体辨治经验,并附叶老的传略和年谱。具有较高的启迪和实用价值,是临床医师良好的参考书籍。 内科专家卷-于己百 《于己百(第2版)/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编著者张士卿、邓沂、于善哉、李金田。 《于己百(第2版)/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内容提要:本书集于己百教授五十余年业医临证经验之大成,分为医家小传、专病论治、诊余漫话、年谱及附录五部分。其中小传介绍了于教授的生平;专病论治介绍了于教授对内、妇、儿、外诸科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病证的诊治精萃,见解独到,论述精辟;诊余漫话介绍了于教授的学术精华、学习中医三要素及常用对药、组药举隅;年谱介绍了于教授从医以来的大事记咯;附录介绍了于教授之父于有五先生传略。 全书体例新颖、主题鲜明、资料翔实、内容丰富,适用于中医工作者特别是中医临床医师使用,也可作为有关研究人员的参考书。 |
我对中医临床实践一直非常感兴趣,尤其是在内科领域,总觉得那些经验丰富的老中医们,拥有的不仅仅是技术,更是一种智慧和哲学。这套《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第二版)(内科专家卷)》的24本书,恰恰满足了我对这方面的探索欲。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对一些疑难杂症的论述,不仅仅是列举了方药,而是深入到病因病机、辨证要点、以及治疗的原则和方法。比如,我看到一位专家在探讨“中风后遗症”时,非常强调“通腑”、“活血”与“补益”的有机结合,他认为不能一味地追求通利,而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精细的辨证,例如,有便秘者,当以通腑为先;有肢体麻木者,当以活血为主;有气虚者,则要兼顾补益。这种辩证施治的精妙之处,在书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而且,书中收录的医案,都是非常生动的临床实例。我读到一位医家治疗久咳不止的患者,用了“桔梗”、“甘草”等开宣止咳的药物,但效果不佳,后经细辨,发现患者痰湿内蕴,兼有肝郁,遂改用“半夏”、“茯苓”、“陈皮”等健脾化痰,并配合“疏肝解郁”的药物,最终取得了显著疗效。这样的案例,让我看到了中医“以不变应万变”的哲学,也让我学到了如何从更深层次去理解病情,并找到最恰当的治疗切入点。 这套书的语言风格也各具特色,有的言简意赅,直指核心;有的则旁征博引,文采斐然。但无论何种风格,都饱含着作者的临床经验和学术造诣。我常常会沉浸其中,仿佛能感受到当年医者与病家沟通的场景,以及他们治病救人的那份情怀。 总的来说,《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第二版)(内科专家卷)》是一套极具价值的学术著作。它为我们提供了学习和传承中医临床智慧的宝贵机会,也让我们看到了中医的生命力和创新力。我强烈推荐给所有对中医感兴趣的朋友们,尤其是那些希望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医务工作者。
评分我最近入手了这套《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第二版)(内科专家卷)》,总共24本,打开来就被它沉甸甸的分量和丰富的内涵所震撼。作为一名对中医有着浓厚兴趣的普通读者,我一直渴望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中医大家的临床智慧,而这套书,无疑是提供了一个绝佳的窗口。 书里对一些常见内科疾病的论述,让我耳目一新。比如,在讨论冠心病的治疗时,很多医家并非仅仅关注“活血化瘀”这一层面,而是深入挖掘了“痰浊”、“气滞”、“肝郁”等多种病机,并提出了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我特别欣赏其中一位专家在论述“心肾不交”型失眠时,强调了“滋水涵木”和“交通心肾”的治法,并结合了安神定志的药物,如远志、酸枣仁等,同时还辅以情志疏导。这种多维度、系统性的治疗思路,让我看到了中医在处理复杂疾病时的独到之处。 最吸引我的还是那些详实的医案。它们不仅仅是疾病的记录,更是医者治学、治病过程的真实写照。我读到一位医家治疗顽固性咳嗽的案例,他通过对患者多年的病史、生活习惯、甚至性格的细致了解,发现其病根在于“情志不畅,肝气郁结,久郁化火”,从而采用疏肝解郁、降火止咳的方法,最终药到病除。这种“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医德,以及抽丝剥茧、层层深入的诊疗逻辑,都让我深深折服。 我曾尝试着将书中的一些治疗思路,结合自己的身体情况进行体会,发现真的能从中获得很多启发。比如,当我感到疲倦、消化不良时,我不再仅仅想着去“健脾”,而是会根据书中所述,去考虑是否夹有“湿邪”或者“肝郁”,并尝试用一些温和疏肝、芳香化湿的方法。这种主动的、有意识的学习和实践,让我对自己的身体有了更深的认知,也对中医的精妙之处有了更深的感悟。 总而言之,《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第二版)(内科专家卷)》是一套集学术性、实践性、传承性于一体的杰作。它不仅是中医内科学习者的宝贵财富,更是所有对中国传统医学感兴趣的人们不可错过的读物。我非常推荐大家购买并仔细研读,定能从中获得丰厚的收获。
评分《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第二版)(内科专家卷)》这套书,真的像是打开了我中医学习的一扇新大门。24本的厚重,里面承载的却是近一个世纪以来,无数名老中医的毕生心血和临床经验。我一直觉得,中医的精髓在于实践,而这套书恰恰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典范。 我尤其被其中几位在风湿免疫病领域有着深厚造诣的专家所吸引。他们对“痹症”的认识,从古代的“寒湿”、“风湿”到现代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进行了精妙的梳理和阐释。书中不仅仅罗列了经典的治疗方剂,更重要的是,他们详细地讲解了在不同季节、不同体质、不同兼夹证的情况下,如何灵活运用方药。我看到一位老中医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时,尤其注重“扶正祛邪”的原则,他提出的“固本培元”的理念,强调在祛除湿邪、通利关节的同时,也要顾及患者的脾肾阳气,避免过度损伤正气,这让我对中医治疗慢性病的思路有了更深的认识。 书中大量的医案,简直就是活生生的教学案例。它们不仅展示了医家高超的诊疗技艺,更传递了一种严谨的治学态度。我记得其中一个案例,是一位中年女性患有系统性红斑狼疮,病情反复。这位专家并没有急于用大剂量的激素,而是从肾虚、血瘀、痰湿等方面入手,层层深入,逐步调整。他详细记录了病情的演变过程,以及每次用药后的反应,这种细致入微的观察和记录,让我学到了如何去“读懂”病情,以及如何“陪伴”患者渡过漫长的治疗过程。 而且,这套丛书的语言风格也非常多样,有的朴实无华,有的则文采飞扬,但都透着一股真诚和智慧。这让我感觉到,我不是在读一本冰冷的学术著作,而是像在和一位位德高望重的老先生对话,听他们娓娓道来,传授经验。我常常会在睡前读上一篇,感觉思路都被打开了,对中医的理解也更加立体和深刻。 总的来说,《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第二版)(内科专家卷)》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瑰宝。它不仅能帮助我们系统地学习中医内科的知识,更能让我们感受到中医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人文关怀。我非常推荐给每一个热爱中医、希望在临床上有所精进的朋友们。
评分这套《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第二版)(内科专家卷)》的24本,着实让我大开眼界。我一直对中医的临床实践很感兴趣,尤其是在内科疾病的诊治方面,总觉得经典著作虽然重要,但缺乏现代临床的鲜活性。这套书正好弥补了我的这一需求,它收录的都是近百年来的名老中医,他们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都经过了时间的检验,而且在书中得到了很好的传承。 我特别关注其中一些对于慢性病,比如慢性胃炎、慢性支气管炎等,有着独到见解的医家。他们的论述,不仅仅是停留在病名上,而是深入到病机、病因,以及如何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分型论治。我看到一位专家在治疗湿热内蕴的腹泻时,用药非常灵活,不是一成不变的清热利湿,而是根据患者的舌苔、大便的性状、以及情绪的变化,进行精细的调整,这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中医“辨证求因,审因论治”的精髓。 书中的医案部分更是精彩绝伦。它们不是那种简单的“病人来,药开了,病好了”的模式,而是充满了医者治病时的思考过程。从望闻问切的细致观察,到对病情变化的精准把握,再到用药的权衡与取舍,都写得非常详尽。我读到一位医家治疗失眠的案例,他没有仅仅针对“心脾两虚”这一证型,而是仔细询问了患者的睡眠环境、饮食习惯,甚至还关注到患者的白日工作压力,并针对性地开出了疏肝解郁、宁心安神的方子,最终获得了良好的疗效。这种整体观和个体化的治疗思路,让我受益匪浅。 而且,这套书的装帧设计也很用心,纸质优良,字体清晰,阅读起来非常舒适。对于我这种经常需要查阅资料的人来说,一本易于阅读且内容翔实的书籍,实在是太重要了。它让我觉得,学习中医不再是枯燥的背诵,而是充满了发现和启迪。我常常会把书放在手边,随时翻阅,遇到一些临床上的困惑,总能在这里找到灵感。 总的来说,这套《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第二版)(内科专家卷)》是一部非常珍贵的学术著作,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平台,去学习和传承中医的临床智慧。我非常庆幸自己能够拥有这套书,并从中获得如此多的启发。
评分这套《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第二版)(内科专家卷)》总共24本,我最近刚入手,读了其中几本,感觉真是受益匪浅。书里收录的都是近现代在内科领域有着深厚造诣的中医学家,他们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和医案整理得非常系统,让我这个中医爱好者大开眼界。 举个例子,其中一位大家在论述脾胃病的治疗时,并非简单套用经典方剂,而是结合了患者的体质、情志、生活习惯等多方面因素进行辨证论治,甚至还融入了一些现代医学的视角,比如对消化酶、肠道菌群的认识,这让我看到了中医的博大精深和与时俱进。他的方剂用药精炼,剂量精准,而且往往能收到出人意料的效果。我试着将其中一些思路应用到我自身的一些小毛病上,感觉效果比以往自己摸索要好得多。 更让我惊喜的是,这套丛书不仅是理论的堆砌,更充满了鲜活的临床案例。每一位医家都详细地记录了自己治疗疑难杂症的过程,从初诊的脉象、舌象、症状描述,到用药的剂量、加减变化,再到治疗效果的反馈,都写得清清楚楚。这些案例就像一个个生动的教学片,让我能够直观地学习到大师们的临证思维和处方用药的精妙之处。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温病和杂病的论述,很多平日里看起来棘手的问题,在这些医家的笔下,都变得条理清晰,迎刃而解。 我常常在想,如果不是有这样一套系统性的丛书,我可能很难接触到如此多重量级的中医专家,更不可能如此深入地了解他们的学术精华。这套书对于我这样的中医学习者来说,无疑是难得的宝藏。它不仅拓宽了我的视野,更提升了我对中医的理解深度。我尤其欣赏书中所强调的“辨证论治”的核心精神,以及如何根据个体差异进行灵活加减,这才是中医的魅力所在。 总而言之,《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第二版)(内科专家卷)》是一套非常值得珍藏和深入研读的丛书。它不仅是中医内科领域的百科全书,更是学习和提升中医临床能力的绝佳教材。我强烈推荐给所有对中医感兴趣的朋友们,无论是初学者还是有一定基础的中医师,都能从中获益良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