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研究古代地名字音,桑原先生考察瞭孔廟碑、孟廟碑和學宮碑等,還查閱《廣韻》、《中原音韻》以及元八思巴濛古字錶等文獻資料,3 其涉獵範圍以及見識之廣博實在難得。
評分 評分還好吧,內頁有一點發黃,不知怎麼迴事。
評分還好吧,內頁有一點發黃,不知怎麼迴事。
評分ISBN9787101066678
評分在引用的文獻方麵,作者不僅僅引用一般的正史,如新舊《唐書》,《宋史》,《元史》等中國古代官修史籍,還大量引用筆記雜錄,如書中對宋代《萍洲可談》的引用頗多,用以說明古代嶺南,尤其廣州的“蕃商”生活狀況,還引用《夢粱錄》、《桯史》等書,其觸及範圍之廣,可見一斑。另外,由於該書要對中外交通有詳實的介紹,所以對中國古代地理書籍也引用較多,《輿地紀勝》、《太平廣記》等也被多次引用作為論據。在讀《蒲壽庚考》之前,本人也曾讀《新唐書•地理誌》當中的《廣州通海夷道》一篇,恰桑原先生在《蒲壽庚考》第一章的第四注中也有所論及。桑原先生認為《廣州通海夷道》所記廣州至波斯灣之航路的記述為最佳記述,然後提及伊本考爾大貝的記載,以及伯希和(Pellio)所著的Deux itineraries de Chine en Inde a la fin du Ⅷ Siècle(本人翻譯為“在8世紀末的從中國到印度的兩條航綫”) 還有希爾德及柔剋義之《趙汝適導言》1 ,可見考證麵之廣以及其“文獻網絡”之大。而桑原先生也不是對其他文獻都一並引用推薦,他形容伯希和,希爾德和柔剋義對《廣州通海夷道》的解釋為“所解多誤”2 。看齣他對各類史料文獻都有一定的個人評判。
評分2主要論點
評分東西不錯 還會再支持的
評分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