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按照《针灸学》五版教材的序例,亦分作上、中、下三篇,前增有概论,后附有附篇。概论部分简述针灸学起源与发展概况,介绍了新中国成立后针灸学之进展,针灸教育事业之创建,针灸研究之开展,并简要介绍了国外针灸事业之状况以及今后之展望。上篇为“经络腧穴”。为了便利参阅起见,将经络学部分与腧穴学分开撰写。经络学总论为一章,主要论述了经络学的起源与发展,经络系统组成及其概况,经络的功能作用及临床应用等内容。其各论部分为第二章,按照《黄帝内经》、《黄帝八十难经》的原文,逐字逐句——加以校释,并附语译,后介绍了经络的标本、根结、四海、气街理论。腧穴学总论部分为第三章,简要介绍了腧穴学的起源与发展,腧穴的命名与分类、骨度分寸及特定穴的意义、内容等。腧穴学各论部分为第四章,将各经之腧穴及奇穴一一列出,从出处、穴名释义、取法、局部解剖、刺灸法,到功能、主治及配伍应用等详加论述。中篇为“刺灸学”。其总论总分第五章,简要叙述了针灸之起源,刺灸学之形成与发展。各论的针法部分为第六章,将传统针法作了详细论述。灸法部分(包括拔罐法)为第七章,其他针法部分为第八章,对各种灸法、拔罐法及各种针法均作了较为详尽的介绍。下篇为“治疗学”。其总论部分为第九章,主要论述了针灸治疗原理、施治原则及针灸临床辨证论治规律、针灸处方学等内容。其各论部分为第十章,将内、妇、儿、外、五官各科疾病的针灸辨证治疗,博采各家之长撰集而成。附篇中“针灸医籍简介”部分为第十一章,以编年先后列出27部医籍,进行了有关针灸学业内容的介绍。“现代研究”部分为第十二章,较详细地介绍了有关针久灸方面的各项研究进展情况。“歌赋选解”部分为第十三章,选辑9个歌赋进行了注释。“子午流注针法”部分为第十四章,主要介绍了子午流注纳干法、纳支法与灵龟八法,附有飞腾八法。后“古代人体部位名词解释”为第十五章。
根据目前针灸学术发展形势、教学实际需要,本书此次修订对原书部分内容作了修改。在腧穴学方面,去掉重复的引文,增加了现代临床对腧穴的应用及研究,增加国际穴名标准化方案的内容及腧穴排列序号,并根据1990年6月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的GB12346-90《经穴部位》对多数腧穴的定位重新厘定。在刺灸学章中,删掉了不常用的挑法、割治法,增加了腧穴敷贴法,发挥腧穴的外治作用;在其他针法中,去掉了鼻针,眼针,补充了耳针国际标准化方案、头针国际标准化方案,以便于国际交流;在“针刺异常情况及注意事项”中,增加了临床常用毫针的注意事项及异常情况的预防,对针刺选穴部位、针刺要求、针刺深浅及手法要求作了科学性的论述。在针灸治疗章中,增加了大量的近年来的临床研究及实验成果,并增添了戒烟、减肥等内容,这也基本上反映近年来针灸治疗成果与水平。在针灸现代研究进展方面,概述了近10多年来,针灸研究及实验研究的成果,如针刺感传的机制、经络实质的假说,针刺方法的机制研究及针灸在各科各系统的病机研究及进展。全书主要章节后都新编了复习题(多选题、问答题)及参考答案,便于广大师生教学参考及检查学习效果之用。
目录
概论
上篇 经络腧穴
第一章 经络学总论
第一节 经络概念的起源
第二节 经络学说的形成及发展概况
第三节 经络系统的组成及概况
第四节 经络的功用
第五节 经络的临床应用
第二章 经络学各论
第一节 十二经脉
第二节 奇经八脉
第三节 十五络脉
第四节 十二经别
第五节 十二经筋
第六节 经络的有关联系和运用
第三章 腧穴学总论
第一节 腧穴的起源及发展
第二节 腧穴的分类
第三节 腧穴的命名
第四节 腧穴的定位方法
第五节 腧穴的治疗作用
第六节 特定穴的分类及意义
第四章 腧穴学各论
第一节 手三阴经经穴
第二节 手三阳经经穴
第三节 足三阳经经穴
第四节 足三阴经经穴
第五节 督脉任脉经穴
第六节 常用奇穴
中篇 刺法灸法学
下篇 治疗法
附篇
精彩书摘
1.与十二经脉的标本根结理论有关经络学说以四肢为根、为本,头身为结、为标。十二经的“本”都在四肢下端部位,“根”即系四肢末端的井穴。五输穴是由本、根部开始依次向上排列的。《灵枢》有专篇说明肘膝以下的五输穴为“本输”,而本输穴即为经络之气外发于四肢的重要部位。六经根结中所述的根、溜、注、入,其根即井穴,溜即原穴,注即经穴或合穴。故认为,五输穴的分布和排列是标本、根结理论的具体体现。
2.与卫气在四肢的运行有关《素问·五藏生成》:“人有大谷十二分,小溪三百五十四名……此皆卫气之所留止……”。《灵枢·经脉》又有:“卫气先行皮肤,先充络脉”。说明卫气与经脉、腧穴有密切关系。卫气的性质“慓疾滑利”其弥散力很强,可以不受经络的约束和局限而扩散到脉外,故有“营行脉中,卫行脉外”之说。尽管卫气的具体循行路线有不同说法,但对卫气先运行及分布于四肢的看法还是趋于一致的。如《灵枢·邪客》:“卫气者,出其悍气之傈疾,而先行于四末分肉皮肤之间而不休者也”。又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言:“清阳发腠理”,“清阳实四肢”。据此可以认为:卫气的运行、分布,基本上与五输穴在四肢之所出、所溜、所注、所行、所入的排列相当。
3.十二经脉的另一循行路线根据《灵枢·邪客》记载,手太阴之脉及心主之脉的循行线路皆从手指末端开始。此外,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足臂十一脉灸经》中,除少一条手厥阴心包经外,其余经脉循行方向均由四肢走向头身。故推测古人早期认为经脉的循行是从四肢末端开始的,在以后逐步完善的过程中才发展为《灵枢·经脉》的十二经循行理论。而《内经》在成书时将这两种循行兼收起来,故书中有两种循行路线的出现。因此主张,两种循行线路可以并存,不必强求将两种循行理论统一起来。
对五输穴分布与排列的看法,似以第一种解释较为圆满,不少学者多从此说。这里应该明确,标本根结的部位是指躯体大致上的一定区域范围,且主要是用来说明经脉的两极相连以及经气的集中与扩散的对应关系,它与五输穴的分布与排列毕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有关五输穴的理论意义,尚有待于从多方面作进一步探讨。
(四)五输穴的主治作用
五输穴在部位的依次分布和脉气流注的深浅上体现着明显的规律性。古人在长期临床实践中观察到,一些分别位于指端、掌指(跖趾)关节前后,腕踝关节及肘膝关节附近的腧穴,在主治作用上有共同的规律可循。五输穴的产生,正是对这些主治特点进行归纳、总结、组合、分类的结果。故有的学者认为:五输穴是一种要穴的分类法。
……
前言/序言
高等中医药院校教学参考丛书·针灸学(二版)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