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密注塑工藝與産品缺陷解決方案100例

精密注塑工藝與産品缺陷解決方案100例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李忠文 等 著
圖書標籤:
  • 注塑工藝
  • 精密注塑
  • 産品缺陷
  • 模具設計
  • 注塑成型
  • 塑料工程
  • 質量控製
  • 解決方案
  • 案例分析
  • 工業製造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化學工業齣版社
ISBN:9787122036735
版次:1
商品編碼:10068299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09-01-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22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精密注塑工藝與産品缺陷解決方案100例》用100個工程實例剖析瞭注塑加工常見的工藝問題和製品缺陷問題,並提齣解決方法,給齣瞭成型工藝錶。所有案例均配彩圖,生動直觀。《精密注塑工藝與産品缺陷解決方案100例》還總結瞭注塑成型工藝參數的設置和製品缺陷的成因。
  《精密注塑工藝與産品缺陷解決方案100例》可供注塑成型技術人員參考,也可作為技術工人培訓教材。

目錄

第1部分 概述
1 注塑成型工藝技術參數的設置
1.1 注射成型壓力參數的設置
1.2 注射成型流量參數的設置
1.3 注塑成型溫度參數的設置
1.4 注塑成型時間參數的設置
1.5 注塑成型位置參數的設置

2 注塑成型産品缺陷成因
2.1 注塑機電氣部分
2.2 注塑機機械傳動部分
2.3 注塑機液壓係統
2.4 注塑成型工藝參數
3 注塑成型常見製品缺陷及解決方法

第2部分 案例分析
案例1 錶麵烘印發亮
案例2 錶麵流痕
案例3 螺絲孔附近夾綫
案例4 氣紋
案例5 錶麵烘印
案例6 光影
案例7 融閤綫
案例8 露白
案例9 拉模
案例10 澆口衝墨
案例11 錶麵凹點
案例12 發霧
案例13 U形位夾水綫
案例14 睏氣燒白
案例15 進膠口位拖傷
案例16 燒焦
案例17 內行位易斷
案例18 開模過程中螺絲柱容易拉壞
案例19 螺絲柱容易拉壞
案例20 熔接痕/縮印
案例21 斷裂
案例22 氣紋
案例23 填充不滿(缺膠)
案例24 通水孔位披鋒
案例25 頂針印明顯
案例26 睏氣燒焦
案例27 錶麵夾綫及內柱少膠
案例28 鏡片長度尺寸偏大
案例29 中間孔位邊側夾水綫
案例30 睏氣調整睏難
案例31 變形
案例32 麵殼底部行位拉模
案例33 夾綫
案例34 扣位拉翻變形
案例35 氣紋
案例36 進膠口氣紋圈
案例37 錶麵光影及紋麵拖傷
案例38 螺絲孔位尺寸變大
案例39 方嚮箭頭位氣紋
案例40 錶麵黑色影綫(融閤綫)
案例41 燈孔位睏氣、白點
案例42 夾綫
案例43 錶麵夾痕
案例44 衝痕
案例45 氣紋
案例46 燒焦/夾綫/頂高
案例47 睏氣
案例48 夾綫
案例49 錶麵夾痕
案例50 扣位粘模
案例51 扣位批鋒
案例52 扣位縮水
案例53 睏氣斷裂
案例54 水口位發白
案例55 燒焦
案例56 骨位變形
案例57 柱位彎麯變形
案例58 分層、錶麵起皮
案例59 小水口經常壓模
案例60 氣紋
案例61 玻縴外露
案例62 錶麵黑點
案例63 燒焦
案例64 入水口針經常斷
案例65 骨位拖高
案例66 頂白(一)
案例67 頂白(二)
案例68 側邊多膠(披鋒)
案例69 錶麵凹凸不平
案例70 骨位睏氣發白
案例71 水口位氣紋(一)
案例72 水口位氣紋(二)
案例73 進膠點位氣紋、缺膠
案例74 錶麵拉高
案例75 發白(一)
案例76 發白(二)
案例77 電池框水口位拖傷
案例78 機殼底殼水口位旁頂高
案例79 模具前模腔撞傷
案例80 變形
案例81 硬膠壓痕
案例82 行位拖模/擦燒
案例83 産品尺寸不
案例84 錶麵髒汙
案例85 夾水綫
案例86 翹麯變形
案例87 毛邊
案例88 粘模
案例89 夾綫、變形
案例90 水口位變形
案例91 圓頂針位披鋒(多膠)
案例92 入膠口位烘印
案例93 水口拉膠粉
案例94 內側拉傷(一)
案例95 內側拉傷(二)
案例96 錶麵流紋
案例97 變形
案例98 兩側麵頂齣變形
案例99 外觀色差
案例100 料流結閤處容易斷裂

精彩書摘

  第1部分 概述
  1 注塑成型工藝技術參數的設置
  塑料是以有機閤成樹脂為主要成分,加入其他配閤材料而構成的材料,是一種具有可塑特性的材料,注射成型就是利用塑料的這種可塑性能。通常在加熱情況下,可注射成型加工各種類型、各種形狀的器件等製品。常規塑料可分為通用塑料和工程塑料。通用塑料一般為非結構性材料,性能尚可。價格較低,産量較大,廣泛應用在工農業、民用産品中。通用塑料一般有PE、PP、PS、PMMA、PVC、EVA等;工程塑料具有較高力學性能,耐溫、耐磨、耐腐蝕,為結構性材料,具有優良的綜閤性能,可承受機械應力,在化工、機械加工等環境中可長期使用.應用在工業、農業、交通、國防等重要行業中。工程塑料常用的有ABS、POM、PC、PA、PPO、PET、PBT等。
  塑料有玻璃態、高彈態和黏流態三種狀態。玻璃態有一定剛性和強度;高彈態的塑料分子動能增加,鏈段展開成網狀,鏈段之間不發生位置移動;黏流態的塑料分子,網狀結構解體,鏈段之間自由移動,形成。“液態”加外力時,分子間相互滑動,造成塑料液體變形。注射成型就是將塑料原料加熱塑化,形成黏流態進行注射充填模具型腔,再經過冷卻成型。黏流態的熔融膠料轉迴玻璃態的成型産品,即形成與模具型腔形狀相同的製品。其加工設備就是注塑機(俗稱“啤機”)。
  注射成型是塑料加工成型的主要方法,注射成型加工過程就是將玻璃態的塑料原料經處理後,裝入加料鬥中,再進入注塑機的熔膠筒中進行塑化處理,在熔膠筒中加熱和螺杆鏇轉摩擦産生熱量,共同對塑料原料加熱形成高彈態,經過塑化處理,將加熱的高彈態塑料變成黏流態的熔融膠料,在射膠動作將熔融膠料由射嘴射入模具,經由模具的澆道口、流道口、澆口後進入模具型腔進行充模,然後再進行保壓和冷卻,使注塑製品固化成型。成型後由模具上的頂針機構將製品頂齣。這樣完成一個注塑成型過程。由此可見,注塑成型過程與注塑機機型、模具、原料、注塑成型工藝密切相關。注塑機機型決定的注射量、鎖模力與注塑成型産品十分相關:注射量決定注射成型産品的大小尺寸,鎖模力決定注射成型産品的材料和品質要求。注射成型的原料物理特性、工藝性能也與注塑成型産品十分相關。模具的設計製造和加工,都要依據原料的特性、産品的形狀尺寸以及水口和澆口係統等來進行綜閤考慮。注射成型工藝技術參數的設置是綜閤瞭上述所有的特性、特點和要求來進行的。注射成型工藝參數主要包括壓力參數、速度參數、溫度參數、時間參數和位置參數等。參數設置的目的是以較低的生産成本,達到較高的經濟效益。

前言/序言


塑形之藝:現代高分子材料成型技術與實踐指南 作者: [請在此處填寫作者姓名] 齣版社: [請在此處填寫齣版社名稱] 齣版時間: [請在此處填寫齣版時間] --- 內容概要: 本書旨在為高分子材料成型領域的工程師、技術人員、設計人員及相關專業學生提供一本全麵、深入且極具實踐指導意義的技術參考手冊。它著眼於現代高分子材料的特性、先進的成型工藝原理、設備操作的精細化控製,以及新材料與可持續發展在注塑領域的應用。全書結構嚴謹,內容覆蓋麵廣,從材料科學的基礎理論齣發,逐步深入到復雜成型係統的優化設計與故障排除,旨在幫助讀者建立一個紮實的理論基礎和靈活的實操能力。 第一部分:高分子材料基礎與特性解析(約占全書25%篇幅) 本部分是理解後續工藝優化的基石。它不再停留在傳統的熱塑性樹脂分類介紹,而是側重於工程塑料、特種聚閤物及復閤材料在精密成型中的行為模式。 第一章:先進聚閤物的微觀結構與宏觀性能 晶態與非晶態聚閤物的分子鏈運動: 詳細解析玻璃化轉變溫度(Tg)、熔點(Tm)的精確測定及其對成型窗口的影響。 高粘度樹脂的流變學: 探討剪切速率、剪切速率梯度對聚閤物熔體粘度的非牛頓流體特性描述,引入剋羅斯比(Cross)模型和寶勒斯(Power-Law)模型在模擬復雜模具流動中的應用。 功能性聚閤物的特殊處理: 重點分析液晶聚閤物(LCP)、PEEK、生物可降解材料(如PLA、PHA)在乾燥、預處理及注塑過程中對水分、熱穩定性的敏感性,並提供相應的應對策略。 縴維增強復閤材料的界麵問題: 深入研究玻璃縴維或碳縴維在熔體流動過程中取嚮的機製(如流緻各嚮異性),以及縴維在模腔內分布對製品機械性能的影響。 第二章:材料乾燥、改性和助劑科學 高效除濕乾燥技術: 不僅介紹乾燥機的基本原理,更側重於不同吸濕性聚閤物(如PA、PC)所需的露點控製標準、再生循環係統的能耗優化,以及在綫水分監測技術的應用。 助劑與改性劑的兼容性: 探討穩定劑(抗氧劑、光穩定劑)、著色劑(顔料、染料)與基體樹脂的相容性測試,以及助劑添加量對樹脂降解速率的影響模型。 第二部分:精密注塑成型工藝的深度控製(約占全書35%篇幅) 本部分是本書的核心,聚焦於如何通過精確控製工藝參數,實現微小誤差下的高精度、高重復性生産。 第三章:模具設計與流道優化理論 先進冷卻係統的設計: 詳細介紹等溫冷卻、梯度冷卻的概念,以及使用熱流道係統(Hot Runner System)時,流道溫度均勻性對型腔內剪切熱産生的影響分析。 保壓階段的精確控製: 分析保壓麯綫(壓力-時間、壓力-容積變化)的非綫性特徵,引入“有效保壓”時間窗口的確定方法,而非簡單的固定時間設定。 微注塑與薄壁件的挑戰: 針對模腔尺寸小於1mm或壁厚小於0.5mm的製品,討論如何利用快速充模技術(如氣輔或氮氣輔助)來剋服熔體粘度過高導緻的流動不均問題。 第四章:注塑過程的數字化與實時反饋控製 高頻壓力傳感器應用: 詳細指導如何在模具內特定位置安裝壓力傳感器(如晶圓壓力傳感器),並結閤“壓力剖麵指紋圖譜”技術,用於快速比對不同批次或不同機器的工藝穩定度。 閉環控製係統(PID調控): 不僅介紹PID參數的基本設置,更側重於如何根據熔體溫度、螺杆位置的波動,實時、自適應地調整注射速度和背壓,實現“目標工藝窗口鎖定”。 注射速度的精細分段控製: 論述如何將注射過程劃分為充模、過渡、保壓預備等多個階段,並為每個階段設置獨立的速度剖麵,尤其關注過渡點(Switch-over Point)的精度控製對縮痕和翹麯的影響。 第三部分:先進成型技術的拓展與應用(約占全書30%篇幅) 本部分麵嚮尋求工藝突破和高附加值産品的專業人士,探討前沿技術和特定材料的應用。 第五章:多組分與反應性成型工藝 雙/多組分注塑(2K/Multi-Shot): 深入分析不同材料組閤(如硬/軟、透明/不透明)的界麵結閤強度(粘接力)測試方法,以及鏇轉式、移位式模具的設計要點和同步控製技術。 反應性注塑成型(RIM)的動態學: 針對聚氨酯(PU)或環氧樹脂等反應性體係,講解混閤、注射、固化過程的耦閤分析,以及如何通過模溫控製反應速率。 氣體輔助成型(GAF)的流道設計: 重點解析氣體注射通道的設計原則,如何平衡氣體壓力與熔體壓力,確保壁厚均勻性並避免“氣泡破裂”缺陷。 第六章:注塑製品的質量控製與性能驗證 光學性能製品的質量評估: 針對光學鏡片、導光闆等,討論錶麵霧度(Haze)、雙摺射率的測量方法,以及如何通過控製冷卻速率來最小化分子取嚮引起的應力殘留。 殘餘應力分析與後處理: 介紹偏光法、光彈性係數法在分析製品內部殘餘應力場分布的應用,並提供退火(Annealing)工藝參數的優化指南,以提高尺寸穩定性和抗應力開裂能力。 第四部分:設備維護、能源優化與可持續性(約占全書10%篇幅) 本部分關注生産效率的提升、設備的可靠性維護以及綠色製造。 結論:注塑工藝的未來趨勢 本書最後將展望智能製造(Industry 4.0)如何滲透到注塑生産綫中,包括基於大數據的預測性維護、AI算法對工藝參數的優化建議,以及材料循環利用在注塑産品設計中的前瞻性思考。 --- 本書的特色在於: 1. 深度聚焦“精密”: 不講解基礎的“填充-保壓-冷卻”流程,而是深入到亞微米級的控製理論和高靈敏度傳感器的應用。 2. 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閤: 每一章都配有豐富的工程案例分析(不同於傳統故障排除手冊的直接列舉,而是從理論機理推導齣工藝優化方嚮),以及大量的工藝參數推薦區間和計算公式。 3. 麵嚮高附加值領域: 特彆關注醫療器械、汽車電子、光學元件等對精度和材料性能有苛刻要求的行業應用。 本書是技術人員從“會操作機器”跨越到“駕馭材料與設備”的理想進階讀物。

用戶評價

評分

閱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我深刻體會到作者對於精密注塑領域那種近乎偏執的追求。很多案例涉及的都是對公差要求極高、對錶麵光潔度有苛刻要求的行業,比如醫療器械外殼和精密電子連接器。書裏處理這些高難度問題的態度非常嚴謹,它不僅僅告訴你“怎麼做”,更會探討“為什麼這樣做”,並且對不同解決方案的長期穩定性和成本效益進行瞭預判。比如,在處理“波紋”缺陷時,作者不僅提供瞭標準的冷卻速率優化方案,還深入探討瞭如何通過改變模具型腔錶麵的處理工藝(如拋光等級或紋理處理)來掩蓋或消除視覺上的波紋影響,這已經超齣瞭純粹的工藝調整範疇,上升到瞭産品工程設計的層麵。這種多維度、多角度的思考方式,拓寬瞭我對精密製造的理解,讓我明白瞭好的注塑件不僅是工藝的勝利,更是係統優化的結果。

評分

說實話,市麵上講注塑的書汗牛充棟,很多都是把基礎知識翻來覆去地寫,讀起來非常枯燥,很多內容對於有幾年經驗的師傅來說就是浪費時間。但這一本《精密注塑工藝與産品缺陷解決方案100例》給我的感覺完全不同,它更像是一本資深模具專傢的“獨傢筆記”,充滿瞭“黑科技”和彆人不願意分享的“訣竅”。比如,書中對“高粘度材料的注塑流動性控製”那一塊的闡述,非常獨到。它沒有隻談溫度和壓力這些基礎參數,而是引入瞭剪切速率對材料性能影響的細微變化,甚至討論瞭螺鏇杆的幾何形狀對熔體均勻性的影響。我記得有一次處理一個超薄壁零件的填充不均問題,我原以為是壓力補償不夠,結果書裏提示我應該關注注塑機螺杆的混煉效果,建議我調整保壓階段的剪切力麯綫。這個思路非常新穎,成功地幫助我突破瞭原有的思維定勢。這本書的深度和廣度,絕對不是新手入門讀物能比擬的,它是幫助中高級工程師實現技術躍升的關鍵階梯。

評分

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非常獨特,它沒有使用教科書那種刻闆的學術腔調,讀起來反而有一種與經驗豐富的前輩麵對麵交流的感覺。作者的文字中流露齣一種對機械和材料特性的深刻洞察力。比如在討論“玻縴增強材料的取嚮問題”時,他用瞭非常生動的比喻來描述縴維在流動前沿的堆積行為,讓我立刻聯想到瞭實際生産中材料“跑偏”的現象。這種將復雜物理過程形象化的能力,是很多技術文檔所欠缺的。更重要的是,這本書的“100例”覆蓋麵極廣,從最基礎的注塑機操作的誤區,到復雜的多腔模具平衡控製,再到不同工程塑料(如PC/ABS、PA66等)的特殊處理技巧,幾乎涵蓋瞭一個注塑工程師職業生涯中會遇到的所有主要“坑點”。讀完之後,我感覺自己對注塑過程的掌控力提升瞭一個大檔次,信心也倍增,這絕對是一筆非常值得的投入。

評分

從裝幀和內容組織上看,這本書的設計理念清晰可見——實用至上。它把一百個不同的缺陷場景劃分得井井有條,你不需要從頭讀到尾,而是可以直接根據自己當前遇到的問題,快速定位到對應的章節。我最欣賞的是它的“案例對比分析”環節。它不是簡單地羅列“缺陷A是什麼樣子”,而是會同時展示“工藝錯誤導緻A”和“正確工藝下錶現”,兩者直觀的圖片對比,讓人對缺陷的形成機製理解得更深刻。舉個例子,針對“銀紋”這個常見但棘手的現象,書中清晰地區分瞭是由於材料受潮、還是潤滑劑過多、或是模溫不均導緻的銀紋,每一種成因都配上瞭相應的模具結構圖和參數調整建議。這種細緻入微的排查路徑,讓復雜的問題變得邏輯清晰可循,大大提高瞭解決問題的效率。對於車間主管來說,這本書簡直是培訓新人的神器,能讓他們在最短時間內掌握處理復雜問題的框架。

評分

這本《精密注塑工藝與産品缺陷解決方案100例》真是為我們這些一綫工程師解瞭燃眉之急!我特彆喜歡它那種直擊痛點、實戰至上的編寫風格。書裏沒有過多冗長和空泛的理論鋪陳,而是直接用“案例+分析+對策”的模式,把注塑過程中最令人頭疼的那些問題,比如縮水、氣泡、翹麯、流動痕跡,掰開瞭揉碎瞭講清楚。我記得有一次我們試産一款高精度光學鏡片模具,邊緣總是齣現輕微的披鋒,用常規方法怎麼調都收不住。後來翻到書中關於“模具排氣不良導緻的局部過熱和飛邊”那一節,作者詳細分析瞭氣道設計和排氣孔深度的關係,並給齣瞭一套詳細的優化流程。照著書裏的步驟去修改模具細節,問題迎刃而解,極大地節省瞭我們試模的時間和成本。這本書的價值就在於,它不是停留在“是什麼”的層麵,而是深入到“為什麼會發生”和“如何有效阻止”的實操層麵,對每一個注塑技術人員來說,都應該放在手邊隨時翻閱的寶典。它真正做到瞭把百種經驗濃縮在百個案例之中,是名副其實的“現場急救手冊”。

評分

不錯不錯,能有所幫助

評分

蠻好

評分

京東的東西買的放心!一如既往的支持京東提供更好的商品與服務!!!

評分

非常好,非常喜歡給公司買的,希望大傢一起學習一起成長!

評分

邏輯清晰,其中的案例標注比較清楚,有現象、有原因、有分析、有工藝錶。

評分

快遞挺快,翻瞭幾頁,感覺還行,看完再評價吧。湊夠瞭吧

評分

很不錯的書籍,內容豐富

評分

商品滿意度很好,也很快!非常不錯!

評分

不怎麼全麵很多都不詳細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