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素養文庫·科學元典叢書:海陸的起源

科學素養文庫·科學元典叢書:海陸的起源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簡體網頁||繁體網頁
[德] 魏格納 著,李旭旦 譯

下載链接在页面底部


下載連結1
下載連結2
下載連結3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發表於2025-02-21


圖書介紹


齣版社: 北京大學齣版社
ISBN:9787301095577
版次:1
商品編碼:10076781
包裝:平裝
叢書名: 科學素養文庫·科學元典叢書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06-11-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179
正文語種:中文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相關圖書





圖書描述

編輯推薦

  在這本書裏,魏格納闡述瞭古代大陸原來是聯閤在一起、而後由於大陸漂移而分開,分開的大陸之間齣現瞭海洋的觀點。魏格納認為,大陸由較輕的含矽鋁質的岩石如玄武岩組成,它們像一座座塊狀冰山一樣,漂浮在較重的含矽鎂質的岩石如花崗岩之上(洋底就是由矽鎂質組成的),並在其上發生漂移。在二疊紀時,全球隻有一個巨大的陸地,他稱之為泛大陸(或聯閤古陸)。風平浪靜的二疊紀過後,風起雲湧的中生代開始瞭,泛大陸首先一分為二,形成北方的勞亞大陸和南方的岡瓦納大陸,並逐步分裂成幾塊小一點的陸地,四散漂移,有的陸地又重新拼閤,後形成瞭

內容簡介

  德國A.L.魏格納關於大陸漂移假說的著作,1915年齣版。魏格納在這本書裏係統地闡述、論證瞭他在1912年提齣的大陸漂移說。全書分3篇共13章。一篇論述大陸漂移的基本內容,並把它同地球冷縮說、陸橋說和大洋永存說進行對比。指齣瞭這些學說的缺點和問題,認為隻有大陸漂移說纔能解釋全部事實。第二篇從地球物理學、地質學、古生物學、古氣候學、大地測量學等方麵論證大陸漂移說的閤理性。第三篇為解釋和結論。從地球的粘性、大洋底、矽鋁圈、褶皺與斷裂、大陸邊緣的構造形態等方麵,討論瞭大陸漂移的可能性以及漂移的動力。此書一齣版,即被譯成多種文字齣版,引起全世界地質學界、地球物理學界的重視。

作者簡介

  1880年11月1日魏格納齣生於德國柏林。父親是理查德(Richard)福音派新教會的傳道土,兼任柏林孤兒院院長。魏格納的哥哥庫爾特是位自然科學傢,姐姐托尼是位畫傢。
  青少年時代的魏格納勤奮好學,曾在海德堡大學、因斯布魯剋大學、柏林洪堡大學(又稱柏林大學)學習。1905年他獲得柏林洪堡大學天文學博士學位,以天文學傢的身份開始他的職業生涯。但是他更喜歡氣象學,那時的氣象學是一門新興學科。

內頁插圖

精彩書評

  在這本書裏,魏格納闡述瞭古代大陸原來是聯閤在一起、而後由於大陸漂移而分開,分開的大陸之間齣現瞭海洋的觀點。魏格納認為,大陸由較輕的含矽鋁質的岩石如玄武岩組成,它們像一座座塊狀冰山一樣,漂浮在較重的含矽鎂質的岩石如花崗岩之上(洋底就是由矽鎂質組成的),並在其上發生漂移。在二疊紀時,全球隻有一個巨大的陸地,他稱之為泛大陸(或聯閤古陸)。風平浪靜的二疊紀過後,風起雲湧的中生代開始瞭,泛大陸首先一分為二,形成北方的勞亞大陸和南方的岡瓦納大陸。

目錄

弁言
《海陸的起源》導讀

第一篇 大陸漂移學說的基本內容
第1章 大陸漂移學說
第2章 與冷縮說、陸橋說和大洋永存說的關係
第二篇 證明
第3章 地球物理學的論證
第4章 地質學的論證
第5章 古生物學和生物學的論證
第6章 古氣候學的論證
第7章 大地測量學的論證
第三篇 解釋和結論
第8章 地球的黏性
第9章 大洋底
第10章 矽鋁圈
第11章 褶皺與斷裂
第12章 大陸邊緣
第13章 大陸漂移的動力

譯後記
附錄 地質學現代革命的偉大奠基者

精彩書摘

  這兩個大陸連同格陵蘭一起原是連接為一個陸塊的,到瞭白堊紀末,它們纔被格陵蘭附近的一個枝狀斷裂所扯破,更北一帶則到瞭第四紀時纔破裂,以後大陸塊就彼此漂移開來。
  必須說明的是,在這本書裏,凡是為淺海所淹沒的大陸棚,我們都看作
  是大陸塊的一部分,所以陸塊的邊界在很多地方並不以海岸綫為準,而是以
  深海底的陡坡為準。
  同樣,我們認為:直到侏羅紀初期,南極大陸、澳洲、印度與南非洲還
  是相連接的。它們並和南美洲一起接閤為一個單一的巨大陸塊(雖然有時候
  部分地區為淺海所淹沒)。在侏羅紀、白堊紀與第三紀時它分裂為破碎的小
  塊,然後各自嚮四方漂散。第1、第2圖中的三張復原圖就錶示著這些陸塊片
  分彆在石炭紀後期、始新世和第四紀後期漂離的經過。至於印度,情況稍有
  不同。它原來是以一個長形的地帶和亞洲大陸相連接的(雖然它大部分確曾
  被淺海所淹沒)。自從印度一方麵與澳洲分離(在下侏羅紀),另一方麵和馬
  達加斯加島分離(在白堊紀與第三紀之間)後,由於印度不斷地逐步移近亞洲,長形地帶與亞洲的連接部分纔一再壓縮褶皺攏來,形成今日世界上最巨大
  的褶皺山係——喜馬拉雅山係以及亞洲高原的許多褶皺山脈。
  在彆處,大陸塊的移動和大山係的起源也有著因果聯係。南北美洲在嚮
  西漂移中,由於受到古老的冷卻的堅硬的太平洋底的阻撓,它們的前緣部分就褶皺成高大的安第斯山脈,從阿拉斯加一直伸延到南極洲。澳洲陸塊(包括僅為陸棚相隔的新幾內亞在內)的情況也是一樣。年輕高大的新幾內亞山
  脈形成於陸塊移動方嚮的前緣。如附圖所示,這個移動的方嚮在它和南極洲
  分裂的前後是不同的。當時東海岸是移動方嚮的前緣。接著,在靠近這個海
  岸前方的新西蘭山脈也褶皺起來;其後由於移動方嚮的改變,這帶山脈就脫落在後方,成為花彩島。今日澳洲東部的科迪勒拉山係(Cordillera Mts.)
  形成年代更早,它形成於澳洲與南極洲分離以前的陸塊移動前緣。它和南北
  美洲較古的褶皺即所謂前科迪勒拉山係(安第斯山係的基礎)是同時代的産物。
  除瞭嚮西漂移以外,我們也看到在大範圍內陸塊嚮赤道的衝擊。巨大的
  第三紀褶皺帶的形成就和這個運動有關。這個褶皺帶從喜馬拉雅山延伸為阿
  爾卑斯山和阿特拉斯山。當時這些山地是位於赤道帶以內的。
  上述新西蘭古海岸山脈脫離澳洲陸塊而形成花
  ……

前言/序言



科學素養文庫·科學元典叢書:海陸的起源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科學素養文庫·科學元典叢書:海陸的起源 mobi 下載 pdf 下載 pub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科學素養文庫·科學元典叢書:海陸的起源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5

科學素養文庫·科學元典叢書:海陸的起源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用戶評價

評分

  就人類文明史而言,它成就瞭英國工業革命,在法國誘發瞭啓濛運動和大革命,在社會生産力和基本社會製度兩方麵都有直接而豐富的成果。迄今為止,還沒有第二個重要的科學和學術理論,取得過如此之大的成就和影響。

評分

【國外科學著作: 翻譯很重要】

評分

這個譯本開本比商務版大,字號卻比商務版小,看起來比較吃力,不如商務版的標準版式。商務版是三位老先生閤作直接從英文翻譯過來的,譯文容或有些瑕疵,但畢竟是多年心血的結晶,而這個版本呢?說是由五六個人閤譯的,但實質上恐怕隻是拿著商務版和英文原著對照,做瞭一些譯校工作而已。我對照瞭一下兩個譯本的目錄和緒論,發現在內容和句式上與商務版並無多大不同,隻是在詞句上略有改動而已。看來,這個北大版很有可能是商務版的仿譯本或校譯本。

評分

科學元典是科學史和人類文明史上劃時代的豐碑,是人類文明的優秀遺産,是曆經時間考驗的不朽之作,他們不僅是偉大的科學創造的結晶,而且是科學精神,科學思想和科學方法的載體,具有永恒的意義和價值。牛頓總結瞭力學三大定律和萬有引力定律,構建瞭人類曆史上第一個關於宇宙運行的完備的科學體係。

評分

評分

【個人認為北大版的 科學元典係列是一部非常優秀的叢書】

評分

《宇宙體係》是牛頓《自然哲學之數學原理》第三編的初稿,在這部初稿中,牛頓為瞭使普通大眾能夠理解宇宙運行的體係,使用瞭較少的數學,相當通俗地闡述瞭萬有引力定律的普遍性,而且取材廣泛,內容活潑,充分體現瞭牛頓的博學廣聞。但是由於對引力與平方反比關係優先發現權的爭論,牛頓將初稿棄置,改寫瞭更數學化的第三編齣版,於是,這部本來更加通俗流暢的《宇宙體係》在牛頓在世時一直未能麵世。

評分

這次優惠活動買瞭一堆,摺扣蠻大的. 一直都在京東上買東西,搞活動時滿減加券比較劃算,快遞和售後很滿意!為自己充充電

評分

經典必讀。知識是次要的,主要是感受大科學傢在當時的曆史環境中,怎麼通過思想解放、哲學思辨等來發現和總結齣新知識,從而改變世界。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科學素養文庫·科學元典叢書:海陸的起源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5


分享鏈接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鏈接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