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裸猿”三部麯分彆是《裸猿》、《人類動物園》和《親密行為》。《裸猿》從比較動物學和生物人類學的角度研究原始先民和部落人的行為模式,涉及的主題有人類進化、性行為、育兒、探索、領地、進食、安撫以及人與動物的比較。該書研究我們祖先的進化過程,對人類根深蒂固的生物學特性條分縷析,生動形象、妙筆生花、立論嚴謹、令人信服。讀者從中頓悟:現代人的行為模式和遠古的祖先息息相關,我們的基本行為模式是在樹棲猿——地棲猿——狩獵猿的進化過程中確定的。 《裸猿》和《人類動物園》對古今裸猿的行為模式做瞭宏觀的比較,有一個一以貫之的主題:人類的生物學基礎非但不能迴避,而且要認真研究。這是一個非常嚴肅的課題。在這一點上,莫利斯無疑成瞭比較動物學、生物人類學的專傢。和弗洛伊德一樣,他發動瞭一場“人的科學”的革命。弗洛伊德從無意識和心理分析去研究人的動物性,莫利斯從數百萬年進化中形成的行為模式去研究人的動物性;弗洛伊德偏重研究人的非正常行為,莫利斯偏重的卻人的正常行為。莫利斯研究的基礎始終是古今裸猿行為的比較以及人類和其他動物尤其哺乳類和靈長目的比較。 德斯濛德·莫利斯說,在193種猿猴中,隻有一種猿猴全身赤裸,他們自詡為“智人”,實際卻是“裸猿”。於是,他寫的每個字都成為受瞭創傷的“智人”爭論的對象——《裸猿》成為禁書,地下流通的書被沒收,教會將其付之一炬;人類進化的思想遭到譏笑——卻讓《裸猿》三部麯賣瞭20 000 000冊。三十年後,當“裸猿”再版時,莫裏斯依然倔強,他在序言中聲稱一字不改,因為盡管我們創造瞭瑰麗的文明,仍然受製於基本的生物規律。 為什麼會這樣?如果人類的行為真的被莫利斯言中,我們該怎麼辦?莫利斯給齣的答案未必是好的、卻可能是少數的選擇:你是曠世無雙、無與倫比的物種裏的一員。請理解你的動物本性並予以接受。
作者簡介
德斯濛德·莫利,斯何許人?他英國著名動物學傢、生物人類學傢,生物進化科普作傢、電視節目撰稿人和主持人、藝術傢,曆任倫敦動物園哺乳動物館館長、現代美術研究所所長、牛津大學特聘研究員。
莫裏斯,這位終身與動物為伍的牛津大學的博士,一生都在行走。他用一隻眼觀察動物,用另一隻眼審視人類。1967年,他用“裸猿三部麯”——《裸猿》、《人類動物園》、《親密行為》嚮人類宣稱:人,不是從天而降的天使,而是由地而生的猿猴。
從《裸猿》三部麯起,他一共創作瞭十來種著作,被翻譯成多種語言,且長銷不衰。
譯者簡介:
何道寬,深圳大學英語及傳播學教授,政府津貼專傢,曾任中國跨文化交際研究會副會長,現任中國傳播學會副理事長、深圳市翻譯協會高級顧問,從事文化學、人類學、傳播學研究20餘年,著譯逾900萬字。著譯包括《中華文明頡要》、《理解媒介》、《交流的無奈:傳播思想史》等40多種。
內頁插圖
目錄
中譯者第二版序
中譯者第一版序
作者謝詞
作者1994年序
緒論
第一章 起源
第二章 性行為
第三章 育兒
第四章 探索與遊戲
第五章 爭鬥:地位與領地
第六章 覓食與進食
第七章 整飾與安撫
第八章 人與動物
各章文獻
主要參考文獻
譯者後記
譯者簡介
精彩書摘
第一章 起源
有一傢動物園的一隻鐵籠上掛著一塊牌子,上麵隻有一句簡單的說明——“這隻動物是科學新發現”。籠子裏關著一隻鬆鼠,其四腳呈黑色,是在非洲捕捉到的。非洲大陸上過去從未發現過黑足的鬆鼠。人們對它毫不瞭解,還沒有給它命名。
對動物學傢來說,這種鬆鼠立即構成瞭挑戰。它的生活習性何以使它與眾不同?它與現在已知的、已為動物學傢所描繪過的366種其他種類的鬆鼠有何區彆?由於某種未為人知的原因,在鬆鼠這一科動物的進化史上,這隻鬆鼠的祖先分離齣來,成瞭一支獨立的繁殖種群。什麼環境因素使他們分離齣來以後成為新的物種呢?起初,新的變化趨勢一定是微不足道的,隻反映在某一地區的一小群鬆鼠身上,它們發生輕微的變異,增強瞭對環境的適應力。但是,在變異的初始階段,它們還能與附近的近親交配並繁殖後代。這個新的亞種在當地的特殊環境中,較之其他的亞種略占優勢,可是僅僅它一個亞種,很容易湮滅,任何時候都可能重新融入鬆鼠科的主流品係之中。隨著時間的流逝,這個新的亞科日益適應其獨特的環境;若如此,總有一天會齣現這種情況:如果它們從近親中分化齣來,而不與之發生混血,結果對它們的進化將更為有利。到瞭那個階段,它們的社會行為和性行為將發生特彆的變化,使其與彆的鬆鼠難以雜交並最終完全不可能雜交。初期的變化可能是解剖學上的變化,它們更適應當地的食物,後來它們求偶的叫聲和炫耀也會隨之變化,以確保它們吸引的配偶全都是新的亞科。最後,一個新的物種終於在進化中産生齣來。這是一個獨立的、與彆的鬆鼠顯然有彆的新物種,一種獨特的生物,即第367種鬆鼠。
這一隻關在籠子裏的尚未確定種屬關係的鬆鼠,我們在觀察它時,對它上述的進化情況隻能進行猜測。隻有一點我們能夠確信,那就是其皮毛的斑紋,即其四腳上的黑色毛發。這一點說明,它是一種新的動物。但是,皮毛的斑紋僅僅是外錶的體徵,正如病人的皮疹隻能是醫生診斷的綫索一樣。如果真要弄懂這一新的物種,我們隻能將這些綫索作為起點,它們隻能說明有東西值得我們深究。我們可以猜想這隻動物的曆史,但這樣做既輕率冒昧,又充滿風險。相反,我們的第一步必須要穩重謹慎,我們隻給它貼上一個簡明的標簽,把它叫做非洲黑足鬆鼠。對於它行為的各個方麵以及身體結構的各個方麵,我們都必須做齣詳細的觀察和記錄,看看它與彆的鬆鼠有何異同之處。然後,我們纔可以一點一滴地積纍資料,逐漸拼閤齣它的全部曆史。
……
前言/序言
中譯者第一版序
英國動物學傢德斯濛德?莫利斯(Desmond Morris)是世界知名學者,《裸猿》是其代錶作之一。該書1967年問世以來,不脛而走,成為世界範圍內的暢銷書。美國戴爾齣版有限公司在1969年3月到1970年11月不到兩年的時間裏,就重印瞭15次,其暢銷程度由此可見一斑。
一本講生物人類學的學術著作,為何會得到廣大讀者強烈的喜愛、熱烈的反響?看來有以下幾個原因:
1. 作為權威的動物學傢和生物人類學傢,作者占有最新穎、最權威的素材。
2. 清新、樸實的文字明白如話,精當、幽默的比喻引人入勝,強烈、鮮明的對比入木三分,使作品具有很強的可讀性。
3. 作品定名為《裸猿》是彆具匠心的。對於這一點,作者在書末有一個很好的說明:對於人類的輝煌成就本來可以大唱贊歌,之所以未唱贊歌,是想給作品一種震撼人心的力量;在攻擊性、領地欲、戰爭威脅、人口爆炸等問題上,仍然暴露齣人的生物學屬性;在強調文化的生物學基礎方麵,作者故意說瞭一些過頭的話,故意給人以當頭棒喝,故意給人一些失之過簡、失之過偏的印象:這一切的目的都是為瞭冷靜、嚴肅地思考當代(60年代)人類最緊迫的幾個問題:人口爆炸、生態失衡、“核”雲壓頂。
為什麼要引進這本書?它對中國讀者有何價值?譯者認為有以下幾點值得肯定:
1. 社會生物學、生物人類學和文化人類學迄今為止在國內幾為空白,亟需予以介紹。關於社會生物學(人類社會行為的生物學基礎),已有《新的綜閤》(收入“走嚮未來叢書”)引進。關於文化人類學,我們應盡快介紹美國人類學傢霍爾(E. T. Hall)的四部麯;所幸的是,三聯書店已準備陸續將其介紹進來。關於生物人類學,莫利斯的著作具有極大的權威性和代錶性。
2. 本書在物種水平上研究人類基本行為的生物學基礎,《新的綜閤》在分子水平和基因水平上研究人類行為的生物學基礎,兩本書構成互補的關係,參照閱讀能收到相得益彰之效。
3. 本書在縱橫兩根軸上進行博大精深的比較。在橫軸上,作者以精湛的知識、廣闊的視野、比較動物學的權威,對比瞭人類行為和動物行為尤其人類近親靈長目的行為,追溯其淵源、展示其聯係。在縱軸上,作者以高屋建瓴之勢,博采和綜閤從達爾文以來各傢的結論和假說,提齣獨到的人類起源和人類進化的理論,其標新立異、首創精神感人至深,其新穎觀點、精湛學識令人瞠目。
4. 人類學在我國蟄伏幾十年後,一般讀者對人類學不甚瞭瞭,這種精彩的普及讀物能引誘發人們對人類學的興趣和關注。
本書確有驚世駭俗、令人震撼、說話過頭之處。讀者諸君如能記住本書問世(1967年)的時代背景,自然就能和作者求得更多共同的語言。當時西方人(尤其知識界)最憂慮的三大問題(人口爆炸、生態失衡、“核”雲密布)迫使作者以最冷峻的語言為人們敲響警鍾。記得國際上最早、最權威的民間學術團體“羅馬俱樂部”的警鍾曾被我們斥之為“資産階級腐朽沒落的悲觀派”。可是現在我們對這樣的悲觀派倒是抱著感激的心情。沒有他們的警鍾長鳴,也許不少人還在“高枕無憂”呢。
話又說迴來,西方人有西方人的傳統和視角,中國人有中國人的傳統和視角,批評、爭論、分歧是在所難免的。沒有一位學者的意見是“聖經”,我們大可不必對任何個人崇拜得五體投地。
何道寬
1987年7月
莫利斯199
《裸猿》初版於1967年。對我而言,書中所寫的一切是一望而知的,但許多人感到震驚。
他們震驚的原因好幾種。主要的反對意見是,我寫人的方式似乎是把人當作另一種動物去研究。我是動物學傢,檢視許多動物的行為20餘年,從魚類、爬行類、鳥類直到哺乳類。我發錶的論文含蓋許多課題:從魚類的求愛到鳥類的交配再到哺乳類的食物儲存。這些文章專傢讀過,幾乎沒有引起任何爭論。稍後,我為一般讀者寫書介紹蛇類、猿類和熊貓時,也沒有引起多少爭論。然而,當我寫一本類似的書以研究一種無與倫比的、皮膚裸露的靈長類時,一切都變瞭。
突然,我寫的每個字都成瞭激烈爭論的對象。我發現,人這種動物仍然覺得,他還難以麵對自己的生物學本質。
我必須承認,我發現自己還不得不擔任查爾斯?達爾文的後衛時,十分吃驚。一百多年來,科學進步瞭,越來越多的人類祖先的化石被發現瞭,所以我曾經認為,大多數人已經充分準備麵對這樣一個事實:我們是靈長目進化不可分割的一部份;我曾經想,人們願意仔細看看自己的動物屬性並從中學習。我心中的對象就是這些人,但情況不久就清楚瞭:我還不得不進行更艱苦的鬥爭。
在世界有些地方,《裸猿》成為禁書,地下流通的書被沒收,教會將其付之一炬;人類進化的思想遭到譏笑,我這本書被視為令人倒胃的、哭笑不得的笑話。敦促我改邪歸正的宗教小冊子如洪水襲人、雪崩壓頂。
《芝加哥論壇報》用一個專刊批判這本書,因為該報刊發的一篇書評得罪瞭報紙的老闆。他們為什麼如此怒氣衝衝?因為那篇書評裏有一個詞是“陰莖”。
性行為的坦率文字似乎是他們在書中找到的另一個瑕疵。但同一張報紙正在刊發無窮無盡的有關暴力和謀殺的新聞。“槍械”一詞頻頻露麵。我當時就指齣,他們願意用這個錶示殺人武器的詞語,卻不願意用那個創製生命的詞語。但邏輯在他們那裏沒有一席之地。我的寫作課題從魚類和鳥類轉嚮人類以後,我喚醒瞭一隻沉睡的巨怪:人類的偏見。
種種責難接踵而至,除瞭打破宗教和性事的禁忌之外,“使人獸化”也是對我的指控,因為我堅持,人類受到強大的先天驅力的推動;而驅力推動的觀點公然違背最時髦的心理學理論所做的暗示:我們所作所為的一切是由學習和條件反射決定的。
有人說,我提齣瞭一種危險的思想:人類掉進瞭獸性本能的陷阱而不能自拔。這是對我的著作的另一種誤讀。所謂先天“動物衝動”會使人帶有貶義的獸性,這樣的看法是沒有理由的。隻需稍許翻翻本書各章就可以看到,我所謂的先天模式包括這樣一些人性特徵:組成愛撫的配對紐帶、嗬護兒童、尋覓多樣食物、保持清潔衛生等的強大驅力,以及用展示和儀式而不是靠流血來解決爭端的驅力,尤其是那些展示遊樂嬉戲、好奇心和創造性的驅力。這就是我們主要的“動物驅力”,硬說它們使我們獸性化,那就是蓄意歪麯動物學傢看人類行為的方式。
還有一種誤讀是政治誤解。有人錯誤地認為,我筆下的人類被貶低到洪荒世界動物的地位。政治譜係裏極端的派彆認為這太放肆。他們認為,人圓通柔韌,能適應強加於他的任何政治製度。在人體的肌膚之下,有一套從父母繼承的基因在引導人的行為,這樣的觀念使政治暴君感到反感,因為其含義是,政治領袖極端的社會思想總是會遭遇到根深蒂固的抵製。曆史教導我們,這樣的抵抗反復發生。暴君可能會君臨天下,但遲早得退齣舞颱。友善、閤作的人性終究要光復失去的舞颱。
最後,有人覺得,把人稱為《裸猿》是侮辱人,是悲觀的錶現。這一批評離真相十萬八韆裏。用這一書名隻不過是要強調,我在試圖給人類作一幅動物學的畫像。和其他的靈長目並排在一起看時,“裸猿”的描摹是有根有據的。如果硬說這樣的命名侮辱人,那就是對其他動物的侮辱。如果說它暴露瞭悲觀的態度,那是因為批評者沒有看到,人類這種設計很平庸的哺乳類動物獲得瞭非凡的成功,那是多麼令人驚嘆的故事。
1986年,《裸猿》插圖版問世時,有人建議我更新文本。我覺得隻有必要把3改成4。1967年,第一版問世時,世界人口是30億。在第一版和第二版之間的時間裏,世界人口增加到40億。如今我寫序的1994年,世界人口已經跳到50多億。到2000年,世界人口將要達到60億。
人口數字激增對人類生活的影響使我感到不安。在我們數百萬年的進化過程中,我們在地球上的分布稀稀落落,生活在很小的部落裏。那種部落生活塑造瞭今天的我們,但它沒有為我們適應現代都市生活做好準備。那樣的部落猿如何適應都市猿的生活呢?
這個問題成為《裸猿》三部麯續篇的課題。我經常聽人說“都市是水泥叢林”,但我知道這樣的說法是錯誤的。我研究過叢林,我知道叢林不像都市。叢林沒有裸猿密布。叢林是有機的世界,其變化非常緩慢。相反,都市幾乎在一夜之間就遍地開花。用生物學的話來說,羅馬城的確是一朝分娩、一蹴而就的。
作為動物學傢,我研究都市人的行為時,他們使我想起這樣一幅畫麵:他們蝸居在狹小的住宅裏,使我想起的不是叢林生活,而是囚禁人的動物園。所以我斷定,都市不是叢林,而是人類動物園。這就是“裸猿三部麯”第二本書的題名。
在《人類動物園》(The Human Zoo)裏,我仔細考察我們人類的攻擊行為、性行為和父母嗬護孩子的行為,看看在都市生活的重重壓力下人類行為的種種錶現。原始部落變成超級部落以後,人類行為有何變化呢?人的地位上升到超級地位以後,産生瞭什麼樣的後果呢?當每個人周圍齣現數以韆計的陌生人時,我們以傢庭為基礎的性行為如何纔能維持下去呢?
如果都市生活壓力重重,人們為什麼還湧嚮都市呢?對這個問題的迴答給那一幅令人壓抑的畫麵加上瞭一個令人愉快的要素。這是因為,都市固然弊端叢生,但其作用是提供巨量的刺激,成為刺激因素的中心,我們偉大的創造力能夠在這裏開花結果、發揚光大。
三部麯的最後一捲是《親密行為》(Intimate Behviour),其課題是,在新環境中,人的關係發生瞭什麼變化。我們強烈的性本能和愛本能對現代生活做齣什麼樣的反應?在我們的親密關係中,我們失去瞭多少?又獲得瞭多少?
在許多方麵,我們忠實於我們的生物學源頭,忠實的程度還令人吃驚。我們的基因編程證明有一定的彈性,但它抗拒重大的變化。當直接的愛的關係不可能建立時,我們就發明一些替代的辦法,讓我們安然享受生活。人類的創造纔能使我們能夠享受技術帶來的舒適,享受現代生活令人激動的種種機會,同時又使我們能夠服從我們的原始驅力。
這就是我們非凡成功的秘密,如果我們幸運,我們的創造纔能還能夠使我們繼續在危險的進化路途上走鋼絲。有人描繪的未來滿目瘡痍、汙染嚴重;他們被誤導瞭。他們看新聞時看見的,是我們所作所為裏最壞的一麵,他們把陰暗的畫麵放大韆百倍,去編寫一部灰暗的劇本。他們忽略瞭兩件事情。首先,播放給我們看的新聞幾乎總是壞消息,但相比而言,如果說暴力事件或破壞事件發生瞭一次,與之相比的和藹、友好的言行舉止總是數以百萬計。事實上,從我們龐大的人口水平來看,我們的確是一個令人驚嘆、愛好和平的物種,但我們普遍和平的天性是不會成為頭條新聞的。
第二,當他們構想未來的畫麵時,他們通常忽略瞭革命性的新發明。每一代人都見證瞭驚人的技術進步,我們沒有理由假定,技術進步會戛然止步。相反,技術進步總是會戲劇性地增長。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隻要我們的能夠想到,我們早晚都能夠做到。然而,即使我們造齣的中央處理機和古人的楔形文字泥版一樣古樸,我們也不過是裸猿而已。即使我們在無情追求進步的過程中毀滅瞭我們最親近的親屬物種,我們仍然是大韆世界裏的生物學現象,我們仍將受製於生物學規律。
想到這些現象和規律,我高興地看到,我1967年到1971年問世的“裸猿三部麯”又有機會再版瞭。過瞭二十五年,我送給你的訊息依然如故——你是曠世無雙、無與倫比的物種裏的一員。請理解你的動物本性並予以接受。
德斯濛德?莫利斯
1994年於牛津
裸猿三部麯:裸猿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