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汪曾祺作品集-散文卷
:40.00元
作者:汪曾祺
出版社:现代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4-01
ISBN:9787514328431
字数:439000
页码:368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 汪曾祺散文代表作全收录
★ 凡人小事,民风民俗,花鸟虫鱼,典故词章,全面呈现汪老文笔精华
★ 编校严谨,收藏佳作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后一个士大夫。”
他的小说写的比我好。
——沈从文
我的画只有他懂。他在我心里的分量太重,很难下笔。
——黄永玉内容提要
汪曾祺说自己“永远是一个小品作家”。他的散文,无论记叙凡人小事,流连乡风民俗,谈论花鸟虫鱼,考证典故词章,均顺手拈来,如春雨润物,宁静,恬淡,自成含蓄淡远的风格。
本书分为民俗风物、人生人物、屐痕、谈艺录四辑,收入散文八十余篇。目录
作者介绍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1939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中文系,从杨振声、闻一多、朱自清诸先生学习,是沈从文先生的入室弟子。曾任中学国文教员、历史博物馆职员。新中国成立后曾在北京市文联、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工作,编有《北京文艺》《民间文学》等刊物。1958年被错划为“右派”。1962年调至北京京剧团(院)任编剧。曾任北京剧协理事、中国作协理事、中国作协顾问等。著有小说集、散文集多部,其代表作有小说《受戒》、《大淖记事》等,《汪曾祺全集》于1998年出版。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简直像一位老练的酿酒师,每一句话都经过了精心的酝酿,醇厚而有力量。它不是那种华丽辞藻堆砌的作品,而是充满了生活智慧的朴实表达。我欣赏作者叙事时那种近乎冷峻的客观性,即使在描写最伤感或最甜蜜的场景时,文字本身也保持着一种克制的美感,不滥情,不夸张,让情感的冲击力反而更强。书中对于社会背景的勾勒也相当到位,那些关于职场压力、家庭责任的侧写,都非常贴近现实,使得角色不仅仅是爱情故事里的符号,而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现代人。我感觉自己仿佛是坐在老朋友的对面,听他们讲述着那些关于成长、妥协与坚持的故事。这本书的优点就在于它的“真实感”,没有给读者提供廉价的安慰,而是提供了一种面对现实的勇气和力量。
评分这本书最让我惊艳的地方,在于它对“沉默”的运用。在很多情节中,那些没有说出口的话,远比那些激烈的对白来得更有张力。作者非常擅长通过人物的肢体语言、眼神的交汇,甚至是一段长时间的静默,来推动人物关系的发展。这种叙事手法非常考验写作功底,稍有不慎就会显得拖沓,但在这本书里,每一次的停顿都像是为了积蓄下一次情感爆发的力量。我仿佛能听到角色叹息的声音,感受到他们每一次微妙的情绪波动。它提供了一种与当今快餐式阅读截然不同的体验,它要求你慢下来,去感受空气中流动的那些细微的情绪颗粒。读完之后,我有一种被治愈的感觉,不是被强行灌输了积极的能量,而是因为被深刻地理解了,从而获得了继续前行的平静力量。
评分我必须承认,这本书在某些章节的阅读体验是极具挑战性的,因为它涉及到大量内心独白和哲学思考,节奏上并不总是那么流畅易读。但正是这种“难读”,才凸显出作者的野心。它不满足于讲述一个简单的爱情故事,而是试图探讨人与人之间连接的本质——我们到底能为另一个人付出多少?或者说,真正的“陪伴”究竟意味着什么?书中几次运用了象征性的意象,比如一座反复出现的灯塔,或是某种特定的老旧物件,它们承载了太多角色复杂的情感记忆。我花了很长时间去揣摩这些符号的含义,这种主动的解读过程,极大地增强了阅读的参与感。这本书更像是一场智力与情感的双重马拉松,它考验你的耐心,但最终会以一种深刻的理解作为回报,让你对人与人之间复杂的关系产生全新的认识。
评分坦白说,初看这本书的开头时,我有些担心它会落入俗套,毕竟现代都市背景下的情感故事,要写出新意太难了。然而,随着情节的展开,我发现作者的功力在于对“时间”和“等待”的独特处理上。书中大量的篇幅用来描绘角色在不同人生阶段的选择与取舍,那些看似漫不经心的决定,却在多年后汇集成了一条无法回头的河流。最让我震撼的是作者对“遗憾”的处理,它不是用来煽情的工具,而是像一块磨人的顽石,真实地存在于角色的呼吸之间。我尤其对其中一段关于主人公放弃一个重要事业机会的描写印象深刻,那种挣扎和最终的释然,写得极其到位,让人能理解那种为了“更重要的东西”而做出的牺牲。这本书的结构非常精巧,像是用无数个时间碎片拼凑起的一幅宏大画卷,读起来需要专注,但回报是丰厚的,因为它让你重新审视自己生命中那些被忽略的瞬间。
评分这本小说给我的感觉就像是夏日午后的一杯冰镇柠檬水,清爽、微酸,却又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甘甜。故事的叙事节奏非常舒缓,作者似乎并不急于把我们推向什么戏剧性的高潮,而是耐心地带领我们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我特别喜欢那种细腻的笔触,对环境的描绘,尤其是那些微小的日常细节,像是阳光透过窗帘洒在地板上的光影,或是雨后泥土散发出的清新气息,都让我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主角之间的情感互动,不是那种轰轰烈烈的爱恨纠葛,而是更像两棵树的根系在地下慢慢缠绕、滋养的过程。他们之间的对话常常充满了隐喻和留白,需要读者自己去体会那种欲言又止的温柔。读完之后,心里留下的不是一个完整的故事结局,而是一种余韵悠长的感觉,让人愿意花时间去回味那些未被明确点破的情愫。它更像是一首由生活本身谱写的、略带忧伤但充满希望的慢板乐章,值得细细品味。
评分贊
评分很划算的,包装很好,质量也是不错的,下次可以再买……
评分还不错,挺好的
评分书很好,里面的明信片也很漂亮!
评分不错呢挺喜欢的
评分不错~~
评分不错呢挺喜欢的
评分很好,物流快,包装的也完好无缺
评分书挺好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