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人物之非常记忆系列-情殇无际:阮玲玉 戴彦著 9787513901437

非常人物之非常记忆系列-情殇无际:阮玲玉 戴彦著 9787513901437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戴彦著 著
图书标签:
  • 阮玲玉
  • 电影史
  • 中国电影
  • 传记
  • 人物传记
  • 戴彦
  • 情殇
  • 旧上海
  • 影坛传奇
  • 文化名人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博雅世图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暂无
ISBN:9787513901437
商品编码:10116987220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2-01-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非常人物之非常记忆系列-情殇无际:阮玲玉

原   价:36.00元

作者:戴彦著

出版社:暂无

出版日期:2012-01-01

ISBN:9787513901437

字数:255000

页码:255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77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25年的短促一生,足以让每个珍重生命的人叹惋,何况这是一个曾经如此璀璨、优雅的生命。她的一生止于“人言可畏”,她的离去使悲痛之后的人们陷入长长的莫名的惆怅……
阮玲玉,一个底层社会的一个贫家女子,勤奋刻苦,一步步成为上海滩上的一颗明星。一生中拍摄的29部影片均为默片,阮玲玉用清丽优美的表演风格和善于刻画人物性格的天才演绎,以自然质朴而又蕴涵深刻体验的表情和形体动作、细腻、准确、传神地表现出人物思想的跃动和灵魂的震颤,达到了中国无声电影时期表演艺术的高水平。
全书详细描写了阮玲玉一生的生活轨迹、艺术成就、感情生活、人们对她的怀念等等内容。从传主的生活历程、历史环境、性格方面剖析出她生命的走向悲剧的必然性。语言真实,内容详尽,引用了当时大量的真实的一手资料,同时也从其它名人鲁迅、聂绀弩等所写的阮玲玉的纪念文字,使人物更加的立体、丰满,是一部十分真实、详细的介绍阮玲玉一生的传记。

目录


绪论 迷人的悲哀
章 阮家有女
一、出世的悲哀
二、美丽的小凤根
三、慈父的早逝
四、孤女寡母相怜惜
五、崇德女校的女生
六、特殊爱好
第二章 躲不过的是孽缘
一、侬本多情
二、来来往往
三、不幸在潜滋暗长
第三章 初涉银屏
一、银幕初试
二、看尽悲欢
三、悲凄的婚礼
第四章 从明星公司的飞跃
一、明星公司的明星
二、转路大中华公司
三、飞逝的同居之爱
四、死的诱惑
第五章 默片的骄傲
一、《故都春梦》
二、《野草闲花》
三、《恋爱与义务》
四、默片的骄傲
五、不是电影皇后更胜电影皇后
第六章 新的突破
一、臻于完美
二、《三个摩登女性》
三、《小玩意》
四、《神女》
第七章 从银幕悲剧到悲剧人生
一、曲终人散
二、柳暗花明
三、情缘一梦
第八章 人言可畏
一、后的绝唱——《新女性》
二、伤痛是感情
第九章 美丽之后的哀痛
一、后的晚宴
二、上海之痛
三、香魂散尽,幽冥永隔
四、怀念,还是表演?
五、真假遗书
第十章 永不消逝的美丽
一、绝非偶然的成功
二、阮玲玉和她的偶像邓肯
三、中国的玛丽·璧克馥
四、阮玲玉与胡蝶
五、导演费穆和阮玲玉
六、她比烟花寂寞
附录
一、鲁迅:《论人言可畏》
二、聂绀弩:《阮玲玉的短见》
三、尘无:《阮“舆论”》
四、蔡楚生:《追忆阮玲玉——纪念阮玲玉逝世二十二周年》
五、郑吾里:《阮玲玉和她的表演艺术》
六、阮玲玉从影9年中所拍的29部影片(1927-1935)
院玲玉年表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镜中花,水中月:民国名伶的浮沉与风华 内容简介: 本书并非聚焦于阮玲玉的传奇一生及其复杂的情感纠葛,而是将目光投向那个充满矛盾与魅力的时代——民国时期,聚焦于那一批活跃在舞台与银幕上的“非常人物”,探讨他们如何在传统与现代、保守与开放的巨大张力中,塑造了自身的艺术形象,又如何在时代洪流的裹挟下,经历了个人的悲欢离合。 全书分为三大部分,通过对数位不同领域但同样光芒万丈的民国文艺名家的深入剖析,揭示了那个时代精英阶层在光鲜外表下所承受的巨大精神压力与生存困境。 第一部:舞台的幻影与现实的重负 这一部分着重描绘了民国时期舞台艺术的兴盛与转型。我们不再关注特定影星的个人悲剧,而是将视角拉远,审视整个伶界生态。 京剧的挽歌与新生: 聚焦于几位试图将传统京剧推向现代剧场革新的大师。他们如何在中西艺术的碰撞中,坚守国粹的精魂,又如何不得不对新兴的“国语电影”浪潮做出妥协?书中细致描摹了他们对“角儿”身份的认知,以及如何在戏班内部森严的等级制度中寻求自我价值的实现。探讨了在社会动荡时期,艺术家的经济来源是如何受到军阀、政客甚至帮派势力的影响,舞台上的叫好声背后,是现实中举步维艰的生计。尤其关注了女性艺术家在这一领域的崛起,她们如何利用戏曲的程式化魅力,在父权社会中为自己争取到罕有的公共空间,但这份“自由”的代价往往是外界无休止的道德审视。 话剧的先声与呐喊: 详细考察了“五四”后话剧运动的勃兴。本书选取了几位热衷于引进西方现代戏剧的先驱者。他们如何克服语言和观念的障碍,将易卜生、契诃夫的深刻主题引入中国,试图通过舞台唤醒民众?书中深入分析了他们创作的剧本中,对于爱情观、婚姻制度乃至国家命运的隐晦批判。这些知识分子团体内部的分歧与合作,以及他们如何周旋于保守势力的打压和进步青年群体的期待之间,构成了那个时代知识界最鲜活的侧面。他们的“非常记忆”,是对一个旧时代最后的、也是最激烈的告别。 第二部:光影迷宫中的身份重塑 此部分将焦点转向新兴的电影工业,但并非以某位影星的私生活为中心,而是探讨“明星制”的形成机制,以及艺术家如何在“银幕形象”与“真实自我”之间建立起一层又一层的隔阂。 默片时代的“造神”工程: 深入剖析了早期电影制片厂的运作模式。一家家影业公司如何通过精准的宣传策略,为演员设计特定的“人设”?从“绝世佳人”到“进步青年”,这些标签是如何被贴上,又如何反噬了演员的真实生活?书中通过对比不同制片公司(如联华、明星等)的风格差异,展示了商业逻辑如何驱动着艺术表达。我们看到的不是某个人的情感波动,而是工业化生产线上批量生产的“偶像”,以及这些偶像在面对自我身份认定时所产生的焦虑。 南国荧屏的异乡人: 探讨了那些从上海、香港或更远的地方来到中心城市寻求发展的艺术家。他们的“非常记忆”往往与“漂泊”紧密相连。书中呈现了他们在异乡打拼时,如何利用自己的艺术才华来建立社交网络,如何巧妙地处理与权贵、资本家的关系,以保障自己创作的独立性。这些艺术家往往身兼数职——既是演员,也是编剧、制片,甚至是美术指导,他们的精力被无限分散,其“情殇”更多源于理想被现实一次次稀释的无力感。 第三部:艺术家的肖像与时代的断裂 最后一部分,将视线从群体转向个体,但选择的个体并非坊间流传的八卦主角,而是那些在艺术道路上走得更为偏执、对时代变迁最为敏感的“局外人”。 文学与画界的边缘探索者: 选取了几位在文学和绘画领域有所建树,但其作品风格过于先锋或过于传统,以至于在主流审美中略显“格格不入”的人物。他们拒绝被主流的“娱乐至死”的风气所裹挟,坚守着自己内心的艺术准则。他们的“非常记忆”是关于创作的孤独,是关于如何在高压的文化审查和商业诱惑下,保持创作的纯粹性。书中对比了他们在私密信件和日记中展现出的精神世界,与他们公开发表作品时所必须戴上的面具。 家族兴衰与个人命运的交织: 探讨了民国时期,艺术名家往往出身于士绅或官僚家庭,艺术追求与家族责任之间的永恒冲突。当家族的财富和地位因时代变迁而土崩瓦解时,这些曾经锦衣玉食的艺术家不得不依靠自己的技艺谋生。这种从“千金少爷/小姐”到“靠卖艺为生”的身份骤变,对他们精神上的冲击是毁灭性的。他们的“情殇”,更多是对逝去美好生活的缅怀,而非简单的风月情事。 本书旨在为读者构建一幅宏大而细腻的民国文艺图景,通过对多个维度上“非常人物”的考察,揭示那个时代艺术的蓬勃发展是如何与个体的巨大牺牲相互依存,最终呈现出一种既辉煌又苍凉的历史质感。它关注的是艺术家的职业生涯、社会责任、以及他们如何在时代巨变的漩涡中,努力定义“自我”的过程。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出版,对于我这样一个对中国早期电影史和民国人物传记充满兴趣的读者来说,无疑是一次令人期待的阅读体验。阮玲玉,这个名字本身就承载了太多的故事和传说,她是中国电影史上难以绕开的巨星,她的艺术成就和她短暂却充满戏剧性的一生,都引发了后人无数的解读和想象。书名“情殇无际”,直接点明了故事的核心主题,这让我对书中将如何细腻地描绘她情感世界的复杂与纠葛充满了好奇。戴彦先生的著作,以其严谨的考证和生动的叙事风格著称,我深信他定能将阮玲玉的故事讲述得引人入胜,同时又不失历史的真实感。我希望能在这本书中,不仅能了解到阮玲玉的艺术生涯,更能深入她的内心世界,理解她所面临的社会压力,她对爱情的渴望,以及最终导致她悲剧命运的情感漩涡。阅读这样的作品,总是能让我对人性的复杂和命运的无常有更深的体会。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第一印象,它那种略带忧郁的色调和阮玲玉先生那张经典的照片,仿佛一下子就把我带回了那个风云变幻的年代。我一直对那个时代的上海风情和民国风的人物故事很感兴趣,总觉得那个时期的人们,无论是在事业还是情感上,都充满了传奇色彩。这本书的标题“情殇无际”也恰好点出了一个极具戏剧性的主题,我想,对于像阮玲玉这样在电影界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女性来说,她的故事里一定少不了荡气回肠的情感纠葛。戴彦先生的著作,我之前也读过他的一些作品,他对历史人物的挖掘和对那个时代氛围的营造总是那么到位,总能让我沉浸其中,仿佛亲历一般。这次选择阮玲玉作为“非常人物”系列的主角,也是一个非常精准的选择,她的艺术成就和坎坷命运,无疑是那个时代女性命运的一个缩影,也触及了许多我们当下依然会思考的关于爱情、事业、名誉和自我价值的问题。拿到书的那一刻,我就迫不及待地想要翻开,去感受那个年代的温度,去了解这位传奇影星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去品味那份“情殇无际”的深沉。

评分

我一直觉得,阅读传记不仅仅是了解一个人的生平,更重要的是从中窥见一个时代的剪影,以及作者如何用文字解构和重塑历史。这本书的作者戴彦,其笔力在史料的搜集和人物情感的描摹上,我一直非常欣赏。他总能从纷繁的史料中提炼出最动人的细节,将冰冷的人物生平转化为鲜活的生命故事。这次聚焦阮玲玉,我想他一定对这位早期中国电影的璀璨明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阮玲玉的艺术生涯,与她跌宕起伏的人生际遇紧密相连,她的银幕形象常常与悲情、独立、反抗等主题相关,而她现实中的生活,也同样充满了爱恨情仇,甚至最终以悲剧告终,这不禁让人唏嘘。这本书的名字“情殇无际”,就预示着故事的主线将围绕着情感的纠葛展开,我相信戴彦先生定会以其独特的视角,去探索阮玲玉内心的世界,去剖析那些让她痛苦,也让她更显伟大的情感经历。阅读这样的作品,总能引发我对人生、情感以及命运的深刻思考,也希望能从中获得一些关于如何面对生活中的困境的启示。

评分

读这本书,我期待的是一种沉浸式的体验,不仅仅是了解阮玲玉的生平事迹,更希望能够透过作者的笔触,感受到那个时代特有的气息。民国时期的上海,既是西方文明的传入之地,也是东方传统与现代思潮碰撞的前沿,孕育了无数才华横溢的人物,阮玲玉无疑是其中一颗耀眼的明星。她的艺术成就毋庸置疑,但她的个人生活,特别是围绕着她的感情纠葛,更是成为了那个时代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这本书的“情殇无际”之名,暗示了故事将深入挖掘她情感世界中的波澜壮阔,而“非常人物”系列,也说明了她绝非寻常女子。戴彦先生擅长捕捉人物的内心世界,将历史的厚重感与个体情感的细腻表达融为一体。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展现一个立体、真实的阮玲玉,不仅仅是银幕上的光彩照人,更是生活中的爱恨嗔痴。读这样的书,总能让我对历史人物产生更深的共情,也对那个时代有更深刻的理解。

评分

我一直对民国时期的上海这座城市以及在那片土地上发生的故事充满了迷恋,而阮玲玉的名字,更是那个时代最璀璨的符号之一。她的电影,我虽未曾亲眼见过,但通过文字和传说,也足以感受到她身上独特的魅力和她所塑造的鲜活角色。这本书以“非常人物”系列为载体,聚焦阮玲玉,而且副标题直指“情殇无际”,这无疑是在暗示一个关于爱情、命运与个人挣扎的宏大叙事。戴彦先生的写作风格,我略有了解,他擅长在史料的基石上,用富有感染力的笔触,去刻画那些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去还原他们所处的时代氛围。因此,我对于这本书将如何展现阮玲玉作为一个女性,如何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在事业与情感之间寻求平衡,以及最终面对情感的巨大冲击,充满了期待。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生平介绍,更是一次对那个时代女性命运的深刻解读,一次对复杂人性的细腻描摹。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