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名家教您立即掌握:收入利润及利润分配,存货与投资性房地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负债,货币资金及应收预付项目,所有者权益与财务会计报告。
全国著名财税专家贺志东全力打造:在实际财会工作中遇到的财务会计问题都可以从《企业财务会计操作实务(套装上下册)》获得答案!
越早拥有《企业财务会计操作实务(套装上下册)》,越早领先与获益!
《企业财务会计操作实务(套装上下册)》是广大财会工作者的案头顾问!
实用性,新颖性,专业性,系统性,条理性,通俗性,案例多。
内容简介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它有助于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提高企业透明度,规范企业行为;它通过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信息,参与经营决策,为处理企业与各方面的关系、考核企业管理人员的经营业绩、落实企业内部管理责任奠定基础,有助于发挥会计工作在加强企业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
作者简介
贺志东。全国著名财税专家,大学兼职教授。资深中国注册会计师和注册税务师。我国财税应用研究前沿学术带头人之一。我国纳税筹划和纳税管理学科奠基人、财务筹划学科创始人,在业界有“中国纳税筹划第一人”、“中国财务筹划第一人”之称。主要研究方向:财务与会计、审计、纳税筹划、避税与反避税、纳税管理、税务稽查、税收实务等。以治学严谨、善于原创、多学科理论与实践兼具而在财税界出类拔萃。在财会、税收实务、避税与反避税、税务稽查、审计等诸多领域有突出的成就和创造性贡献,其众多研究成果填补国内外空白和被国内外同行以及有关财税机构、人士学习、采用。
服务(包括公开授课、内部培训、财税顾问、实地策划等)过的对象包括大多数中国500强企业、部分世界500强在华机构。
是当今中国最受欢迎的顶尖财税实务培训专家之一。曾应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等著名学府以及有关政府机关、税务机关、学术机构、企业等邀请为公司董事长、首席执行官(CEO)、DBA、EMBA、MBA、税务总监、CFO、总会计师、财务总监等讲授财税课程,参训单位达数万家。
就中国税收热点问题多次接受《中国经营报》、《南方周末》、《第一财经日报》,《北京青年报》,《浙商》杂志等诸多著名媒体采访。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基础知识/2
第二节 会计基本假设/8
第三节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13
第四节 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基础及核算原则/17
第五节 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18
第六节 会计计量/29
第七节 会计记账方法/30
第八节 会计科目与账户/34
第九节 会计凭证的填制/44
第十节 会计账簿的登记/51
第十一节 会计核算账务处理程序/63
第十二节 企业财务通则/69
第十三节 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78
第十四节 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管理/84
第十五节 会计档案管理办法/100
第十六节 会计监督/106
第十七节 会计法、刑法、公司法对财务会计的要求/114
第二章 货币资金及应收、预付项目
第一节 货币资金/124
第二节 支付结算制度/140
第三节 应收账款/166
第四节 应收票据/172
第五节 其他应收及预付项目/226
第三章 存货
第一节 存货的会计处理/232
第二节 会计科目及主要账务处理/245
第四章 投资性房地产
第一节 投资性房地产基础知识/256
第二节 投资性房地产的确认和计量/257
第三节 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261
第四节 投资性房地产的转换/264
第五节 投资性房地产的处置/266
第六节 会计科目及主要账务处理/268
第五章 固定资产
第一节 固定资产的确认/274
第二节 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276
第三节 固定资产的后续计量/280
第四节 固定资产的处置/285
第五节 会计科目及主要账务处理/287
第六章 无形资产
第一节 无形资产基础知识/306
第二节 无形资产的确认/307
第三节 无形资产的初始计量/310
第四节 无形资产的后续计量/312
第五节 会计科目及主要账务处理/314
第七章 负债
第一节 流动负债/324
第二节 非流动负债/337
第八章 所有者权益
第一节 实收资本/346
第二节 资本公积/350
第三节 盈余公积/353
第四节 未分配利润的核算/354
第九章 收入
第一节 收入基础知识/358
第二节 销售商品收入/358
第三节 提供劳务收入/365
第四节 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368
第五节 政府补助/369
第六节 会计科目及主要账务处理/376
第十章 成本和费用
第一节 成本计算的综合知识/380
第二节 成本的归集和分配/387
第三节 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397
第四节 成本计算使用的主要会计科目/478
第五节 期间费用/482
第十一章 利润及利润分配
第一节 利润分配的会计管理/488
第二节 相关会计科目及主要账务处理/497
第三节 每股收益/499
第十二章 借款费用与外币折算
第一节 借款费用/506
第二节 外汇管理与外币折算/524
第十三章 人力资源会计
第一节 职工薪酬/564
第二节 企业年金基金/580
第三节 股份支付/596
第十四章 所得税会计
第一节 所得税会计基础知识/616
第二节 确认和计量/627
第三节 会计科目及主要账务处理/637
第十五章 财务会计报告
第一节 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642
第二节 资产负债表/645
第三节 利润表/650
第四节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652
第五节 会计报表附注/653
第六节 现金流量表/674
第七节 中期财务报告/737
第八节 分部报告/790
第十六章 企业合并与长期股权投资
第一节 企业合并/810
第二节 长期股权投资/831
第三节 合并财务报表/853
第四节 合并现金流量表/891
第五节 合并所有者权益变动表/895
第六节 披露/898
第七节 内部应收账款和坏账准备的抵消/900
第八节 内部销售及存货中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的抵消/906
第九节 存货跌价准备的抵消/909
第十节 内部固定资产交易的抵消/916
第十一节 内部提取的盈余公积的抵消处理/923
第十七章 或有事项
第一节 基础知识/928
第二节 确认和计量/929
第三节 会计科目及主要账务处理/947
……
第十八章 租赁
第十九章 债务重组
第二十章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第二十一章 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
第二十二章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第二十三章 关联方披露
第二十四章 建造合同
精彩书摘
1)同属于现代会计。
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源于同一母体,共同构成了现代企业会计系统的有机整体。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补充。
2)最终目标相同。
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所处的工作环境相同,共同为实现企业和企业管理目标服务。
3)相互分享部分信息。
管理会计所需的许多资料来源于财务会计系统,其主要工作内容是对财务会计信息进行深加工和再利用,因而受到财务会计工作质量的约束。同时部分管理会计信息有时也列作对外公开发表的范围。
4)财务会计的改革有助于管理会计的发展。
(2)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区别。
1)会计主体不同。
管理会计主要以企业内部各层次的责任单位为主体,更为突出以人为中心的行为管理,同时兼顾企业主体;而财务会计往往只以整个企业为工作主体。
2)具体工作目标不同。
管理会计作为企业会计的内部管理系统,其工作侧重点主要为企业内部管理服务;财务会计工作的侧重点在于为企业外界的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会计信息服务。
3)基本职能不同。
管理会计主要履行预测、决策、规划、控制和考核的职能,属于“经营型会计”;财务会计履行反映、报告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职能,属于“报账型会计”。
4)工作依据不同。
管理会计不受财务会计“公认会计原则”(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限制和约束。
5)方法及程序不同。
管理会计适用的方法灵活多样,工作程序性较差;而财务会计核算时往往只需运用简单的算术方法,遵循固定的会计循环程序。
6)信息特征不同。
①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时间特征不同。
管理会计信息跨越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个时态;而财务会计信息则大多为过去时态。
②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信息载体不同。
管理会计大多以没有统一格式、不固定报告日期和不对外公开的内部报告为其信息载体;财务会计在对外公开提供信息时,其载体是具有固定格式和固定报告日期的。
前言/序言
新时代的竞争。是人才与学习的竞争。
选择了财会工作,就选择了学习。不学习。就会落后。乃至最终被淘汰!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它有助于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提高企业透明度,规范企业行为;它通过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信息,参与经营决策,为处理企业与各方面的关系、考核企业管理人员的经营业绩、落实企业内部管理责任奠定基础,有助于发挥会计工作在加强企业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
财务分析是以企业财务会计报告及其他相关资料为主要依据,运用一定的专业技巧和方法,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与现金流量等进行评价和剖析,反映企业在运营过程中的利弊得失和发展趋势,从而为改进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和优化经济决策提供重要财务信息的管理工作。其目的是将财务会计报告数据转换成有用的信息,帮助财务会计报告使用人改善决策。
财会人员是财会工作的主体,是财会工作蓬勃发展的基础环节和内在动力,是市场经济活动中的特殊从业人员。目前,我国财会人员队伍已经超过了一千多万人,在经济建设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经济社会发展对财会工作提出的新要求、财会改革与发展的许多关键环节,集中到一点,都要求财会人员必须在观念、道德、知识、能力上有一个质的飞跃,以适应形势的需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应对激烈的竞争。大力培养、努力造就思想过硬、道德高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勇于开拓的高素质、复合型财会人才,既是深化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也是应对激烈国际竞争、提高国家竞争力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财会人员要始终以维护社会公众利益为己任,诚字当先,信义至上,算明白账、报放心数、签安心报告;要树立学无止境、终身学习的观念,养成自觉学习、主动学习、善于学习的习惯,如饥似渴地学、如痴如醉地学、见缝插针地学、持之以恒地学,不断汲取新知识,增长新本领。
近年来,我国财政部发布了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执行新会计准则的企业不再执行旧准则、《企业会计制度》、《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各项专业核算方法和问题解答。
现代企业精细化财务管理与税务筹划实战指南(套装上下册) 本书简介 面对日新月异的市场环境和日益严格的监管要求,现代企业对财务管理和税务筹划的需求已远超传统记账报税的范畴。本套装《现代企业精细化财务管理与税务筹划实战指南》深入剖析了当前企业在财务运营、风险控制、价值创造以及合规税务管理方面面临的核心挑战,并提供了一套系统化、可操作性极强的解决方案和工具。本书旨在帮助企业财务人员和管理者从战略高度理解财务职能,实现从“核算中心”向“价值驱动中心”的转型。 --- 上册:企业精细化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体系构建 第一部分:新常态下的财务战略与价值管理 本部分聚焦于企业财务管理理念的革新。在经济增速放缓、竞争加剧的背景下,财务部门必须从单纯的成本记录者转变为业务决策的战略伙伴。 一、财务战略与业务融合: 探讨如何将财务目标与企业整体发展战略对齐。内容涵盖基于价值链的成本管理体系设计,如活动成本法(ABC)在现代制造业和服务业中的应用,以及如何通过财务指标驱动业务流程优化。特别阐述了如何构建前瞻性的财务预测模型,取代滞后的历史报告。 二、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精深化: 深入解析传统预算的弊端,引入滚动预算、零基预算(ZBB)以及基于驱动因素的作业预算方法。重点讲解如何设计与绩效考核挂钩的弹性预算体系,确保预算执行的灵活性与刚性控制的平衡。涵盖了跨部门预算协调机制的建立和预算执行过程中的偏差分析与纠正措施。 三、营运资金的精益化管理: 营运资金是企业生存的血液。本书详细剖析了应收账款、存货和应付账款的精细化管理策略。内容包括:基于客户信用风险的应收账款催收流程优化;采用先进先出(FIFO)与先进后出(LIFO)之外的更贴合实际的存货计量方法探讨;以及供应链金融背景下的应付账款账期优化技术,旨在最大化现金流周转效率。 第二部分: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防范体系实务 健全的内部控制是企业稳健运营的基石,尤其在金融监管趋严的今天。本部分强调了将内部控制融入日常业务流程的实战操作。 四、穿透式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 遵循最新的内部控制规范,本书提供了从控制环境、风险评估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的全要素设计蓝图。重点解析了针对采购、销售、资产管理和资金支付等高风险环节的嵌入式控制点设计,强调利用信息系统固化控制流程。 五、财务共享服务中心(SSC)的优化与实施: 对于规模化企业,SSC是提升效率的关键。内容详述了SSC的选址、流程标准化(SOP制定)、关键绩效指标(KPIs)设定,以及与业务部门的协同界面管理。特别讨论了如何通过自动化技术(如RPA)赋能共享服务,降低人工干预的风险敞口。 六、舞弊识别与预防机制: 结合近年重大财务舞弊案例,本书深入分析了财务造假的手法、漏洞所在,并提供了识别预警信号的“红旗清单”。详细介绍了内审部门应如何设计基于风险的审计程序,以及如何建立有效的举报与问责机制,构建“不想、不能、不敢”舞弊的防线。 --- 下册:企业税务合规、筹划与风险应对策略 第一部分:增值税与企业所得税的深度税务管理 本部分专注于企业最核心的两大税种——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强调在合规前提下的税务优化。 七、增值税链条的风险管控与抵扣优化: 详细梳理了进项税额的留抵风险点、销项税的风险发票识别与管理。深度解析了跨区域经营、混合销售、兼营业务的增值税处理难点,并提供了营改增后,建筑、金融、研发服务等行业的专项抵扣策略。内容涵盖了电子发票时代下的风险预警与管控机制。 八、企业所得税的税会差异处理与纳税调整: 重点解析了收入确认、资产折旧与摊销、收入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税法差异。讲解了如何通过合理的纳税调整,在不违反税法的前提下,实现税负的最小化。特别关注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的申报要点与资料准备。 九、特殊业务的税务处理与规划: 针对兼并收购(M&A)、资产重组、股权激励、关联交易等复杂业务,本书提供了详尽的税务处理路径和筹划空间。例如,在M&A中如何选择资产收购或股权收购的税务影响分析,以及如何通过同期资料证明关联交易的公允性。 第二部分:企业税务风险应对与税务争议解决 随着金税四期的全面推进,税务稽查已进入“全流程、数字化”时代。本部分侧重于风险防范与争议解决能力。 十、金税四期下的数字化税务风险应对: 全面解析金税四期对企业财务数据流、票据流、资金流的穿透式监控机制。指导企业如何建立与税务机关数据对接的内外部系统协同机制,确保企业报送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实现“自查先行”的税务管理模式。 十一、税务稽查的应对策略与证据链构建: 当税务机关实施进场稽查时,企业应如何科学应对?本书提供了从前期准备、现场配合到后期沟通的全套流程指南。强调在日常经营中,必须构建完善的“证据链”,包括合同、付款凭证、会议纪要等,以支持涉税业务的真实性。 十二、税务争议的行政复议与法律救济: 在出现重大税务分歧时,如何有效利用法律武器?本书系统介绍了税务行政复议、听证以及行政诉讼的实操步骤,并提供了在税务争议过程中,如何收集和呈现对企业有利证据的技巧,帮助企业最大程度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 适用对象: 企业财务总监、财务经理、税务经理及主管。 负责企业内控、风险管理、全面预算的部门负责人。 追求职业升级,希望掌握战略财务和税务规划技能的财务专业人士。 参与企业重大投融资决策的高级管理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