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指定教材 法律專業(基礎科段)
含:民事訴訟法學自學考試大綱
組編/全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指導委員會
主編/江偉 潘劍鋒
版次:2016年4月第1版
印次:2016年4月第1次印刷
定價:49元
基本信息
書名:自考通 00243 民事訴訟法學全真模擬試捲
定價:20.00
齣版社:中國言實齣版社
ISBN:9787802505339
開本:16開
齣版日期:2011年8月第1版 2014年12月第4次印刷
目錄
單元綜閤測試
單元綜閤測試(一)
單元綜閤測試(二)
單元綜閤測試(三)
單元綜閤測試(四)
全真模擬演練
全真模擬演練(一)
全真模擬演練(二)
全真模擬演練(三)
考前深度密押
考前深度密押(一)
考前深度密押(二)
參考答案及解析
我一直對法律條文的記憶和理解感到頭疼,特彆是那些晦澀的術語和不斷變化的司法解釋。市麵上很多資料的通病是,它們要麼是堆砌法條,讓人望而生畏;要麼就是過度解讀,加入瞭太多編者的個人色彩,反而模糊瞭考試的重點。然而,這套書在講解疑難點時展現齣瞭一種非常精妙的平衡感。比如,在論述普通程序與簡易程序的銜接問題時,它沒有直接拋齣一個結論,而是先列舉瞭兩種程序適用的情形,然後用對比分析的方式,清晰地指齣瞭它們在庭審準備、證據交換、開庭審理等環節的核心差異。更令人稱道的是,它在每一個重要知識點後都附帶瞭“曆年考點聚焦”的小欄目,這並不是簡單地把曆年真題的題目貼上去,而是提煉齣瞭該知識點在不同年份考試中的考查角度和側重點的變化趨勢。這種前瞻性的分析,讓我得以把有限的精力集中在最有可能得分的地方,而不是在所有邊邊角角上平均用力。這種為考生著想的編排方式,體現瞭編寫者對自考體係的深刻理解。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得非常樸素,甚至有些過時,讓人不禁聯想到那種傳統的、嚴肅的教科書風格。初拿到手時,我對它的期待並不高,畢竟市麵上充斥著大量標榜“最新”、“精簡”的復習資料,而這套書厚重的紙張和略顯擁擠的字體,散發齣一種“老派”的可靠感。我本著試試看的心態翻開瞭第一頁,發現它並沒有過多地進行花哨的排版或圖示,而是直接切入瞭法律條文和核心概念的解析。對於像我這種需要紮實基礎的自考生來說,這種直給式的教學方法反而更讓人安心。它不像某些輔導書那樣為瞭“迎閤”考生的碎片化學習習慣而過度簡化瞭內容,反而堅持瞭對法學體係完整性的尊重。尤其是關於訴訟標的、管轄權異議這些關鍵部分的闡述,邏輯鏈條非常清晰,即便是初次接觸民事訴訟法的學習者,也能順著作者的思路一步步理解復雜的法律流程。我花瞭整整一個下午的時間研讀瞭其中關於證據保全和先予執行的章節,發現它對相關司法解釋的引用非常精準,為我後續的深入學習打下瞭堅實的基礎。這種對基礎知識的深度挖掘,遠超我預期中一本“自考教材”應有的水準。
評分如果說教材部分是“授人以漁”,那麼隨附的解析部分就是“助君上岸”的關鍵。在完成第一次模擬測試後,我立即轉嚮瞭解析部分,想看看自己錯在哪裏。我發現這套書的解析絕對不是那種敷衍瞭事的“標準答案”。對於選擇題,它不僅說明瞭正確選項的法律依據,更重要的是,它詳細解釋瞭其他三個乾擾選項為什麼是錯的,並且指明瞭它們分彆對應的是哪個法律知識點,這對於排除今後考試中的類似陷阱至關重要。而對於那些需要撰寫法律文書或進行論述的題目,它的解析提供瞭一個“理想範本”,這個範本在法律術語的運用、邏輯結構的組織上都堪稱典範。它教會我的不僅僅是“對錯”,更是“如何用最規範、最專業的錶述來展現你對知識的掌握程度”。這種對解析深度的投入,使得這套書的性價比陡然提升,它不再僅僅是一套教材,而變成瞭一套完整的“學習閉環係統”。
評分這本書的另一大優勢在於其極強的“實戰導嚮性”,它似乎時刻都在提醒你,學習民事訴訟法最終是為瞭應對實際的法律操作和通過考試的考核。在對一些程序性內容的講解中,比如如何撰寫起訴狀、如何進行證據交換的程序要求等,作者似乎代入瞭法院工作人員或律師的視角,用非常口語化但又不失嚴謹的語言,描述瞭這些步驟在實際操作中可能遇到的細節問題和注意事項。這與那些隻停留在理論層麵的教材形成瞭鮮明對比。例如,書中提到在某類案件中,雖然法律條文沒有明確規定,但司法實踐中通常會要求補充哪些證明材料,這種“軟知識”的補充,對於我這種缺乏法律實務背景的學習者來說,簡直是雪中送炭。它讓原本冰冷的法條鮮活瞭起來,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指導具體行為的規範。這套書的整體感覺就是:它知道自考生需要什麼,並且用最有效率的方式把這些東西塞給瞭你,沒有一點多餘的“水分”,非常對得起它付齣的時間和金錢。
評分拿到這套書時,我最關心的部分就是那兩本“全真模擬試捲”。坦白說,市麵上很多模擬題往往是“自說自話”,齣題的風格和難度與真正的國傢級考試存在明顯偏差,做瞭反而會打擊信心。但是,當我開始接觸這套模擬捲時,我立刻感受到瞭一種異樣的“熟悉感”。試捲的整體布局、題型配比(選擇題、案例分析題、論述題的比例)以及時間分配的建議,都與我之前參加的幾次模擬測試高度吻閤。尤其是那些案例分析題,它們的設計非常巧妙,往往不是考察單一的法條記憶,而是要求將程序法、實體法,甚至相關證據規則融會貫通進行綜閤判斷。我嘗試著嚴格按照考試時間完成瞭第一套捲子,結果發現自己在程序啓動階段和法律文書的規範性錶述上暴露齣瞭明顯的弱點。這套模擬題就像一麵高清晰度的鏡子,毫不留情地照齣瞭我學習中的盲區,這比盲目刷題有效得多。它不僅是檢驗知識的工具,更像是一次實戰預演,讓人提前適應考試的節奏和壓力。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