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门子S7-200PLC工程应用技术教程(附CD-ROM光盘1张)》以西门子S7-200PLC为教学目标机,在讲解PLC理论的基础上,注重理论与工程实践相结合,把PLC控制系统工程设计思想和方法及其工程实例融合到《西门子S7-200PLC工程应用技术教程(附CD-ROM光盘1张)》内容中,便于读者在学习过程中理论联系实际,较好地掌握PLC理论基础知识和工程应用技术。
小书可供大专院校电气控制、机电工程、计算机控制、自动化等专业学生学习与参考,也可作为职业学校学生及工程技术人员的培训和自学用书。
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工业自动化及全集成自动化
1.2 工业自动化与PLC
1.2.1 PLC的产生及定义
1.2.2 PLC的特点
1.2.3 PLC控制系统的组成
1.2.4 PLC的发展趋势
1.2.5 PLC在工业自动化中的地位
1.3 西门子PLC产品结构
1.4 获取资料、软件和帮助
1.5 习题
第2章 PLC控制系统基础知识
2.1 自动控制系统
2.1.1 自动控制系统分类
2.1.2 自动控制系统性能要求
2.1.3 自动控制系统举例
2.2 常用低压电器
2.3 传感器
2.3.1 传感器的分类
2.3.2 常用传感器介绍
2.3.3 传感器应用举例
2.4 隔离栅和浪涌保护器
2.4.1 隔离栅的应用
2.4.2 浪涌保护器的应用
2.5 执行装置
2.5.1 执行器分类
2.5.2 常用执行器介绍
2.5.3 执行器应用举例
2.6 系统输入/输出接口
2.6.1 PLc控制系统输入接口
2.6.2 PLC控制系统输出接口
2.7 PLC控制系统的电源与接地
2.7.1 PLC控制系统的电源
2.7.2 PLC控制系统的接地
2.8 习题
第3章 PLC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3.1 PLC的组成
3.1.1 中央处理单元
3.1.2 存储器
3.1.3 输入/输出部件
3.1.4 通信接口
3.1.5 电源
3.1.6 编程器
3.2 PLC的工作原理
3.2.1 PLC的等效电路
3.2.2 PLC的工作过程
3.2.3 PLC对输入/输出的处理规则
3.2.4 PLC输入/输出滞后的问题
3.2.5 PLC输入信号频率的问题
3.3 PLC的分类
3.4 习题
第4章 S7.2 00PLC硬件系统
4.1 CPU及其性能参数
4.1.1 CPIJ性能参数
4.1.2 CP[J内部资源
4.1.3 CP[J寻址方式
4.2 数字量模块
4.3 模拟量模块
4.3.1 模拟量输入模块
4.3.2 模拟量输出模块
4.4 热电偶与热电阻模块
4.5 网络通信模块
4.6 位置控制模块
4.7 称重模块
4.8 文本显示器
4.9 触摸屏
4.10 习题
第5章 S7.2 00PLC网络通信
5.1 网络通信基础知识
5.1.1 单工通信、半双工通信及全双工通信
5.1.2 串行传输和并行传输
5.1.3 异步传输和同步传输
5.1.4 串行通信接口
5.1.5 传输速率
5.1.6 OSI参考模型
5.2 S7.2 00PLC网络通信简介
5.3 PPI与自由口通信
5.3.1 PPI网络通信的基本概念
5.3.2 PPI网络通信配置
5.3.3 在编程软件中配置PPI网络通信
5.3.4 自由口通信
5.4 ⅧI网络通信
5.5 AS-i网络通信
5.6 PROFIBUS网络通信
5.7 工业以太网通信
5.8 习题
第6章 S7.2 00PLC软件基础知识
6.1 IEC61131.3 国际标准简介
6.2 sTEP7.Micro/WIN简介
6.2.1 编程软件的安装
6.2.2 STI弹7,Micro/WIN软件界面和项目组成
6.2.3 建立通信连接
6.2.4 项目创建和程序编写
6.2.5 程序编译和下载
6.2.6 程序监控与调试
6.2.7 出错处理
6.2.8 系统块设置
6.2.9 使用向导功能
6.3 数据类型与数据格式
6.3.1 数据类型
6.3.2 数据格式
6.4 习题
第7章 S7.2 00PLC软件指令系统
7.1 S7.2 00PLC指令规约
7.1.1 程序编辑器中使用的规约
7.1.2 S7.2 00编程的通用规约
7.2 位逻辑指令
7.2.1 输入/输出指令
7.2.2 逻辑指令
7.3 置位、复位及边沿触发指令
7.3.1 置位和复位指令
7.3.2 边沿触发指令
7.4 定时器和计数器指令
7.4.1 定时器指令
7.4.2 计数器指令
7.5 时钟指令
7.6 移位和循环指令
7.6.1 移位指令
7.6.2 循环移位指令
7.6.3 移位寄存器指令
7.7 顺序控制继电器指令
7.8 程序控制指令
7.8.1 跳转指令和标号指令
7.8.2 调用子程序和子程序返回
7.8.3 循环指令和循环结束指令
7.8.4 条件结束指令、停止指令和看门狗复位指令
7.9 比较和传送指令
7.9 ,1比较指令
7.9.2 传送指令
7.10 表功能指令
7.10.1 填表指令
7.10.2 查表指令
7.10.3 先进先出指令
7.10.4 后进先出指令
7.10.5 存储器填充指令
7.11 数据转换指令
7.11.1 数字转换指令
7.11.2 实数与双整数转换指令
7.11.3 译码和编码指令
7.11.4 ASCII码转换指令
7.11.5 字符串转换指令
7.11.6 段码指令
7.12数学运算指令
7.12.1 算术运算指令
7.12.2 浮点数函数运算指令
7.13中断指令
7.13.1 中断事件
7.13.2 中断连接指令和中断分离指令
7.14 逻辑堆栈指令
7.14.1 栈装载与、栈装载或指令
7.14.2 压栈、读栈、退栈、装载指令
……
第8章 S7-200 PLC特殊功能应用
第9章 S7-200 PLC闭环控制的实现
第10章 PLC应用程序设计
第11章 S7-200 PLC与工程应用技术
第12章 PLC控制系统设计
第13章 PLC控制系统工程实例
第14章 S7-200 PLC介绍
附录
参考文献
2)对程序、重要参数进行检查和校验(求和或奇偶校验)。
3)对程序及动态数据进行电源后备。
4)有自诊断、报警、数字滤波功能,最新技术可做到对传感器、执行器进行在线诊断。
5)采用具有抗干扰功能的扫描工作方式(此种工作方式会使干扰入侵机会变小、错误得到及时纠正)。
3.配套齐全,功能完善,适用性强
PLC发展到今天,已经形成了大、中、小各种规模的系列化产品,可以用于各种规模的工业控制场合。除了逻辑处理功能外,现代PLc大多具有完善的数据运算能力,可用于各种数字控制领域。近年来PLC的功能单元大量涌现,使PLC渗透到了位置控制、温度控制、CNC等各种工业控制中。加上PLC通信能力的增强及人机界面技术的发展,使用PLC组成各种控制系统变得非常容易。
4.易学易用,深受工程技术人员欢迎
PLC作为通用工业控制计算机,是一种面向工矿企业的工控设备。其接口简单,编程语言易被工程技术人员接受。梯形图语言的图形符号与表达方式和继电器电路图相当接近,只用少量的PLC开关量逻辑控制指令就可以方便地实现继电器电路的相应功能。为不熟悉电子电路、不懂计算机原理和汇编语言的人使用计算机从事工业控制打开了方便之门。
5.系统的设计、建造工作量小,维护方便,容易改造
PLC用存储逻辑代替接线逻辑,大大减少了控制设备外部的接线,使控制系统设计及建造的周期大大缩短,同时维护也变得容易了。更重要的是,使同一设备经过改变程序而改变生产过程成为可能。这很适合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场合。
6.体积小,重量轻,能耗低以超小型PLC为例,新近出产的品种底部尺寸小于100mm,重量小于150g,能耗仅数瓦。由于体积小很容易装入机械内部,是实现机电一体化的理想控制设备。
可编程序控制器(Programm able Controller,PLc)是集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和精良工艺制造技术为一体的先进工业控制装置。它具有可靠性高、稳定性高、实时处理快、联网功能强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系统中与工业自动化管理系统相融合。PLC工程应用技术已成为重要的工业自动化应用技术之一。
本书以西门子$7-200PLC为教学目标机,在讲解PLC理论的基础上,注重理论与工程实践相结合,把PLc控制系统工程设计思想和方法及其工程实例融合到本书内容中,便于读者在学习过程中理论联系实际,较好地掌握PLC理论基础知识和工程应用技术。
本书共分14章。其中,第1~4章为PLC基础知识部分;第5~9章为PLC理论知识部分;第10~13章为工程实践和工程设计部分;第14章介绍S7.1 200PLC。
为便于读者学习和查阅相关技术参数和内容,书后有6个附录,附录A实验指导书,附录B$7-200性能参数,附录CS7.2 00硬件模块参数,附录D错误代码,附录E$7-200快速参考信息,附录F特殊存储器(SM)标志位。
本书由姜建芳主编,靳捷、许振成、商国辉、韩帅、许英杰、郑攀、叶成旭、史年富、冯华寅、郭香艳、周志杰、蔡洋、孙立平参加了编写和校对工作。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编写时间仓促,书中错误在所难免,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本书附有配套光盘,并配有电子教案等内容。
这本号称“工程应用技术教程”的书,拿到手里之后,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嗯,这个封面设计得还挺扎实的,一看就是那种能陪你熬夜啃下来的专业书籍。不过,翻开目录才发现,内容深度上似乎有点……怎么说呢,像是面向初次接触PLC的大学生或者实习生准备的“入门导览”,而不是给已经在生产线上摸爬滚打了几年、想深入挖掘S7-200高级编程技巧的工程师准备的“进阶宝典”。举个例子,关于中断程序的编写和调试,书中只是泛泛地提了一下“要注意时间同步和优先级设置”这样的原则性指导,并没有深入讲解在实际高速运动控制场景下,如何通过具体代码片段优化中断响应延迟,更别提什么复杂的数据预处理和滤波算法在PLC层面的实现路径了。我本来非常期待能看到一些“独家秘籍”,比如如何用梯形图高效地模拟PID算法的变种,或者针对特定工业协议(比如Modbus RTU的奇偶校验位处理的怪癖)给出一些西门子官方文档里找不到的实战经验。结果呢,大部分篇幅还是放在了如何安装编程软件、如何搭建最基础的“点亮一个指示灯”的实验流程上。对于我这种已经能熟练使用STEP 7-Micro/WIN进行常规逻辑控制的人来说,这本教程的“应用技术”四个字,其应用范围可能更偏向于“基础实验应用”,而非“复杂工业现场应用”。所以,如果你指望它能帮你解决当前生产线上遇到的那些棘手的、需要深挖底层逻辑的疑难杂症,恐怕会有些失望。它更像是一张通往S7-200世界的大门钥匙,但门后的广阔天地,还得靠你自己去探索。
评分关于随书附带的那个CD-ROM光盘,我得说实话,这是个很大的加分项,但同时也暴露了这本书的一个时代局限性。光盘内容如果只是提供了书中所有例程的源代码备份,那确实方便了我们进行二次开发和验证,省去了手动输入的麻烦。然而,当我尝试去寻找一些更现代化的资源时,比如与最新版STEP 7-Micro/WIN兼容的宏程序库,或者一些由高级用户分享的、针对特定硬件模块(比如模拟量扩展模块)的优化驱动代码时,我发现光盘上的内容似乎定格在了好几年前的某个版本。在如今软件迭代如此迅速的时代,一本侧重于“应用技术”的书,如果不能及时跟进主流软件或硬件的最新特性,其时效性就会大打折扣。例如,S7-200系列虽然经典,但在很多新项目里已经被S7-1200取代,如果书中能花一些篇幅对比一下S7-200在特定应用下与新平台的优势与劣势,或者至少在光盘里提供一个“升级路径参考”,那这本书的价值会提升一个档次。现在感觉,这份光盘更像是一个“历史备份”,而不是一个“应用工具箱”。对于想在老旧设备上维护或升级的工程师来说,它或许有用,但对于希望了解当前主流解决方案的读者,其提供的附加值非常有限。
评分坦白讲,这本书的结构和语言风格,透露着一种强烈的“教科书”气息,那种严谨到近乎刻板的叙述方式,让我这个习惯了在论坛和技术博客上获取“干货”的读者,读起来略感吃力。它几乎是教科书式地罗列了所有指令集的用法,每一个功能块的参数定义都清晰明了,但问题在于,这些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性和实际应用场景的串联性做得不够好。比如,讲到定时器和计数器时,它们是孤立存在的,读者很难一下子领悟到在实际的批处理工艺中,这些功能块是如何协同工作,形成一个闭环控制系统的。我期待看到更多“场景化”的讲解,比如“某化工厂的搅拌罐液位控制方案”,然后分解到如何用定时器实现搅拌周期,如何用比较器进行超限报警,以及如何通过数据块进行配方存储。这本书里,这类深入到具体工艺流程的案例分析几乎没有,更多的是“如图所示,按下X0,Y0得电”这种基础逻辑的演示。再者,排版上,虽然清晰,但图例的使用显得有些单调,很多复杂的逻辑关系,如果能配上流程图或者状态图,会比纯文字和截图来的直观得多。对于初学者,这种线性的、缺乏层次感的知识堆砌,可能会导致他们对PLC编程的整体架构缺乏宏观的认识,停留在对单个指令的记忆层面,而无法形成系统化的工程思维。
评分从阅读体验上来说,这本书的“劝退”点不在于难度,而在于其对“技术细节的把控度”。它似乎遵循了一种“大而全,但不深”的策略。例如,涉及到数据通信的部分,仅仅是介绍了最基础的点对点RS-485通信的物理层配置和简单的报文发送接收流程,但对于在复杂网络结构中(如多主站或多从站环境)如何管理通信时隙、处理冲突报文,以及如何实现高效的数据打包和解包算法,书中便戛然而止了。这对于需要进行分布式控制或数据采集的读者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工程应用往往是围绕数据交换和信息整合展开的,而这本书在这一核心环节的处理上,显得过于浅尝辄止,更像是“课程大纲”的复述,而非一本“技术教程”。如果作者能针对S7-200在特定应用场景下的通信瓶颈进行深入分析,并提供经过实践检验的优化方案,这本书的价值会立即攀升。现在它更像是一本理论教材的附属读物,对于那些渴望解决实际工程难题的读者而言,还需要额外储备大量的第三方资料和实战经验来填补这些关键的技术鸿沟。
评分这本书在电气原理和硬件接线方面的阐述,虽然覆盖了基本要求,但深度上明显不足,尤其是在电磁兼容性(EMC)和故障诊断方面处理得比较保守。例如,在讲解直流电源和继电器输出时,书中只是简单提到了“要注意负载的感性特性,需要加续流二极管”,但对于如何选择合适的缓冲电路来抑制浪涌电流,以及在噪声环境下,如何通过屏蔽电缆和共地处理来保证信号稳定传输,这些实际操作中决定系统可靠性的关键细节,几乎是一笔带过。一个真正的“工程应用技术教程”,不应该只停留在“能跑起来”的层面,更应该关注“能稳定、长期、可靠地跑起来”。我个人的经验告诉我,80%的PLC故障都来自于现场的电磁干扰和接线工艺问题,而不是程序逻辑错误。因此,我对这本书在“安全与可靠性工程”方面的缺席感到非常遗憾。如果作者能加入几章专门探讨现场布线规范、接地隔离技术,以及如何利用PLC的诊断功能(比如看错误寄存器)来快速定位硬件故障,那么这本书的实用价值将远远超过现在这种纯粹偏向软件编程的定位。
评分质地不错,看着有想读的感觉
评分书不错,包装有点简陋,不过三本买下来价格很划算。
评分书本质量不错,内容丰富,满足需求
评分适合初学者用来学习参考,对系统的认识和学习西门子200PLC很有帮助!
评分书好厚啊!涵盖量好大!慢慢开始学习巩固了!
评分京东物流很快,但是书的纸质不好
评分不推荐购买,,说明太浅
评分很厚实的一本书,正版的,印刷效果很好,内容非常详细,作为一名初学者很适合拿来当参考书
评分书不错,学习中,书山有路 勤为近,学海无涯苦作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