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1956:百花时代》里所要评述的,是发生于1956年的中国的文学现象。这一年及1957年上半年,在文学领域出现了一系列的变革,出现了带有新异色彩的理论主张和创作。这期间的文学运动和文学创作,曾被人称为“百花文学”。仿照这一称谓,我们可以将所要评述的这个历史时间,称之为“百花时代”。
这个称谓的由来,主要的根据,当然是因为在这一年里,毛泽东提出了并开始实施被称为“双百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政策。这个方针的提出,有着国际上的和国内的深刻的背景。它的名称,采用了一种描述性、想象性的修辞方式来表达,并与中国古代的被“理想化”了的历史情景(战国时代的“诸子百家”的学术繁荣)相联系。这一比喻性概念,以及它的提出过程中对内涵的不断限定与修正,使不同的人对它的理解相距甚远,也让具有不同立场的人,在这一口号之中安放各自的期望,寄托各自的想象。总之,这是一个有着多种可能性的“时代”。这个“时代”勾起人们对未来的不同的憧憬。不论是政治、经济,还是文化,空间似乎一下子拓展了,变得开阔了起来。历史也许并没有单一的主题,但是,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思想解放与社会变革,应该说是有相当一致的意向。
作者简介
洪子诚,广东揭阳人,1939年4月出生。196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并留校任教,从事中国当代文学、中国新诗的教学、研究工作,1993年起任中文系教授。主要著述有:《当代中国文学概观》(与入合著)、《当代中国文学的艺术问题》、《作家姿态与自我意识》、《中国当代新诗史》(与人合著)、《中国当代文学概说》、 《1956:百花时代》、《中国当代文学史》、 《问题与方法——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讲稿》、 《文学与历史叙述》等。
目录
自序
简短的前言
第一章 “百花运动”与当代文学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政策
域外的形势及其影响
方针的实施
知识分子的“早春天气”
“解冻”现象
心灵的“开放”
第二章 “规范”的调整与质疑
“万象更新”:当代文坛新格局
一个尴尬的话题
电影的锣鼓
“心计很深”的三篇文章
谁有资格批评“教条主义”
“尾巴翘得比旗杆还高”
第三章 “干预生活”的理论和创作
“干预生活”的创作主张
对“灵魂锈损”的警示
“侦察兵式”的特写
《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及其修改
“行行有禁忌,事事得罪人”
第四章 《人民文学》和《文艺报》
1956年的文学期刊
《人民文学》的革新
《文艺报》的编委会
另一场风雨
退却的另一方式
“放心”和“容忍”
第五章 “广阔的”现实主义
《现实主义——广阔的道路》
对“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质疑
保卫“社会主义文学”
左翼文坛的“陈旧话题”
“真实性”的话语
“个人主义是万恶之源”
第六章 历史的“清算”
奇怪的现象
“丁、陈反党小集团”
“辩正”与“反击”
“历史”的梦魇
“不斗争你,群众是不服的”
《鲁迅全集》的一条注释
《文艺战线上的一场大辩论》
第七章 “胜利者”的悲剧
互相的误解
文艺激进思潮的崛起
派别之间
周扬等的“退却”
年表(1954—1965)
参考文献
后记:续“简短的前言”
精彩书摘
二、本书的评述,限定于“文学”的范围内。文学变革是“百花时代”的构成内容之一,也可以说是其中的重要部分,但又可以肯定地说,并不是最为重要的部分。对于其他领域,本书作者没有能力加以讨论,而且也不是这本书的任务。在文学的范围内,希望能接触到其间发生的重要文学事件,包括某些重要的理论主张的提出,创作上出现的变化,文学刊物和出版的状况,文学格局中各种力量的冲突和重新组合的情形,等等。评述的角度,采取以归纳的问题作为基点的办法。这肯定有许多重要的遗漏,特别是这个时期某些重要作家的较为完整的状况。另外,在地域上以北京作为中心。因为从50年代起,文学随着政治,中心已转到北京;其他地区发生的事情,常常不过是对北京的呼应或余波。当然,像上海、四川等地这期间的情势,也不是完全可以忽略的:这是本书留下的另一缺陷。
三、从年度上说,1956年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提出的年份,也是文学发生变革的起点。但是,这个过程一直延续到第二年,甚至1958年春天。1956年理论、创作和文学权力内部的冲突,在第二年得到展开,并发生了“戏剧性”的逆转。因此,严格地将评述的主要内容限定在1956这一年内,是不可能的,在具体操作上,也有很大困难。更重要的是,我们在这些事实中所要追寻的“意义”,也可能就隐藏在这一“过程”之中。也就是说,关注1956年,不仅要了解提出了什么问题,出现了什么样的体现“新质”的作品,而且更要注意在这不长的时间里的波动、曲折、沉浮、兴衰,造成这种剧烈变动的缘由,以及由此激起的心理波动。这是本书为什么将年份加以扩展的原因。
四、发生于50年代中期的中国的现象,是复杂的。即使是文学的限度内,本书的作者也缺乏能力进行稍稍深入的评说。自然,评说是不可避免的,对现象的整理、对问题的初步归纳,都是作者的一种观点的体现。作者是这些事情的目击者(广义上说)。
前言/序言
《1956:百花时代》由山东教育出版社初版于1998年5月,是谢冕、孟繁华主编的“百年中国文学总系”的一种。列入“百年中国文学总系”的著作,计有下面12种:
谢冕:《1898:百年忧患》
程文超:《1903:前夜的涌动》
孔庆东:《1921:谁主浮沉》
旷新年:《1928:革命文学》
李书磊:《1942:走向民间》
钱理群:《1948:天地玄黄》
洪子诚:《1956:百花时代》
陈顺馨:《1962:夹缝中的生存》
杨鼎川:《1967:狂乱的文学年代》
孟繁华:(《1978:激情岁月》
尹昌龙:《1985:延伸与转折》
张志忠:《1993:世纪末的喧哗》
原计划尚有《1919:中国的青春》一卷,因故一直未能成书。这次,《1956:百花时代》作为“学术作品集”的一种而从“总系”中分离,但在写作动机、叙述方式等方面,仍属于这个集体项目的一个组成部分。
百花时代1956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评分
☆☆☆☆☆
书的包装不错,价格也很便宜。
评分
☆☆☆☆☆
《1956:百花时代》里所要评述的,是发生于1956年的中国的文学现象。这一年及1957年上半年,在文学领域出现了一系列的变革,出现了带有新异色彩的理论主张和创作。这期间的文学运动和文学创作,曾被人称为“百花文学”。仿照这一称谓,我们可以将所要评述的这个历史时间,称之为“百花时代”。
评分
☆☆☆☆☆
评分
☆☆☆☆☆
考现代文学的书
评分
☆☆☆☆☆
三、從年度上說,1956年是“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提出的年份,也是文學發生變革的起點。但是,這個過程一直延續到第二年,甚至1958年春天。1956年理論、創作和文學權力內部的衝突,在第二年得到展開,並發生了“戲劇性”的逆轉。因此,嚴格地將評述的主要內容限定在1956這一年內,是不可能的,在具體操作上,也有很大困難。更重要的是,我們在這些事實中所要追尋的“意義”,也可能就隱藏在這一“過程”之中。也就是說,關注1956年,不僅要瞭解提出了什麼問題,出現了什麼樣的體現“新質”的作品,而且更要注意在這不長的時間裡的波動、曲折、沉浮、興衰,造成這種劇烈變動的緣由,以及由此激起的心理波動。這是本書為什麼將年份加以擴展的原因。
评分
☆☆☆☆☆
很多人推荐,值得大家购买,书的质量也很好,快递也很快,一切都好啊
评分
☆☆☆☆☆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评分
☆☆☆☆☆
评分
☆☆☆☆☆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