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斯曼帝國閑史

奧斯曼帝國閑史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英] 古德溫 著,羅蕾,周曉東,郭金 譯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江蘇人民齣版社
ISBN:9787214062505
版次:1
商品編碼:10373034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0-07-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85
字數:230000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奧斯曼帝國閑史》要講述的是一個已經難覓其蹤的民族——“奧斯曼”這個詞並非一個地名。今天,它的語言已經無人使用,對它的詩歌略知一二的也隻剩瞭寥寥幾位教授——1964年,索非亞舉辦瞭一次詩歌討論會,席間有人請一位土耳其詩人介紹古典奧斯曼詩歌,後者竟慨然宣布:“我們沒有什麼古典作品。”
奧斯曼帝國在600年曆史中,走過瞭崛起和衰亡的過程。14世紀初,它從安納托利亞丘陵地帶的一個塵土遍地的轄區開始發跡後,蠶食瞭昔日的拜占庭帝國,將從亞得裏亞海到黑海的整個巴爾乾半島、希臘、塞爾維亞、保加利亞和多瑙河以北的所謂瓦拉幾亞和摩爾達維亞公國悉數囊括進自己的領土。它奪取瞭安納托利亞地區。14世紀,剋裏米亞的韃靼人對他們俯首稱臣。1453年,它徵服瞭君士坦丁堡,將黑海地區完全納入麾下。1517年,它奪取瞭伊斯蘭世界的心髒地帶——敘利亞、阿拉伯和埃及,以及聖城麥加和麥地那。它控製瞭連接歐洲和中東地區的關口要道,勢力從多瑙河蔓延到尼羅河。

作者簡介

傑森·古德溫,劍橋畢業,專修拜占庭史,現為英國曆史學者、記者、旅行作傢,《紐約時報》撰稿人。曾獲約翰·李維恩·萊斯文學大奬和愛倫坡偵探小說奬,目前生活在英國西薩塞剋斯郡。

精彩書評

紙頁上的一場盛宴……高貴而睿智,充滿有趣的點綴,全書以一氣嗬成的激情寫齣……古德溫對帝國的逼真描述如此豐富、充滿細節而令人過目不忘,以至於這本書本身就是一個奇跡……顯然,他雄心勃勃,力圖把對他所鍾愛的這個帝國的闡釋塑造成一件藝術品。天啊,他居然成功瞭!
——讓·莫裏斯,《獨立報》
一本不可思議的作品……他以一種恰到好處的激情寫作,在渲染重大事件之餘,不忘及時呈上大量齣人意料、幾乎可謂毫發畢現的細節描述……
——勞倫斯·詹姆斯,《泰晤士報》
這位《星期日郵報》的前任記者兼約翰·李維恩·萊斯文學大奬得主,對奧斯曼帝國所作的描述像一張花紋繁復的波斯地毯一樣精美……古德溫將野蠻與文明之綫巧妙地編織,其間還夾雜著令人眼花繚亂的羽飾。
派爾斯·布倫頓,《星期日郵報》古德溫的作品令人贊嘆。對於奧斯曼帝國的探究為數不多,而且大都局限在學術圈內。古德溫的這部作品卻一反學術作品的枯燥平淡,大量運用瞭戲劇性的場麵和細節。
菲利普·馬斯頓,《星期日泰晤士報》

目錄


第一部 麯綫和弧紋
第1章 源起
第2章 巴爾乾人
第3章 雷霆
第4章 攻城
第5章 中心
第6章 宮殿
第7章 戰爭
第8章 蘇萊曼大帝
第9章 秩序
第10章 城市
第11章 海上
第12章 節奏
第二部 土耳其的時間
第13章 土耳其的時間
第14章 僵持
第15章 後宮囚籠
第16章 盤鏇
第17章 帝國
第三部 藏寶
第18章 藏寶
第19章 寇普洛魯和維也納
第20章 奧地利和俄羅斯
第21章 “阿揚”
第22章 假象
第23章 邊界地區
第24章 “大吉之事”
第25章 分崩離析
尾聲

精彩書摘

第1章 源 起
歐亞大草原幅員遼闊,一路延伸到黑海岸邊,北與針葉林和永久凍土帶接壤,南為沙漠所包圍。大草原上遍布著灌木叢和粗硬的草地,氣候變化無常,難以耕種。
大草原的居民們利用草地放養畜群。他們住帳篷,騎矮小頑強的突厥草原馬——早在公元前三韆多年,這片土地上的人就馴服瞭這種馬兒。這些居民組成瞭許多部落,一般統稱他們為“突厥人”。幾百年來,周邊的國傢利用武力和謀略,不斷壓榨他們的領地。在11世紀,他們的生活尤其動蕩不安。
飢荒時節,農夫們大都會留在原地等待轉機,遊牧者卻會設法遠走他鄉。或許正因為如此,再加上惡劣的氣候因素,大草原上時不時湧齣一群鬥士,攻進周邊的國傢。
於是,在這片浩大的乾涸之海上,掀起瞭層層巨浪:每每,嚮農人們發起進攻的並非飢荒的直接受害者,而是一些被遠方的暴動波及,不得不挪位的人。8世紀時,突厥人就這樣逐步嚮西麵挪動開去。他們穿過所謂的河中地區的山口,湧進當時的伊朗和伊拉剋,並繼續西進。他們要麼一個個溜過邊境,要麼成群結隊地行進,在各個國傢時而充任士兵,時而乾點篡權奪位的勾當。

用戶評價

評分

還沒開始看…物流很棒…

評分

內容通俗易懂,結閤插圖,讀起來很生動

評分

這種書翻譯的真的很一般

評分

——勞倫斯•詹姆斯,《泰晤士報》

評分

  然而,麵對這個令他癡迷數十載的古代帝國,古德溫盡管很多時候保持瞭令人贊嘆的理性態度,堅持著客觀冷靜的筆調,像一位閤格的劍橋學者一樣,勤勤懇懇地考證細節、分析形勢,但是一段正規史學走筆之後,他每每按捺不住,筆頭一軟,突然對著這個當年他研讀拜占庭史時誤打誤撞愛上的拜占庭老對手展開正式抒情。《奧斯曼帝國閑史》因此具有瞭一種奇妙的風格:既不乏專傢水準、輕車熟路的鈎沉演繹,又時而綻放齣一縷縷君生我未生的淒美感傷。

評分

值得一看,值得學習的書

評分

個人而言,不喜歡它的排版樣式,和敘述曆史的寫法。相信大部分讀者都有些看不下去,太枯燥乏味瞭

評分

瞭解奧斯曼、瞭解土耳其前世今生的重要著作。

評分

[ZZ]在京東買書有一年瞭,買瞭許多書。京東的書是正版的好書。而且實惠。我這一年來學到瞭許的東西。[SM]思想有提升瞭。這是讀書心得: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者也。古老的思想已經把教師的職責詮釋得清清楚楚瞭。反過來,把我們自己放在這個定義上來看看,有多少人閤格呢?如果沒有嚴格的製度和考評機製,連課都不好好教的教師,肯定不在少數。是何原因?應該源於現今的教育製度,也源於教師自身。[BJTJ]   古人說“天地君親師”,特彆突齣瞭“師” 的地位和作用。自古教師與“天”“地”“君”“親”是同一地位的,可享受任何特權的。對學生,教師可以有等同於父母的權利。[NRJJ]而如今的未成年人保護法齣颱後,結果怎樣呢?學生是越來越自由瞭,對教師也越來越不尊敬瞭!以前,我們在老師麵前唯恐做錯事的心態,恐怕現在的學生心中再也沒有瞭。[QY]有時候連我們自己都瞧不起自己瞭,老師,還算什麼“靈魂的工程師”?自己都不愛自己的職業瞭,還能用心教學嗎?不用心教學,這不是教師本質的腐敗嗎?   年輕教師有晉升職稱的壓力,有瞭很多除瞭教學以外的硬性指標,缺一不可;職稱晉升後的教師又想名利雙收,又想占據優越的學校。[SZ]於是,不知不覺離開瞭“傳道授業解惑”的教學原點,“心較比乾多一竅”,韆方百計地“補”習,“考”好成績,“寫”論文,“上”公開課,“指導”學生……    [SM]如果為瞭職稱、為瞭名利真正來比教學水平,比綜閤素質,應該不算是什麼腐敗的事情。腐敗的是,在學校裏混的一小撮人,教學思想落後,教學方法陳舊,對孩子的思想動態、道德品質、安全意識漠不關心,對教學、科研更是不屑一顧,職稱、名利卻樣樣想通過各種手段與彆人“平起平坐”,甚至要“高人一籌”。更有甚者,自譽“與世無爭”,視一切為糞土,除瞭生兒育女、相夫教子,隻求度日、退休、安度晚年,同樣置學生的學業、人格發展於不顧……迴首一生竟想不齣到底做瞭哪些真正有益、有意義的事!   [BJTJ]還有,學校領導作為教師的一份子,同樣存在著腐敗,甚至在不知不覺中引領著教師們腐敗。學校領導不能帶領學校整體發展,而隻照顧幾個重點學科,就是一種腐敗;一天忙不完的會議,不能引領師生身心健康發展,同樣也是腐敗;除瞭幫助教師造假應付檢查就是被動地承接上級部署,不能創性地開展教育活動,更是一種腐敗……   於是,一嚮被稱為“清水衙門”的教育聖地——校園變得越來越汙濁瞭,連小學生在學校就要經受“廉政文化進校園”之類的社會考驗,心得體會《廉文讀書心得體會——讓我們都昂首地活著吧》(http://www.unjs.com)。這是社會的進步,還是社會的退步?   [NRJJ]人們給予教師太多的甚至是最崇高的美稱:“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是啊,學高為師,德高為範,教師確實是一項崇高的職業。過去,傳道、授業、解惑的精神為社會所尊崇,教師的“兩袖清風”亦為民眾所稱道。   所以,是教師就要做一個甘於清貧、道德高尚的人,不想道德高尚、不甘於清貧就不要做教師。臧剋傢在《有的人》中說“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瞭。有的人死瞭,他還活著。”既然為人,就要做一個活得有意義——有道德底綫——活著的人。作為教師,我們更要隨時問自己:“你還活著嗎?”   意大利詩人但丁曾說過這樣一句話:“一個知識不健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彌補,而一個道德不健全的人卻難於用知識去彌補。”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