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序号 | 书名 | 标准号 | 定价 |
| 1 |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 GB 50736-2012 | 68 |
| 2 | 工业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 GB 50019-2015 | 128 |
| 3 |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 GB 50016-2014 | 149 |
| 4 |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 GB 50067-2014 | 20 |
| 5 | 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 | GB50098-2009 | 15 |
| 6 | 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 | GB50038-2005 | 45 |
| 7 | 住宅设计规范 | GB 50096-2011 | 16 |
| 8 | 住宅建筑规范 | GB 50368-2005 | 15 |
| 9 | 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 JGJ 26-2010 | 33 |
| 10 |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 JGJ 134-2010 | 10 |
| 11 | 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 JGJ 75-2012 | 13 |
| 12 |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 GB 50189-2015 | 29 |
| 13 |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 | GB 50176-2016 | 40 |
| 14 | 辐射供暖供冷技术规程 | JGJ 142-2012 | 15 |
| 15 | 供热计量技术规程 | JGJ 173-2009 | 10 |
| 16 | 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设计规范 | GB 50264-2013 | 23 |
| 17 |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 | JGJ/T 129-2012 | 12 |
| 18 | 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范 | JGJ 176-2009 | 18 |
| 19 |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 GB 3095-2012 | 15 |
| 20 | 声环境质量标准 | GB 3096-2008 | 15 |
| 21 | 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 | GB/T 50087-2013 | 10 |
| 22 | 洁净厂房设计规范 | GB 50073-2013 | 23 |
| 23 | 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 GB 50366-2005 | 12 |
| 24 | 燃气冷热电三联供技术规程 | CJJ 145-2010 | 13 |
| 25 | 蓄冷空调工程技术规程 | JGJ 158-2008 | 10 |
| 26 | 多联机空调系统工程技术规程 | JGJ 174-2010 | 10 |
| 27 | 冷库设计规范 | GB 50072-2010 | 26 |
| 28 | 锅炉房设计规范 | GB 50041-2008 | 42 |
| 29 |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 GB 13271-2014 | 16 |
| 30 | 城镇供热管网设计规范 | CJJ 34-2010 | 24 |
| 31 | 城镇燃气设计规范 | GB 50028-2006 | 60 |
| 32 | 城镇燃气技术规范 | GB 50494-2009 | 10 |
| 33 |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 GB 50015-2003 | 38 |
| 34 |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规范 | GB 50738-2011 | 37 |
| 35 | 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 GB 50242-2002 | 21 |
| 36 |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 GB 50243-2016 54 | |
| 37 | 制冷设备、空气分离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 GB 50274-2010 | 13 |
| 38 |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 GB 50411-2007 | 24 |
| 39 |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 GB/T 50378-2014 | 23 |
| 40 | 绿色工业建筑评价标准 | GB/T 50878-2013 | 19 |
| 41 | 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 | JGJ/T 229-2010 | 20 |
| 42 | 空气调节系统经济运行 | GB/T 17981-2007 | 18 |
| 43 | 冷水机组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 | GB 19577-2015 | 14 |
| 44 | 单元式空气调节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 | GB 19576-2004 | 14 |
| 45 | 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 | GB 12021.3-2010 | 14 |
| 46 | 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 | GB 21454-2008 | 14 |
| 47 | 蒸气压缩循环冷水(热泵)机组 工商业用和类似用途的冷水(热泵)机组 | GB/T 18430.1-2007 | 27 |
| 48 | 蒸气压缩循环冷水(热泵)机组 户用和类似用途的冷水(热泵)机组 | GB/T 18430.2-2016 | 21 |
| 49 | 溴化锂吸收式冷(温)水机组安全要求 | GB 18361-2001 | 24 |
| 50 | 直燃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温)水机组 | GB/T 18362-2008 | 21 |
| 51 | 蒸汽和热水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 | GB/T 18431-2014 | 24 |
| 52 | 水(地)源热泵机组 | GB/T 19409-2013 | 27 |
| 53 | 商业或工业用及类似用途的热泵热水机 | GB/T 21362-2008 | 24 |
| 54 | 组合式空调机组 | GB/T 14294-2008 | 33 |
| 55 | 风机盘管机组 | GB/T 19232-2003 | 27 |
| 56 | 通风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 GB/T 19761-2009 | 16 |
| 57 | 清水离心泵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 | GB/T 19762-2007 | 18 |
| 58 | 回转反吹类袋式除尘器 | JB/T 8533-2010 | 12 |
| 59 | 脉冲喷吹类袋式除尘器 | JB/T 8532-2008 | 12 |
| 60 | 内滤分室反吹类袋式除尘器 | JB/T 8534-2010 | 12 |
| 61 | 建筑通风和排烟系统用防火阀门 | GB 15930-2007 | 21 |
| 合计 | | | 1587 |
作为一名资深的暖通工程师,这本书为我提供了一个绝佳的知识更新和复习的平台。虽然我已经在行业内工作多年,对很多基础知识非常熟悉,但规范和标准总是在不断更新的。这本书将2017年最新的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进行了全面梳理,让我能够及时了解最新的技术发展动态和政策要求。我尤其关注书中关于绿色建筑、节能设计的部分,这些内容对于我们当前面临的环保压力和可持续发展目标尤为重要。书中对于低碳技术、可再生能源在暖通空调系统中的应用,给出了很多前瞻性的指导,这对我今后的项目设计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评分作为一名初入暖通行业的工程师,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专业殿堂的大门。在实际工作中,我常常会遇到一些模糊不清的技术难题,或者对某些规范条文的理解不够透彻。这本书就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它提供了详尽的参考资料和权威的解读。例如,在空调负荷计算部分,它详细阐述了如何考虑建筑围护结构的传热、太阳辐射、室内人员和设备的产热等因素,并给出了相应的计算公式和图表。这使得我能够根据实际项目的具体情况,进行更为精确的负荷估算,从而避免了系统设计过大或过小的风险。此外,书中对于不同类型的制冷剂、制热介质的性能参数以及相关的安全规定也有深入的介绍,这对于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至关重要。每一次遇到问题,我都会翻阅这本书,总能从中找到启发,并且学到新的知识和方法。
评分这本书的适用性非常广,不仅对备考人员有用,对于已经取得证书的工程师也同样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我经常会在项目遇到棘手的问题时,翻阅这本书,查找相关的技术细节和设计依据。它就像一个移动的知识库,随时随地为我提供所需的帮助。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于一些复杂计算的推导过程的展示,这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公式的由来,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灵活运用。例如,在计算风管系统压力损失时,书中详细介绍了达西-韦斯巴赫公式的应用,并提供了各种管件的局部阻力系数,这使得我的计算更加精确,从而避免了风机选型过大或风量不足的问题。
评分对于我而言,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应试指南,更是一本实用的工作手册。在实际工程项目中,规范和标准是项目能够顺利落地、通过验收的基石。这本书将2017年最新的相关规定汇集在一起,极大地节省了我查找和核对标准的时间。我经常会把书中涉及到具体项目要求的章节,比如关于防火、防排烟、噪声控制等部分,作为我进行设计审查的依据。通过对照书中的要求,我可以及时发现设计中的潜在问题,并进行修正。这不仅提高了我的工作效率,也保证了设计的合规性和质量。我曾经遇到过一个复杂的项目,涉及多项特殊工艺的通风需求,通过仔细研读书中关于工业通风部分的章节,我才得以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最终圆满完成了项目。
评分从内容上看,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它不仅满足了考试的基本要求,更是在很多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比如,书中关于热湿负荷计算的部分,就给出了详细的逐时计算方法,这对于那些对精度要求极高的项目尤为重要。此外,书中还涉及到一些前沿性的技术,如地源热泵、太阳能空调等,这让我对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总而言之,这本书是一本值得暖通工程师人手一本的工具书,它能够帮助我们在职业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地学习、进步,并取得更大的成就。
评分这本书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它包含了考试所需的大量规范条文,更在于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系统性的学习框架。在暖通空调领域,知识体系庞杂,变化也很快,如果只是零散地学习一些零散的知识点,很难形成完整的认知。而这本书,通过对不同专业内容的梳理和整合,帮助我建立起了一个清晰的知识脉络。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设备选型章节的编排,它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列举了各种类型空调设备的优缺点、适用范围以及选型原则。例如,对于大型商业建筑,它会推荐离心式冷水机组,并详细介绍其能效比、噪声指标等考量因素;而对于小型住宅,则可能更侧重于家用空调或VRV系统。这种由点及面的讲解方式,极大地提升了我的学习效率。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严谨、专业,虽然有时读起来会有些枯燥,但正是这种严谨,才保证了其内容的权威性和准确性。它如同医学领域的各种诊疗指南,为暖通工程师提供了诊断病情、制定治疗方案的科学依据。我曾经在设计一个大型公共建筑的空气净化系统时,遇到了很多关于新风量、过滤精度等方面的疑问。通过书中关于空气质量控制和净化技术的章节,我找到了详细的解答,并且学习了如何根据不同区域的空气质量要求,选择合适的过滤材料和设备。这本书让我明白,暖通空调的设计不仅仅是把风送出去,更关乎到室内环境的健康、舒适和安全。
评分这本书,准确地说,是2017年全国勘察设计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暖通空调)专业考试的“圣经”,对于任何一位有志于在这条道路上深耕的从业者来说,其意义不亚于武林秘籍。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首先感受到的是它沉甸甸的分量,不仅是纸张的堆叠,更是知识和经验的汇聚。翻开扉页,一系列国家层面的规范、标准、规程赫然在目,涵盖了从设计计算、设备选型,到系统安装、调试验收的方方面面。它不是一本告诉你“怎么做”的书,而是告诉你“为什么这么做”以及“应该如何严谨地去做”。比如,在通风设计章节,它不仅仅罗列了换气次数的经验数据,更深入地解析了不同场所(如厂房、办公区、住宅)的通风要求,以及相关的热湿计算、风阻计算方法。这些细节的呈现,使得我对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不再仅仅停留在表面的参数设置,而是能够洞察其背后的科学原理和工程逻辑。
评分这本书的另一个显著优点是其内容的全面性。它几乎涵盖了暖通空调工程师在考试和实际工作中会遇到的所有核心知识点。从基础的热力学、流体力学原理,到各种空调设备的工作原理、性能参数,再到具体的系统设计、安装施工、调试验收,这本书都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我曾经在设计一个大型展览中心的空调系统时,面临着如何处理高峰期和低谷期负荷差异巨大的问题。通过书中关于负荷计算和系统调节的章节,我了解到如何采用变风量(VAV)系统和变制冷剂流量(VRV)系统相结合的方式,来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和节能效果。
评分这本书的编排逻辑非常清晰,章节之间的过渡自然流畅,使得整个学习过程条理分明。它并非简单地堆砌条文,而是力图展现暖通空调设计从宏观到微观的完整流程。例如,在讲述空调水系统设计时,它不仅介绍了管道的材质、尺寸计算,还详细阐述了水泵的选型、管道的保温、阀门的种类和安装要求。这些看似琐碎的细节,却在实际工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书中对于不同系统形式(如单管制、双管制)的优缺点分析,也让我对系统的选择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每次阅读,我都感觉自己对暖通空调这个专业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积累,更是实践技能的提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