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有方名的古方,数以十万计,如何汰芜存菁,并借鉴古今医家运用经典方的经验,为现代临床服务,是《皕一选方治验实录(下册)》编写的主要目的。《皕一选方治验实录(下册)》是在完成“中医古方筛选方案和利用研究”课题的基础上,又经深入发掘,编写而成。从近10万首方剂中,最终筛选出581首古方,其比例约为二百选一,而与之相关的5200余则治验记录又是《皕一选方治验实录(下册)》的主要内容,故将书名定为《皕一选方治验实录(下册)》。全书分上、下两册。上册收录汉唐方,下册收录宋元明清方,编次以方为纲,以案为目,每一方剂又分方源记载和治验实录两部分。书末附有方名索引、中医病证索引、西医病症索引和引用书目,方便读者检索。《皕一选方治验实录(下册)》汇集了经典方的古今治验实录,是中医临床医生必备的参考书之一。拥有它,就如同跟随古今名医侍诊。通过品读某经典方的一则则验案,将有助于领悟该方的适应证及其运用心法,大大提高中医治病的疗效。
评分夫言人之阴阳,则外为阳,内为阴。言人身之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言人身之脏腑中阴阳,则脏者为阴,腑者为阳。肝、心、脾、肺、肾,五脏皆为阴,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腑皆为阳。
评分【原文】
评分为什么要知道阴阳中又各有阴阳的道理呢?这是因为只有据此来诊断四时疾病的阴阳属性,才能进行治疗,比如冬病在阴,夏病在阳,春病在阴,秋病在阳,要依据疾病各自所在部位的阴阳属性来选择相应的针刺疗法和砭石疗法。
评分【译文】
评分故日:阴中有阴,阳中有阳。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日中至黄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合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也;鸡鸣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故人亦应之。
评分【原文】故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此皆阴阳表里,内外雌雄,相输应也。故以应天之阴阳也。
评分就人体而言,外属阳,内属阴。单就人的躯干而言,背部为阳,腹部为阴。就脏腑而言,脏属阴,腑属阳。即肝、心、脾、肺、肾五脏都属阴,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腑都属阳。
评分【译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