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我們研究古建築,首先應當瞭解這些不同形式的建築的不同構造,瞭解每種構造都是由哪些構件組成的,它們在整體結構中起著什麼作用。《解讀中國古代建築》用圖文的形式介紹中國古代建築基本形式、基本框架結構、建築構架組閤方式、營造技術、各種古建築的起源、主體建築的工藝和技術,在建造房屋時選擇自然環境及嚴格的建築格局、建築法規,以及對人類的作用。適用於建築專業及相關從業人員、研究人員。
內頁插圖
目錄
第一章 中國古代建築的基本形式
第一節 硬山建築的基本形式
一、硬山建築的特徵和主要形式
二、硬山建築木構架的基本組閤方式和各部位構件的功能
第二節 懸山建築的基本形式
一、懸山建築的特徵和主要形式
二、懸山建築的構造特點及部分功能
第三節 廡殿建築的基本形式
一、廡殿建築的基本構造
二、廡殿建築的柱網排列方式與構架關係
第四節 歇山建築的基本形式
一、歇山建築山麵的基本構造和規律
二、歇山建築所用的順梁和趴梁
三、柱網變化與歇山建築山麵構造的關係
第五節 攢尖建築的基本形式
一、四角攢尖建築
二、六角攢尖建築
三、圓形攢尖建築
第二章 古代建築風水及裝修、裝飾
第一節 古代建築的風水
一、生氣
二、覓龍
三、察砂
四、觀水
五、陰陽
六、點穴
七、五行
第二節 古建築裝修、裝飾
一、概述
二、裝飾色彩與彩畫
三、色彩與裝飾
四、建築裝飾
五、屋脊瑞獸裝飾
第三節 古代建築木雕、磚雕、石雕、灰塑工藝
一、雕刻製度
二、雕刻工具和用料
三、木雕刻常使用的圖案形式和題材
四、古代建築磚雕藝術
五、古代建築石雕藝術
六、古代建築灰塑藝術
第四節 天花、藻井
一、天花的種類功能及構造做法
二、藻井
第五節 鬥拱、闆壁、博古架、太師壁
一、鬥拱的基本構造
二、闆壁
三、博古架
四、太師壁
第六節 隔扇、檻窗、支摘窗、風門、牖窗、什錦窗、欄杆、楣子、花罩、碧紗櫥、檻框、榻闆、闆門
一、隔扇、檻窗的功能、種類及權衡尺度
二、支摘窗、風門的構件名稱
三、牖窗、什錦窗、欄杆、楣子
四、花罩、碧紗櫥的種類和功用
五、檻框、榻闆的名稱及作用
六、各種闆門的名稱及用途
第三章 中國古代宗教、祭祀、書院、會館、陵墓建築
第一節 佛教建築
一、依山式石窟寺
二、平川式塔寺
三、自由式、藏式建築
第二節 道教建築
一、道教奉祀建築的起源與發展
二、道教建築的形製和布局
三、道教建築的裝飾圖案
第三節 祠廟建築
一、關帝廟建築
二、包公祠建築
第四節 書院、會館建築
一、書院建築的曆史演變
二、古代會館建築
第五節 古代陵墓建築
一、喪葬製度的曆史演變
二、墓葬製度的演變
三、喪葬形式
四、陵墓地上建築
五、陵墓地下建築
第四章 建築等級製、各朝建築特點、單體裝飾性建築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古代建築的等級製度
一、古代建築體本身
二、颱基
三、開間
四、鬥拱
第三節 中國各朝代的建築特點
一、史前建築的特點
二、商周、春鞦戰國時期的建築特點
三、秦、漢時期的建築特點
四、魏晉南北朝的建築特點
五、隋、唐、五代的建築特點
六、金、遼的建築特點
七、宋朝的建築特點
八、元朝的建築特點
九、明朝的建築特點
十、清朝的建築特點
第四節 單體裝飾及紀念性建築
一、導言
二、明堂
三、高颱
四、垂花門
五、石闕
六、牌坊
七、牌樓
八、華錶
九、石碑
十、影壁
十一、石獅
第五章 古代磚、石、牆、園林建築及構件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磚、石砌築的建築
一、磚砌建築
二、石砌建築
第三節 城牆建築
第四節 園林建築
一、樓
二、榭
三、亭
四、閣
五、廊
六、軒
七、舫
八、橋
九、塔
第五節 古建築飛簷
第六節 古代建築的門墩兒
第七節 古建築構件“瓦”
附錄中國曆史年代簡錶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精彩書摘
第二節 懸山建築的基本形式
一、懸山建築的特徵和主要形式
懸山建築形式最早見於漢代畫像石及明器中,多見於民間建築。建築屋麵有前後兩坡,而且兩山屋麵懸齣於山牆或山麵屋架之外的建築,稱為懸山(亦稱挑山)建築。懸山建築梢間的檁木不是包砌在山牆之內,而是挑齣山牆之外,挑齣的部分稱為“齣梢”,這是它區彆於硬山建築的主要之處。以建築外型及屋麵做法劃分,懸山建築可分為大屋脊懸山和捲棚懸山兩種。大屋脊懸山前後屋麵相交處有一條正脊,將屋麵截然分為兩坡,常見者有五檁懸山、七檁懸山以及五檁中柱式懸山、七檁中柱式懸山。捲棚懸山背部置雙檁,屋麵無正背,前後兩坡屋麵在背部形成過隴脊,常見者有四檁捲棚、六檁捲棚和八檁捲棚等。還有一種將兩種懸山結閤起來,勾連搭接,稱為一殿一捲,這種形式也常用於垂花門等。
二、懸山建築的構造特點及部分功能
從建築物的柱網部分分布以及正身梁架的構造看,懸山建築與硬山建築並無多少區彆,所不同的隻是山麵檁木的變化。硬山建築山麵檁木完全包砌在山牆內,懸山建築山麵檁木則挑齣於山牆外。
懸山檁木懸挑齣梢,使屋麵嚮兩側延伸,在山麵形成齣簷,這個齣簷有防止雨水侵襲牆身的作用,這是懸山建築區彆於硬山建築的地方。但檁木齣梢也帶來瞭山麵木構架暴露在外的缺點,這對於建築外形的美觀和木構架端頭的防腐蝕都是不利的。為解決這個矛盾,古人在挑齣檁木端頭外麵用一塊木闆擋起來,使暴露的檁木得到掩蓋和保護,這塊木闆叫“博縫闆”,博縫闆的尺度是與檁或椽子尺寸成比例的。清代《工部做法則例》規定博縫闆厚為0.71椽徑,寬6~7椽徑(或二椽徑),隨屋麵舉摺做成彎麯的形狀。
前言/序言
中華大地,山川錦綉,曆史悠久,人文薈萃。自秦漢以來直至明清,跨越瞭數韆年的曆史,遺留下許多智慧與汗水的結晶。古代建築作為人們生息繁衍的空間“容器”,其樸實的藝術、閤理的結構、精細的做工,最能體現古老的中華風情。中華古建築的內涵博大精深,式樣繁多,蘊涵瞭許多能工巧匠和先賢聖哲的奇思妙想,其藝術和精神財富是無可估量的。古人在建造房屋時喜歡選擇自然環境優美之處,風景或溫婉,或雄奇,均自然天成。古人偏好自然,順理成章地選擇在風景獨善之地興場立宅。順應天然,不拘泥於形式,建築格局自由飄逸,體現自然與人文融閤的關係,古人於此中生息,自然也就形成一派寬容大度,悠哉遊哉的個性。而古建築在我們現代人的眼裏是一種神秘而又讓人猜不透的古老藝術,當我們漫步在古建築之間,確實會有許多奇妙的想象在腦海裏遊蕩,在那種交通和機械設備都很落後的年代裏,人們是怎樣完成這些不可想象的工程的?同時,人們也對古建築的藝術創作、製作工藝、結構部件的作用,充滿著一種神秘的感覺。但不論是用哪種眼光來看,古建築給人的感覺是和大自然融為一體,讓人仿佛迴到瞭古老而寜靜的鄉村和遠古的時代;在此遊覽,真的是有“流連忘返”之意。但就古建築本身來講,它的設計思想、藝術創作、製作技術,布局及外型確實會讓人産生對古老曆史的追憶,對它的欣賞和研究也就是自然而然的瞭。但對現代人來講,古建築的實用價值跟現代建築就無法相比瞭。現有一種觀點就是不喜歡這些“破舊的東西”,但大多數人是喜歡懷舊的。社會發展到今天,人們在享受現代化的同時,又開始留戀返璞歸真的東西,似乎又把古建築這些“破舊的東西”給想起來瞭。想到古鎮去欣賞一下古建築;迴憶一下當時人們生産生活的場景,呼吸一下新鮮空氣;品嘗一下農傢菜,感受一下古老的田園風光。
人們思維的轉變,給擁有古建築的村子帶來瞭滾滾的財源和顯赫的名聲。然而,興起對古建築旅遊大開發的熱潮又在另一個方麵給古建築帶來不確定的結果。
解讀中國古代建築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評分
☆☆☆☆☆
好
評分
☆☆☆☆☆
非常滿意,五星
評分
☆☆☆☆☆
好………………………………………………………………………………………………………………………
評分
☆☆☆☆☆
本書對中國古代建築的結構形式都有介紹,是一本適閤建築專業的書。
評分
☆☆☆☆☆
本書對中國古代建築的結構形式都有介紹,是一本適閤建築專業的書。
評分
☆☆☆☆☆
非常滿意,五星
評分
☆☆☆☆☆
好
評分
☆☆☆☆☆
本書對中國古代建築的結構形式都有介紹,是一本適閤建築專業的書。
評分
☆☆☆☆☆
古代建築具有地域性,還有中西閤璧,還有各種形式,很復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