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名称: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5版)+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 ||
| 作者:王力//岑麒祥//林焘//蒋绍愚//唐作藩/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等 | 定 价:148.9 | 开本:32开 |
|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 ISBN号:9787100124508 | 页数:共2册 |
| 出版时间:实物为准 | 版次:实物为准 | 商品类型:图书 |
| 印刷时间:实物为准 | 印次:实物为准 | |
这套书放在书架上,给人的感觉就是沉甸甸的,踏实。我算是那种喜欢动手查阅而不是一味依赖电子设备的人,所以实体词典对我来说不仅仅是工具,更像是一种陪伴。这三本“镇宅之宝”——《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和《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基本上覆盖了我日常阅读和学习中遇到的所有语言障碍。尤其是《现汉》和《牛津高阶》,那翻阅的手感,油墨的清香,都带着一种知识被固化的仪式感。我记得上次写一篇关于传统文化现代转化的文章,遇到几个生僻的古词,幸好有那本厚厚的《古汉字字典》在手边,一下子就找对了词义,那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是任何网络搜索都无法替代的。有时候,当我在研究一个现代汉语词汇的演变时,我会习惯性地对照着《现汉》的释义和例句,体会它在时代洪流中的细微变化。这种“考古式”的查阅过程,充满了探寻的乐趣。这三者结合起来,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语言生态系统,从最基础的白话,到规范的现代表述,再到遥远的古典语境,一网打尽。对于一个对文字有偏执热爱的人来说,这简直是无法抗拒的组合。
评分说实话,一开始我对同时拥有这三本“巨著”感到有点“奢侈”,毕竟现在手机里装的App能解决大部分问题。但自从开始深度学习一些古代文学和进行一些专业领域的跨学科研究后,我才意识到这种“物理存在”的价值。它们之间的互相参照,构建了一个强大的知识网络。比如,在研究某篇明清小说时,遇到了一个看似现代的词语,我先在《现汉》里查出其现代标准释义,然后带着疑问去翻阅《古汉字字典》,看看它在古代的用法是否有所出入,最后再用《牛津高阶》去反查是否有对应的英文理解角度。这种多维度的审视,极大地深化了我对词汇意义的把握。它们不仅仅是字典,更像是三位语言学的“老前辈”,站在不同的时代高度,为我指点迷津。每一次的查阅,都伴随着对语言演变脉络的清晰感知,而不是被动地接受一个孤立的定义。这种主动构建知识体系的过程,才是学习真正的乐趣所在。
评分这套书的实用性,首先体现在其“颗粒度”的精准。对于我们这种需要严谨措辞的专业人士来说,模糊的定义是致命的。举个例子,《现代汉语词典》对近义词的辨析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它不会简单地告诉你A和B是近义词,而是会用精炼的语言指出它们在感情色彩、使用语境上的微妙区别,比如“赞扬”与“称赞”的侧重点差异。这保证了我产出的文字在准确性上不会出现偏差。而《牛津高阶》的优势在于它的权威性,尤其是在技术术语和学术表达上,它提供的翻译往往是业界公认的标准。我曾多次通过对比它和网络翻译结果,发现后者在某些专业名词上存在误导性。《古汉字字典》则更像是一把解密钥匙,帮助我还原那些被时间磨平的古语原貌。这三者结合,让我能够自信地在不同语言和时间维度上进行精确的表达和交流,极大地提高了我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减少了因措辞不当而导致的沟通成本。
评分拥有一套完整的权威词典,对我而言,更像是一种对“慢生活”的坚持。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的大脑习惯了碎片化的、即时的反馈,但真正的理解往往需要沉淀和回溯。《现代汉语词典》的厚重感,提醒我语言的规范性是需要时间去尊重的;《牛津高阶》的国际视野,让我明白交流的深度源于对双方文化的体察;而《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则让我学会了敬畏历史的积淀。我常常在晚上,关掉电脑,点上一盏台灯,随手抽出一本,翻到某一页,不是带着明确的目的去查某个词,而是纯粹地浏览。你会发现很多有趣的词条,它们的故事和演变过程,比任何网络小说都引人入胜。这种与知识进行深度、非功利性连接的体验,是任何App推送都无法比拟的。这三本词典,是我的知识基石,也是我精神休憩的港湾。
评分拿到这套词典时,最大的感慨就是“厚道”。不是说它有多么沉重,而是内容上的充实感。我主要负责一些涉外资料的校对工作,所以《牛津高阶》的使用频率非常高。我发现新版的例句更加贴近当代生活场景,不再是那种老掉牙的“The pen is on the table”式的示例,而是涉及到了科技、金融、流行文化等更前沿的领域。这对于保持翻译的鲜活度至关重要。比如,很多时候我们习惯于直译一些英文短语,但《牛津高阶》总能在第一时间给出最地道的中文对应,避免了“翻译腔”。至于《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虽然翻阅频率低于前两者,但它解决的是“质”的问题,而不是“量”的问题。我尤其欣赏它对异体字的标注和字源的简要说明,这让我在阅读一些古代文献时,能更深入地理解作者下笔时的细微考量。这套工具书的排版也做得相当人性化,字体清晰,版面疏朗,长时间阅读眼睛也不会感到疲劳,这对于需要长期伏案工作的我来说,是极其重要的细节考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