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荣生教授是北京国家会计学院的副院长,中国审计学会副会长,中国审计学界领军人物。其代表教材《审计学》已修订到第七版,根据财政部发布的修订后的38项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进一步强化了风险导向审计的思想,将风险导向审计理念全面贯彻到整个审计实务中。
自《审计学(第七版)/教育部经济管理类主干课程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出版以来,我国审计行业的法律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一系列新规定、新要求相继出台。根据财政部发布的修订后的38项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审计学(第七版)/教育部经济管理类主干课程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进一步强化了风险导向审计的思想,将风险导向审计理念全面贯彻到整个审计实务中。
本次修订增加了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内部控制评价、内部控制审计、国际内部审计发展趋势、信息技术对审计技术和方法的影响等内容,更新完善了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和法律责任。
秦荣生,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国家会计学院党委书记,长期从事审计和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工作,曾长期担任中国注册会计师考试委员会委员、中国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准则委员会委员,兼任中国审计学会副会长、中国总会计师协会副会长、多所大学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在《经济研究》、《审计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400多篇,出版著作38部,完成研究课题20多项。
卢春泉,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首席会计师,长期从事上市公司会计、审计、证券监管制度研究。曾在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证监会工作多年,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兼任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教授,深圳证券交易所博士后工作站指导专家、国际财务管理协会(1FMA)中国地区专家会员。在《人民日报》等报刊上发表论文30多篇,出版《创业板市场的制度创新》等著作十余部。
第1章 总论
1.1 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1.2 审计的概念和属性
1.3 审计的目标和对象
1.4 审计的职能和作用
第2章 审计的种类、方法和程序
2.1 审计的种类
2.2 审计的方法
2.3 抽样技术在审计中的应用
2.4 审计程序
第3章 我国审计的组织形式
3.1 政府审计机关
3.2 内部审计机构
3.3 民间审计组织
3.4 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和法律责任
第4章 审计准则和审计依据
4.1 审计准则
4.2 审计依据
第5章 审计证据和审计工作底稿
5.1 审计证据
5.2 审计工作底稿
第6章 审计计划、重要性和审计风险
6.1 审计计划
6.2 重要性
6.3 审计风险
第7章 内部控制系统及其评审
7.1 内部控制系统
7.2 财务报告内部控制
7.3 内部控制的描述
7.4 内部控制评价
7.5 内部控制审计
第8章 审计技术和方法的发展
8.1 账表导向审计
8.2 系统导向审计
8.3 风险导向审计
8.4 信息技术对审计技术和方法的影响
第9章 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
9.1 分项审计与业务循环审计
9.2 销售与收款循环概述
9.3 销售与收款循环的控制测试
9.4 营业收入审计
9.5 应收账款与坏账准备审计
9.6 其他相关账户审计
第10章 购货与付款循环审计
10.1 购货与付款循环概述
10.2 购货与付款循环的控制测试
10.3 应付账款审计
10.4 固定资产和累计折旧审计
10.5 投资性房地产审计
10.6 其他相关账户审计
第11章 生产与费用循环审计
11.1 生产与费用循环概述
11.2 生产与费用循环的控制测试
11.3 存货成本审计
11.4 存货监盘
11.5 存货计价审计和截止测试
11.6 应付职工薪酬审计
11.7 其他相关账户审计
第12章 筹资与投资循环审计
12.1 筹资与投资循环概述
12.2 筹资与投资循环的控制测试
12.3 借款审计
12.4 所有者权益审计
12.5 金融资产审计
12.6 其他相关账户审计
第13章 货币资金审计
13.1 货币资金概述
13.2 货币资金的控制测试
13.3 库存现金审计
13.4 银行存款审计
13.5 其他货币资金审计
第14章 完成审计工作与审计报告
14.1 期初余额审计
14.2 复核期后事项与或有事项
14.3 评价审计结果
14.4 审计报告的意义、作用和种类
14.5 审计报告的内容和审计意见的类型
14.6 编制审计报告的步骤和要求
14.7 管理建议书
第15章 验资
15.1 验资的范围和作用
15.2 验资的程序、要求和内容
15.3 验资报告
第16章 会计咨询、会计服务业务
16.1 会计咨询、服务业务的特点和范围
16.2 会计咨询、服务业务的程序和要求
16.3 代理记账与代理纳税业务
1.真实性和公允性
审计的首要目标是审查和评价反映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和其他有关资料的真实性和公允性。审查财务报表和其他有关资料的目的在于评价会计数据和其他经济数据的真实性和公允性,说明是否如实、恰当地反映了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收支状况及其结果以及与其有关的其他经济活动的真相,说明其记录和计算是否准确无误,所有经济业务是否全部人账或记录,从中发现问题,纠错揭弊,并作出纠正的意见和建议。政府审计和内部审计侧重于审查真实性,民间审计侧重于审查公允性。
2.合法性和合规性
审计的目标之一就是审查和评价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收支及有关的经营管理活动的合法性和合规性。审查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经营管理活动的目的在于评价其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的经营管理活动是否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是否符合会计准则的规定,揭露和查处违法乱纪行为,保护资财的安全完整,正确处理国家、地方、企事业单位、个人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促进被审计单位和整个国民经济健康、和谐地发展。
3.合理性和效益性
审计的另一目标是审查和评价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收支和经营管理活动的合理性和效益性。审查被审计单位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经营管理活动的合理性的目的在于评价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活动是否正常,是否符合事物发展的常理,是否符合企业经营管理的原理和原则。审查被审计单位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的经营管理活动效益性的目的在于评价被审计单位的供、产、销等各项经营活动和人、财、物等资源利用是否经济、是否讲究效率,经营目标、决策、计划方案是否可行、是否讲求效果,内部控制系统是否建立、健全,经济活动有无经济效益,并找出其原因和薄弱环节,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促使其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1.3.2 审计的对象
审计对象是指审计监督的客体,即审计监督的内容和范围的概括。正确认识审计的对象,有利于对审计概念的正确理解、审计方法的正确运用和审计监督职能的进一步发挥。
描述审计的对象,必须明确与审计对象有关的基本问题:一是审计的主体,审计的主体是指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即实施审计监督的执行者;二是审计的范围,审计的范围是指审计监督客体的外延,它是审计对象的组成部分,具体而言就是被审计单位;三是审计的主要内容,审计的主要内容构成审计对象的内涵,即财务收支及其经营管理活动;四是审计所依据的信息来源,审计所依据的信息是指形成审计证据的各种文字、数据以及电子计算机存储的信息等。
综上所述,审计的对象可以概括为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收支及其经营管理活动。具体地说,审计对象包括下列两个方面的内容。
……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接地气,没有那种过于学术化的枯燥感。作者在讲解每一个审计概念时,都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并且会辅以大量的实际例子,让我感觉像是在和一位经验丰富的审计师聊天一样,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到了知识。我特别欣赏书中关于审计风险的章节,它详细讲解了不同类型的审计风险,以及审计师如何通过风险评估来制定审计策略。这让我明白,审计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需要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和潜在风险来灵活调整的。这本书在章节的逻辑安排上也做得很好,从审计的基本概念到具体的审计程序,再到审计报告的生成,层层递进,环环相扣,让整个学习过程非常顺畅。我尝试着按照书中的思路去分析一些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发现真的能够找到很多以前忽略的细节,并且能够更准确地判断其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评分这本书绝对是学习审计的“硬核”宝典。它在理论深度上做到了极致,每一个审计概念的提出都 accompanied by rigorous theoretical support。我尤其被书中关于审计证据充分性和适当性的讨论所吸引,作者深入剖析了不同类型审计证据的可靠性,以及审计师如何通过有效的审计程序来获取足够、恰当的审计证据,从而支持审计结论。这让我对审计的科学性和严谨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此外,书中对审计质量控制的讲解也十分详尽,它阐述了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应该建立和执行哪些内部控制程序,以确保审计工作的质量。这对于培养一名合格的审计师来说至关重要。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常常会停下来,思考书中所提出的每一个观点,并且尝试将其与我所了解的审计准则和实务相结合。感觉这本书不仅提供了知识,更培养了我作为一名审计师应有的严谨、审慎和专业的态度。
评分这本书真是让我爱不释手,从头到尾读下来,感觉自己对审计的理解真的提升了一个台阶。尤其是关于风险导向审计的章节,讲得特别透彻。以前总觉得审计就是查查账,看看有没有错漏,但这本书让我明白,真正的审计是从识别和评估风险入手,把有限的资源集中在最有可能发生重大错报的领域。书中举了大量的案例,都是非常贴近实际的,比如关于收入确认、存货监盘、关联方交易等方面的风险点,分析得细致入微,而且给出了很具体的审计程序。读完这些案例,我发现自己以前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很多模糊不清的地方都豁然开朗了。作者在讲解审计程序时,也强调了职业判断的重要性,告诉我不能死搬教条,要结合具体情况灵活运用。而且,书中还专门辟出了章节来讲解内部控制审计,这让我对如何评价和测试企业的内部控制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我知道,一个有效的内部控制系统是防范舞弊和错报的第一道防线,而审计师正是要评估这道防线是否牢固。这本书对这些内容的处理,可以说是既系统又深入,真正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我受益匪浅。
评分作为一名在审计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从业者,我总是对那些能带来新视角、新思考的书籍充满期待。这本书恰恰满足了我的这种需求。它在传统审计理论的基础上,融入了许多当前审计实践中的新趋势和新挑战,比如信息技术在审计中的应用,数据分析在审计中的作用,以及对复杂交易和新型风险的应对策略。书中对数据分析审计的介绍让我印象深刻,它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几个分析工具,而是深入探讨了如何利用数据分析来提高审计效率和效果,如何通过分析发现潜在的风险点。这让我意识到,传统的审计方法在数字化时代需要不断更新和迭代。另外,书中对审计职业道德和独立性的强调也十分到位,这对于维护审计的公信力至关重要。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审计的理解更加立体和全面了,不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财务报表审计,而是能够更宏观地看待审计在整个经济体系中的作用和价值。
评分我最近正在准备注册会计师考试,这本书简直是我的“救命稻草”。考试的审计科目内容很多,而且很多概念都比较抽象,如果没有一本讲解清晰、条理分明的教材,真的很容易走弯路。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把复杂的审计理论拆解成一个个容易理解的模块,并且通过大量的图表和流程图,让抽象的概念变得可视化。我尤其喜欢它对审计报告章节的讲解,详细分析了不同类型审计报告的要素、适用情况以及对使用者有哪些影响。这对我理解审计报告的意义和价值至关重要。此外,书中还涵盖了审计证据的获取、评价以及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等实操性很强的内容。我发现,这本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引导,它教我如何去思考审计问题,如何去构建审计证据链。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常常会结合自己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然后对照书中的讲解,找到解决思路。感觉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在我迷茫的时候,总能给我指点迷津。
评分网上买书比较方便,价格公道,送货到家。
评分物流很快 书是正版 很喜欢
评分出 版 社: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评分.........ccc
评分奥巴马总统督促对金融改革采取行动
评分网上买书比较方便,价格公道,送货到家。
评分4目录
评分在家看看吧好的,我到捏你看的不少啊
评分此书是给没有基础的人看的,看完本书对审计这个科目有了直观的映象。相当不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