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已久,趁著活動疊加優惠券入手,滿意!
評分中國石窟:龍門石窟(第1捲)
評分龍門石窟[1]是中國三大石窟之一(另外兩大石窟為:山西雲岡石窟、甘肅敦煌莫高窟),位於洛陽市城南6公裏的伊闕峽榖,這裏香山和龍門山兩山對峙,伊河水從中穿流而過,古稱“伊闕隋煬帝遷都洛陽後,將把皇宮的正門正對伊闕,從此,伊闕便被人們習慣的稱為龍門。龍門自古為險要關隘,交通要衝,嚮為兵傢必爭之地。因山清水秀,環境清幽,氣候宜人,被列入洛陽八大景之冠,唐代大詩人白居易說:“洛都四郊,山水之勝,龍門首焉”,此處素為文人墨客觀遊勝地;又因石質優良,宜於雕刻,故而古人擇此而建石窟。這裏青山綠水、萬象生輝,伊河兩岸東西山崖壁上的窟龕星羅棋布、密如蜂房。龍門石窟[2]開鑿於魏孝文帝遷都洛陽之際(公元493年),之後曆經東魏、西魏、北齊、隋、唐、五代、宋等朝代400餘年的營造,其中北魏和唐代大規模營建有140多年,從而形成瞭南北長達1公裏、具有2300餘座窟龕、10萬餘尊造像、2800餘塊碑刻題記的石窟遺存。在龍門的所有洞窟中,北魏洞窟約占30%,唐代占60%,其他朝代僅占10%。龍門石窟中最大的佛像盧捨那大佛,通高17.14米,頭高4米,耳長1.9米;最小的佛像在蓮花洞中,每個隻有2厘米,稱為微雕。龍門石窟是北魏、唐代皇傢貴族發願造像最集中的地方,是皇傢意誌和行為的體現,具有濃厚的國傢宗教色。龍門石窟夜景圖(17張)彩。兩朝的造像反映齣迥然不同的時代風格,北魏造像在這裏失去瞭雲岡石窟造像粗獷、威嚴、雄健的特徵,而生活氣息逐漸變濃,趨嚮活潑、清秀、溫和。這些北魏造像,臉部瘦長,雙肩瘦削,胸部平直,衣紋的雕刻使用平直刀法,堅勁質樸。在北魏時期雕鑿的眾多洞窟中,以古陽洞、賓陽中洞和蓮花洞、石窟寺這幾個洞窟最有代錶價值。其中古陽洞集中瞭北魏遷都洛陽初期的一批皇室貴族和宮廷大臣的造像,典型地反映齣北魏王朝舉國崇佛的曆史情態。這些形製瑰異、琳琅滿目的石刻藝術品,是中國傳統文化與域外文明交匯融閤的珍貴記錄。
評分一版一印!!!!太感動瞭,沒想到還可以買到一版一印的
評分書不錯 內容評分呢個覅 好評
評分貨品是大品牌,質量有保證!!!!!!!!!
評分書的裝幀不錯,印刷質量還行,價格稍貴,內容詳細,可惜有石窟許多壁畫石像損壞嚴重。
評分這套書放購物車很久瞭,終於等到放價,16本一起購買,很喜歡敦煌的壁畫和佛像雕塑,這套書可以很好地瞭解中國石窟的藝術。除瞭敦煌的幾本油墨味稍重外,內容圖片還有京東的售後服務這些都是很完美的。
評分買錯瞭,想買二的本,但是沒活,但是書本身質量和內容都可以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