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的一個重要人物,和梁啓超有聯係
評分《文集》收録汪氏各體文章近五百篇,分七輯。各輯文章按發錶(撰寫)時間先後順序編排,集中而完整地展現瞭汪康年的生平經歷、辦報論政活動和思想變遷,可謂近代中國探索者的一份珍貴記録,爲研究汪康年其人及中國近代政治思想史和報刊史,提供瞭大量有價值的資料。汪康年(1860—1911),初名灝年,字梁卿;後改名康年,字穰卿。晚年號毅伯、恢伯、醒醉生。浙江錢塘(今杭州)人。中國近代著名報人、齣版傢、政論傢和社會活動傢。
評分還好吧……。…。……。…。…。…。……
評分首先是對報紙的定性,他認為"報者,若兵器,仁者用之,則可為至仁之事;不仁者用之,亦可為至不仁之事"(《論報章之監督》,《京報》,1907年6月21日,轉引自《遺著》捲二,第32頁)報紙是一種兵器,具有工具的性質,掌握在誰手中,它就為誰服務。因此要重視報品、報德,在汪康年眼中,報刊的品德有兩點極為重要:一、真實無假,不應該為贏得轟動效應,捏造誇大事實;這樣雖然當時見效,一旦為讀者知情,必將失去讀者信任。二、公正不偏,因報刊影響麵大,立言必須公正,不能因一己之好惡,混淆事實,顛倒黑白。否則不但自貶身份,還會敗壞社會風氣,不利社會穩定。
評分其次,對報紙社會責任的認識,主要由4點,一、監督功能,"報章者,所以監督政府,而謀社會之公益者也。故於政府之得失,社會之利害,或譽揚而贊成之,或防維而糾正之,報章之職分宜然也"。主張報紙應監督政府和社會,以使其趨嚮良性發展。二、啓濛功能,"夫振起社會,開發民智,不能無望於報",利用傳媒的傳播優勢,宣傳近代理念,開啓民智。三、溝通功能,"使官之所為,民無不知之。民有所苦,官無不知之。"利用報紙公開、迅速、普及的特點,將原本層層相隔的民間與政府聯係起來,上情下傳,下情上達。四、輿論指南功能,"蓋報者,全國人之指南"、"甚於火炮百倍",利用報紙進行正麵宣傳,扶正氣,刹邪氣。
評分還好吧……。…。……。…。…。…。……
評分定價偏高,首次整理,可以看看
評分幸好在京東買到瞭,很多地方都無貨。內容除瞭常見的汪氏筆記,輯錄瞭不少王在當時報刊上的文章,很有價值。裝幀也非常樸素典雅,鄭重推薦。
評分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