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本草经疏

神农本草经疏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明] 缪希雍 著,吴少祯 编,李玉清 校
图书标签:
  • 中医药
  • 本草学
  • 神农本草经
  • 医古文
  • 古籍
  • 养生
  • 中医经典
  • 药物学
  • 传统医学
  • 博物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ISBN:9787506748940
版次:1
商品编码:10858944
包装:精装
丛书名: 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床经典名著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1-08-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32
字数:412000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神农本草经疏》共三十卷,卷一、卷二有《续序例》上、下,《续序例》上有论文三十余篇及诸病应忌药总例,《续序例》下为阴阳表里虚实门、五脏六腑门、六淫门、妇人门、小儿门、外科等各科主证用药,卷三至卷五为玉石部.卷六至卷十一为草部,卷十二至卷十四为木部,卷十五为人部,卷十六至卷十八为兽部,卷十九为禽部,卷二十至卷二十二为虫鱼部,卷二十三为果部,卷二十四至卷二十六为米谷部,卷二十七至卷二十九为菜部,卷三十为补遗。每味药列有“疏”、“主治参互”、“简误”等项。
《神农本草经疏》内容切于实用,有“《经疏》出而《本草》亡”之说。宜于初学者学习、掌握,是中医药院校师生及临床医生必备的参考书。

作者简介

缪希雍,字仲淳,号慕台,海虞(今江苏常熟)人,明代医学家。约生于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卒于天启七年(1627年),享年七十余岁。著有《神农本草经疏》、《先醒斋医学广笔记》、《方药宜忌考》、《仲醇医案》等。

目录

卷一
卷二
卷三 玉石部上品
卷四 玉石部中品
卷五 玉石部下品
卷六 草部上品之上
卷七 草部上品之下
卷八 草部中品之上
卷九 草部中品之下
卷十 草部下品之上
卷十一 草部下品之下
卷十二 木部上品
卷十三 木部中品
卷十四 木部下品
卷十五 人部
卷二十三 果部三品
卷二十四 米谷部上品
卷二十五 米谷部中品
卷二十六 米谷部下品
卷二十七 菜部上品
卷二十八 菜部中品
卷二十九 菜部下品
卷三十 补遗

前言/序言


用户评价

评分

阅读——一个人的信仰!有阅读作信仰,就像一个看似严厉、冷酷的父亲,在孩子疲惫无力的时候,总是张开了双臂的温柔,等待他的孩子归来,然后用无言与沉默洗去孩子的疑虑、痛苦、挫折、孤独,再赋予他永恒的光明。阅读,是因为开始怀疑,开始彷徨。我们一直在苦苦的跋涉中找寻自己所要的答案。可是,生存是无情的,现实是残酷的,所要走的路在哪里?阅读,是为了找寻生存的答案,为了抵抗身边泛黄的流俗。选择阅读,就是选择孤独;选择阅读,就是选择怪异;选择阅读,就是选择边缘。我们想走的路,不只有分数,不只有公式,不只有文凭。那里有爱,有梦,有理想,有追寻。阅读,给了我每天一张洁白的纸。希望这张纸上有外在世界的精彩痕迹,更有内在的真正的自我唤醒。唤醒灵魂,灵魂才是真正的存在。有了灵魂,我们的每一天才可能有意义。有了意义,才开始有真正的信仰。

评分

素问直解,直捷明白晓畅,要言不繁,大畅经旨,值得学习!

评分

明张介宾编的内经归纳分类著作,满减价优质美。

评分

1、课堂实训。学生每次课都要在教师组织指导下进行课堂实训,记录分数,此项积分占总成绩的25% 。2、作业演练。每次课堂上,教师要利用一定时间对作业内容提问或组织学生演练,然后讲评。每次作业要积累分数,此项积分占总成绩的25% 。3、实践活动。学生在教师组织指导下,利用第二课堂活动时间,有目的地开展阶段性的实践活动,如:朗诵比赛、即兴演讲比赛、命题演讲比赛、论辩演讲比赛、小

评分

纽约这座繁华都市拥有极为密集的基础设施群。这里的每一天,二十八条地铁线要运送乘客四百五十万人次,足以绕地球三圈的地下电缆要满足市区堪比欧洲小国的用电量,供水系统要输送数百万吨净水,垃圾处理系统要将两万五千吨垃圾运出城外。

评分

这就是文化自信的表现之一。祖国的医学非常伟大,把这本书编起来的人也非常伟大,几乎把所有有关,幼儿中医的内容都囊括进去,花了很大力气,而且这个人在这本书还没编完就去世了,是我们传统医学的一个瑰宝,好好学习不辜负前辈。

评分

遇满减,顺手收几本唐代医书,品质甚好。

评分

支持中国传统文化,中医是国粹,不能就这样消亡了!

评分

孙氏的医学理念及临证经验主要汇集于《赤水玄珠全集》,《赤水玄珠》包括《赤水玄珠》、《医旨绪余》及《孙氏医案》,《赤水玄珠》约占全书九成,为孙氏医学实践及主要学术成就的结晶。书中证治理念多祖金元四大家刘完素、朱丹溪、张子和、李东垣之言,又兼采易水学派张洁古之说,亦时引刘宗厚《玉机微义》之语。孙氏曾师从于汪石山门下,汪氏乃刘完素及丹溪一脉传人,因而孙氏的医理犹重刘河间。然其虽师承河间之学,却不呆守其法,更将汪石山“辨《明医杂著》忌用参芪论”一篇列于《赤水玄珠》卷中,以抨击王汝言等“阳常有余而阴常不足”的偏执火热论者,还师学活法之真旨。足见孙氏虽承金元医家之遗续,却不泥于师法,终自成一家。时人论其医学谓:阐《素》、《难》之奥,“列其方而不泥其方,究其辞而融其意”。其承师法:“不泥其法,不离其法,以合离得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