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綱目

本草綱目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明] 李時珍 著,吳少禎 編,柳長華,柳璿 校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中國醫藥科技齣版社
ISBN:9787506749152
版次:1
商品編碼:10859435
包裝:精裝
叢書名: 中醫非物質文化遺産臨床經典名著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1-08-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1462
字數:2052000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本草綱目》是明朝醫學傢李時珍30餘年心血的結晶。全書共190多萬字,52捲,載有藥物1892種,收集醫方11096個,是我國醫學寶庫中的一份珍貴遺産。這部藥典,無論其嚴密科學的分類,還是其豐富的內容、流暢的文筆,都遠超當時任何一部本草著作。

內容簡介

《本草綱目》是在北宋·唐慎微《經史證類備急本草》基礎上,增刪考訂,整理匯編,不僅考核訂正瞭既往本草學中的若乾錯誤,而且綜閤集成瞭大量文獻資料,統之以更為嚴謹的藥物分類方法,薈萃瞭豐富的民間醫藥經驗,並將作者本人及傢族的實踐經驗與學術發明也溶入其間,成為一部對後世影響力巨大的本草巨著。
《本草綱目》由金陵鬍承龍初刻於萬曆二十一年,刊行後不久,即先後流傳到日本、朝鮮、越南等國,1656年,波蘭人蔔彌格將《本草綱目》譯成拉丁文本,書名《中國植物誌》,在歐洲維也納齣版。1676年米蘭齣版瞭意大利文譯本,1735年以後又被翻譯成法文、德文、英文、俄文等多種文字。
英國生物學傢達爾文在其著作中亦多次引用《本草綱目》的資料,並稱之為“1596年齣版的中國百科全書”。英國科技史傢李約瑟稱贊李時珍為“藥物學界中之王子”。1956年著名學者郭沫若為李時珍墓題詞“醫中之聖,集中國藥學之大成,造福生民,使多少人延年活命。偉哉夫子,將隨民族生命永生。”2010年3月9日,聯閤國教科文組織“世界記憶工程”亞太地區委員會在澳門宣布,包括《本草綱目》在內的3項中國珍貴文獻正式被列入亞太區《世界記憶名錄》。

作者簡介

作者:(明代)李時珍叢書主編:吳少禎注釋解說詞:柳長華等

目錄

序例第一捲
序例第二捲
主治第三捲
主治第四捲
水部第五捲
火部第六捲
土部第七捲
金石部第八捲
石部第九捲
石部第十捲
石部第十一捲
草部第十二捲
草部第十三捲
草部第十四捲
草部第十五捲
草部第十六捲
草部第十七捲
草部第十八捲
草部第十九捲
草部第二十捲
草部第二十一捲
榖部第二十二捲
榖部第二十三捲
榖部第二十四捲
榖部第二十五捲
菜部第二十六捲
菜部菜部第二十七捲
菜部第二十八捲
果部第二十九捲
果部第三十捲
果部第三十一捲
果部第三十二捲
果部第三十三捲
木部第三十四捲
木部第三十五捲
木部第三十六捲
木部第三十七捲
服器部第三十八捲
蟲部第三十九捲
蟲部第四十捲
蟲部第四十一捲
蟲部第四十二捲
鱗部第四十三捲
鱗部第四十四捲
介部第四十五捲
介部第四十六捲
禽部第四十七捲
禽部第四十八捲
禽部第四十九捲
獸部第五十捲
獸部第五十一捲
人部第五十二捲

前言/序言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次“中醫非物質文化遺産臨床經典名著”《中醫非物質文化遺産臨床經典名著:證類本草》點校本,我們選用的底本為金刻本,即《重修政和經史證類備用本草》。它是目前保存宋以前本草文獻最為完整、體例最嚴謹,刊刻精美頗具宋代監本特質的版本。圖譜繪製是金代著名工匠薑一刀所刻,齣品人是金·平陽府著名齣版傢張存惠。後跋是宋臣派往金協助修史文學傢宇文虛中所寫(《金史》捲七十九有傳)。在結構上保留瞭《大觀本草》以前本草著作的內容外,並入宋臣通直郎添差充收買藥材所辨驗藥材寇宗夷《本草衍義》內容。從而使此書在實用性、藥材辨僞、定度是非上很有參考價值。

評分

這樣厚的一本書為什麼沒有塑料膜包裝?留下好幾個黑指印,雖然不影響閱讀,但是有礙觀瞻!收藏的東西有點瑕疵總是有點不爽。

評分

支持中國傳統文化,中醫是國粹!

評分

醫學綱目一書為明代醫傢樓英所著,本書資料豐富,綱目清晰,為一部頗具法度的綜閤性醫書,在臨床上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評分

對病因證候學的研究成就最為卓越。該書五十捲,分為71類,栽述疾病病源證候共1739門,是中國最早的病源證候學專著。《韆金要方》、《韆金翼方》、《外颱秘要方》、《太平聖惠方》、《聖濟總錄》也多首引《中醫非物質文化遺産臨床經典名著:諸病源候論》之論,後述治療醫方。《病源》一書對臨床各科疾病廣收博采,對每一病證逐個深入研究,在病因方麵多有發現,或以其新的認識,提齣符閤實際的推斷,把隋以前和當時社會上存在的各種病證加以整理。同時《中醫非物質文化遺産臨床經典名著:諸病源候論》一書具有重要的曆史價值,從《漢書·藝文誌》到《隋書·經籍誌》所載古代醫書近三百種,但流傳至今已為數甚少,其中大量資料靠此書保存下來,如《養生方導引法》。宋以後醫著,病源證候亦多以此為據;在宋代,課試醫士將本書重要內容作為例題依據。《四庫全書》評謂:“《內經》以下,自張機、王叔和、葛洪數傢書外,此為最古。究其要旨。亦可雲論治之津梁矣。”

評分

很好的中醫書籍,趁活動先囤書,以後好好看看。

評分

書的品質一流,是正版!適用於醫學專業的人,平常人估計很難理解!

評分

很好很強大????

評分

好好學習,天天嚮上,好好成長,慢慢讀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