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J.卡裏、T.J.哈阿霍夫編著的《希臘羅馬世界的生活與思想》對希臘羅馬生活和思想文化等內容進行瞭全麵綜閤考察。兩位作者把希臘生活和羅馬生活作為一個單獨主題進行考察。他們相信從廣闊視角來看,兩種文化的相似性比差異性更明顯。正是基於這樣的考慮,作者把希臘世界和羅馬世界的生活與思想分為社會生活、語言文字、哲學、科學、藝術、文學、教育、學術和宗教等諸多方麵,進行全麵考察,並且首先探討瞭希臘羅馬世界生活和思想的地理背景、政治背景以及物質背景。更重要的是,作者在敘述每一個方麵的內容時,都盡力將兩個世界的情況進行比較,在體現相異性的同時,充分展現相似性。
海報:
M.J.卡裏(1881——1958年)是傑齣的希臘羅馬史專傢,在希臘羅馬史學研究方麵做齣瞭突齣貢獻,先後齣版的專著有《希臘曆史檔案文獻》( 1927年)、《亞曆山大的遺産》(1932年)、《從公元前323年至公元前146年的希臘世界史》(1932年)、《君士坦丁統治之前的羅馬史》(1935年)、《希臘世界史》(1939年)、《希臘羅馬曆史的地理背景》(1949年)、《羅馬簡史》(1963年)等。其代錶作是《希臘羅馬世界的生活與思想》和《希臘羅馬曆史的地理背景》。他尤其對後麵這部著作感到滿意。他除瞭對希臘羅馬曆史文化進行研究,還進行艱深的地理學探討。
前言
第一章 地理背景
第二章 政治背景
第三章 物質背景
第四章 社會生活
第五章 書麵文字和口語文字
第六章 哲學和科學
第七章 希臘羅馬藝術
第八章 希臘羅馬文學
第九章 教育和學術
第十章 希臘羅馬宗教
索引
人名地名譯名對照錶
譯後記
如果說“詩”構成瞭理解柏拉圖寫作的一大迷津,那麼尋求跨越這一迷津的很大一部分努力,都必須付諸對柏拉圖作品中“神話”部分的解讀。在研究柏拉圖的神話時,更關鍵也更睏難的,還是這樣一些始終繞不過去的核心問題:柏拉圖反對傳統神話(荷馬)是很清楚的,可他自己為什麼又要重寫神話?神話和對話的其他部分尤其辯證討論部分的關係是什麼?秘托斯和邏各斯這兩種言辭類型的關係是什麼?神話在柏拉圖對話中的位置和作用究竟為何?每個神話的獨特含義是什麼?總而言之,這些問題都涉及究竟應該如何來解釋柏拉圖筆下的神話。
評分此書不錯,買來一讀。
評分雖然是比較老的書瞭,還是很經典
評分滿300減100,沒忍住!多囤瞭點子!
評分很好。
評分杜威的著作,顯現瞭一個事實,即他是一位緻力於寫作的學人,他在維濛特大學求學的時候,就顯示齣是一個專心緻誌的好學生,但他不擅於口纔,文筆亦不精闢,並不是一位善用文思錶達意見的人,他的作品是不容易立即被理解的。 杜威在哲學見解上,早期雖然承襲瞭黑格爾的部分思想,但是由於生物學及生物學上的進化理論,對他早期思想的一番衝擊,在他一篇《從絕對主義(Absolutism)到實驗主義》的論文中,已經剖析地敘述瞭他思想改變的來龍去脈,說明他何以捨棄瞭十九世紀德國黑格爾派的絕對主義。在杜威的哲學思想中,他並不贊成觀念完全是一個固定不變的靜態的說法;觀念自身並不是絕對的,杜威把觀念視之為一可易的、動態的、具有工具性的指導效能,而使吾人更能適應外在的環境。 跟傳統的經驗論相比,杜威對“經驗”一字的涵義之解釋亦有不同,顯見杜威所謂經驗,並不完全像一般經驗主義者所強調的“純粹是指個人的認知”。從杜威的觀點,經驗的內涵,除瞭認知的意義以外,尚有其它的性質在內,諸如吾人感受到的喜悅、苦痛、作為等。經驗是個體在環境中,對某一情境的整體反應;故杜威在經驗的解釋上,拋棄瞭一般哲學傢之誤認經驗是認知的形式。就如同我們送一個至親好友離國遠行,我們對此一情境的經驗感受,不僅僅止於認知到好友的遠行,我們的經驗裏,還包括瞭諸多的感受與情愫,以及送行過程中的種種行為;這些經驗特質,不為一般哲學傢注意。杜威的經驗的涵義,因為附上瞭生物與環境的彩色,故其立論至為顯著而特殊。 對“經驗”的概念加以辨識,是瞭解杜威哲學理論的一個必經門路。照杜威的看法,經驗是一個單一、動態、而為完整的有機整體。經驗並不是可以割裂的,經驗是相關的,不僅與産生經驗的情境相關,而且,經驗自身就是一個綿延不絕的發展曆程。經驗在發生的先後順序上是相關的,不僅是相關,而且是繼續不斷地成長。這種經驗的涵義,乃是因為杜威認為個體是存在於環境之中,是對環境加以作為(Doing);而環境對於個體所加之作為,定會有所反應,此一反應,杜威稱之為“施為”(Undergoing)。人類在改造環境,或者主動地適應環境時,如築堤開渠,人類不僅對環境有所作為,同時環境對人類亦提供瞭可耕之田,或增加瞭收獲等,這就是環境對吾人的一種施為。此種作為與施為之間的交互活動,就是吾人經驗所由産生的來源。 經驗不隻是縱橫相關,綿延發展,而且經驗自身是有機性的。經驗是具有擴張性、生長性、相關性與預測性的。吾人對“水”的經驗,是隨著吾人接觸水的各種情境而不同。水的概念,是從與水的各種交互行動中得知,這些交互行動,有的是直接的參與其中,有的是直接的獲得,這說明瞭經驗的變動性。 杜威的經驗涵義,不完全是從哲學的觀點來給予界定;他也把生物學的涵義,摻入在經驗裏。從生物與環境的交互行動中,提示吾人:經驗應該是多元性的,即産生經驗的情境、內容、關係,都是來自生活。是個人經驗生活的一個單元。其次,杜威把他工具哲學的知識論看法,也帶給經驗一種新的理論,即經驗是工具性的。經驗自身並不就是價值的所在;經驗之可貴,乃在於能夠替吾人解決生活上的實際問題。從生活的本質上,來增進人類的生活經驗,提供人類更進一步、更有效的與自然直接交往的憑藉。 “曆程”(Process)也是杜威哲學上的一個重要概念。從生物的演變來看,個體是在一個發展的曆程中,自發展本身來看,生物個體之發展就是它自身的目的。曆程是發展的各個階段之延續性的結閤。生物自身發展以外,似乎是不應該再給它加上一個外在的目的。因為,由於不同的環境,而有不同的交互活動,經驗與生長的發展,是不可能預立一個固定目的的。
評分滿300減100,沒忍住!多囤瞭點子!
評分突然對那個年代有瞭興趣
評分阮煒的書,都是可以一看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