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病论

时病论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2025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清] 雷丰 著

下载链接在页面底部
下载链接1
下载链接2
下载链接3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5-02-21

图书介绍


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ISBN:9787117153287
版次:1
商品编码:10973035
包装:平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2-03-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66
字数:120000
正文语种:中文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相关图书





图书描述

内容简介

《时病论》共分为八卷。根据《内经》论四时的大意,分述各种时令病的病因、病理、症状特点,以及立法的依据,次列作者雷丰自拟的“诸法”和常用成方,最后,附以作者的临证验案,作为印证。
《时病论》文字简明,层次清晰,理论联系实际,方法切实可用,疗效可靠,一向为近世医家所推崇和应用。此次重刊书末附有方剂索引,便于读者查阅。本书可供中医临床工作者,特别是基层医师参考使用。

内页插图

目录

卷之一
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大意
春温
风温
温病
温毒
晚发
拟用诸法
辛温解表法
凉解里热法
清热解毒法
却热息风法
祛热宣窍法
辛凉解表法
清凉透邪法
清热保津法
清凉荡热法
润下救津法
清凉透斑法
备用成方
葳蕤汤
银翘散
小定风珠方
大定风珠方
消毒犀角饮
连翘败毒散
犀角地黄汤
三黄石膏汤
凉膈散
九味羌活汤
临证治案
春温过汗变症
春温甫解几乎误补
风温入肺胃误作阴虚腻补增剧
风温误补致死
风温夹湿
胃虚温病
胃实温病
有孕发斑
温毒发疹
喉痹急证
伏气晚发

卷之二
春伤于风大意
……
卷之三
卷之四
卷之五
卷之六
卷之七
卷之八
附论
方剂索引

精彩书摘

小产之后偶沾风痢
豫章邓某之室,小产后计有一旬,偶沾风痢之疾,前医未曾细辨,以腹痛为瘀滞,以赤痢为肠红,乃用生化汤,加槐米、地榆、艾叶、黄芩等药,服下未效。来迎丰诊,脉之,两关俱弦,诘之,胎未堕之先,先有便泻,泻愈便血,腹内时疼,肛门作坠。丰日:此风痢也,良由伏气而发。亦用生化汤除去桃仁,加芥炭、防风、木香、焦芍,败酱草为引,服二帖赤痢已瘳,依然转泻。思以立有云:痢是闭塞之象,泻是疏通之象。今痢转为泄泻,是闭塞转为疏通,系愈机也。照旧方除去防风、败酱,益以大腹、陈皮,继服二帖,诸恙摒去矣。
风痢病一误再误
城东孔某之子,放学归来,腹中作痛,下利清血,其父母疑为伤损,遂服草药,应效全无,始迎丰诊。脉象缓怠而小,右关独见弦强。丰日:非伤损也,是属春伤于风,夏生肠澼之候也。肠游虽古痢之名,然与秋痢治法有别,痢门成方,弗宜胶守。即用培中泻木法去炮姜,加黄连治之,服下未有进退。更医调治,便云血痢,所用皆是止涩之药,血虽减少,而腹痛尤增,甚则四肢厥冷。仍来商治于丰,诊其脉,往来迟滞,右关依旧弦强,此中土虚寒,被木所凌之象,总宜温补其脾,清平其肝,用暖培卑监法加黄连、川楝,服之腹痛顿止,手足渐温,惟下红未愈。照前法除去炮姜、智、楝,加芥炭、木香、枯芩、艾叶,令尝五剂,喜中病机,复用补中益气,方获全安。
……
时病论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时病论 mobi 下载 pdf 下载 pub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时病论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5

时病论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评分

飧泄

评分

风温

评分

寒湿入脾证成牝疟

评分

杏苏散∶治燥伤本脏,头微痛恶寒,咳嗽稀痰,鼻塞嗌塞,脉弦无汗。

评分

《时病论》主论湿热性质时行温病,其论多为季节性常见、多发病,传染性多不及《温疫论》等所论疾病强烈,或为温疫的小规模流行。虽然没收录烈性传染病(瘟疫),但很好补充了瘟疫内容,完善了瘟疫的理论和治疗。该书瘟疫治疗以脾胃内伤为基础,健脾化湿、清解少阳,佐以清热解毒、调畅气机,处方用药多属辨证用药,保留了部分特殊毒性药物。《时病论》(一卷)以《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夏伤于暑,秋必阂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的理论,首先分述春天的春温、风温、伤风等;夏天的泄泻、痢疾、中暑等;秋天的疟疾、湿温、秋燥等;冬天的咳嗽、伤寒、冬温等各种时令病的病因、病理、症状特点以及立法依据。次列作者自拟的治疗“诸法”和常用成方,最后,附以自己的临证验案,作为印证。本书理论联系实际比较密切,作者所拟的一些治法,都是从自己多年临床经验中总结出来的,所以方法切实可有,疗效较高,向为近世家所推崇和应用。是一本学习研究时令病很有价值的著作。《时病论》是首部以《内经》运气理论系统阐述外感病的专著。本书以四季分类,每季分为新感病邪即发和前季感邪越季而发两部分,顺序编为八卷,另附13篇医论。清•雷丰撰于1882年。以《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夏伤于暑,秋必痎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的理论,分述春温、风温、温毒、伤风、泄泻、痢疾、中暑、疟疾、湿温、秋燥、咳嗽、伤寒、冬温等各种时令病的病因、病理、症状特点,以及辨证立法的依据,次列作者自拟诸法及选方。有较高的临床实效,近代医家颇多采用。附论中以运气推究病因也值得进一步探讨。本书有多种刊本,1972年人民卫生出版社重印时,作了部分删节。

评分

阴虚之体患五色痢

评分

宣窍导痰法

评分

物美价廉物美价廉物美价廉

评分

时病论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时病论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5


分享链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