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儒傢生態意識與中國古代環境保護研究》以儒傢生態意識為對象,從理論與實踐相結閤的角度,對傳統環境意識和曆史時期的生態保護進行研究。具體包括儒傢生態意識、曆史上的環境保護兩方麵內容。儒傢生態意識則由其發生的哲學基礎(“天人閤一”論)、生態學知識基礎(生態係統論)、儒傢閤理利用與保護生態資源的主張、《周易》“三驅”禮的生態保護意義等內容構成;環保實踐的考察,主要以先秦、秦漢時期為對象,在勾勒其基本生態狀況的基礎上,試圖通過國傢製度層麵,如生態法律、生態職官等具體內容的研究,展現儒傢生態意識在古代生態保護方麵的作用,進而顯明儒學於當代“人與自然和諧”關係構建方麵,具有不可忽視的積極意義。
作者簡介
陳業新,1967年生,安徽霍邱人。2001年畢業於華中師範大學中國曆史文獻學研究所(曆史文獻學專業),獲曆史學博士學位;2001-2003年,為復旦大學曆史地理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人員。曾任中學教師、齣版社編輯,現為上海交通大學曆史係教授、博士生導師(科學技術史專業),入選教育部“新世紀人纔支持計劃”(2010年)。主要從事曆史時期環境變遷、災害史研究,先後發錶論文50餘篇,著有《災害與兩漢社會研究》(2004年)、《明至民國時期皖北地區災害環境與社會應對研究》等。
內頁插圖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天人閤一”論:儒傢生態意識的哲學基礎.
一、近些年來關於儒傢“天人閤一”思想研究述評——以“人與自然”關係的認識為對象
二、儒傢“天人閤一”思想論略——以“人與自然”關係的認識為對象
三、結語
第二章 生態係統論:儒傢生態意識發生的生態學基礎
一、生物“類”的認識及其生態保護意義
二、關於生態係統內生物生存環境的認識——生境論
三、關於生態係統內生物間關係的認識
四、九州的劃分——儒傢生態係統觀的具體反映
第三章 “樹木以時伐焉,禽獸以時殺焉”——儒傢生態資源的閤理利用、保護主張
一、“草木榮華滋碩之時,則斧斤不入山林”——儒傢閤理利用和保護山林資源的主張
二、“鴛鴦於飛,畢之羅之”——儒傢閤理利用和保護動物資源的思想
三、結語
第四章 《周易》“三驅”考釋——兼論“三驅”禮儀的生態保護意義
一、問題的提齣
二、“三驅”考釋
三、“成禮三驅”:戰國至漢唐時期蒐狩禮與“三驅”禮的性質變化
四、“申三驅於大信”——儒傢對“王用三驅”大義的申說
五、結語
第五章 戰國秦漢時期的氣候狀況研究
一、兩漢時期氣候狀況的曆史學再考察
二、戰國秦漢時期長江中遊地區氣候狀況研究
第六章 秦漢政府行為與生態
一、秦漢政區劃分與生態
二、秦漢人口政策與生態
三、移民實邊、屯墾政策與生態
第七章 生態職官考述——以先秦、秦漢時期為對象
一、先秦生態職官考述——以《周禮》為對象
二、秦漢時期生態職官考述
第八章 秦漢生態思想與生態保護法律
一、秦漢時期生態思想探析
二、秦漢時期生態保護法律
餘論
附錄:儒傢生態意識特徵論略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精彩書摘
陰、陽之氣的不同,使得人的生理器官具有其他動物器官所不具備的突齣功能。邵雍說:“人之所以靈於萬物者,謂目能收萬物之色,耳能收萬物之聲,鼻能收萬物之氣,口能收萬物之味。”(《皇極經世書·觀物內篇二》)動物雖在聽、視諸方麵與人有相同的功能,但人類耳、目等器官的功能遠比禽獸等器官的功能高級和復雜得多。“目之所睹者,禽獸皆能視也;耳之所可聞者,禽獸皆能聽也。視而知其形,聽而知其聲,各以其類者,亦禽獸之所能也。視萬形,聽萬聲,而兼辨之者,則人而已。睹形色而知其性,聞聲音而達其義”(《鬍子知言·往來》)。正是因為人擁有這些其他生物所不具備的辨識能力,人纔成為萬物之靈者:“人之所以為人者,何已也?日:以其有辨也。……以近知遠,以一知萬,以微知明,此之謂也”(荀子·非相》)。
其次,儒傢認為,人在萬物中的至靈、至貴地位,還與人的社會屬性有關。第一,人有仁義道德意識。荀子認為,天“生”之物有四類:一是如水火等沒有生命的物質,二為如草木等有生命而無知覺的植物,三乃如禽獸等有知覺但無道德意識的動物,四是既有生命、知覺且有道德意識的人類。上述四類存在物中,“水火有氣而無生,草木有生而無知,禽獸有知而無義,人有氣、有生、有知,亦且有義”。有瞭仁義等道德意識,並將它用於自然界之群、分,“序四時,裁萬物,兼利天下”,令萬物能從中獲益,人類因此而“最為天下貴”(《荀子·王製》),是天“生”萬物中最有價值者。董仲舒也說“天地之精所以生物者,莫貴於人”,究其因,乃在於“物疚疾莫能為仁義,唯人獨能為仁義”(《春鞦繁露·人副天數》)。《漢書·董仲舒傳》載董仲舒又曰:
人受命於天,固超然異於群生,入有父子兄弟之親,齣有君臣上下之誼,會聚相遇,則有耆老長幼之施;粲然有文以相接,歡然有恩以相愛,此人之所以貴也。
……
前言/序言
儒傢生態意識與中國古代環境保護研究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