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的排版和设计风格,透露出一种非常强烈的、政府文件式的严谨性。每一条技术措施后面都紧跟着对规范条文的引用,阅读起来缺乏叙事性,全是指令性的语言。我尝试从中寻找一些“为什么这么做”的设计哲学解读,希望能理解背后的逻辑演变,但很快就发现这是一个徒劳的过程。它假定读者已经完全理解了基础理论,直接切入到“应该怎么做”的层面。这使得这本书对于那些缺乏坚实工程基础的读者来说,门槛非常高。对于一个想了解“建筑产品选用”这个概念的非专业人士,这本书会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为它的每一句话都建立在大量预设知识之上。我感觉自己不是在阅读一本技术书籍,而是在参与一次国家级技术规范的解读会议,需要随时准备好查阅其他配套的法规文件才能完全理解其中的深意。
评分我注意到,书中对电气部分的设计措施相对详尽,尤其是在低压配电和防雷接地方面的论述,体现了那个时期对设备安全和系统可靠性的重视。然而,在网络化和智能化的大背景下,对于现代楼宇管理系统(BMS)的集成需求,这本书几乎没有涉及,这完全可以理解,毕竟2009年那个时候,这些技术的普及程度远不如现在。因此,如果有人希望通过这本书来指导一个现代化的、高度集成的智慧建筑的设计,他会发现很多关键的技术节点是缺失的。它提供的是一个“功能完备”的基础框架,而不是一个“高效智能”的框架。对于一个追求极致性能优化的设计师而言,这本书更多的是一个必须遵守的“底线”,而不是一个可以激发创造力的“灵感库”。它的价值在于确保设计的合规性和基础功能的实现,仅此而已。
评分翻开内页,那股特有的油墨和纸张混合的味道扑面而来,一股浓浓的“专业”气息。我特别留意了其中关于水系统和暖通空调部分的内容,试图对比一下近些年来技术迭代的速度。坦白讲,这本书里的很多参数和选型建议,虽然在当时是绝对权威的指导方针,但放在今天看,总觉得少了点“弹性”。比如,对于能效比的论述,显然没有充分体现当前全球对绿色建筑和超低能耗设计的严苛要求。我期望看到更多关于地源热泵系统初投资回报分析或者变风量系统优化控制策略的深入探讨,但书中的重点似乎更倾向于保证基础的、可靠的系统集成。阅读过程更像是在进行一场“考古”式的工程复盘,你得时刻提醒自己,这是十多年前的技术指导纲要。对于那些需要快速解决当前项目疑难杂症的现场工程师来说,他们可能更倾向于查阅最新的行业标准或企业内部的技术手册,这本书的系统性虽然强大,但其时效性是最大的限制。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非常朴实,那种老式技术手册的风格,拿到手上沉甸甸的,一下子就让人感觉这玩意儿的分量不一般。我本来是想找一本关于现代建筑材料应用趋势的入门读物,结果这本《国民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建筑产品选用技术(水·暖·电气)(2009年版)》给我的感觉就像是直接把我拉回了那个特定年代的工地上。它没有那些花哨的彩色图例,全是密密麻麻的文字和规范引用,阅读起来需要极高的专注度。我发现,对于一个刚接触这个领域的学生或者对最新技术感兴趣的工程师来说,这本书的阅读体验可能有点枯燥。它更像是一部工具书,而不是一本可以用来消遣或快速浏览的指南。我花了几个小时试图从中找到一些关于新型保温材料或者智能楼宇控制系统的章节,结果发现内容更多地聚焦于当时主流、经过时间检验的成熟技术和国家标准。总的来说,对于寻求前沿技术突破的读者,这本书可能需要被视为一份历史文献来对待,它的价值更多地体现在对规范的系统梳理上,而非对未来趋势的描绘。
评分总的来说,这本书的重量不在于它教你如何“创新”,而在于它告诉你如何“不犯错”。它是一部规范的集大成者,将水、暖、电三个关键子系统的产品选用原则,进行了体系化的整合。但这种体系化在某种程度上也带来了僵硬感。翻阅过程中,我不断地在脑海中进行“更新”操作:把书中提到的某些高能耗设备替换成现在的主流高效设备,把某些老旧的控制逻辑升级成基于物联网的反馈机制。这本书对于理解中国民用建筑设计在特定历史阶段的成熟标准非常有帮助,它提供了一个坚实的、经过验证的设计基石。但如果你期待它能引领你穿越到未来十年或二十年的建筑技术前沿,那这份期待注定要落空。它是一个可靠的锚点,但绝不是一面指引未来的旗帜。
评分帮朋友买的,朋友说还可以。值得推荐!
评分没什么说的,国家标准,工具书,包装很好,快递很快
评分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有:《结构》、《给水排水》、《暖通空调· 动力》、《电气》、《建筑产品选用技术》和《防空地下室》分册,均为2009年版本。
评分适合招标的技术参数编写
评分有点旧,还折了。像别人看过的
评分没什么说的,国家标准,工具书,包装很好,快递很快
评分比较满意
评分很好的工具书很好的工具书很好的工具书
评分很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