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完厚厚的一本三國演義,不禁感嘆曆史的“分久必閤,閤久必分”。三國演義真的為讀者生動活現地演義瞭一個曆史故事,也讓我從中學到瞭一些為人處世之道。 先來說說曹操這個人物帶給我的啓示。曹操一生都屬於十分大膽型的人物,也是十分奸詐的。他誤殺瞭呂伯奢一傢人,最後明知錯瞭,還要繼續殺瞭呂伯奢,其無情無義至此,陳宮便離他而去,曹操後來說的那句話耐人尋味:“寜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但反過來想想,如果當時他不趕盡殺絕的話,呂伯奢若真帶瞭些人過來追殺他,可能曹操會就此退齣曆史舞颱瞭。但是奸詐帶來的隻會是一時的小利,一直是奸詐的話,自然會遭到報應。後來董承一夥人便刺殺曹操,可惜事敗瞭。後來陸續都有一些人刺殺曹操,但都因一些意外而失敗瞭,否則這位曹阿瞞也不會叱吒風雲瞭。曹操給我的啓示就是,做人不能太狡詐。 與曹操截然相反的一個人物就是劉備瞭,他以仁義當先,他熱愛百姓。劉備一生的行為都與曹操相反,曹操奸詐,劉備仁義。劉備在落難時,還帶著百姓逃命,他管理一個新野,或是徐州,都是布施仁政,得到百姓的愛戴。 但不論是曹操還是劉備,他們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非常注重人纔,曹操失瞭一個呂韋,祭奠時他不哭自己曹傢的人,獨哭呂韋。他的謀臣郭嘉死後,他也十分痛心。劉備則更重視人纔瞭,起初趙雲並不是劉傢的將軍,但他十分器重趙雲,幾次留他,後來終於歸到瞭劉門下,纔使得那個扶不起的阿鬥兩次脫險。徐庶被曹操“拐騙”到那邊,在送彆時,劉備哭著送彆,還要砍掉擋在前麵的竹林,後來徐庶纔又迴來推薦瞭諸葛亮。劉備三顧茅廬更是成為聘用人纔的典範。 所以說,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需要招兵買馬,尋找誌同道閤的人,一同創建事業,這纔是成功之道。與之相反的例子便是袁紹瞭,照說袁紹與曹操一戰的時候,擁有明顯的軍事優勢,但袁紹為人不重視人纔,有許多忠臣在身邊也不知道。他如果聽忠臣的話,那曹操怎麼可能勝得瞭他呢?而他卻聽信一些小人的話,緻使敗給瞭兵力較少的曹操。三國演義還讓我學到:要善於聽取好的意見,忠言逆耳。曹操赤壁之戰為什麼會敗?我覺得還是因為沒有聽信好的意見,麵對新來的龐統這個外人,他卻毫不猶豫地相信瞭他的“連環計”,而麵對另一個臣子對他的忠言,那位臣子大緻說的是:“若敵人用火攻,如之耐何?”曹操答的大緻意思是:“現在這個季節,不會颳東南風,如果用火攻,那便是燒他們自己的營瞭”。這也怪不瞭曹操,他又不像孔明這個氣象專傢能知風雨。但既然有人提瞭建議,曹操也應該有所警覺呀,不然也不會敗瞭。另外一次就是劉備在一片靠近水的樹林中安七百裏連營,早有臣子嚮他提齣建議,說敵人如果用火攻怎麼辦?但他沒有接受,緻使後來真的被陸遜七百裏火燒連營。所以,能否正確聽取他人的意見,往往決定著事情的最終成敗。
評分內容不錯,孩子非常喜歡
評分一下買瞭很多本,很搞笑
評分很好,迴來就拿著看瞭
評分不錯,值得購買呀。不錯,值得購買呀。
評分應孩子強烈要求購買的書籍,孩子很喜歡。
評分兒子的最愛,做完作業馬上抱在手裏看得不亦樂乎,樂意唄。
評分少兒搞笑,學習之餘,值得一讀。
評分很不錯的一本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