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精锐对决:诺曼底战役中的英军第七装甲师 (英)波特,姚军 9787115389817

二战精锐对决:诺曼底战役中的英军第七装甲师 (英)波特,姚军 9787115389817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英] 波特,姚军 著
图书标签:
  • 二战
  • 诺曼底战役
  • 英军
  • 第七装甲师
  • 军事历史
  • 战争
  • 装甲部队
  • 历史
  • 波特
  • 姚军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博远慧达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ISBN:9787115389817
商品编码:11039706975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5-07-01

具体描述

温馨提示:我店与出版社联袂推出特价馆配图书,旨在为广大读者提供低价格,优品质的书籍。请认准书背封底直径为1厘米方型或圆型的小孔,此为正版馆配图书的标志。少数图书可能略有磨损但不影响您阅读!我店所有图特价书均从出版社直接进货。个别含光盘的图书可能因搬运途中光盘损坏,出版社断货的情况下一些光盘为原盘复刻,介意的同学请先联系客服。

基本信息

书名:二战精锐对决:诺曼底战役中的英军第七装甲师

定价:59.0元

作者:(英)波特,姚军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7-01

ISBN:9787115389817

字数:184000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1944年6月,盟军在诺曼底登陆之后,与驻守当地的德军展开了激烈的地面作战。发生于卡昂地区波卡基村的坦克战,是一次写入各国装甲战教科书的经典之战。参战的英军第七装甲师是曾经在北非和意大利的浴血奋战过精锐部队。
《二战精锐对决:诺曼底战役中的英军第七装甲师》详细介绍了诺曼底战役的背景和基本过程;英军第七装甲师的编制以及作战历程;英军参战部队装备的坦克装甲车辆、火炮、轻武器、战斗机等武器及战术;波卡基村伏击战的过程及其对整体战局的影响。

目录


作者介绍


戴维-波特曾在英国国防部工作了29年,业余时间专注于装甲战和坦克装甲车辆的研究,著有《步兵师指南:苏军坦克部队》、《战斗序列:二战中的红军》、《战斗序列:二战西方盟军》、《希特勒的秘密武器》等书。

文摘


序言



钢铁洪流下的诺曼底:勇士与战车奏响的解放序曲 1944年6月6日,那个被载入史册的“D日”,盟军的登陆部队如潮水般涌上诺曼底的海岸,犹如一把锋利的匕首,刺破了纳粹德国统治欧洲的坚固壁垒。在这场波澜壮阔的战役中,无数英雄儿女用鲜血和勇气书写了历史的篇章。而当我们回溯这场战役的脉络,深入剖析那些关键的军事力量时,一个身影显得尤为醒目——它曾是英国陆军的王牌,是北非沙漠中的传奇,更是诺曼底登陆战役中不可或缺的钢铁洪流。 本书并非聚焦于某个特定的部队,而是以宏大的视角,审视二战中那些被誉为“精锐”的军事力量,以及他们在重大战役中的激烈碰撞。我们将穿越历史的迷雾,重温那些决定战争走向的关键时刻,感受不同国家、不同兵种之间惊心动魄的较量。 黎明前的黑暗:战前准备与战略博弈 在诺曼底登陆的炮火硝烟尚未升起之前,一场更为隐蔽却同样激烈的较量早已在全球范围内展开。各国军事领导人、战略家们在地图前勾勒着未来战争的蓝图,情报机构在暗影中穿梭,为各自的指挥官提供着至关重要的信息。而各国的精锐部队,则在各自的训练场上磨砺着钢铁意志和精湛技艺,等待着命运的召唤。 我们将深入探讨盟军为诺曼底登陆所做的周密准备。从登陆艇的设计、伞兵的训练,到航空兵的制空权争夺,再到海军的火力支援,每一个细节都凝聚着无数人的智慧与汗水。我们将了解盟军如何克服巨大的后勤挑战,如何在高强度的战术演练中不断完善协同作战的能力。同时,我们也将审视轴心国,尤其是德国,如何在战前对盟军的动向进行预判,他们是否有所警觉,又采取了哪些防范措施。 钢铁的碰撞:装甲部队的先锋作用 在现代战争的舞台上,装甲部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们以其强大的火力、坚固的防护和迅捷的机动性,成为了战场上的主导力量。在诺曼底战役中,装甲部队更是扮演了决定性的角色。 我们将聚焦那些在战役中表现出色的装甲部队,并非局限于某一个国籍或番号。我们会探讨不同国家装甲部队的战术思想、装备特点以及在实战中的表现。例如,那些在早期战争中凭借强大的装甲力量横扫欧洲的德军装甲师,他们的进攻战术是否在诺曼底受到了有效的遏制?而那些在战火中浴血奋战、不断成长壮大的盟军装甲部队,又是如何一步步夺取战场主动权的? 我们还会深入分析坦克的设计理念、技术革新以及战场上的优劣势。例如,重量级的重型坦克与灵活的中型坦克在不同作战环境下的表现差异,火炮口径、装甲厚度、发动机性能等关键参数如何在激烈的交火中决定生死。我们将通过具体的战例,展现装甲部队在突破敌军防线、支援步兵进攻、反坦克作战等关键环节所发挥的核心作用。 步兵的血与火:步坦协同的战场艺术 尽管装甲部队是战场上的钢铁巨兽,但步兵仍然是战争中不可或缺的血肉之躯。步兵与装甲部队的协同作战,是现代战争中取胜的关键。在诺曼底的泥泞和炮火中,步兵用自己的生命为坦克开路,用勇气和牺牲换取阵地的推进。 本书将描绘步兵在诺曼底战役中的英勇表现。我们将了解不同国家步兵的作战编制、武器装备以及战术运用。从登陆滩头阵地艰苦卓绝的争夺,到深入敌后腹地的艰难推进,步兵们所面对的不仅仅是敌人的枪林弹雨,还有残酷的自然环境和漫长的补给线。 我们将深入探讨步坦协同的战术艺术。步兵如何在坦克的火力掩护下对付反坦克武器?坦克又如何在步兵的引导下精确打击敌军目标?我们将通过生动的描写,展现步兵与装甲部队之间默契的配合,那种生死相依、并肩作战的情谊,以及在这种协同中诞生的无数战术奇迹。 空中优势的争夺:制空权对战局的影响 在二战时期,制空权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谁掌握了制空权,谁就能在战场上占据主动。在诺曼底战役中,盟军强大的空军力量为登陆部队提供了坚实的空中支援,有效地压制了德军的空中力量,并在战场上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书将剖析诺曼底战役中空战的激烈程度。我们将了解盟军强大的轰炸机群如何摧毁德军的补给线、交通枢纽和军事目标,以及战斗机如何与德军的空军进行殊死搏斗,争夺制空权。我们也会探讨轴心国在空中力量上的劣势,以及这种劣势如何最终影响了战场的走向。 空中力量的支援,不仅体现在对敌方目标的打击,更在于对己方部队的保护。战斗机对登陆滩头和推进中的步兵的掩护,轰炸机对德军反扑的有效阻击,都为盟军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战役的转折点:关键战斗与战略突破 诺曼底战役并非一帆风顺,其中充满了艰辛的战斗和出乎意料的转折。那些决定战役走向的关键战斗,凝聚着无数将士的智慧与勇气。 我们将回顾那些标志性的战役,例如登陆滩头的激烈争夺,卡昂战役的胶着拉锯,以及著名的“市场花园”行动。我们将深入分析这些战役的战略背景、战术部署以及战役结果,探讨它们对整个诺曼底战役乃至二战进程所产生的影响。 我们还会关注那些在战役中展现出非凡才能的指挥官们。他们的战略眼光、决策勇气以及对部队的激励,往往能成为扭转战局的关键。他们的指挥艺术,以及他们在极端压力下的表现,都将为我们提供宝贵的历史借鉴。 战后的反思与历史的遗产 诺曼底战役以盟军的胜利告终,但战争的代价却是沉重的。数以万计的生命在这片土地上消逝,无数的家庭因此破碎。这场战役不仅是军事上的较量,更是对人性、对战争意义的深刻反思。 本书将不仅仅停留在战争的描绘,更将引申出对战役背后所蕴含的历史意义的探讨。我们将反思战争的残酷性,以及和平的珍贵。我们将关注战后对参战人员的安置与抚恤,以及对战争罪行的追究。 同时,诺曼底战役所留下的军事遗产也值得我们深入研究。那些在战役中被证明有效的战术、装备和组织形式,至今仍对现代军事学产生着深远的影响。这场战役的经验教训,对于我们理解军事历史、研究战争规律,以及维护世界和平,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这是一场关于勇气、智慧与牺牲的史诗。这是一次关于钢铁、鲜血与信念的交响。在这本书中,你将不再仅仅是一名读者,更将化身为一名身临其境的观察者,与那些伟大的战士们一同感受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理解那些精锐部队为何能成为历史的焦点,以及他们在这场决定命运的战役中,是如何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得非常引人注目,那种厚重的历史感扑面而来,让人立刻联想到那个硝烟弥漫的年代。我特别喜欢封面上那种略带复古的字体和色调,仿佛能透过纸张感受到当年士兵们的紧张与决心。拿到手里分量十足,这让我对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充满了期待。从排版上看,作者似乎非常注重细节,每一个章节的标题都经过精心推敲,让人一看就知道接下来的叙述会是多么的扣人心弦。我之所以选择这本书,是因为我对特定历史时期的军事行动有深入的兴趣,而“诺曼底”这个词本身就代表着无数传奇和惨烈的瞬间。这本书的装帧质量也无可挑剔,内页纸张的触感极佳,即便是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眼睛疲劳,这对于一本厚重的历史著作来说至关重要。我希望作者能在字里行间,不仅仅是罗列战术部署,更能描绘出那些鲜活的个体在宏大历史背景下的挣扎与成长。期待它能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去理解那场世纪之战的复杂性与人性光辉。

评分

总而言之,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最大感受是其百科全书式的丰富性与人文关怀的完美结合。它不仅详尽记录了军事行动的每一个关键节点,更难得的是,它没有忘记记录“人”的维度。通过对个体士兵日记、书信的引用,作者成功地捕捉到了战争的残酷、恐惧、勇气和偶尔闪现的幽默,使得严肃的军事分析不再是冷冰冰的数字游戏。这种对人性的关注,让厚重的历史题材变得更加可亲近、更具共情力。我强烈推荐给所有对二战史、军事史感兴趣的读者,它提供了一个既专业又充满温度的叙事,是一部值得反复品读的重量级作品,其价值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愈发显现。

评分

这本书的插图和地图设计,是另一个让人眼前一亮的设计。高质量的地图是理解复杂战役布局的灵魂,而这本书的地图绘制得清晰且信息量极大,关键的地理特征、部队部署和进攻路线都被标注得一目了然。我发现自己不再需要频繁地翻阅附录或查阅外部资料来弄清某个地点的战略意义,作者已经将必要的视觉辅助工具巧妙地融入了正文的阅读流程中。此外,穿插其中的一些罕见照片和个人素描,更是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它们为抽象的军事名词赋予了具象的面孔和故事。这种图文并茂的处理方式,极大地提升了阅读的效率和乐趣,尤其是对于视觉学习者来说,是莫大的福音。可以说,地图和图片的质量,直接决定了读者能否有效“重现”当年的战场情景。

评分

阅读体验方面,这本书的语言驾驭能力着实令人佩服,它既保持了军事史料的严谨性,又避免了过度技术化的枯燥。行文流畅自然,即便是像我这样非专业军事历史研究者,也能轻松跟上作者的思路,理解那些复杂的战场动态。更难得的是,作者似乎花了大量篇幅去挖掘那些被主流叙事忽略的侧面信息,比如后勤补给的日常困境、不同兵种之间的协作摩擦,以及前线士兵的心理变化。这些细腻的描写,极大地丰富了故事的层次感,让冰冷的战役图景变得有血有肉。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关键转折点上所展现出的那种克制而有力的叙事节奏,该铺垫时绝不含糊,该爆发时又如山洪倾泻,将读者的情绪牢牢地拽入历史洪流之中。这种高超的叙事技巧,让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历史记录,更像是一部引人入胜的史诗。

评分

这本书的理论深度和史料挖掘的扎实程度,是让我最为赞赏的地方。我感觉作者在动笔之前,对相关的档案、回忆录以及战地报告进行了地毯式的搜集和交叉验证。这使得书中的每一个论断和每一个细节都显得有根有据,极大地增强了作品的说服力。不同于一些仅仅停留在战术层面的著作,这本书显然尝试去构建一个更宏观的分析框架,探讨了战略决策背后的政治考量、情报误判的影响,以及特定文化背景如何塑造了参战部队的战斗风格。对于我个人而言,我希望能够从中学到更多关于指挥艺术的精髓,理解在极端压力下,领导者是如何权衡风险与收益的。这种对深层逻辑的探究,使得这本书的价值远超一般通俗历史读物,它更像是一部高水平的军事思想教科书。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