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2019MBA MPA MPAcc联考综合能力数学高分指南》,适用于2019年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MBA、MPA、MPAcc管理类联考的考生复习备考使用。本书严格按照MBA、MPA、MPAcc管理类联考的综合能力大纲数学模块的结构编写,每章都分为考试要点剖析、基础过关题型、强化突破题型、核心专题点睛和阶梯化精练题。对每道例题详细解析,阶梯化精练题又分为基础和强化两部分,并附有近几年的考试真题及数学核心考点公式,有很好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新书信息暂无
2019MBA MPA MPAcc MEM管理类联考与经济类联考综合能力逻辑高分
作者:杨武金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ISBN: 9787040493771
定价: 72.00
出版时间: 2018-03
装帧: 平装
字数(千字): 660
开本: 16开
页数: 419
版次: 1
印刷时间: 2018-03
内容简介
《2019MBA、MPA、MPAcc、MEM管理类联考与经济类联考综合能力逻辑高分指南(高教版)》严格按照管理类硕士联考综合能力考试大纲的要求进行编写,根据联考的命题思路、方法和原则,把握联考的命题新动向。《2019MBA、MPA、MPAcc、MEM管理类联考与经济类联考综合能力逻辑高分指南(高教版)》首先介绍逻辑推理,然后介绍论证推理,其中的每一章都围绕某个考点,先介绍相应的逻辑知识和逻辑基本方法,然后对可能出现的各种类型的逻辑试题进行深入分析和详细讲解,并给出大量同类型的试题供考生进行同步训练,最后给出这些同步训练题的参考答案和具体分析。
《2019MBA、MPA、MPAcc、MEM管理类联考与经济类联考综合能力逻辑高分指南(高教版)》的实战性强,短期强化见效快,使复习事半功倍,可以作为管理类硕士联考备考辅导用书。
目录
前辅文
一部分 非形式推理
一章 抽象与分析
一节 考试要点及内容精析
第二节 题型归纳与专题点睛
第三节 阶梯化训练题及解析
第二章 归纳推理
一节 考试要点及内容精析
第二节 题型归纳与专题点睛
第三节 阶梯化训练题及解析
第二部分 论证与解释
第三章 削弱
一节 考试要点及内容精析
第二节 题型归纳与专题点睛
第三节 阶梯化训练题及解析
第四章 加强
一节 考试要点及内容精析
第二节 题型归纳与专题点睛
第三节 阶梯化训练题及解析
第五章 假设
一节 考试要点及内容精析
第二节 题型归纳与专题点睛
第三节 阶梯化训练题及解析
第六章 解释
一节 考试要点及内容精析
第二节 题型归纳与专题点睛
第三节 阶梯化训练题及解析
第七章 评价
一节 考试要点及内容精析
第二节 题型归纳与专题点睛
第三节 阶梯化训练题及解析
第三部分 形式推理
第八章 直言命题及其推理
一节 考试要点及内容精析
第二节 题型归纳与专题点睛
第三节 阶梯化训练题及解析
第九章 基本复合命题及其推理
一节 考试要点及内容精析
2019MBA MPA MPAcc MEM管理类联考与经济类联考综合能力写作高分指南
作者: 陈君华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ISBN: 978-7-04-049378-8
定价: 59
出版时间: 2018-2
装帧形式: 平装
字数(千字): 660
开本: 16开
版次: 1
印刷时间: 2018-2
为了更好地帮助各位考生进行写作备考,陈君华编著的
《MBAMPAMPAccMEM管理类联考与经济类联考综合能力写作高分指南》将紧扣管理联考和经济联考考试大纲的写作部分,并结合作者多年的考前辅导教学经验以及长期潜心研究古今中外写作技法的深刻心得,秉承“准确、高效”的原则,通过着力强化、提升考生的分析、论证能力,来达到提升考生应试水平和得分能力的*终目的。
本书为考生提供由作者独创的“图表型”、填空式分析写作法,确实可以行之有效地帮助考生快速提高读题、找错、析错、成文的能力;论说文部分为考生提供了常用的六种论证方法和真题范文,快速提高考生论说文写作水平
上编 论证有效性分析
YI章 应试基础
YI节 大纲解析
二节 思维方式
三节 样题解析
四节 精SHOU*选习题
二章 推理图解
YI节 图解概论
二节 图解范例
三节 精SHOU*选习题
三章 找错析错
YI节 基本套路
二节 开拓思路
三节 精SHOU*选习题
四章 成文写作
YI节 写作技巧
二节 应试误
三节 模拟试题
五章 历年真题
YI节 一月联考真题
二节 十月联考真题
三节 经济联考真题
下编 论说文
YI章 应试基础
YI节 考试大纲
二节 评分标准
三节 常考主题
二章 题型分析
YI节 命题作文
二节 话题作文
三节 立论作文
四节 评论作文
五节 观点分析
六节 案例分析
三章 审题立意
YI节 基本原则
二节 经典示例
三节 精SHOU*选习题
四章 成文写作
YI节 文体简介
二节 论据运用
三节 论证说理
四节 段落写作
五节 写作模块
六节 模拟试题
五章 历年真题
YI节 管理联考真题
二节 经济联考真题
三节 经典真题范文
参考文献
第二节 题型归纳与专题点睛
第三节 阶梯化训练题及解析
第十章 多重复合命题及其推理
一节 考试要点及内容精析
第二节 题型归纳与专题点睛
第三节 阶梯化训练题及解析
附录一三套逻辑推理全真模拟试题与解析
逻辑推理模拟试题与解析(一)
逻辑推理模拟试题与解析(二)
逻辑推理模拟试题与解析(三)
附录二2015—2018年MBA、MPA、MPAcc管理类联考逻辑推理真题与解析
2015年MBA、MPA、MPAcc管理类联考逻辑推理真题与解析
2016年MBA、MPA、MPAcc管理类联考逻辑推理真题与解析
2017年MBA、MPA、MPAcc管理类联考逻辑推理真题与解析
2018年MBA、MPA、MPAcc管理类联考逻辑推理真题与解析
附录三2012—2018年经济类联考逻辑推理真题与解析
2012年经济类联考逻辑推理真题与解析
2013年经济类联考逻辑推理真题与解析
2014年经济类联考逻辑推理真题与解析
2015年经济类联考逻辑推理真题与解析(节选)
2016年经济类联考逻辑推理真题与解析(节选)
2017年经济类联考逻辑推理真题与解析(节选)
2018年经济类联考逻辑推理真题与解析(节选)
这本陈剑的MBA备考资料,尤其是那本数学高分指南,简直是我的救命稻草!我一直是那种对数学有天然恐惧的人,每次看到那些复杂的公式和排列组合题就头大。但这本书的讲解方式非常细腻,不是那种干巴巴的理论堆砌,而是真正从一个“数学小白”的角度出发,把那些抽象的概念掰开了揉碎了讲。我记得有一次,我对某个概率问题怎么都想不通,快要放弃的时候,翻到书里一个关于彩票中奖的例子,一下子就豁然开朗了。作者的思路非常清晰,每一步推导都有理有据,而且大量的例题选择都紧扣历年真题的风格,做完一遍后,感觉自己对数学的信心都涨了不少。坦白说,市面上很多辅导书都有“为难考生”的倾向,题目难度设置得很高,但这本书的重点非常明确——直击高分,而不是追求偏难怪。它教会我的不仅仅是解题技巧,更重要的是建立起一种面对数学难题时的沉着冷静的心态。对于我这种基础薄弱的跨专业考生来说,这套书的数学部分,是目前为止我接触到的最贴合实战,也最能有效提升分数的一套资料,强烈推荐给所有在数学上挣扎的朋友们!
评分这套备考材料最让我感到惊喜的一点,是它在“模块间的关联性”上做得很出色。很多考生备考时是孤立地看待数学、逻辑和写作的,觉得它们是三个独立的部分。但陈剑的这套指南,尤其是综合能力部分,似乎在暗示或明示这些模块之间的底层逻辑是相通的。例如,在逻辑部分学习了如何辨析因果链条后,你会发现,自己在分析论证有效性写作时,也能更快速地找出论据与结论之间的薄弱环节。同样,数学中对数据敏感度的训练,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你在阅读写作材料时对数字和比例的把握。这种跨模块的思维迁移能力,是教科书式的辅导材料很难提供的。它不仅仅是给你提供了“解题工具”,更重要的是在重塑你作为管理者的思维框架。我感觉自己在做题的过程中,思维模式本身就在被重塑,从一个被动接受信息的学习者,变成了一个主动构建逻辑和框架的思考者,这种综合性的提升,远超出了单纯的分数提高本身。
评分陈剑这套资料的整体编排理念,给我的感觉就是“效率至上,直击考点”。我对比过好几本其他机构的资料,很多都有很多偏离主线的扩展内容,读起来费时费力,但真正考到的点却寥寥无几。这套书的优势就在于它的“克制”。它不会把所有你能想到的知识点都塞给你,而是非常精准地筛选出那些在过去十年乃至更长时间内,反复出现、且占据高分比重的核心内容。比如,在数学部分,他对那些计算量大但得分率低的“冷门题型”就点到为止,将更多的篇幅和精力集中在那些“简单高分题”和“中等区分度题型”的解法优化上。这种策略非常符合MBA联考的选拔机制——它考察的是管理人才的综合判断能力和快速决策能力,而不是让你去参加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因此,当我带着这种“目标明确”的心态来使用这套书时,我能感觉到备考的压力大大减轻了,因为我知道我正在投入时间在“有效得分”的领域,而不是盲目刷题。
评分关于写作部分,说实话,我一开始对这本指南的期待值并不高,毕竟写作这种东西,感觉更多依赖的是长期的阅读积累和临场发挥。但这本书,特别是针对“论证有效性分析”(简称论证有效性)的梳理,彻底颠覆了我的看法。作者精准地指出了MBA写作考试中,论证有效性部分最容易踩的“十大逻辑谬误”,并且对每一种谬误都给出了非常具体、可操作的“靶向批评”句式。这意味着,即使你的中文表达能力不是顶尖的,只要你按照书里给的句式模板去套用和修改,也能迅速构造出有深度、有结构的文章。更绝妙的是,它还提供了一些关于“管理类综合写作”的“框架式”构建方法,比如如何快速搭建“观点提出—论据支撑—可行性分析—总结升华”的结构。这对于时间紧张的考生来说,简直是救命的稻草。以前写作文总是抓耳挠腮,不知道如何组织语言,但现在我有了自己的“写作工具箱”,下笔时自信心倍增。这部分内容,与其说是“指南”,不如说是一套高效的“应试生产线”的说明书。
评分综合能力里的逻辑部分,简直是为我这种“文字游戏”爱好者量身定做的神器!我总觉得逻辑题就是考验你的反应速度和文字敏感度,但事实证明,没有系统的训练,光靠天生的语感是走不远的。陈剑的这本逻辑高分指南,结构编排得极其巧妙。它不是按照传统的“论证、非论证”那种刻板的分类,而是更偏向于解题场景的划分。比如,专门有一个章节讲解如何快速识别“削弱”和“加强”中的“迷惑项”,这一点太实用了!很多时候,题目给出的干扰项看起来非常有道理,但书里通过对比论据和结论的关联强度,教你如何精准定位“最强支持”或“最弱反驳”。我特别欣赏它对“假设”和“评价”题型的区分讲解,非常到位。以前我总是把这两类题混淆,但读完这一章后,我立刻明白了核心差异在于“是否需要独立于已知信息之外的额外条件”。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比较活泼,读起来不枯燥,它更像是一个经验丰富的前辈在手把手教你如何“套路”出题人的思维陷阱,而不是冷冰冰地灌输知识点。逻辑部分我只刷了三遍,正确率就稳定在了90%以上,效率惊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