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题"大唐故翻经大德益州多宝寺道因法师碑文并序",碑文三十四行,满行七十三字,楷书。碑额处龛一佛二菩萨像,下题楷书"故大德因法师碑"。李俨撰文,欧阳通书,常长寿、范素刻。碑螭首龟趺,通高三百一十二厘米,宽一百零三厘米,厚二十七厘米。唐龙朔三年(663)刻。此碑原立于长安怀德坊慧日寺,现藏西安碑林博物馆。
评分茶述 裴汶
评分前几年莫拉克台风把一个原住民的村落毁掉了。这个村落在日本统治时期已经有相当毁坏。重建的时候,人们就认为要重建一个更像原来原住民味道的村落,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都要考察——耳坠、发式、手镯、衣服、屋子等。如果用旧的方法,就是要去台湾三个收藏原住民资料最多的地方去填单子,一个是历史博物馆,一个是中研院的民族学研究所,一个是台大的人类学系。现在不用了,输入“原住民”就可以找到相应的信息。
评分蒙史 龙膺
评分宋、元代茶书
评分茶笺 屠隆
评分同州圣教序碑出版较少,本书黑白印刷,字口颇清晰,效果不错。
评分罗蚧茶记 熊明遇
评分近几年来,台湾学界中生代学者的著作相继在大陆出版。2012年,王汎森的著作《傅斯年:中国近代历史与政治中的个体生命》引进,颇受大陆学界关注并逐渐为大众所熟悉。如果把胡适、傅斯年、郭廷以等算作第一代,余英时、许倬云算作第二代,那么王汎森等学者可算作台湾第三代学者。曾任“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并在2010年升任“中研院”副院长的王汎森,可算是台湾人文学科的领导者,第三代学者的代表人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