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中国企业并购年鉴2012》第一部分首先回顾了中国并购市场的经济环境、资本市场环境及法律政策环境,然后总结了中国并购市场2011年的市场特征及市场亮点,从总体上展示了市场的全貌。
第二部分分别列明股权交易统计、资产交易统计和专项统计的结果。股权交易和资产交易是基本的统计分类,专项统计则是对于并购市场的热点所进行的分项统计。
对于股权交易,先从时间、区域、行业、企业性质、交易类型、标的股份性态、支付方式、是否一致行动人、交易规模等9个角度考察全部股权交易的总体情况,然后分上市公司扩张性交易、上市公司收缩性交易和上市公司股权交易三个类别分别列明统计结果。股权交易涉及公司控制权转移的交易,还在相应的统计表专门设一列归类统计。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部分 中国企业并购综述
一、中国企业并购市场环境
(一)中国企业并购的宏观环境
(二)中国企业并购的资本市场环境
(三)中国企业并购的法律政策环境
二、中国企业并购市场特征
(一)并购交易规模特征
(二)并购交易地域特征
(三)并购交易行业特征
(四)股权并购特征
(五)跨境并购
三、中国企业并购市场亮点
(一)2011年中国并购市场回顾
(二)中国并购市场未来展望
第二部分 中国企业并购统计
一、股权交易统计
(一)总体情况
(二)上市公司扩张性交易
(三)上市公司收缩性交易
(四)上市公司股权交易
二、资产交易统计
(一)总体情况
(二)上市公司扩张性资产交易
(三)上市公司收缩性资产交易
三、专项统计
(一)国民经济结构调整
(二)外资收购
(三)海外收购
(四)中介机构排名
第三部 分中国上市公司并购事件
一、协议收购上市公司案例
农林牧渔业
制造业——食品饮料
制造业纺织服装皮毛
制造业石油化学塑胶塑料
制造业电子
制造业——金属非金属
制造业一机械设备仪表
制造业——医药生物制品
制造业一其他制造业
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交通运输仓储业
信息技术业
批发和零售贸易
金融保险业
房地产业
社会服务业
传播与文化产业
综合类
二、合并案例:吸收合并
采掘业
制造业——食品饮料
制造业——纺织服装皮毛
制造业——石油化学塑胶塑料
制造业——电子
制造业——金属非金属
制造业——机械设备仪表
制造业——医药生物制品
制造业——其他制造业
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建筑业
信息技术业
批发和零售贸易
金融保险业
房地产业
传播与文化产业
三、资产交易案例
采掘业
制造业——食品饮料
制造业——纺织服装皮毛
制造业——造纸印刷
制造业——石油化学塑胶塑料
……
第四部分 中国企业并购法规选编
第五部分 中国企业并购年度优秀论文
第六部分 中国企业并购大事记
附录
精彩书摘
在监管方面,证监会全面落实新股发行体制改革措施,督促市场主体归位尽责,新股发行的市场约束有所增强。证监会对券商保荐项目实施问核制度,加强对保荐机构执业行为监管。
2.着力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上市公司质量是股票市场的核心,2011年,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监管政策进一步完善。
退市制度是证券市场的重要基础性制度之一,A股退市制度建立多年,但因其标准过于宽松、退市效率太低备受批评。2011年11月28日,深交所发布《关于完善创业板退市制度的方案(征求意见稿)》,该稿降低了退市了门槛,致力于提高退市效率,完善市场淘汰机制,以优化市场资源配置,提高创业板上市公司整体质量。
在规范并购重组方面,证监会推动修改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与配套融资相关规定。推动部分改制上市公司整体上市,全年136家重点公司中有92家完成整改。规范并购重组行政审批工作,公开审核标准,完善审核流程,提高审核质量。全年核准上市公司资产重组69项,交易金额2369亿元。
此外,证监会继续坚持督促上市公司完善公司治理和决策机制,明确回报规划和分红政策,增强红利分配透明度。
3.债券市场积极发展
2011年,证监会将债券融资审核与股权融资审核相分离,优化债券审核机制与流程,同时启动了创业板公司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券,扩宽了创业板公司的融资渠道。全年上市公司债券融资1707.4亿元,创历史最高记录。截至2011年底,我国全部公司类信用债余额约4.9万亿元,在世界上排名估计居第三位。
值得注意的是,证监会、发改委、人民银行等相关部门之间在债券市场准人、信息披露、投资者适当性安排和风险防范等多个方面形成广泛共识,为我国债券市场的统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必将推动我国统一债券市场形成和发展。
4.期货市场改革积极推进
2011年,我国成功推出铅、焦炭和甲醇3个商品期货新品种,同时对天然橡胶、燃料油、棕榈油等已上市期货合约和交割规则进行了完善,试点铅、黄金等期货品种套保制度改革。证监会还推动建立了期货品种功能发挥评估指标体系,年内进行了首次评估。
在投资者方面,证监会推动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信托公司参与股指期货市场,并启动期货市场历史账户清理和规范工作。
……
前言/序言
2013年中国股权投资与私募股权市场回顾与展望 图书简介 本书旨在全面、深入地剖析2013年中国股权投资(Private Equity, PE)和私募股权(Venture Capital, VC)市场的宏观环境、关键趋势、主要挑战及未来发展方向。2013年,对于中国的PE/VC行业而言,是充满变数与机遇的“转型之年”。在经济结构调整深化、监管环境日益收紧以及全球资本流动性调整的大背景下,行业告别了前几年的狂热扩张,开始进入一个更加注重质量、合规性与价值创造的新阶段。 第一部分:宏观经济环境与政策导向 本部分首先描绘了2013年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总体特征,包括GDP增速的换挡、产业升级的加速以及对“稳中求进”的政策定调。重点分析了影响股权投资市场的几项关键宏观因素: 1. “新常态”的初现端倪: 探讨了经济增长模式由高速转向中高速的转变,这对PE/VC机构的投资策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从关注规模扩张转向关注内生增长和技术驱动的价值提升。 2. 金融监管体系的重构: 详细梳理了2013年中国金融监管领域出现的重要动向,特别是针对影子银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LGFV)的清理整顿,以及对私募基金监管框架的逐步明确化。这些政策变化直接影响了资金来源的稳定性和投资工具的可操作性。 3. “互联网+”的萌芽与信息化驱动: 分析了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在国家战略中的地位提升,预示着未来投资的重点将加速向TMT(科技、媒体、通信)、清洁能源和生物医药等高技术领域倾斜。 第二部分:2013年股权投资市场核心数据与结构分析 本章节基于详尽的市场数据,对2013年中国PE/VC市场的活动进行了量化分析,提供了一份详实的“市场体检报告”。 1. 募集情况分析: 重点分析了2013年新募集基金的规模、币种结构(人民币基金与美元基金的比例变化)及LP(有限合伙人)构成的演变。探讨了政府引导基金在市场中的作用增强,以及家族办公室和高净值个人资金进入VC/PE的趋势。 2. 投资活动深度剖析: 报告详细对比了2013年与前几年在交易数量、交易总额上的变化,并揭示了平均单笔交易规模的波动。特别关注了不同阶段(早期、成长期、Pre-IPO)的投资热度变化,指出早期投资(VC)的相对降温与成长期投资(PE)的谨慎前行。 3. 行业热点与冷点分布: 深入剖析了资本青睐的重点行业。TMT领域依旧是资金密集区,但投资逻辑从单纯的流量变现转向商业模式的可持续性和技术壁垒。同时,对传统优势行业(如制造业升级、消费品)的投资案例进行了归纳,体现了资本向实体经济的回归倾向。 4. 退出环境评估: 详细梳理了2013年全年主要的退出渠道表现,包括IPO(首次公开募股)、并购(M&A)以及二级市场转让。着重分析了A股市场IPO的暂停对基金退出策略的影响,以及并购交易在市场中的重要性凸显。 第三部分:市场参与者行为与策略调整 2013年的市场环境迫使基金管理人调整其运营模式和投资哲学。 1. 本土化与人民币基金的崛起: 分析了人民币基金在数量和募集规模上的主导地位,以及其在政策理解、资源整合方面的优势。同时探讨了人民币基金在估值博弈和投资退出方面的特有挑战。 2. 投资策略的专业化转型: 考察了GP(普通合伙人)如何从“撒网式”投资转向更加聚焦垂直领域和深耕产业链的策略。重点介绍了“投后管理”价值链的强化,即通过派驻高管、提供战略咨询等方式,主动帮助被投企业提升价值。 3. 募资的“马太效应”加剧: 报告指出,头部机构(拥有稳定过往业绩的机构)募资能力显著增强,而中小型、新成立的基金面临募资困难,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第四部分:法律、合规与风险管理 随着监管趋严,合规性成为贯穿2013年股权投资活动的主线。 1. 私募基金登记备案制度的落地影响: 详细解读了2013年中国证监会及基金业协会关于私募基金管理人的登记要求和信息披露规范对行业带来的冲击和规范作用。 2. 有限合伙协议的优化: 探讨了在新的监管环境下,有限合伙协议(LPA)中关于基金设立、存续期、费用结构以及附带条件等条款的变化,特别是对“架桥融资”和关联交易的规范。 3. 反垄断与外资审查: 对于涉及跨境交易的基金,分析了中国商务部等部门在进行投资审查时,对涉及国家安全和特定行业(如电信、数据安全)的关注点变化。 第五部分:2014年展望与趋势预判 基于2013年的市场基础和政策信号,本部分对下一年度的股权投资市场进行了前瞻性判断。 1. 技术创新驱动的投资高地: 预测以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商业化落地以及生物技术为核心的新兴产业将继续吸引大量资金。 2. 兼并收购市场(M&A)的活跃度提升: 认为随着IPO通道的审慎,大型PE机构将更依赖战略并购作为主要的退出路径,这将推动产业整合加速。 3. 尽职调查的深度与广度: 预估未来的尽职调查将不再局限于财务数据,而将更加关注企业治理结构、知识产权保护、社会责任(ESG)以及政策风险的评估。 4. 跨境投资的双向流动: 展望中国资本“走出去”(对外投资)的步伐将加快,特别是在获取海外先进技术和品牌方面。 本书内容详实,数据可靠,分析逻辑严密,是研究和理解2013年中国股权投资市场生态、制定投资策略及风险控制方案的必备参考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