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农地制度、农地流转和农地投资

中国的农地制度、农地流转和农地投资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2025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黄季焜,郜亮亮,冀县卿 等 著,陈昕 编

下载链接在页面底部
下载链接1
下载链接2
下载链接3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5-04-09

图书介绍


出版社: 格致出版社
ISBN:9787543221567
版次:1
商品编码:11112886
包装:平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2-1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69
正文语种:中文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相关图书





图书描述

内容简介

《中国的农地制度农地流转和农地投资》是“当代经济学系列丛书”之一,全书分为改革30多年农地使用权演变;农户农地使用权预期对农户投资的影响;农地确权对农户投资的影响;流转管制对农地流转的影响;农业补贴对农地流转的影响等内容。 《中国的农地制度、农地流转和农地投资》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目录

1 导论
2 改革30多年农地使用权演变
2.1 农地使用权:政策演变
2.2 农地使用权:现实情况
2.3 本章小结

3 农地调整的影响因素分析
3.1 引言
3.2 样本和数据
3.3 描述性证据
3.4 计量分析
3.5 结论与政策启示

4 农户农地使用权预期对农户投资的影响
4.1 引言
4.2 样本和数据
4.3 描述性证据
4.4 计量分析
4.5 结论与政策启示

5 农地确权对农户投资的影响
5.1 引言
5.2 样本和数据
5.3 描述性证据
5.4 计量分析
5.5 结论与政策启示

6 农地流转趋势、现状及特点
6.1 样本和数据
6.2 中国农地流转发展趋势
6.3 中国农地流转合同特点
6.4 本章小结

7 流转管制对农地流转的影响
7.1 引言
7.2 样本和数据
7.3 理论逻辑:流转管制、农地交易权与农地流转
7.4 统计描述证据
7.5 计量分析
7.6 结论与政策启示

8 农业补贴对农地流转的影响
8.1 引言
8.2 样本和数据
8.3 描述性证据
8.4 计量分析
8.5 结论与政策启示

9 非农就业对农地流转的影响
9.1 引言
9.2 样本和数据
9.3 非农就业与农地流转
9.4 计量分析
9.5 结论与政策启示

10 农地产权及演变对农户投资的影响
10.1 引言
10.2 样本和数据
10.3 理论逻辑:农地产权制度与农户投资
10.4 统计描述证据
10.5 计量分析
10.6 结论与政策启示

11 农地流转对农户投资的影响I:不同时期的影响
11.1 引言
11.2 样本和数据
11.3 中国农地流转市场的发展及其特点
11.4 描述性证据
11.5 计量分析
11.6 结论与政策启示

12 农地流转对农户投资的影响Ⅱ:流转对象变化的影响
12.1 引言
12.2 样本和数据
12.3 理论逻辑
12.4 计量分析
12.5 结论与政策启示

13 结束语:总结与展望
13.1 过去30多年农地制度政策演变和实践效果
13.2 未来农地制度及政策改革讨论
13.3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政策问题
参考文献

前言/序言


中国的农地制度、农地流转和农地投资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中国的农地制度、农地流转和农地投资 mobi 下载 pdf 下载 pub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中国的农地制度、农地流转和农地投资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5

中国的农地制度、农地流转和农地投资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评分

资料性的参考阅读

评分

从1982年到1986年,中央连续发布关于农村工作的5个“一号文件”,基本取向是突破原有的人民公社体制,奠定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集中释放压抑已久的农村社会生产力。1982年“一号文件”解决了“大包干”姓“资”姓“社”的原则问题,1983年“一号文件”将联产承包责任制确定为“当前农村工作的主要任务”,1984年“一号文件”确认“承包土地15年不变”,1985年“一号文件”改统购统销为市场调节,从体制上确保了农村土地使用权制度的深入推广。“交够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初步保证了农民对土地的经营权以及农业剩余的索取权。

评分

11.1 引言

评分

评分

评分

11.5 计量分析

评分

我国波澜壮阔的改革历程率先在农村起步并取得突破,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全局。农村“大包干”在30年前打破了农业发展沉闷停滞局面,使农村经济改革活跃起来。农村改革30年间不断深入,领域不断拓宽,从最初的脱贫致富,到取消农业税,终结了延续2600多年的“皇粮国税”,农民真正得到了实惠,感受到了改革带来的好处。实践充分证明,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目前我国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农地制度改革相对滞后,探索土地流转新模式迫在眉睫。在新的起点上继续解放思想,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是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的迫切要求。从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要求出发,从我国当前农业生产发展水平出发,只有深化农地制度改革,健全、完善农地产权制度,才能根除农业生产发展的阻碍,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评分

从1982年到1986年,中央连续发布关于农村工作的5个“一号文件”,基本取向是突破原有的人民公社体制,奠定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集中释放压抑已久的农村社会生产力。1982年“一号文件”解决了“大包干”姓“资”姓“社”的原则问题,1983年“一号文件”将联产承包责任制确定为“当前农村工作的主要任务”,1984年“一号文件”确认“承包土地15年不变”,1985年“一号文件”改统购统销为市场调节,从体制上确保了农村土地使用权制度的深入推广。“交够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初步保证了农民对土地的经营权以及农业剩余的索取权。

评分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中国的农地制度、农地流转和农地投资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5


分享链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