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歲憶往

百歲憶往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周有光 著,張建安 編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ISBN:9787108042279
版次:1
商品編碼:11119895
品牌:三聯書店
包裝:平裝
開本:32開
齣版時間:2012-11-01
用紙:膠版紙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周有光,不隻是有學問,年齡奇特,據我所知,此老品德尤其高尚,不隨世俗,不迷上,不迷信,敢說公道話,值得曆史記載,值得敬仰學習。
——杜導正 (新聞齣版署原署長、《炎黃春鞦》雜誌社社長)

語言學傢周有光先生已107歲瞭,他經曆瞭晚清時期、北洋政府時期、國民政府時期、1949年後的新中國時期,遍曆大風大浪,被稱為“四朝元老”,至今仍頭腦清晰,是受到世人普遍尊崇的“智慧老人”。
他與張允和的傳奇愛情,被傳為美談。
他對許多曆史人物——蔡元培、鬍適、徐誌摩、瀋從文、愛因斯坦、老捨、羅常培、馬寅初、林漢達、溥儀等的迴憶,或者有趣,或者苦澀,都具有很高的史料價值。
作為中國一百多年曆史的見證人,他還在書中對影響瞭曆史進程的重大事件和運動——天平天國、戊戌政變、義和團、辛亥革命、五四運動、抗戰、“文革”作瞭評價,並且展望瞭中國和世界的未來。

data-lazyload=//img10.360buyimg.com/bookDetail/g9/M03/0E/06/rBEHalCgqpIIAAAAAAF-v_a8YNQAACxeQPX5BQAAX7X073.jpg

內容簡介

《百歲憶往》是107歲的智者周有光先生新的迴憶錄。他檢點平生,隻留下這薄薄小冊,卻似吉光片羽。世紀老人既見證世紀,也為時代立楷模。當今社會,有一點浮躁,有一點虛妄,也有一點紙醉金迷。而人生閱曆資深的周有光仍認真地過著正直、溫情、理性、樂觀、好玩的生活,著實稀罕,著實幸福,著實讓我輩傾慕!

作者簡介

周有光,1906年生於江蘇常州。1923-1927年,就讀於上海聖約翰大學和光華大學。
1928-1949年,任教光華大學、江蘇教育學院和浙江教育學院;任職新華銀行,由銀行派駐美國紐約。1949年迴國,擔任復旦大學經濟研究所和上海財經學院教授。
1955年參加全國文字改革會議,會後擔任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和國傢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研究員和委員。參加製訂:漢語拼音方案,漢語拼音正詞法基本規則,聾人手指字母方案。齣席國際標準化組織,該組織經國際投票認定漢語拼音為拼寫漢語的國際標準(ISO7098)。
擔任翻譯《不列顛百科全書》的中美聯閤編審委員會中方三人之一。提倡現代漢字學和比較文字學。齣版《漢字改革概論》、《世界文字發展史》、《比較文字學初探》等語文專著20餘種,發錶論文300多篇。1989年離休。

內頁插圖

目錄

生於晚清
曾祖父、祖父
青果巷
我的父親
母親影響我樂觀
姐姐
小時候的教育
長毛的故事
小學
中學
中學老師
五四運動是全國性的
蔡元培
壞的時代能做好事
鬍適
呂叔湘
聖約翰大學
學文科
《不列顛百科全書》
看報有門道
法語老師帶狗上課
聖約翰的校友們
“離校事件”
光華大學
徐誌摩
孟憲承
語文左翼運動
憂鬱癥
戀愛
幸福靠自己
瀋從文
去日本讀書
救國會
農本局
左傾幼稚病
人窮則呼天
女兒小和
失落瞭的歡欣
新華銀行
讀書按比例
愛因斯坦
往來好朋友
漫遊世界
在香港
迴到上海
我們這一代青年
在上海
馬寅初
《經濟周報》
拉丁化運動
改行搞“文改”
逃過 “反右”
文改會
漢語拼音方案
《漢字改革概論》
我的傢庭
下放寜夏
看守高粱地
大雁糞雨
乾校歸來
糧票
溥儀
張充和與傅漢思
張元和與顧傳玠
國際標準化組織
研究“正詞法”
《中國大百科全書》
《新陋室銘》
無編碼輸入法
兩訪新加坡
離開辦公室
恬靜的晚年
瀋從文與張兆和
殘酷的自然規律
太平天國
戊戌政變
義和團
傳教士
辛亥革命
五四運動
抗戰時期,青年左傾
“文革” 世界的未來
曆史人物
“雙文化”
周有光著作單行本目錄
後記

前言/序言


用戶評價

評分

是正品 很好 但是學校的京東派送居然說不能驗貨

評分

很佩服敢說真話的人,雖然是老人,但他的百年生命史不就是近百年中國史

評分

買來囤貨,暫時沒看,長灰中

評分

初中必讀

評分

包裝很好,質量也不錯。

評分

實在坑人啊,很小的一本書,不過內容還可以,亞瑟·叔本華(Arthur Schopenhauer,1788—1860)德國著名哲學傢。父親海因裏希·弗洛裏斯·叔本華(Heinrich Floris Schopenhauer)是非常成功的商人,後因肺炎惡化去世。母親約翰娜·叔本華(Johanna Schopenhauer)是當時頗有名氣的作傢,與歌德等文豪有交往。他和母親的關係一直不好,隔閡非常深,最後關係破裂。但由於他繼承瞭他父親的財産,結果使他一生過著富裕的生活。叔本華死後,將所有財産捐獻給瞭慈善事業。 中文名: 亞瑟·叔本華 外文名: Arthur Schopenhauer 國籍: 德國 齣生地: 波蘭但澤(今格但斯剋) 齣生日期: 1788年02月22日 逝世日期: 1860年09月21日 職業: 哲學傢 主要成就: 意誌主義的主要代錶之一 代錶作品: 《作為意誌和錶象的世界》《附錄與補遺》 目錄 人物簡介 生平哲學 美學 倫理 生存意誌論 悲觀 命運 死亡 教育 宗教 著作 叔本華著作的齣版及翻譯情況齣版情況 翻譯情況 名言 影響 其它《叔本華》(傳記) 詳細介紹 作者簡介 內容摘要 展開人物簡介 生平 哲學 美學 倫理 生存意誌論 悲觀 命運 死亡 教育 宗教 著作 叔本華著作的齣版及翻譯情況 齣版情況 翻譯情況 名言 影響 其它 《叔本華》(傳記) 詳細介紹 作者簡介 內容摘要 展開編輯本段人物簡介 亞瑟·叔本華的肖像 (16張)亞瑟·叔本華(Arthur Schopenhauer,1788-1860),德國哲學傢。意誌主義的創始人和主要代錶之一。在人生觀上,持悲觀主義的觀點,主張禁欲忘我。叔本華齣生於德國但澤 (今屬波蘭,更名為格但斯剋)的一個銀行傢傢庭,自幼性情孤僻。他早年在哥廷根大學學習醫學和哲學,獲博士學位後,曾在魏瑪、德纍斯頓研究印度哲學和佛學。他繼承瞭康德對於現象和物自體之間的區分。不同於他同代的費希特、謝林、黑格爾等取消物自體的做法,他堅持物自體,並認為它可以通過直觀而被認識,將其確定為意誌。意誌獨立於時間、空間,所有理性、知識都從屬於它。人們隻有在審美的沉思時逃離其中。叔本華將它著名的極端悲觀主義和此學說聯係在一起,認為意誌的支配最終隻能導緻虛無和痛苦。他對心靈屈從於器官、欲望和衝動的壓抑、扭麯的理解預言瞭精神分析學和心理學。他文筆流暢,思路清晰,後期的散文式論述對後來哲學著作的詩意化産生瞭較大影響。 編輯本段生平叔本華早年在英國和法國接受教育,能夠流利使用英語、意大利語、西班牙語等多種歐洲語言和拉丁語等古代語言。他最初被迫選擇經商以繼承父業,在父親死後他纔得以進入大學。 1809年他進入哥廷根大學攻讀醫學,但把興趣轉移到瞭哲學,並在1811年於柏林學習一段時間。在那裏他對費希特和施萊艾爾馬赫産生瞭濃厚的興趣。他以《論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獲得瞭博士學位。歌德對此文非常贊賞,同時發現瞭叔本華的悲觀主義傾嚮,告誡說:如果你愛自己的價值,那就給世界更多的價值吧。他稱柏拉圖為神明般的,康德為奇跡般的,對這兩人的思想相當崇敬。但厭惡後來費希特,黑格爾代錶的思辨哲學。 1814年—1819年間,在理智的孤獨中完成瞭他的代錶作品《作為意誌和錶象的世界》,這部作品受到瞭印度哲學的影響,被認為是將東方和西方思想融閤的首部作品,但發錶後無人問津。叔本華這麼說他的這本書:如果不是我配不上這個時代,那就是這個時代配不上我。但憑這部作品他獲得瞭柏林大學編外教授的資格,在這裏的一件著名的事情是他選擇與自己認為是沽名釣譽的詭辯傢的黑格爾同一時間授課。但黑格爾當時正處於他聲名的頂峰,叔本華自然沒能成功,很快他的班上就隻剩下兩三個人,最後一個也不剩瞭,隻能淒涼地離開柏林大學。 1833年在大學裏受挫之後,他移居法蘭剋福,並在那兒度過瞭最後寂寞的27年。 1837年,他首個指齣康德《純粹理性批判》一書第一版和第二版之間的重大差異。之後他齣版瞭多種著述,1841年齣版瞭《論意誌的自由》和《論道德的基礎》兩篇論文的閤集,這兩篇是為不同科學院而作的有奬徵文,第一篇獲得瞭挪威皇傢科學院褒奬,第二篇沒有獲得丹麥皇傢科學院褒奬,在之後的書中他一再對丹麥科學院冷嘲熱諷,在他成名後,丹麥科學院也成瞭一時間的笑柄。但這本書也幾乎無人問津。 倫理學的兩個基本問題 1844年,在他堅持下,《作為意誌和錶象的世界》齣瞭第二版。第一版此時已早已絕版,且未能引起評論傢和學術界絲毫興趣,第二版的購者結果也寥寥無幾。 1851年,他完成瞭對作為意誌和錶象的世界的補充與說明,結果就是這篇以格言體寫成的《附錄與補遺》使他獲得瞭聲譽,使他瞬間成瞭名人。有人寫瞭《叔本華大辭典》和《叔本華全集》,有人評論說他是具有世界意義的思想傢。

評分

還不錯

評分

等瞭很久纔到貨,速度太慢瞭,沒有打摺價格貴

評分

還沒讀,應該不錯。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