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真实的奥巴马

一个真实的奥巴马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 迪内希·德·绍萨 著,王虎学 译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3153893
版次:1
商品编码:11123895
出版时间:2012-11-01
页数:224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巴拉克·奥巴马是一个令人难以捉摸的人物,无论其对手还是拥护者都将他视为一个谜。不知为何,2008年竞选活动中的奥巴马似乎变成了一个截然不同的奥巴马总统。两个奥巴马不仅在政治上是不同的,在心理上也是不同的。那个温和派的、使人安心的奥巴马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更为冷静超然、难以读懂的奥巴马。美国人难以对这个奥巴马做出反应,因为他们不确定其源自哪里,受到了什么激发。关于奥巴马,我们真正了解到的有多少呢?他显然是历届总统中被了解得最少的一位。这个人神秘的心理加重了他在政治上的神秘性。不过,既然他是美国的总统——并且是美国新近连任的总统,我们最好试着弄明白他是个什么样的人,他打算对美国、对世界做些什么。本书即为此提供线索。

内容简介

2012年美国大选结果揭晓,民主党候选人奥巴马获得超过270张选举人票,战胜共和党候选人罗姆尼,赢得2012美国总统大选,成功连任,将成为美国第45任总统。
本书的论点是:巴拉克·奥巴马记在心上的是他非洲那个父亲的反殖民主义思想。从很小的时候开始,直到度过了他的性格成型期,奥巴马将美国视为一种统治并毁灭全球的力量。他开始将美国军方视为新殖民主义占领的一种工具。他采纳了父亲的立场——自由市场是经济掠夺的代号。奥巴马开始将富人们视为一个压迫阶级,美国国内的一股新殖民主义力量。他开始痛恨企业,认为它们是经济控制和剥削的机构性机制。美国实力是一种对于美国如何自私地消费了全球的资源、如何无情地欺压并控制这个星球上的其他人的计量。
本书与其他关于奥巴马的书不同,它并没有热情洋溢地对奥巴马进行虔诚的赞扬,但也不是对奥巴马的粗俗痛斥。本书从反殖民主义这一独特的视角向读者展示了一个全新的奥巴马形象,并形成一种理论。在作者看来,只有这种理论才能够最好地揭示究竟是什么驱策着奥巴马,并对奥巴马在白宫中的所作所为进行解读。值得注意的是,该理论来自于奥巴马自己的自传和自我描述。读这本书不仅能帮助你理解奥巴马,还能使你预料到奥巴马接下来会做什么。

作者简介

迪内希·德·索萨(Dinesh D’Souza),美国《纽约时报》畅销书作家,纽约市国王学院校长,前白宫内政分析员,美国企业研究所研究员。他的畅销书有《非自由教育》(Illiberal Education)、《种族主义的终结》(The End of Racism)等。

译者:王虎学,男,汉族,甘肃庆阳人,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博士,现为中共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讲师。已出版个人学术译著《马克思的社会本体论》;已出版人物传记类畅销书《数码新领袖冯军》、《“中国摩根”宁高宁》、《转身奇才李宁》等;已在《哲学动态》、《世界哲学》、《光明日报》、《学习时报》等国内核心报纸杂志发表学术论文、译文等40余篇;参与多项国家级课题研究;参与多部著作、教材和教辅的编写。目前,正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社会转型期价值观的分化与整合”与中央党校资助奖励项目“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课”。
译稿审读专家:邢云文,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博士,山西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价值学理论、政党文化和企业伦理。现借调到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办公室工作。

目录

第一章 三个梦想
第二章 奥巴马:作为一个黑人的负担
第三章 奥巴马的私斗
第四章 外来者
第五章 美国的非洲人
第六章 成为巴拉
第七章 面 具
第八章 挫败上层阶级
第九章 驯服流氓国家
第十章 最后的反殖民主义

精彩书摘

1、他不能说自己憎恶富人,所以他只能谈论公平和平等。他不能说美国是世界的核心威胁,所以他只能说他想要一个无核的世界。他不能说他认为华尔街是邪恶的,所以他必然会谴责投资公司没有顾及普罗大众的利益。奥巴马有时候也会搞砸;在对反殖民主义进行营销上,他并非常胜不败。但即便是他的尝试也是令人印象深刻的,这是一项他磨炼了许多年的技能。因此,即便我们在验证关于奥巴马的意识形态的工作理论,我们也会欣赏一个真正的政治艺术家的“偷梁换柱”技巧。
一个好的入手点就是奥巴马那冷静、超然的秉性。即便是平等主义或是根除贫困这样的典型的自由主义事业也不能使他激动,最低工资的问题很少能够引起他的兴趣。而据我们所知,他从未对回收利用表示出热情。但当他谴责华尔街的恶棍或是大声斥责大银行或保险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时,他的声调却提高了。奥巴马在他的书《无畏的希望》中写道:“美国的富人们没什么好抱怨的。”最近,奥巴马在伊利诺伊州谴责富得流油的执行官们试图尽可能多地赚钱。奥巴马怒气冲冲地谴责道:“我切实地相信,在某个时间点上,你们已经赚够了钱。”
这话从总统嘴里说出来有些奇怪。对于美国人来说,有永远也花不完的钱的斯蒂夫·乔布斯和沃伦·巴菲特继续做他们所从事的事难道不好吗?当然,我并不关心奥巴马的话的是非曲直;我是想将人们的注意力吸引到:是什么使奥巴马变得易怒而疯狂?又是什么使他变得严厉又尖刻?答案是:大型企业和富人。
2、英国首相戈登·布朗于2009年3月7日造访白宫。奥巴马为他提供了一系列被错误地格式化了的DVD。这与布朗送给奥巴马的礼物是很不相称的——一个从19世纪80年代英国反奴隶制战舰的龙骨上雕刻来的装饰用笔架。这不是一个偶然的失误。仅仅在三个星期之后的2009年4月1日,英国女王前来造访。奥巴马赠与了她一台iPod。伦敦的报纸就这一政治事件作出了报道,指出女王早已有了一台iPod。奥巴马并非做不到优雅,他不仅能做到优雅,甚至还可以奉承——他对沙特阿拉伯的国王齐腰鞠躬。
但对于英国人来说,最大的侮辱在于:当刚成为总统的奥巴马在白宫的椭圆形办公室偶然见到一座温斯顿·丘吉尔的半身像时,他马上决定要将其还回去。显然,丘吉尔的话历来被美国总统们所引述,而这座半身像是英国政府从其艺术收藏品中拿出来借与美国的。从某种意义上讲它象征着美国与英国的特殊联系。英国官方对于奥巴马将半身像从白宫挪走的决定感到了些许震惊,他们提议:或许奥巴马可以将其陈列在其他地方。这被奥巴马婉拒了。英国人委屈地将半身像迎了回来,半身像现在坐落在英国大使在华盛顿的住所之中。
听上去奇怪吗?如果你仅将奥巴马视为一名社会主义者(为什么一名社会主义者会对丘吉尔的雕像产生如此狂暴的反应呢?)或是仅知道丘吉尔是引领英国走向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人的话,这确实有些奇怪。但奥巴马有反殖民主义知识背景,他很可能会将丘吉尔视为一名帝国主义者——他为了大英帝国向印度和非洲派兵。丘吉尔反对印度的独立运动,并于1942年发表了著名的讲话:“我还没成为大英帝国的第一任负责清算帝国资产的首相。”即便是到了1954年,当艾森豪威尔总统向丘吉尔提起了授予英国在非洲的所有剩余殖民地以自治政府的权力的提议时,丘吉尔仍然回答说他“担心霍屯督人公投”。在20世纪50年代,当英国人与肯尼亚(奥巴马父亲的祖国)的矛矛党起义作斗争时,丘吉尔正是英国的首相。所以,当采用了反殖民主义假说时,我们发现原本无法解释的丘吉尔事件突然有了一个完美的解释。
……

前言/序言


用户评价

评分

①多向互动,形式多样.互动的课堂,一定的活动的课堂,生活的课堂。互动的条件:平等、自由、宽松、和谐。互动的类型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小组互动、文本互动、习题互动、评价互动。互动的形式:问

评分

  1.《人生就是不停的战斗》是“参见,九把刀”Blog战斗文学系列第一本,超完整记录,深度了解华人文坛创作幅度最大的作家是如何炼成的。  2.“人生就是不停的战斗”是九把刀在妈妈生病时间领悟到的一句话,也正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战斗”成为梦想勇士九把刀的生活常态。  3.社会学 漫画 武侠小说 周星驰 杜琪峰 X Y=九把刀,在看过了九把刀的故事和想象之后,这一次,还原一个最真实的梦想勇士。独家曝光九把刀海量生活逗趣照片,解密X Y九把刀公式。  4.谨以此书,献给历经成长的痛苦和困惑,一边成熟一边变得疲惫的,似乎忘却了曾经激情与梦想的我们。人生就是不停的战斗。海报:  《人生就是不停的战斗》是九把刀博客文章结集第一部,但内容却从未曝光过。不是一本励志书,却比所有励志书都还要打动人心。  内容是发生在他生活里大大小小的事情,大到人生哲学,情感专栏,演讲历程,小到和女朋友的一次吵架,不深刻,却很好看,有回味。在这里,你会看到一个全方位的正能量超强的热血励志偶像。  就在这里,九把刀用他的文字记录我们每个人都曾经拥有过的黄金般的少年时代,懵懂的情感,莽撞的举止,以及一颗散发着火样激情的不败的心。  2008第一场战斗(1)  这是我妈妈  最近发生了一件事,这件事让我认识了另外三件事,所谓举一反三就是这个意思(部长:大哥是对的!大哥是对的!)。先在远方撒下一颗种子,慢慢说起。我小学四年级最好的朋友,叫曾仁佑,坐在我旁边,黑黑矮矮的,个性很好,在当时是极少数到过我家玩的朋友。因为我们都很矮,所以有一阵子被分配到坐在讲师桌前面。某天自修课我在画画,曾仁佑偷偷在跟后面的同学讲话,好像也有询问我意见,我不想被记,加上老师就坐在我对面改作业,胆小的我就只有“嗯嗯,嗯嗯”地回应他,就这么过了半节课。突然,老师抬起头看着我:“26,你刚刚有没有讲话?”  我心跳加速说:“没有。”老师就严厉地说:“我都听到了,还说没有,去罚五

评分

 从1830年至十九世纪末的70年间,哥伦比亚爆发过几十次内战,使数十万人丧生。本书以很大的篇幅描述了这方面的史实,并且通过书中主人公带有传奇色彩的生涯集中表现出来。政客们的虚伪,统治者们的残忍,民众的盲从和愚昧等等都写得淋漓尽致。表达了作者对整个苦难的拉丁美洲被排斥现代文明世界的进程之外的愤懑和抗议。书中的“魔幻”情节虽然已经经过作者的艺术加工,但却是在拉丁美洲大陆(比如哥伦比亚)确实发生过的。作者在描写布恩迪亚家族和马孔多镇的百年历史时,把历史和现实架构成循环往复的情节:马孔多从最初的开发、内战、香蕉热、罢工、死亡等,又回到初建时的贫困落后和与世隔绝,最终被风吹得无影无踪。这一百年,从零开始又回复到零,增加的只是人民的苦难。这说明拉丁美洲的百年,并没有改变贫困、落后、愚昧的困境,人民只能在无助的循环中继续寻找适合自己民族的道路。   

评分

评分

评分

这个是我定错了,不是学校要求的书,孩子看不太适合。不过还是给一个评价

评分

②民主平等是指在学术面前人人平等,在知识面前人人平等。不因家庭背景、地区差异而歧视,不因成绩落后、学习困难遭冷落。民主的核心是遵照大多数人的意志而行事,教学民主的核心就是发展、提高多数人。可是总有人把眼睛盯在几个尖子学生身上,有意无意地忽视多数学生的存在。“抓两头带中间”就是典型的做法。但结果往往是抓“两头”变成抓“一头”,“带中间”变成“丢中间”。教学民主最好的体现是以能者为师,教学相长。信息时代的特征,能者未必一定是教师,未必一定是“好”学生。在特定领域,特定环节上,有兴趣占有知识高地的学生可以为同学“师”,甚至为教师“师”。在教学中发现不足,补充知识、改善教法、

评分

个人对有关奥巴马的书籍非常感兴趣,这本书也非常好读。

评分

魔幻是《百年孤独》赖以成名的属性。马尔克斯为了达到魔幻的色彩,在创作手法上大量使用夸张、重复、隐喻、象征的手法。如本书写外部文明对马贡多的侵入,是现实的,但又魔幻化了:吉卜赛人拖着两块磁铁“„„挨家串户地走着„„铁锅、铁盆、铁钳、小铁炉纷纷从原地落下,木板因铁钉和螺钉没命地挣脱出来而嘎嘎作响„„跟在那两块魔铁的后面乱滚”;又如写夜的寂静,人们居然能听到“蚂蚁在月光下的哄闹声、蛀虫啃食时的巨响以及野草生长时持续而清晰的尖叫声”;再如写政府把大批罢工者杀害后,将尸体装上火车运到海里扔掉,那辆火车竟有200节车厢。瑞典文学院的授奖词说:“他创造了一个独特的天地,即围绕着马贡多的世界,那个由他虚构出来的小镇。自五十年代末,他的小说就把我们领进了这个奇特的地方。那里汇聚了不可思议的奇迹和最纯粹的现实生活。作者的想象力在驰骋翱翔:荒诞不经的传说、具体的村镇生活、比拟与影射、细腻的景物描写,都以新闻报道般的准确性再现出来。”统观全书,魔幻现实主义可谓无处不在,被运用到淋漓尽致。这正是让人深深着迷的地方,总有出乎意料的结局,总有让人哭笑不得的荒诞事件,总有古老而诡异的传说,总有让人为之猎奇的神秘要素。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