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傢老版連環畫:李成勛、孟慶江專輯(套裝全19冊)

名傢老版連環畫:李成勛、孟慶江專輯(套裝全19冊)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劉潔 著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海豚齣版社
ISBN:9787511010896
版次:1
商品編碼:11187830
包裝:盒裝
叢書名: 名傢老版連環畫
開本:64開
齣版時間:2012-10-01
頁數:1936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名傢老版連環畫:李成勛、孟慶江專輯(套裝全19冊)》主要內容:李成勛(1916-)浙江溫州人,亦名李承勳,筆名:曼莊。號“雙嶼山民”、“甌江釣叟”。1916年11月齣生於浙江省溫州一個貧苦傢庭。童年時代的李成勛十分好動,尤其喜愛中國民間傳統繪畫年畫藝術。作為一位從舊社會走過來的畫傢。李成勛淡薄名利,寜靜緻遠,平時博覽群書,文氣衝盈。他遊曆過祖國的眾多名山大川,深得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邃和真諦,對繪畫藝術理論具有極高的審美意趣和深厚的藝術功力及修養。李成勛的連環畫、年畫和國畫書法作品,都是我們藝術寶庫中的珍品,永遠值得後人學習和藉鑒。 顯示更多 顯示更少

作者簡介

    李成勛,浙江省溫州籍著名連環畫傢。他早年畢業於上海美術專科學校國畫係,師承劉海粟、潘天壽、黃賓虹、汪聲遠等,是中國美術傢協會會員,任上海市文史研究館館員、浙江溫州美術傢協會理事。其連環畫與年畫《春香傳》、《彩樓記》、《春草鬧堂》等曾廣獲聲譽。李成勛的第一本連環畫——描寫楚漢相爭的《漢王東徵》——即展現瞭他高超的藝術纔能。
    孟慶江,浙江省溫州籍著名連環畫傢,當代眾所周知的著名連環畫傢,迄今已創作瞭近百餘部連環畫。他早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國畫係,師從繪畫大師蔣兆和、葉淺予、劉淩滄,曾曆任人民美術齣版社專職畫傢、編輯部主任、齣版社副總編、《連環畫報》主編、《中國藝術》副主編,是在美術創作、編輯齣版、教學和社會活動中頗有建樹的藝術傢。其繪畫作品得過多次國傢大奬。

目錄

十五貫
元春省親
鴻門宴
鬧龍庭
盜虎符
春香傳
包公喬裝破疑案
假公主
漢王東徵
烏江自刎
紂王寵妲己
武王主天下
白蛇傳上
白蛇傳下
王昭君上
王昭君下
三打祝傢莊上
三打祝傢莊下
釵頭鳳

前言/序言


用戶評價

評分

評分

很好,給孩子買的,孩子很喜歡,書的質量很好,值得信賴。

評分

孟慶江個人感覺畫的真不怎麼樣。。。

評分

不錯,畫的很好,很喜歡的書。

評分

還不錯 收藏用的 活動湊起一套書真心不容易啊 到處缺貨!

評分

李成勛、孟慶江專輯(套裝全19冊)

評分

古人說得好,“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不患年不長也。”意思是說,有德行的人隻怕自己沒有一個為人稱道的好名聲,而不怕自己活不長。可見,古人把名聲看得比自己的生命還重要。作為教師,更要隨時隨地都應注重自己的道德修養,都應該以良好的品行、人格、氣質、情趣來塑造自己,完善自己。   俗話說:“近硃者赤,近墨者黑。”注重自己品行的修養,就應該孜孜不倦地嚮品行好的人學習、交朋友。當然,作為社會成員的一分子,每個人都不是孤立的,總要同周圍的人甚至同一些素不相識的人打交道。在交往過程中,彆人總會給你留下某種印象,有被你稱道的東西,也有令你厭惡的東西。不管是自覺的還是被動的,總會對你産生一定的影響。被你稱道的東西,你可能在以後的生活中模仿它;令你厭惡的東西,你就應該唾棄。以品行好者作樣闆,把大傢的優點都學過來,融入自己的品行中,你就會被眾人喜歡。   我們須明白這樣一個道理:貪利則毀名,切記重名莫貪利。要處理好名和利的關係,做一個深明義理的人。在中外曆史上重名輕利者不乏其人:“不為五鬥米摺腰”的陶淵明,“秉公無私”的屈原,“寜願生命消失,隻要聲譽能夠留存”的匈牙利詩人裴多菲等等,都有很強的名譽意識,並以此加強自己的品行修養,促進自我完善,使得後人欽佩並效仿。   一個人道德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道德修養的自覺程度。因此,評價一個人的道德水準,不能僅看他錶麵上是否懂得瞭某種道德原則和規範,而最關鍵的還在於,他是否把這種道德原則和規範轉化為自己的道德品質,自覺地落實到行動上,嚴於律己,寬以待人。特彆是在獨自活動無人監督的情況下,能夠堅持做好事而不做壞事,始終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品質,這點尤為重要。   嚴於律己,離不開不諒“小惡”。所謂“小惡”就是大傢常說的犯小毛病。“小惡”因其小而常常被人們所忽視,不是有許多人對自己的小毛病不以為然嗎?其實,我們常講的自我批評,自我解剖就是指要重視解決“小惡”的問題,否則,就不可能堅持做到“吾日三省吾身”。應該看到“小”是相對的,“蟻穴”雖小,但久而久之,韆裏之堤可能毀於一旦;醫生做手術,哪怕還有一點點病菌沒消滅乾淨,也會引起潰爛,甚至危及生命;“差之毫厘,失之韆裏”,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因此“小惡”不可小看。“小惡”不是凝固不變的,努力剋服它、糾正它,它會愈來愈小,以至消失;放任它,忽視它,與其和平共處,它就會由小變大,成為禍患。平時小錯不斷,大錯不犯,對什麼都抱著無所謂的態度,以緻放鬆思想改造,慢慢滑嚮犯罪的深淵,這樣的例子並不鮮見。劉備曾給兒子留下“勿以惡小而為之”的遺言,我們後人也應把它銘記在心。   無論是以孔子為代錶的儒傢思想,還是以老子為代錶的道傢思想,無不以高尚的道德做為他們的至高境界。宋代文人蘇轍就曾寫道:“轍生好為文,思之至深。以為文者氣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學而能

評分

以前買過孟慶江的專輯,沒想到現在有買瞭他和彆人的閤集。有點兒虧。。。

評分

  盡管案牘堆積如山,但例行的經筵與日講仍照常舉行。經筵是皇帝繁忙政務之外,學習“四書”、“五經”及《資治通鑒》等典籍的重要機會。崇禎元年(1628)二月首次開經筵;崇禎七年(1634),日講官由六人增為七人。每次經筵,崇禎帝顯得和藹可親,先是恭聽,講後則常嚮講官提齣許多問題。有的講官進講頗閤皇帝口味,則常會破格擢拔。譬如,少詹事文震孟講《春鞦》,深得皇帝喜歡。崇禎八年(1635)六月,正逢增置閣臣之時,崇禎帝召廷臣數十人試以票擬,結果文震孟雖然未至,仍被特擢為禮部左侍郎兼東閣大學士,參預機務。崇禎帝日益把日講與經筵變成召對瞭。崇禎十一年(1638)二月十二日,經筵剛完,即召禮部左侍郎顧锡疇等二十餘人,問保舉與考選哪種方法最適閤選拔人材?諸臣唯唯諾諾。黃景昉進言刑部尚書鄭三俊含冤下獄。十六日,正逢日講,崇禎帝麵諭黃景昉,鄭三俊即使清白,也辦不瞭事。十九日上朝之後,崇禎帝先是嚴厲斥責瞭一番鄭三俊“欺罔委卸”,接著說:“但念彆無贓賄,姑作迴傢聽擬。”其實,崇禎帝也知道此案錯瞭,隻是為瞭顯示自己威德,纔改係獄為迴傢聽擬。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