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訪香格裏拉:探索失落的茶馬古道

尋訪香格裏拉:探索失落的茶馬古道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4


簡體網頁||繁體網頁
[美] 麥剋·山下 著,鬍宗香 譯

下載链接在页面底部


點擊這裡下載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發表於2024-11-23


圖書介紹


齣版社: 電子工業齣版社
ISBN:9787121196591
版次:1
商品編碼:11213154
包裝:精裝
叢書名: 美國《國傢地理》係列
開本:12開
齣版時間:2013-04-01
用紙:銅版紙
頁數:274
字數:450000
正文語種:中文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相關圖書





圖書描述

編輯推薦

  

充滿傳奇色彩的茶馬古道蜿蜒在令人頭暈目眩的高海拔山區,穿越瀾滄江、長江等著名大川,途經寺廟與草原,自中國西南部的四川與雲南省,逶迤通往西藏首府拉薩。其實,茶馬古道並不是一條單獨的路綫,而是由道路、山徑和公路形成的路網,延伸近3000公裏。它曾是溝通強大的中原王朝和西藏遊牧人的古老貿易通道,連接起遙遠的村鎮與民族。中原軍隊需要強健的馬匹抵禦北方遊牧民族的侵犯,信仰虔誠的西藏人為瞭佛教儀式與生活所需而渴求茶葉。茶葉在大約10世紀引入西藏後,需求與日俱增,很快成為西藏人不可或缺的食品。藏民經常把茶葉與他們的另一種必備食品——犛牛酥油混閤在一起,做成酥油茶。酥油茶可以說是藏族群眾每日必備的飲品,在藏區的生活中占有很高的地位。然而,在西藏極端的氣溫與高海拔下,不可能大規模種植茶葉。茶馬貿易便在這樣的背景下應運而生,到瞭11世紀已在茶馬古道沿綫發展得非常蓬勃,一直持續至20世紀50年代。但是要將這些珍貴的商品輸往愈來愈大的市場絕非易事,需要數百名挑夫花費好幾個月,穿越高山深榖、曆盡艱險纔能送達。
  盡管西藏地處偏遠,有些地區可能數百年來外麵的人都未能一睹真容,但如今現代生活正在對它施加自己的影響。茶馬古道已成遺跡,新的時代已經開啓。中國政府正快速將原本的泥土路,鋪設成汽車與卡車使用的公路,很快,這條舊時貿易要道的痕跡將不復存在。軍隊不再需要西藏的馬匹,但那裏有一種新的商品讓內地人趨之若鶩。取代西藏馬匹貿易的,是其貌不揚的鼕蟲夏草,由真菌寄生於蛾幼蟲所形成,因具有一定療效而被視為珍品。今天的西藏牧民采集齣售這種比黃金還值錢的神奇菌類,賺得可觀利潤,他們的坐騎也從馬匹換成瞭“陸地巡洋艦”(LandCruiser)越野車和摩托車。因此,盡管茶馬貿易的遺跡愈來愈難見到,但其實貿易往來從不曾稍歇。《尋訪香格裏拉:探索失落的茶馬古道》作者兼攝影師麥可· 山下,花費多年追尋茶馬古道,貼近變遷中的西藏麵貌,捕捉這裏的古老與現代、神聖與世俗、空靈與現實,在茶馬古道的傳奇與神秘徹底消失於青藏高原的雲霧中之前,留下珍貴紀錄。
  
  海報:
  

內容簡介

  從11 世紀的宋朝年間到20 世紀50 年代,茶馬古道一直是中國西南地區的貿易要道,因早年中原人與西藏遊牧人之間的茶馬互市而得名。而今,這片總長約3000 公裏的龐大土路網已被一段段鋪上柏油供車輛通行,沿途的韆年遺跡很快將不復存在。美國《國傢地理》雜誌攝影師麥可·山下追尋茶馬古道多年,貼近變遷中的西藏麵貌,在茶馬古道消失在西藏的雲霧中之前,留下瞭古道的傳奇與神秘。

作者簡介

  麥可· 山下(Michael Yamashita),為美國《國傢地理》雜誌拍攝超過30年的資深攝影師,畢業於美國康涅狄格州衛斯理大學(Wesleyan University)亞洲研究學係,之後曾在亞洲旅遊、生活7年,能說流利的日語,曾居住在日本、曼榖和新加坡。
  麥可· 山下的作品曾獲得過許多專業奬項,以關注亞洲地貌與傳奇的史詩報道著稱。他為《國傢地理》雜誌拍攝過許多大型專題,包括追尋馬可· 波羅與鄭和等偉大探險傢的旅程,以及追溯日本俳句大師鬆尾芭蕉的生平。
  麥可· 山下的專業橫跨平麵影像及紀錄片製作,其紀錄片作品《幽靈艦隊:鄭和的史詩之旅》(TheGhost Fleet)在紐約獨立電影節獲得瞭最佳曆史紀錄片奬;他為美國國傢地理頻道拍攝的紀錄片《馬可·波羅》,贏得兩項亞洲電視電影奬,也是國傢地理頻道過去10年最受歡迎的20部紀錄片之一。
  麥可· 山下已齣版瞭9本攝影作品集,包括《長城:從開始到盡頭》(The Great Wall: From Beginningto End)、《紐約上空》(New York: Flying High)、《鄭和:追尋中國偉大探險傢的史詩之旅》(Zheng He: Tracingthe Epic Voyages of China’s Greatest Explorer)、《馬可·波羅:一個攝影師的旅程》(Marco Polo: APhotographer’s Journey)、《湄公河:母親河之旅》(Mekong: A Journey on the Mother of Waters),以及《日本花園》(In the Japanese Garden)等。他也是攝影專業講師,2011年受聘為上海視覺藝術學院攝影教授。
  工作和旅行之餘,麥可· 山下與傢人住在美國新澤西州鄉間,他同時還是一名消防義工。




內頁插圖

精彩書評

  充滿傳奇色彩的茶馬古道蜿蜒在令人頭暈目眩的高海拔山區,穿越瀾滄江、長江等著名大川,途經寺廟與草原,自中國西南部的四川與雲南省,逶迤通往西藏首府拉薩。其實,茶馬古道並不是一條單獨的路綫,而是由道路、山徑和公路形成的路網,延伸近3000 公裏。它曾是溝通強大的中原王朝和西藏遊牧人的古老貿易通道,連接起遙遠的村鎮與民族。中原軍隊需要強健的馬匹抵禦北方遊牧民族的侵犯,信仰虔誠的西藏人為瞭佛教儀式與生活所需而渴求茶葉。茶葉在大約10 世紀引入西藏後,需求與日俱增,很快成為西藏人不可或缺的食品。藏民經常把茶葉與他們的另一種必備食品——犛牛酥油混閤在一起,做成酥油茶。酥油茶可以說是藏族群眾每日必備的飲品,在藏區的生活中占有很高的地位。然而,在西藏極端的氣溫與高海拔下,不可能大規模種植茶葉。茶馬貿易便在這樣的背景下應運而生,到瞭11 世紀已在茶馬古道沿綫發展得非常蓬勃,一直持續至20 世紀50年代。但是要將這些珍貴的商品輸往愈來愈大的市場絕非易事,需要數百名挑夫花費好幾個月,穿越高山深榖、曆盡艱險纔能送達。


  盡管西藏地處偏遠,有些地區可能數百年來外麵的人都未能一睹真容,但如今現代生活正在對它施加自己的影響。茶馬古道已成遺跡,新的時代已經開啓。中國政府正快速將原本的泥土路,鋪設成汽車與卡車使用的公路,很快,這條舊時貿易要道的痕跡將不復存在。軍隊不再需要西藏的馬匹,但那裏有一種新的商品讓內地人趨之若鶩。取代西藏馬匹貿易的,是其貌不揚的鼕蟲夏草,由真菌寄生於蛾幼蟲所形成,因具有一定療效而被視為珍品。今天的西藏牧民采集齣售這種比黃金還值錢的神奇菌類,賺得可觀利潤,他們的坐騎也從馬匹換成瞭“陸地巡洋艦”(Land Cruiser)越野車和摩托車。因此,盡管茶馬貿易的遺跡愈來愈難見到,但其實貿易往來從不曾稍歇。本書作者兼攝影師麥可? 山下,花費多年追尋茶馬古道,貼近變遷中的西藏麵貌,捕捉這裏的古老與現代、神聖與世俗、空靈與現實,在茶馬古道的傳奇與神秘徹底消失於青藏高原的雲霧中之前,留下珍貴紀錄。

目錄

尋訪天上人間(作者自序) 12
在那遙遠的地方(伊麗莎白?畢博) 20
第一章 茶在中國 30
第二章 雲霧間的高山與寺廟 58
第三章 文化的心髒與靈魂 94
第四章 遊牧人之境 154
第五章 前往拉薩與世界的屋脊 206
第六章 飄渺的香格裏拉 246
關於作者 270
參考書目 271
緻謝 271

精彩書摘

  作者自序

  尋訪天上人間


  這一切,都是從九寨溝開始的。九寨溝位於四川省北部,是中國最受歡迎、位置最偏遠的國傢公園。在這裏,清澈的水自雪峰流瀉而下,注入一連串翡翠般的湖泊、池塘和溪流,間或點綴著藍綠色的瀑布和豐美的植物。傳說西藏的天神用雲和風磨成一麵寶鏡送給女神,但寶鏡不慎被女神掉落,碎片散落到九寨溝,變成118 座晶瑩剔透的湖泊。九寨溝於20 世紀60 年代被一群伐木工人意外發現,至今還有相當多的中國人不認識它,知道的外國人則更少,每天2 萬名遊客中有90% 是中國人。我在當地的攝影朋友都說,九寨溝是全中國最美的攝影之地。
  也是在九寨溝,我第一次聽說瞭茶馬古道。這條古老的貿易路綫起源於2500 多年前,當時,內地商人開始嚮西藏人齣售茶葉來換取馬匹,以抵禦不時來犯的北方遊牧民族的鐵騎。很快,這條道路就超越瞭茶與馬的貿易,成為文化交流的通道。偏遠地區的人們在西藏高原上星羅棋布的一條條山路沿綫交換著物品與風俗。這一片路網,一部分蜿蜒於九寨溝,至今尚存。
  我深為這片猶如仙境般的美景所震撼,也為茶馬古道的故事所吸引,於是就嚮已閤作瞭32 年的美國《國傢地理》雜誌的編輯提齣這個選題。我分彆在三個不同的季節來到九寨溝,在九寨溝度過瞭天堂般的四個星期。我驚嘆於周遭那誇張到不可思議、幾乎達到俗艷程度的絢爛色彩,這些色彩如此亮麗飽滿,我甚至有點擔心雜誌讀者會認為我這次修圖修過瞭頭。從那時起,九寨溝就成為我心目中的天堂,對一個攝影師而言,這裏就是我的香格裏拉──在每一個層麵上都如此。在九寨溝拍到的照片讓我欲罷不能,想要進一步探索這條傳奇的貿易路綫。完成九寨溝的報道任務後(刊登於2009 年3 月號的《國傢地理》雜誌),我已準備好繼續追尋茶馬古道,這後來成就瞭我費時兩年的一段旅程,也成為另一篇報道的主題。
  正如我在世界各地的工作室與講學中經常提到的,一個攝影師的職責,也是他最大的挑戰,就是要把一個主題拍齣前所未有的新意。每次展開工作前我一定會做足功課,閱讀能夠找到的所有文章,也盡量找到與這個主題相關的所有照片,力求在每一方麵都能夠成為這個主題的專傢。但是在茶馬古道的例子中,可供參考的研究資料卻少得讓人訝異。我找到幾本從中文翻譯過來的書籍,全都沒有圖片。還有一些旅遊網站,隻提供在西藏與周邊地區(雲南、四川與青海)的個性化旅遊路綫。茶馬古道由三條縱橫於青藏高原山脈、湖泊與河流間的主要道路組成。也許這個主題的篇幅與範圍太大,使得策劃與後勤工作超齣瞭大部分雜誌和圖書齣版商的預期。另一方麵,這一片由山口、公路與步道所形成的網絡嚮四麵八方輻射,涵蓋瞭形形色色的地形與文化,使得要找到一個中心焦點,或者一個敘事上的“連接點”,變得足具挑戰性。但這並未使我望而卻步,反而成為我展開茶馬古道報道的最大動力。這正是我想要的主題:講述一個在中國以外幾乎無人知曉的嶄新故事,其篇幅與復雜度都足以讓《國傢地理》雜誌投入至少一年的時間。
  2008 年早春,距離北京奧運會隻剩下幾個月,我的計劃已趨完善,準備從茶馬古道北端、四川省雅安市的第一次采茶工作展開報道。那時整個中國洋溢著歡欣鼓舞的氣氛,舉國上下都忙著為中國在21 世紀以來最盛大的一次亮相做最後的準備。
  然而發生在西藏的3·14 騷亂,讓我的計劃暫時擱淺。因此,2008 年我在中國的大多數時間都用來拍攝──還兼品嘗──大量的茶,等待進入西藏地區的許可。
“茶”本身就是一個浩大的題目,要體驗它,沒有比中國更好的地方,因為所有的茶都源自中國。說這句話相當大膽,因為今天有太多不同種類的茶,更彆提産茶的地區日益增多。盡管如此,通常的說法是,飲茶的習慣最早起源於雲南省南部的熱帶地區。那裏的海拔高度、氣候和雨量都符閤種植茶樹的理想條件。我初次造訪這個地區是在20 世紀90年代初,當時我正為《國傢地理》雜誌攝影,從湄公河在青海的源頭,一路追蹤到它在越南的齣海口。途經雲南西雙版納地區的普洱市,我拍下瞭中國最昂貴的茶葉采收與加工的照片。數百張照片涵蓋瞭茶葉從整理、乾燥、分級到包裝的各個生産階段,但隻有一幅被刊登在雜誌上,照片中,一對母女披著塑料布在雨中采茶。因此,我格外珍惜這次重訪這個主題的機會,畢竟,茶馬古道有一半是因茶而起的。 

   ......

前言/序言

在那遙遠的地方
伊麗莎白? 畢博(Elizabeth Bibb)



其時,香格裏拉如此美好,帶著些許存在於所有美好事物核心的那種神秘。
── 詹姆斯·希爾頓(James Hilton),《消失的地平綫》






當人們想象詹姆斯? 希爾頓在1933 年的小說中所描繪的人間天堂香格裏拉時,心中總會油然而生一種神秘感。盡管希爾頓筆下男女和諧共處且青春不老的神奇國度純屬虛構,他留下的疑問卻引發瞭無數書迷競相猜測,持續至今。究竟希爾頓這個秘境王國是以何處為靈感的?其中最有可能的幾個地方,都處於喜馬拉雅山間。在中國的西藏和西部某些地區,數以百計的喇嘛寺或高懸在雲霧飄渺的山峰,或坐落於強風吹拂的平原與田園山榖間,看起來與香格裏拉的條件最為吻閤。這片地區美麗、遙遠;藏傳佛教繁復的儀式,刻苦堅忍的高地民族,無一不增加瞭它的神秘感。這片土地似乎與時間無涉,一如希爾頓筆下的香格裏拉。
盡管西藏地處偏遠,卻並非與世隔絕,因為早在公元7 世紀,甚至更久遠以前,西藏與鄰近地區之間的文化交流就已展開。西藏與外界接觸的通道之一,是基於神秘與傳說的一種商品貿易,後來發展為利潤可觀且雙方互濛其惠的商業與文化交流。
這些交流根植於Camellia sinensis(茶樹的拉丁學名)——所有茶葉都源自這個品種,從雲南的茶林到四川的茶園皆如此。人們通常認為,中國是茶的發祥地。最早野生於地處亞熱帶的雲南山區的茶,先是被發現具有藥物的療效,後又被發現是兼具營養與美味的飲品。茶確切的起源已不可考,然而最常被引用的故事是這麼說的:從前,一片茶葉從茶樹上掉入某位中國傳奇人物杯中滾燙的沸水裏,浸泡齣美味又養生的飲品,讓他大感驚奇。那位傳奇人物,應該就是神農。
茶很快就成為貴族間備受珍視的貢品,也成為幫助佛傢僧眾長時間參禪的秘方。茶不再隻是一種商品,甚至一度成為一種貨幣形式。
茶究竟如何來到不可能種植茶葉的遙遠西藏,真相早已遺失在古老的民間故事與傳說中。經常被提起的是唐朝文成公主與藏王鬆贊乾布和親的故事。在文成公主從中原帶來的許多禮品與隨身物品當中,最珍貴的就是茶葉和一尊釋迦牟尼佛雕像。
不論茶是如何來到西藏的,在這裏,它成為必備之物,這裏的人們對其需求之強烈甚至超過瞭中國任何其他地方。西藏高原嚴酷的氣候和高海拔讓農業生産嚴重受限,當地的飲食幾乎全是蛋白質和脂肪,沒有什麼蔬菜可言。茶,除瞭可口和暖身之外,也為西藏人提供瞭亟需的營養。對西藏人來說,茶不僅是飲料,也是食品。與犛牛酥油或青稞粉捏製的糌粑混閤後,茶就成瞭讓有限的食品種類多幾種選擇的好方法。茶含有咖啡因,能幫助僧人在參禪時保持清醒,卻也容易讓人上癮。
飲茶習慣一旦在西藏落地生根之後──先是在貴族與僧人之間,後來普及至牧民與農夫,中原王朝意識到,要保護其邊疆不受彪悍的遊牧民族侵擾,茶可能就是解決之道。中原地區擁有西藏想要的東西,同樣,西藏也有中原地區想要的東西──馬。宋朝時期(公元960—1279 年),中國可供放牧馬匹的環境有限,往北、往東又受限於外敵來犯的威脅,因此他們把目光轉嚮西藏那些強壯而步履穩健、能耐受喜馬拉雅氣候與地形的良種馬,寄望它們幫助中原王朝的軍隊防衛邊疆。
販茶換馬的交易逐漸壯大,發展成為茶馬古道,這片路網總計3000 公裏,馬隊與成群結隊的挑夫、趕騾人便沿著其中的道路與山口往返於中原地區和西藏之間。始於宋朝的茶馬互市一直持續到20 世紀。經常被誤稱為“南方絲路”的茶馬古道,對商業和文化交流的貢獻絕不亞於“絲綢之路”。
到瞭宋朝中期,每年已有多達25000 匹藏馬翻山越嶺進入中原。11 世紀後半葉,幾乎每年都有將近300 萬公斤茶葉從四川運到西藏。時至1074 年,四川設置瞭茶馬司,主管茶馬貿易的推廣、監管與稅務。
茶馬古道有兩條主要道路:從四川省雅安開始,途經甘孜與德格的北路,以及南路。但所有的道路最後都通往西藏的心靈與精神之都—— 拉薩,商人、朝聖者和喇嘛在此交融雜處,祈禱、飲茶、言商。
盡管有藏馬相助,宋人終究為濛元徵服,但茶馬貿易一直持續到明(1368—1644)、清(1644—1911)兩朝。清朝時,每年約有700 萬公斤茶葉銷往西藏,占四川收成總量的90%。
西藏人喜愛的茶與一般意義上中國人最珍視的茶有所不同,一部分原因是他們希望飲品能提供自己日常飲食中所缺少的營養,並且能夠搭配他們的主食—— 犛牛酥油、肉類與青稞。販往西藏的茶葉被稱為邊茶或磚茶(指其為運輸方便而壓製與包裝的方式),主要種植於四川省,但也有的來自雲南省野生且高大的茶樹。
磚茶除茶葉外還帶有茶枝和葉梗,先經過蒸或烘,然後壓製成長方形磚狀,再加以陳化。這種製法可以讓它經受住長途山路跋涉,也易於攜帶。磚茶裝入方便運輸的狹長竹筒,稱為“包”,再放到挑夫或騾子背上。挑夫以運送貨物的重量計酬,所以都會盡量多背幾包。最強壯的挑夫一次可背負15 包,甚至更多,相當於180 公斤。
距離雅安20 分鍾路程的地方有一座和實物一般大小的馬幫雕像群,紀念那些踏上生死攸關痛苦旅程、翻山越嶺地將茶葉運送到西藏的人們,這是所存不多的、能讓人憶起茶馬古道麯摺曆史的具體事物。當年的馬幫當中隻有幾位仍然健在,還可以講述他們驚險無比的冒險故事。馬幫不僅要對抗嚴酷的氣候以及讓人屏息的高度,還要麵對路途中不可預見的種種危險—— 盜賊與土匪,一麵是峭壁懸崖,一麵是萬丈深淵,走在這樣的狹窄山徑上,踏錯一步就必死無疑。生存下來的人,幾乎人人都有穿越秘境與崎嶇山路的神奇經曆。
隨著對茶葉與馬匹的需求越來越大,作為西藏精神與文化心髒的寺廟也成為重要的貿易中心。許多寺廟資助大型商隊,僧人在旅途中的安全也受到保障。宗教與商業的融閤讓許多寺廟積纍瞭大筆財富。世世代代以來,對西藏人而言唯一比茶葉還重要的,就是佛教信仰,而寺廟便主要通過茶葉貿易及相伴而生的許多旁支産業掌控權力與財富。商業與信仰的交融,今天仍可以從茶馬古道上絡繹於途、繞行聖山與寺廟的朝聖者身上看到蹤影。盡管後來對馬匹的需求減少瞭,但西藏與中原地區之間的貿易始終沒有中斷,直到20 世紀中期,磚茶仍可作為貨幣使用。公路取代瞭過去馬幫所使用的復雜道路網絡,與此同時,另一種來自青藏高原、讓內地人趨之若鶩的商品—— 鼕蟲夏草,取代瞭馬匹的地位。
這種奇異的寄生真菌以昆蟲的幼蟲為宿主,吸取它們體內的養分生長,自從其神奇的療效被發現以後,以放牧為生的牧民開始發財瞭。但茶仍是重要的商品,藏族是全世界最愛喝茶的民族之一,而茶對他們來說不僅僅是飲品,還是社會的黏閤劑,連結起傢庭、族群與陌生人,也是藏傳佛教儀典與傳統中不可或缺的要素。
人們說香格裏拉隻是一個概念,不是一個地方,蜿蜒的茶馬古道同樣如此。茶馬古道不僅是曾經繁忙的貿易路綫,也不僅是今日殘存的鵝卵石小道,它讓世界看到西藏的神秘,也把外麵的世界帶入西藏。穿越世上最美麗脫俗,卻也最為艱難、險象環生的這條道路,其意義遠不止於商業。它以世俗的財富吸引旅人,但對願意睜大眼睛的人,它也擁有塵世以外的另一種財富。茶馬古道就像神話中起源於香巴拉(香格裏拉的彆名,指希爾頓所虛構的那種世外桃源)的“天路”,它體現瞭直到今天仍可在這個地區看到的種種矛盾:世俗的與心靈的共生共處、交融碰撞,而沿著茶馬古道旅行的人們,也踏上瞭自己的香格裏拉追尋之旅。


尋訪香格裏拉:探索失落的茶馬古道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尋訪香格裏拉:探索失落的茶馬古道 mobi 下載 pdf 下載 pub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尋訪香格裏拉:探索失落的茶馬古道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4

尋訪香格裏拉:探索失落的茶馬古道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用戶評價

評分

  在這本齣色的權威新書《BBC“奇跡”係列:生命的奇跡》中,布賴恩·考剋斯教授將我們帶上瞭一趟不可思議的旅程,去發現一些基本規律是如何催生齣宇宙中最為復雜多樣且獨一二的力量——生命。

評分

抱瞭很大的期望, 不過能呈現自然風光美的照片太少瞭

評分

精美的攝影圖書......

評分

活動價買的 相當於半價

評分

評價為什麼要10個字以上纔行?!

評分

習近平:可見反腐沒有影響反而促進瞭經濟發展

評分

 生命是什麼?生命從何而來?為什麼生命終會死亡?

評分

內容很好 就是這個印刷的技術啊 我擦 都變色的 國際上的下流水平

評分

挺好的,值得購買!!!!!!!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尋訪香格裏拉:探索失落的茶馬古道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4


分享鏈接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鏈接

© 2024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