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印譜全書:染倉室印存

中國印譜全書:染倉室印存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陳師曾 著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人民美術齣版社
ISBN:9787102062815
版次:1
商品編碼:11225446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3-02-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382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篆刻藝術在中國有著幾韆年的發展曆史。從中國象形文字發明並摹刻、書寫於陶器之上時起,璽印篆刻藝術就開始萌芽。商代以後,通過金文的鑄造和甲骨文字的刻寫,中國古人進一步掌握瞭鑄、刻、模製等多種方法,為璽印技術的發展奠定瞭雄厚的基礎。戰國以後,公私印信和節、符、銘等的鑄造模製日漸風行,至兩漢時期達到高峰,並形成一套完整的印章製度,開闢瞭中國篆刻藝術的全新時代。魏、晉以後,雖然篆刻藝術經曆瞭一個較長時期的衰落過程,卻也為我們留下瞭大量藝術數據。尤其是這一時期的曆代官印,為我們研究曆代官職提供瞭豐富的實物資料。

內頁插圖

前言/序言


用戶評價

評分

③我們的教師為瞭控製課堂,總擔心秩序失控而嚴格紀律,導緻緊張有餘而輕鬆不足。輕鬆的氛圍,使學生沒有思想顧忌,沒有思想負擔,提問可以自由發言,討論可以暢所欲言,迴答不用擔心受怕,辯論不用針鋒相對。同學們的任何猜想、幻想、設想都受到尊重、都盡可能讓他們自己做解釋,在聆聽中交流想法、

評分

陳師曾自幼學畫,14歲時與知名書畫傢鬍沁園、王湘綺相識。19歲跟隨父親陳三立前往湖北並與範孝嫦(範肯堂之女,範曾姑祖)成婚。此後曾師從嶽父範肯堂、周大烈等學習書法、文學。後考入南京江南陸師學堂附設礦務學堂,期間與魯迅等同學結下友誼。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元配範孝嫦去世。此年赴上海就讀於法國教會學校。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與弟陳寅恪一同前往日本留學,先後就讀於宏文學院、東京高等師範學校博物科。光緒三十年(1904年)與李叔同相識後兩人交往密切。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與繼室汪春綺(汪鳳瀛之女)成婚。宣統元年(1909年)畢業後迴國,任教於江蘇南通師範大學,教授博物學。後拜著名書畫傢吳昌碩為師。

評分

不錯的印譜 慢慢看吧!

評分

紅紅火火好。。。。非常

評分

④關係和諧,纔能有輕鬆愉快;關係融洽,纔能夠民主平等。生生和諧、師生和諧、環境和諧、氛圍和諧,都需要教師的大度、風度與氣度。與同行斤斤計較,對學生寸步不讓,艱難有和諧的課堂。和諧的關鍵在

評分

張雨書法

評分

評分

陳師曾籍貫為江西義寜(今江西省修水)。義寜陳氏一族源遠流長,是唐昭宗禦筆親題的 “旌錶義門陳氏”之後。陳師曾的先祖輾轉遷徙至江西義寜定居是在清朝康熙、雍正年間。經過幾代的苦心經營,作為客傢居民的陳氏傢族逐漸在義寜立足,並且繁衍成書香門第的地方名流,一族之中齣現瞭近現代曆史上多個成就非凡的人物,其中值得記載的有陳師曾的祖父陳寶箴、父親陳三立、弟陳寅恪以及次子陳封懷等。陳寶箴(1831—1900年),族譜中名觀善,陳師曾之祖父。清鹹豐元年(1851年)鄉試中舉,步入仕途,後得曾國藩、張之洞、李鴻章賞識,並在甲午戰爭中功勛卓著,受到光緒皇帝的贊許。光緒皇帝試行新政,陳寶箴受任湖南巡撫,創設南學會、時務學堂、湘報館,設保衛局、礦務局、蠶桑局、官錢局、工商局、電報局、水利公司和輪船公司等,還建造瞭槍彈廠,開辦武備學堂,一時各項新興事業次第蔚起,湖南風氣大開,海內外人士紛往觀光。光緒24年(1898年)鞦,慈禧太後發動戊戌政變,囚光緒,廢新政,誅六君子,陳寶箴作為地方督撫中推行新政最力者被“即行革職,永不敘用”。

評分

不知道為什麼,此書尺寸要比這係列的其他印譜要窄一個邊,紙張裁邊也略粗糙,難道買到盜版書瞭嗎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