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喜歡這個吧,可以推薦
評分印的不錯,可以買。印的真不錯。
評分李宗翰舊藏,原石孤本!印刷精良。
評分 評分此帖書法溫潤圓秀,用筆近似宋代米芾,故有米臨之說。明王世貞評此書:“瀟散虛和,姿態風流,有筆外意。”明李東陽也說此帖:“筆勢圓活,戈法獨存。”所謂戈法,就是虞世南研究“二王”書法所悟到的一種獨特筆法。相傳唐太宗臨右軍書法,寫到“戩”字時,虛其“戈”令世南補之,然後拿給魏徵看。魏徵說,聖上之書惟“戈法”逼真。可見虞世南書法造詣之深瞭。
評分非常滿意,五星
評分這個版本人民美術齣版社翻印得還可以,用來臨帖非常不錯,如果鑒賞收藏差瞭點。虞世南(558年—638年7月11日), 北周(558年—581年)、隋(581年—618年)、唐(618年—638年)代詩人,淩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越州餘姚(今屬浙江省)人。官至秘書監,封永興縣子,故世稱“虞永興”,享年八十一歲,賜禮部尚書。虞世南是跟從王羲之的七世孫、隋朝書法傢智永禪師學習書法的。他的字用筆圓潤,外柔內剛,結構疏朗,氣韻秀健。傳說唐太宗學書就是以虞世南為師。唐太宗常感到“戈”字難寫。有一天,他寫字時寫到“戩(jian剪)”字,隻寫瞭“晉”的半邊,讓虞世南寫另外半邊的“戈”。寫成以後,唐太宗讓魏徵來鑒賞,魏徵看瞭說:“今窺(看的意思)聖作,惟戩字戈法逼真”。唐太宗贊嘆魏徵的眼力高,也更看重虞世南的書法瞭。虞世南的代錶作有《孔子廟堂碑》等。初唐的書法傢繼歐、虞之後的是褚遂良和薛稷。虞世南死後,唐太宗慨嘆地說:“世南死,沒有人能夠同我談論書法瞭。”
評分非常滿意,五星
評分京東上訂方便劃算,質量有保障。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