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民經濟:河北和山東的農民發展1890-1949

中國農民經濟:河北和山東的農民發展1890-1949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簡體網頁||繁體網頁
[美] 馬若孟 著,劉東 編,史建雲 譯

下載链接在页面底部


下載連結1
下載連結2
下載連結3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發表於2025-02-17


圖書介紹


齣版社: 江蘇人民齣版社
ISBN:9787214091949
版次:2
商品編碼:11227535
包裝:平裝
叢書名: 海外中國研究叢書
開本:32開
齣版時間:2013-03-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410
正文語種:中文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相關圖書





圖書描述

內容簡介

  《中國農民經濟:河北和山東的農民發展1890-1949》利用這一調查中河北省順義鄉沙井村、欒縣寺北柴村、山東省曆城縣冷水溝村和恩縣後夏寨村等四個村莊的資料,研究瞭中國近代農村經濟——主要是村莊和農戶經濟——是如何組織起來、怎樣行使職能以及怎樣隨著時間而改變。作者在書中對《中國農村慣性調查》的介紹,以及用這批史料進行研究的方法,對中國近代農村社會經濟都有很大的啓發。

目錄

中譯本前言
緻謝
第一篇 問題
1.引言
河北和山東的地理條件
2.中國土地問題的理論
土地問題理論分類

第二篇 華北的村莊
3.日本人對華北村莊的研究
中國農村慣行調查的源起
華北調查班的田野調查
通過中國農村慣行調查進行農村研究的方法
4.順義縣:沙井村
土地
資本
土地所有製
勞動力
藉貸
農民的收入和儲蓄
土地繼承
村的領導權和組織
村和縣的財政
5.欒城縣:寺北柴村
土地
土地所有製
資本
勞動力
藉貸
市場
土地繼承
村的領導權和組織
村和縣的財政
6.曆城縣:冷水溝村
土地
資本
勞動力
土地所有製
藉貸
市場
土地繼承
村的領導權和組織
村和縣的財政
7.恩縣:後夏寨村
土地
土地所有製
資本
勞動力
藉貸
市場
土地繼承
村的領導權和組織
村和縣的財政
8.華北的村莊:概述
村落的主要共同點
某些一般的調查結果

第三篇 華北的農民經濟
9.農民農場結構:勞動力
農戶的規模
農戶勞動力利用
傢庭農場麵積的下降
商品價格、農業工資和土地價格,1900—1930
農場産量的增加
村莊勞動利用
10.農民農場結構:資本和技術
分傢或土地在男性繼承人間平均分配的製度
資本積纍和投資
不同農場麵積農業的産齣、收入和投資
農場資本和技術
11.農民農場結構:土地利用和商業發展
傢庭農場和土地利用
19世紀70年代到20世紀30年代問土地利用的變化
運輸改良、貿易擴大和城市發展
村莊經濟作物的種植
華北的糧食供給
12.農民生活水平的變化
13.農民經濟:概述
農業發展的過程
技術與農業發展

第四篇 華北的農村和集鎮
14.地主和農民
大地産的分解
地權分配的變化
租佃製度種類
地主的經濟行為
華北的農田租佃
15.高利貸者、商人和農民
農村藉貸的供給和需求
施堅雅和所羅門對農村市場的研究
鐵路和通商口岸發展之前的農村市場結構
鐵路和通商口岸發展之後華北的商品市場
16.官僚與農民
村莊的領導和組織
地方政府的財政行為
農民的賦稅負擔
縣級財政結構
地方政府的支齣
17.對農村經濟的無序乾擾,1890—1949
軍閥主義及其對農村經濟的影響
戰爭對農村經濟的影響
農村經濟和內戰
18.村莊和集鎮:概述
19.結論

附錄
A.統計錶
B.華北農情統計
清代和民國的農情統計
對河北和山東農情統計的評價
結論
參考書目
索引
中國農民經濟:河北和山東的農民發展1890-1949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中國農民經濟:河北和山東的農民發展1890-1949 mobi 下載 pdf 下載 pub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中國農民經濟:河北和山東的農民發展1890-1949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5

中國農民經濟:河北和山東的農民發展1890-1949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用戶評價

評分

還沒拆封,品相不錯,期待閱讀

評分

  曼恩城堡——令人愉悅的要塞

評分

這本書用的慣調的資料,書中有對慣調資料的評價,特彆是因為作者跟慣調的執行者有交流,總的而言,作者認為慣調的資料是真實的,有內在的一緻性,而“收集這些資料的學者是真正的學者,他們隻關心事實,每個步驟都以嚴格的科學方法做指導”(p.38)。這本書作者想要Argue的在我看來有兩點:一是農民的理性(同舒爾茨),一是農村和集市上的商業活動,或是所謂的農村的市場經濟。作者在中譯本前言中寫道:“從晚清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前,華北的農業生産處於商業化過程中,有更多的集鎮、鄉村和農戶依賴發展中的市場經濟……以勞動交換商品和勞務的傳統經濟衰退瞭”(p.1)。為此,作者認為農村的産權很重要,從而認為如果國傢的集體化消滅瞭産權[如毛時代],會抑製農業生産力的增長,而颱灣50年代的土改則是解放産權的一個成功的例子。

評分

我們習慣瞭對遠方的風景趨之若鶩,而對身邊的美熟視無睹。這本書展現瞭生活的不同可能性,他們做電影、養蠶、作詩、製茶、畫畫、養犬、設計傢具、鄉居生活……每個人都在安靜地過著自己想過的日子。和喜歡的一切在一起,把生活過成想象中的樣子,其實並沒有那麼難。

評分

  在農村,土地就是用來耕種農作物的,而影響農作物收成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耕種技術,然而在這方麵上卻卻是農民們最缺乏的,在這一點上,政府並沒有發揮其作用,本應該是由政府將一些先進的技術在農村廣泛傳播並教會農民怎麼去使用,但事實上卻不是這樣的,政府對於這方麵放任不管,隻是在某個時間齣現瞭一個熱衷研究這方麵的學者提齣瞭一些建議,但卻不會有人注意到,而農民即使知道有好的耕種技術存在,卻不知道如何去應用也不知道是否可信。這樣,農民的耕種便一直沿用傳統的方式,或者通過幾代人的嘗試,會發現一些新的技術方法,但這樣需要的時間長,也不利於農作物産量的提高,會影響到經濟的發展。

評分

  分傢影響著一個傢庭的土地擁有數量的發展,分傢極大的可能是促進瞭土地的擁有數量,但同時藉貸卻有可能使一個傢庭失去土地。一些傢庭在傢庭經濟比較差的時候,會選擇嚮富農或者地主藉款,藉款一般都是通過一個可信賴的中間人,然後農民以自己的土地為保證抵押給債主,到期瞭如果有錢的話就贖迴自己的土地,如果不能按時還款則土地就歸債主所有瞭,農民也就失去抵押的土地瞭。當然這種情況並不僅僅發生在貧農的傢庭,有時候地主即使有很多土地,但因為經過分傢再分傢,每個後代所能擁有的土地麵積變少瞭,倘若後代不夠努力,也是有可能因藉貸而失去土地的。所以分傢作為動力可以使一個傢庭擁有更多的土地,經濟變好,而藉貸則可能使一個傢庭失去土地。

評分

還沒拆封,品相不錯,期待閱讀

評分

找瞭好久的一本書,內容很豐富,外國學者的研究成果以及研究方法值得我們藉鑒。

評分

  曼恩城堡——令人愉悅的要塞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中國農民經濟:河北和山東的農民發展1890-1949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5


分享鏈接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鏈接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