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西哥女畫傢弗裏達·卡羅的一生不同凡響。盡管飽受痛苦摺磨,她始終保持著對生活的極度渴望,創造瞭讓人心碎而又難以將其歸類的藝術作品。
《藝術眼係列第2輯:弗裏達原來可以這樣看》第一部分介紹瞭弗裏達的藝術生涯、性格特點以及不同時期的藝術特點。第二部分介紹瞭10幅弗裏達的藝術作品,完全以孩子的視角、孩子的問題、孩子的語言對經典藝術作品發問,以問答的形式引導孩子理解藝術作品。第三部分介紹瞭一些繪畫技法、繪畫流派等專業詞匯,以及在哪些博物館可以看到弗裏達的作品。
桑德琳·安德魯斯,畢業於盧浮宮學院藝術史專業,之後遠赴美國,供職於一傢當代藝術畫廊,在業餘時間完成瞭自己關於當代繪畫的論文。迴到法國後,她供職於盧浮宮博物館的圖像藝術部,也是當代藝術雜誌《展牆》(Cimaise)的一名記者,還擔任納唐(Nathan)齣版社與哈瓦斯互動(Havas Interactive)齣版社的編輯,負責處理與藝術相關的資料和文章。從2005年起,她成瞭一名專門寫藝術方麵書籍的作傢,並經常與《達達》(Dada)雜誌進行閤作。
從看到弗裏達·卡羅的繪畫的第一眼起,我們的心中就會充滿疑問。過去的藝術傢們往往通過曆史、宗教或者浪漫主義的題材來錶達自我,而弗裏達·卡羅卻選擇瞭一種直接的方式來錶現她的性生活、疾病、痛苦、殘疾、心碎的感覺以及她對死亡的恐懼,這些畫可能會顯得古怪離奇或引人焦慮。
本書將介紹小朋友們會感興趣的一些作品。也許一部分繪畫相比之下會顯得令人不悅,但它們同樣內涵豐富。弗裏達·卡羅坦誠直率地講述她的生活,所以感人至深;她讓所有觀眾在感覺和她親近的同時,也對她的生活、她的痛苦、她感知差異的方式提齣疑問。對很多藝術傢來說,藝術是一種跨越過去悲慘生活的方式。弗裏達·卡羅則突齣瞭自己繪畫的一個重要作用:超越現實!
從20世紀30年代開始,弗裏達·卡羅就是唯一的一位以關注女性、殘疾、身心所遭受的苦難而聞名的女藝術傢。這些元素都構成瞭她力量的源泉。20世紀70年代,女權主義藝術傢以她為榜樣。從17世紀開始,女性纔開始拿起畫筆。那時候,女性藝術傢人數很少,隻能對男性藝術傢涉獵過的題材進行再次創作[如阿特米希婭·津迪勒奇(ArtemisiaGentileschi)、伊麗莎白·路易絲·維熱·勒布倫(?lisabethLouiseVigéeLeBrun)],或者僅僅局限於錶現女性作為妻子或母親角色[如瑪麗·卡薩特(MaryCassatt)、貝爾特·莫裏索(BertheMorisot)]。弗裏達完全掙脫這樣的束縛,敢於嘗試禁忌的題材。
弗裏達·卡羅6歲時患小兒麻痹癥,此後便不得不忍受他人的異樣眼光,並接受自己身體與大傢不同的現實。多年以後,一場嚴重的車禍徹底改變瞭她的命運。然而,任何挫摺都沒有阻止弗裏達享受自己的人生,擺脫當時觀念的束縛去獲得自由。她與迭戈·裏維拉(DiegoRivera)結婚(兩次),並且憑藉繪畫營生,這些繪畫的題材在當時引起的爭議比今天還要大!盡管身體殘疾,弗裏達卻很少抱怨,以自己的性格魅力深深地吸引著周圍的人。就這樣,弗裏達剋服艱難睏苦,不斷超越自己,過上瞭“正常”的生活。最後,如果說痛苦會像弗裏達所經曆的那般難以忍受,那她的經曆則告訴我們,藝術可以幫助人們承受所有的苦難。
闊以
評分活動湊單買的,還沒看呢。
評分很好很不錯……………………
評分書不錯?,孩子喜歡,買瞭一個係列,開開眼界吧。
評分印刷質量很好,內容比較淺顯,適閤給孩子看。簡裝版內容太少瞭
評分這套書非常好非常適閤孩子看唉希望京東多搞這樣的活動
評分都是推薦的,孩子很喜歡。
評分不管是對傢長,還是對孩子來說,閱 讀都是件幸福的事情。我們這代傢長 小時候沒有現在的孩子這麼多精美優 秀的圖書,每次跟孩子一起親子閱讀 仿若迴到瞭自己的童年,現在有很多 繪本其實是給傢長讀的,比如,點, 味兒,莎莉離水遠一點,等等。我們 通過閱讀孩子的一些繪本反思自己如 何去做一個更懂得孩子心理,更理解 孩子的行為的傢長。與此同時,孩子 受傢長的閱讀影響,也會愛上閱讀, 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評分正是你那種自以為是的權威感,讓你覺得所做所為是那麽地閤情閤理。實際上你對人生的看法是嚴肅的,有種強烈的責任感,並喜歡擔當應負的責任。但事後你常抱怨有多少重擔加諸在你身上,而且抱怨你完成的事比任何一個人更多。隨著曆的增加,可以衝淡這方麵的性情。其實你的心地是光明正大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