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天下墨宝 米芾 蜀素帖
价:16.00元
作者:吉林文史出版社
出版社:吉林文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1-01
ISBN:9787547213056
字数:
页码:35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16开
商品重量:0.200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宋代元佑三年,三十八岁的米芾应湖州郡守林希之邀,游览风光秀丽的苕溪。在此期间,米芾挥毫写下自作的六首诗篇。因这些诗作书于蜀素上,故称其为《蜀素帖》。此帖纵二十七点八厘米,横二百七十厘米,藏于台北故官博物院。此作为米芾盛年时书,其用笔纵横挥洒,刚柔相济,字迹秀丽,风姿翩翩,是其传世墨迹中的代表作之一。《天下墨宝:米芾蜀素帖(宋代行书)》前有董其昌、清乾隆帝题识,后有明代著名著名书家沈周、祝允明、董其昌等人题跋。这些墨迹,亦颇为珍贵。
目录
米芾(一零五一~一零七年),祖居太原,后迁湖北襄阳,定居润州(现江苏镇江),初名黻,后改作芾,字元章,号海岳外史,世称米襄阳。工书画,精鉴别,为宋代著名书家。《天下墨宝·宋代行草书:米芾墨迹选2》共收米芾所书十二件墨迹。
基本信息
书名:天下墨宝 米芾 墨迹选一
定价:22.00元
作者:吉林文史出版社
出版社:吉林文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1-01
ISBN:9787547213063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16开
商品重量:0.200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米芾(一零五一—一一零七年),祖居太原,后迁胡北襄阳,定居润州(现江苏镇江),初名黻,后改作芾,字元章,号海岳外史,世称米襄阳。工书画,精鉴别,为宋代书家。《天下墨宝:米芾墨迹选(1)(宋代行草书)》所收米芾墨迹,主要是藏于日本国和台北故宫博物院的作品。
《行书三帖》由《叔晦帖》、《李太师帖》、《张季明帖》三帖合装成一卷,又称《真迹三帖》,现藏于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叔晦帖》纵二百四十五毫米、横二百九十六毫米,《李太师帖》纵二百六十毫米,横三百四十五毫米;《张季明帖》纵二百五十八毫米、横三百一十三毫米。
《草书四帖》由《元日帖》、《吾友帖》、《海岱帖》、《中秋诗帖》等合装成一卷。据卷后米友仁识语,此卷原有九帖,后被分割,剩此《草书四帖》,现藏于日本大阪市立博物馆。《元日帖》纵二百五十一毫米,横四百零六毫米;《吾友帖》纵二百五十一毫米,横四百二十毫米;《海岱帖》纵二百五十三毫米,横四百二十四毫米;《中秋诗帖》纵二百五十三毫米,横三百一十三毫米。
《论草书帖》纵二百四十七毫米、横三百七十毫米,《张都大帖》纵二百九十四毫米、横三百三十八毫米,《伯充帖》纵二百七十八毫米、横三百九十八毫米,《彦和帖》纵三百零一毫米、横四百二十六毫米,《清和帖》纵二百八十三毫米、横三百八十五毫米,《值雨帖》纵二百五十六毫米、横三百八十六毫米,《乡石帖》纵二百八十二毫米、横三百零五毫米,《三吴帖》纵三百零六毫米、横六百三十毫米,《临沂使君帖》纵三百一十四毫米、横二百五十一毫米。以上九件墨迹,均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参政帖》纵二百零二毫米、横八十二毫米,藏于上海博物馆。
目录
送268讲米芾书法视频讲座(收到书联系客服自行下载):
作为一名书法艺术的初学者,我一直被米芾那种“尚意”的书法风格所吸引。这套《米芾蜀素帖+米芾苕溪+墨迹选一+二》的出版,对我来说无疑是及时雨。我之前零散地接触过一些米芾的字帖,但总觉得不够系统。这套书将《蜀素帖》的圆润、《苕溪》的瘦劲,以及《墨迹选》中的其他精品汇集在一起,让我能够非常直观地感受到米芾书法艺术的多样性和发展轨迹。我尤其喜欢《苕溪》中那些苍劲有力的笔画,米芾在行笔过程中对墨色的控制,以及笔锋的提按顿挫,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尝试着去模仿他那种“刷”的笔意,虽然目前还很难达到他的境界,但每一次的尝试,都能让我对书法有更深的理解。这套书的印刷质量也非常出色,色彩还原度很高,让我能清晰地看到米芾墨迹的每一个细节。
评分对于我这样一位对中国古典艺术充满敬意的学习者而言,能够拥有一套如此集中的米芾墨迹选集,简直是天赐的良机。这套《米芾蜀素帖+米芾苕溪+墨迹选一+二》不仅仅是几本字帖的集合,它更像是一部米芾书法艺术的百科全书,将他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作品一网打尽。我尤其欣赏的是《苕溪》这部分,相较于《蜀素帖》的恣意飞扬,我感觉《苕溪》更多了一份沉静与内敛,但也毫不减损其笔势的雄健。米芾在《苕溪》中对线条的掌控,那种既瘦硬又富于弹性的感觉,简直是技艺的巅峰。我注意到他处理一些长撇时,笔锋的翻转和顿挫,简直是教科书般的示范。而且,这本书的排版设计也考虑到了学习者的需求,每幅作品都留有足够的空白,方便我在旁边进行临摹和对照。我最近在练习草书,而米芾的草书,在我看来,是他个人性情最直接的流露,那种率真、那种豪放,简直是从字里行间喷薄而出。我想通过这套书,深入理解米芾草书的结构逻辑和笔画的连带关系,从而为自己的草书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评分这套《米芾蜀素帖+米芾苕溪+墨迹选一+二》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做的!我一直对米芾的草书有着深深的迷恋,觉得他的草书是一种将情感与笔墨完美结合的艺术形式。这套书涵盖了《蜀素帖》和《苕溪》两件代表性作品,以及两卷《墨迹选》,这让我能够从不同角度、不同时期去欣赏和学习米芾的艺术。《蜀素帖》的洒脱,《苕溪》的沉雄,在《墨迹选》中又能看到他更多样化的笔墨趣味,这让我对米芾的理解更加立体和全面。我最近沉迷于研究他草书中的连笔处理,那种看似信手拈来,实则胸有成竹的连接方式,让我大开眼界。通过这套书,我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米芾的书法世界,与他进行着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我打算花几个月的时间,深入研究这套书中的每一个字,每一个笔画,希望能从中汲取养分,提升自己的书法境界。
评分我一直对米芾的“集古字”以及他开创性的行书风格非常感兴趣。这套《米芾蜀素帖+米芾苕溪+墨迹选一+二》可以说是一次性满足了我对米芾书法艺术的全面探索。我最先翻阅的是《墨迹选二》,其中收录的一些行书作品,字字珠玑,笔笔传神。我特别喜欢他字形的变化,虽然是行书,但绝不显得潦草,反而有着严谨的结构和丰富的内涵。米芾在笔画的处理上,尤其是撇捺的舒展和收束,以及横画的起笔和收笔,都蕴含着深刻的用笔之道。我正在尝试着去模仿他字中的那种“韧性”,那种既瘦硬又不失弹性的线条,这对于我提升自己的笔法功力非常有帮助。这套书的印刷质量也让我非常满意,能清晰地看到墨迹的飞白和笔画的转折。
评分我是一个业余的书法爱好者,平时工作之余,最大的乐趣就是拿起毛笔,感受笔墨的韵味。最近,我入手了这套《米芾蜀素帖+米芾苕溪+墨迹选一+二》,说实话,这是我近期最满意的一次购书体验。米芾在书法史上的地位毋庸置疑,而这套书一次性收录了《蜀素帖》、《苕溪》以及两卷《墨迹选》,这对于我这样想要全面了解米芾书法风格的人来说,简直是太方便了。我花了大量时间研究《墨迹选一》,其中收录的那些行书作品,展现了他书法艺术的成熟魅力。我特别喜欢他笔画中的“骨力”,那种瘦硬挺拔的线条,即使在行笔飞快的情况下,也能保持结构的稳定和力量感。有时候,我会对着其中一个字,反复琢磨他的运笔轨迹,想象当时他下笔时的那种心境。这本书不仅仅是提供了一个临摹的范本,更是一种精神的启迪。通过仔细观察米芾的书法,我能感受到他作为一个艺术家的那种自信和洒脱,这种精神也常常能激励我在生活中更加积极乐观。
评分这套《米芾蜀素帖+米芾苕溪+墨迹选一+二》简直就是书法的宝藏!作为一个痴迷于米芾行草书多年的爱好者,我几乎是毫不犹豫地就入手了。拿到手后,第一感觉就是纸质的细腻和印刷的清晰,这对于临摹者来说至关重要。尤其让我惊喜的是《蜀素帖》的部分,米芾那纵横恣意的笔法,如疾风骤雨,又如行云流水,在纸上留下了他最鲜活的情感表达。我曾无数次对着电子图片临摹,总觉得少了点什么,而这套书的实体呈现,让我能更近距离地感受他运笔的力度、墨色的浓淡、结字的欹侧。特别是那些字的起笔收笔,那些笔画间的呼应,用高清的印刷呈现出来,仿佛能听到墨在纸上沙沙作响的声音。我已经迫不及待地开始对着《蜀素帖》中的“蜀”字和“素”字一遍遍地练习,试图捕捉那份他独有的“刷”的笔意,以及行书的洒脱与草书的奔放结合的那种极致韵味。这本书不仅是字帖,更是米芾本人在书法创作瞬间的凝固,是一种情感的传递,一种精神的对话。我计划用上几个月的时间,精研《蜀素帖》的每一处细节,然后慢慢过渡到《苕溪》和《墨迹选》,相信这套书能极大地提升我的书法水平。
评分这套《米芾蜀素帖+米芾苕溪+墨迹选一+二》是我最近最珍爱的藏书之一。作为一名对中国传统书法有着深厚感情的读者,我一直认为米芾的书法是中国书法史上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这套书的价值在于它能够如此全面而精美地呈现米芾的代表性作品。我最喜欢的是《蜀素帖》部分,米芾的那种“风樯阵马”的气势,那种“龙跳虎卧”的动态,都让我为之惊叹。我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去临摹《蜀素帖》中的字,试图去理解他笔画的起承转合,笔势的连贯自然。通过这本书,我不仅学到了书法的技法,更重要的是,我感受到了米芾那种追求艺术自由、不受拘束的精神。这种精神,对于身处现代社会、常常被各种规矩束缚的我们来说,尤为珍贵。
评分这套《米芾蜀素帖+米芾苕溪+墨迹选一+二》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套字帖,它更像是一本关于米芾书法艺术的“导览”。我之前对米芾的了解仅限于一些片段,而这套书则让我有了一个完整的框架。从《蜀素帖》的磅礴大气,到《苕溪》的瘦劲内敛,再到《墨迹选》中的多样风格,我仿佛看到了米芾书法艺术的演变和成熟过程。我最近在研究他草书的笔势连贯,特别是那些长笔画的处理,他如何做到在飞速的行笔中,依然保持笔势的清晰和力量感,这让我受益匪浅。我已经准备好,用几个月的时间,逐字逐句地去揣摩,去临摹,希望能从中找到自己书法的突破点。这套书的纸张和印刷也都很出色,让我能够更加专注于字帖本身,而不是被其他因素干扰。
评分作为一名对中国古典艺术情有独钟的收藏者,我一直认为米芾是书法史上不可多得的奇才。这套《米芾蜀素帖+米芾苕溪+墨迹选一+二》的出现,简直是为我这样的收藏家量身打造的。我尤其欣赏《苕溪》这部分,米芾在写这幅作品时的心境,我仿佛能通过笔画的起伏、墨色的浓淡来感受。他那种“八面出锋”的笔法,将笔画的力度和情感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我正在尝试着去模仿他字中的那种“骨气”,那种既瘦硬又不失圆润的线条,这对于我理解书法的美学至关重要。这套书的装帧设计也非常精美,无论是作为临摹的工具,还是作为收藏的珍品,都具有极高的价值。我计划将这套书好好珍藏,并时不时地翻阅,从中汲取艺术的灵感。
评分这套《米芾蜀素帖+米芾苕溪+墨迹选一+二》绝对是案头必备的经典之作。作为一名正在努力提升自己书法造诣的学生,我一直对米芾的行草书情有独钟。这套书的价值在于它全面而系统地展现了米芾这位“集古字”大师的风采。《蜀素帖》中的圆转流畅,《苕溪》中的瘦劲刚健,以及《墨迹选》中多样化的风格,都让我领略到了米芾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我尤其对《蜀素帖》中那些婉转曲折的笔画处理很感兴趣,他能将看似复杂的笔画组织得如此协调统一,并且充满生命力,这其中的奥妙我一直在努力参透。每次临摹,我都会拿出笔和墨,一点一点地去体会,去感受。这本书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更是对一种艺术精神的传承。我发现,通过临摹米芾的字,我不仅学习到了笔法的技巧,更潜移默化地受到了他那种不拘一格、大胆创新的艺术精神的影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