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C交換機配置與管理完全手冊(第2版)

H3C交換機配置與管理完全手冊(第2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王達 著
圖書標籤:
  • H3C
  • 交換機
  • 配置
  • 管理
  • 網絡
  • 數據通信
  • 路由
  • 交換
  • 網絡工程
  • 技術手冊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中國水利水電齣版社
ISBN:9787517008057
版次:2
商品編碼:11273172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3-07-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904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史上大型的H3C交換機配置與管理手冊
  史上最係統的H3C交換機配置與管理手冊
  深入淺齣技術原理剖析與分層次配置示例完美結閤
  綜閤配置思路分析和詳盡的配置步驟介紹完美結閤

內容簡介

  《H3C交換機配置與管理完全手冊》是目前國內圖書市場中的一本,也是國內最全麵、最係統的純H3C交換機大型配置與管理手冊。
  《H3C交換機配置與管理完全手冊》共19章。從最基礎的H3C交換機設備選型,Comware係統的使用與管理,Comware係統映像、配置文件的管理,以及各種交換機接口、VLAN/GVRP、Super VLAN、Isolate-user-VLAN、MSTP、IRF/IRF2、ACL、端口鏡像等配置與管理,到高級的交換機集群、VRRP、QoS、IGMP/IGMP Snooping/PIM IP組播、端口安全、MAC地址認證、IEEE 802.1x認證、Portal認證、AAA策略配置與管理等。書中提供瞭全麵、翔實的各功能工作原理、功能配置思路分析、詳盡的功能配置步驟和上韆個各層次配置示例。
  本書既是讀者進行全麵、係統、深入學習H3C交換機配置與管理的工具圖書,又是目前各大高校和H3C培訓機構的H3C交換機教材。

內頁插圖

目錄

前言

第1章 H3C主要交換機係列選型和主要應用
1.1 H3C主要以太網交換機係列
1.1.1 H3C以太網交換機的分類
1.1.2 H3C交換機命名規則
1.2 H3C S9500E係列交換機選型及應用
1.2.1 S9500E係列交換機的主控闆和業務接口闆
1.2.2 S9500E係列交換機的主要功能特性
1.2.3 S9500E係列交換機的主要應用
1.3 H3C S9500係列交換機選型及應用
1.3.1 S9500係列交換機的主控闆和業務接口闆
1.3.2 S9500係列交換機的主要功能特性
1.3.3 S9500係列交換機的主要應用
1.4 H3C S7500E係列交換機選型及應用
1.4.1 S7500E係列交換機的主控闆和業務接口闆
1.4.2 S7500E係列交換機的主要功能特性
1.4.3 S7500E係列交換機的主要應用
1.5 H3C S7500係列交換機選型及應用
1.5.1 S7500係列交換機的交換引擎和業務接口闆
1.5.2 S7500係列交換機的主要功能特性
1.5.3 S7500係列交換機的主要應用
1.6 H3C匯聚層交換機選型及應用
1.6.1 H3C S58係列萬兆匯聚交換機選型及應用
1.6.2 H3C S5600係列韆兆匯聚交換機選型及應用
1.6.3 H3C S5500-EI係列韆兆匯聚交換機選型及應用
1.6.4 H3C S5500-SI係列韆兆匯聚交換機選型及應用
1.6.5 H3C S3600係列百兆匯聚交換機的選型及應用
1.7 H3C接入層交換機選型及應用
1.7.1 H3C S5100-EI係列韆兆接入交換機的選型及應用
1.7.2 H3C S5100-SI係列交換機的選型及應用
1.7.3 H3C S5120-EI係列交換機的選型及應用
1.7.4 H3C S5120-SI係列交換機的選型及應用
1.7.5 H3C S3100-EI係列交換機的選型及應用
1.7.6 H3C S3100-SI係列交換機的選型及應用

第2章 H3C交換機Comware係統的基本使用
2.1 H3C以太網交換機CLI的登錄
2.1.1 H3C交換機的軟件版本
2.1.2 H3C交換機CLI的登錄方式及基本配置
2.2 H3C交換機Console本地登錄配置
2.2.1 認證方式為None時的Console端口登錄配置
2.2.2 認證方式為Password時的Console端口登錄配置
2.2.3 認證方式為Scheme時的Console端口登錄配置
2.3 H3C以太網交換機Telnet登錄配置
2.3.1 認證方式為None時的Telnet登錄配置
2.3.2 認證方式為Password時的Telnet登錄配置
2.3.3 認證方式為Scheme時的Telnet登錄配置
2.4 H3C交換機Web登錄
2.5 H3C以太網交換機命令行視圖和命令行約定
2.6 H3C交換機CLI命令級彆和用戶級彆
2.6.1 H3C以太網交換機CLI命令級彆和用戶級彆
2.6.2 設置CLI命令級彆
2.6.3 切換用戶級彆的方法和配置示例
2.7 H3C以太網交換機CLI的使用
2.7.1 使用H3C交換機CLI的在綫幫助
2.7.2 H3C交換機CLI顯示控製操作
2.7.3 H3C交換機CLI曆史命令查詢操作
2.7.4 H3C交換機CLI典型錯誤信息
2.7.5 H3C交換機CLI命令的縮寫
2.7.6 H3C交換機CLI命令的編輯
2.7.7 H3C交換機CLI的其他特性
2.8 H3C交換機文件係統管理
2.8.1 H3C交換機軟件係統目錄操作
2.8.2 H3C交換機軟件係統文件操作
2.8.3 H3C交換機Flash:操作
2.8.4 H3C交換機文件係統管理示例

第3章 Comware係統映像和配置文件管理
3.1 H3C交換機軟件係統中的文件類型
3.1.1 H3C交換機軟件係統文件屬性
3.1.2 H3C交換機啓動文件順序選擇
3.1.3 H3C交換機文件屬性配置
3.2 H3C交換機BOOTROM引導程序和主機程序的加載
3.2.1 通過Console口利用XModem進行的本地加載
3.2.2 通過以太網口利用TFTP進行的本地加載
3.2.3 通過以太網口利用FTP進行的本地加載
3.2.4 通過FTP進行遠程加載
3.2.5 遠程升級H3C交換機的配置示例
3.3 H3C交換機配置文件管理
3.3.1 H3C交換機配置文件管理操作方法
3.3.2 H3C交換機配置文件管理示例
3.4 H3C交換機係統基本配置和管理
3.5 H3C交換機密碼恢復

第4章 H3C交換機以太網端口基本配置與管理
4.1 H3C交換機以太網端口類型及報文收發規則
4.1.1 H3C交換機以太網端口類型
4.1.2 H3C交換機三種類型以太網端口報文收發規則
4.2 H3C交換機以太網端口配置
4.2.1 H3C交換機Combo口配置
4.2.2 H3C交換機以太網端口基本屬性配置
4.2.3 H3C交換機以太網端口的流控製功能配置
4.2.4 H3C交換機端口報文流量閾值或大小配置
4.2.5 H3C交換機以太網端口環迴測試功能配置
4.2.6 H3C交換機以太網端口進行環迴監測功能配置
4.2.7 H3C交換機以太網端口連接電纜檢測功能的啓用
4.2.8 端口組配置
4.3 H3C交換機以太網端口的配置顯示和維護
4.4 H3C交換機以太網端口匯聚配置與管理
4.4.1 H3C交換機的手工端口匯聚
4.4.2 H3C交換機靜態LACP匯聚
4.4.3 H3C交換機動態LACP匯聚
4.4.4 H3C交換機端口匯聚組類型
4.4.5 H3C交換機手工端口匯聚組配置
4.4.6 H3C交換機靜態LACP端口匯聚組配置
4.4.7 H3C交換機動態LACP端口匯聚組配置
4.4.8 H3C交換機端口匯聚組管理
4.4.9 H3C交換機端口匯聚組配置示例
4.5 H3C交換機的端口綁定配置
4.5.1 H3C交換機以太網端口綁定配置
4.5.2 H3C交換機端口綁定配置管理
4.5.3 H3C交換機端口綁定配置示例
4.6 H3C交換機MAC地址轉發錶管理
4.6.1 交換機的MAC地址學習
4.6.2 MAC地址錶項的分類與特點
4.6.3 MAC地址轉發錶管理配置
4.6.4 H3C交換機MAC地址轉發錶管理典型配置舉例
4.7 H3C交換機IP地址配置與管理
4.7.1 H3C交換機三層接口IP地址配置
4.7.2 H3C交換機IP地址配置舉例
4.7.3 H3C交換機IP地址管理
4.8 H3C交換機端口隔離配置與管理
4.8.1 H3C交換機端口隔離的主要特性
4.8.2 H3C交換機端口隔離配置
4.8.3 H3C交換機以太網端口隔離管理
4.8.4 H3C交換機端口隔離典型配置綜閤示例

第5章 H3C交換機二層協議配置與管理
5.1 H3C交換機ARP配置與管理
5.1.1 H3C交換機ARP基本配置
5.1.2 H3C交換機免費ARP配置
5.1.3 H3C交換機ARP配置信息管理
5.2 H3C交換機ARP攻擊防禦配置
5.2.1 主要ARP安全隱患及相關H3C預防技術
5.2.2 動態ARP錶項學習最大數目配置
5.2.3 ARP報文源MAC一緻性檢查配置
5.2.4 基於網關IP/MAC的ARP報文過濾功能配置
5.2.5 ARP入侵檢測功能配置
5.2.6 ARP報文限速功能配置
5.2.7 H3C交換機ARP入侵檢測和報文限速配置示例
5.2.8 H3C交換機基於網關IP/MAC的ARP報文過濾配置示例
5.2.9 H3C交換機ARP泛洪攻擊預防配置示例
5.3 H3C交換機代理ARP配置
5.3.1 ARP代理簡介
5.3.2 H3C交換機ARP代理配置
5.4 H3C交換機MFF配置與管理
5.4.1 MFF的主要特性
5.4.2 H3C交換機MFF配置
5.4.3 H3C交換機MFF配置管理
5.4.4 H3C交換機MFF典型配置示例
5.5 H3C交換機DLDP配置與管理
5.5.1 DLDP簡介
5.5.2 DLDP報文
5.5.3 DLDP的狀態和定時器
5.5.4 DLDP的工作機製
5.5.5 DLDP的鏈路自動恢復機製
5.5.6 H3C交換機DLDP基本配置
5.5.7 H3C交換機DLDP狀態重置配置和DLDP配置管理
5.5.8 H3C交換機DLDP配置示例
5.6 H3C交換機Smart Link配置與管理
5.6.1 Smart Link簡介
5.6.2 Smart Link的工作原理
5.6.3 H3C Smart Link交換機配置
5.6.4 Smart Link配置管理
5.6.5 H3C交換機Smart Link配置示例
5.7 H3C交換機Monitor Link配置與管理
5.7.1 Monitor Link的工作原理
5.7.2 H3C交換機Monitor Link配置
5.7.3 H3C交換機Monitor Link管理
5.7.4 H3C交換機Monitor Link配置示例

第6章 H3C交換機IRF堆疊配置與管理
6.1 H3C IRF技術與配置
6.1.1 H3C IRF簡介
6.1.2 H3C交換機IRF堆疊原理
6.1.3 H3C交換機IRF堆疊的主要技術
6.1.4 H3C交換機IRF的自動堆疊機製
6.2 H3C交換機IRF堆疊配置與管理
6.2.1 H3C交換機Fabric端口配置
6.2.2 H3C交換機UnitID配置
6.2.3 H3C交換機Unit名配置
6.2.4 H3C交換機IRF Fabric名配置
6.2.5 H3C交換機IRF自動堆疊功能配置
6.2.6 H3C S3600係統交換機中的堆疊認證配置
6.2.7 H3C交換機IRF堆疊管理
6.2.8 H3C S5600係列交換機IRF配置示例
6.2.9 H3C S3600係列交換機IRF堆疊配置示例
6.3 H3C交換機IRF2工作原理
6.3.1 IRF2軟件體係架構
6.3.2 IRF2的底層轉發實現
6.3.3 IRF2的物理連接
6.3.4 IRF2的形成
6.3.5 IRF2拓撲收集
6.3.6 IRF2角色選舉
6.3.7 IRF2成員管理
6.3.8 IRF2軟件係統管理
6.3.9 多IRF2衝突檢測
6.3.10 H3C交換機IRF2互聯方案
6.4 H3C交換機IRF2基本配置
6.4.1 IRF2配置前的準備和基本配置、管理任務
6.4.2 IRF域編號配置
6.4.3 IRF2成員編號配置
6.4.4 IRF2端口配置
6.4.5 IRF2成員優先級配置
6.4.6 IRF2成員設備描述信息配置
6.4.7 IRF2鏈路負載分擔類型配置
6.4.8 IRF2的橋MAC保留時間配置
6.4.9 啓用IRF2係統啓動文件的自動加載功能
6.4.10 IRF2鏈路down延遲上報功能配置
6.5 IRF2 MAD配置
6.5.1 IRF2 LACP MAD檢測原理及配置
6.5.2 IRF2 BFD MAD檢測原理及配置
6.5.3 IRF2 ARP MAD檢測原理及配置
6.5.4 IRF2 MAD故障恢復
6.5.5 含LACP MAD檢測的IRF2配置示例
6.5.6 含BFD MAD檢測的IRF2配置示例
6.5.7 含ARP MAD檢測的IRF2配置示例
6.6 IRF2係統的訪問與管理
6.6.1 訪問Master
6.6.2 訪問Slave
6.6.3 IRF2配置管理

第7章 H3C交換機VLAN配置與管理
7.1 H3C交換機VLAN基礎
7.2 H3C交換機VLAN創建和基本屬性配置
7.2.1 VLAN的創建、標識和顯示配置
7.2.2 H3C交換機VLAN接口基本屬性配置
7.2.3 H3C交換機VLAN管理
7.3 H3C交換機基於端口VLAN配置
7.3.1 基於端口VLAN簡介
7.3.2 將Access端口添加到VLAN中
7.3.3 將Trunk端口添加到VLAN中
7.3.4 把Hybrid端口添加到VLAN中
7.3.5 基於端口VLAN的配置示例一
7.3.6 基於端口VLAN的配置示例二
7.3.7 基於端口VLAN的配置示例三
7.4 H3C交換機基於協議VLAN配置
7.4.1 H3C交換機基於協議VLAN的工作原理
7.4.2 H3C基於協議VLAN配置
7.4.3 基於協議VLAN的配置示例
7.5 H3C交換機基於IP子網VLAN配置
7.5.1 基於IP子網VLAN的配置
7.5.2 基於IP子網VLAN的配置示例
7.6 H3C交換機基於MAC地址VLAN配置
7.6.1 基於MAC地址VLAN的實現機製
7.6.2 手動配置靜態MAC VLAN配置
7.6.3 動態觸發端口加入靜態MAC VLAN配置
7.6.4 手動配置靜態MAC VLAN配置示例
7.7 H3C交換機GVRP VLAN注冊配置與管理
7.7.1 GVRP消息和定時器
7.7.2 GVRP的工作機製和工作模式
7.7.3 H3C交換機GVRP功能啓用和注冊模式配置
7.7.4 H3C交換機GARP定時器配置
7.7.5 H3C交換機GVRP管理
7.7.6 H3C交換機GVRP簡單配置示例
7.7.7 H3C交換機GVRP綜閤配置示例
7.8 H3C交換機VLAN間路由配置示例
7.8.1 通過IP路由實現VLAN間的路由配置示例
7.8.2 通過以太網子接口實現VLAN間單臂路由配置示例

第8章 H3C交換機隔離用戶VLAN和超VLAN配置與管理
8.1 H3C交換機Isolate-user-VLAN基礎
8.1.1 Isolate-user-VLAN簡介
8.1.2 Isolate-user-VLAN工作原理
8.1.3 Isolate-user-VLAN配置同步
8.1.4 Isolate-user-VLAN MAC地址同步
8.2 H3C交換機Isolate-user-VLAN配置與管理
8.2.1 Isolate-user-VLAN配置
8.2.2 Secondary VLAN配置
8.2.3 Isolate-user-VLAN和Secondary VLAN間映射配置
8.2.4 Isolate-user-VLAN管理
8.2.5 H3C交換機Isolate-user-VLAN配置示例
8.3 H3C交換機Super VLAN配置與管理
8.3.1 Super VLAN聚閤原理
8.3.2 Sub VLAN主機的三層通信原理
8.3.3 H3C交換機Super VLAN配置
8.3.4 H3C交換機Super VLAN管理
8.3.5 Super VLAN簡單配置示例
8.3.6 H3C交換機Super VLAN綜閤配置示例

第9章 H3C交換機MSTP配置與管理
9.1 H3C交換機MSTP基礎
9.1.1 MSTP簡介
9.1.2 H3C交換機MSTP的基本概念
9.1.3 MSTP的端口角色
9.1.4 MSTP的端口狀態及收斂機製
9.1.5 MSTP拓撲計算原理
9.2 H3C交換機MSTP基本配置與示例
9.2.1 MSTP基本配置任務
9.2.2 MST域配置
9.2.3 指定根交換機或備份根交換機
9.2.4 當前交換機橋優先級配置
9.2.5 端口對MSTP報文的識彆/發送方式配置
9.2.6 MSTP工作模式配置
9.2.7 MST域最大跳數配置
9.2.8 MSTP交換網絡的網絡直徑配置
9.2.9 MSTP時間參數配置
9.2.10 超時時間因子配置
9.2.11 端口最大發送速率配置
9.2.12 邊緣端口配置
9.2.13 端口點對點鏈路配置
9.2.14 端口路徑開銷配置
9.2.15 端口優先級配置
9.2.16 開啓MSTP特性
9.2.17 H3C交換機MSTP配置示例
9.3 H3C交換機MSTP擴展特性配置
9.3.1 BPDU保護功能配置
9.3.2 Root保護功能配置
9.3.3 環路保護功能配置
9.3.4 防止TC-BPDU報文攻擊配置
9.3.5 BPDU報文攔截功能配置
9.4 H3C交換機MSTP摘要偵聽特性配置與示例
9.4.1 H3C交換機MSTP摘要偵聽特性配置
9.4.2 H3C交換機MSTP摘要偵聽特性配置示例
9.5 H3C交換機MSTP網絡管理
9.5.1 端口狀態快速轉換配置
9.5.2 端口生成樹模式遷移操作
9.5.3 MSTP配置日誌和消息管理
9.5.4 MSTP維護和管理命令

第10章 H3C交換機集群配置與管理
10.1 H3C以太網交換機的集群配置與管理
10.1.1 H3C以太網交換機集群簡介
10.1.2 H3C交換機在集群中的交換機角色
10.1.3 H3C交換機集群配置任務
10.2 H3C集群管理交換機配置
10.2.1 NDP的啓用
10.2.2 NDP參數配置
10.2.3 NTDP的啓用
10.2.4 NTDP參數配置
10.2.5 交換機集群功能啓用
10.2.6 H3C交換機集群參數配置
10.2.7 H3C交換機集群內外交互配置
10.2.8 集群管理網管接口配置
10.3 H3C集群成員交換機配置
10.4 H3C交換機集群管理
10.4.1 H3C交換機集群基本管理操作
10.4.2 H3C交換機集群信息管理
10.5 H3C交換機集群配置示例

第11章 H3C交換機VRRP配置與管理
11.1 H3C交換機VRRP基礎
11.1.1 VRRP簡介
11.1.2 VRRP的路由器標識、控製報文、認證和Master選舉
11.1.3 VRRP工作原理
11.1.4 VRRP的兩種應用模式
11.1.5 VRRP與HSRP的比較
11.2 H3C交換機的VRRP負載均衡模式
11.2.1 負載均衡模式下的虛擬MAC地址分配
11.2.2 負載均衡模式下的虛擬轉發器
11.2.3 VRRP負載均衡模式的報文
11.3 H3C交換機VRRP配置
11.3.1 VRRP工作模式配置
11.3.2 H3C交換機VRRP基本功能配置
11.3.3 H3C交換機VRRP高級功能配置
11.4 H3C交換機VRRP管理
11.5 H3C交換機VRRP配置示例
11.5.1 簡單主備備份模式的VRRP應用配置示例
11.5.2 綜閤主備備份模式的VRRP應用配置示例
11.5.3 負載分擔模式VRRP應用配置示例
11.5.4 VRRP負載均衡模式配置示例

第12章 H3C交換機ACL配置與管理
12.1 H3C以太網交換機上的ACL基礎
12.1.1 H3C交換機上的ACL分類和編號/命名規則
12.1.2 H3C交換機上的ACL規則匹配順序
12.2 H3C交換機上的ACL配置
12.2.1 ACL生效時間段配置
12.2.2 IPv4基本ACL配置
12.2.3 IPv4高級ACL配置
12.2.4 二層ACL配置
12.2.5 用戶自定義ACL配置
12.2.6 ACL復製配置
12.2.7 ACL應用配置
12.3 H3C交換機ACL配置管理
12.4 H3C交換機ACL配置示例
12.4.1 基本ACL典型配置示例
12.4.2 高級ACL配置示例
12.4.3 二層ACL配置示例
12.4.4 用戶自定義ACL配置示例

第13章 H3C交換機QoS配置與管理
13.1 H3C交換機QoS配置基礎
13.1.1 H3C交換機QoS配置方式
13.1.2 QoS策略配置方式的基本配置流程
13.1.3 定義流分類
13.1.4 定義流行為
13.1.5 定義QoS策略
13.1.6 配置QoS策略應用
13.1.7 QoS策略管理
13.2 H3C交換機報文優先級配置與管理
13.2.1 H3C交換機報文優先級
13.2.2 優先級映射配置
13.2.3 優先級映射配置管理
13.2.4 端口優先級應用配置示例
13.3 H3C交換機流量監管、流量整形和端口限速配置與管理
13.3.1 流量監管、流量整形和端口限速簡介
13.3.2 流量監管配置
13.3.3 流量整形配置
13.3.4 端口限速配置
13.3.5 流量整形和端口限速配置管理
13.4 H3C交換機擁塞管理的配置
13.4.1 H3C交換機擁塞管理中的隊列調度算法
13.4.2 SP隊列配置與管理
13.4.3 WRR隊列配置與管理
13.4.4 WFQ隊列調度配置與管理
13.4.5 SP+WRR隊列調度配置與管理
13.5 H3C交換機擁塞避免配置與管理
13.5.1 擁塞避免的丟包策略簡介
13.5.2 WRED策略下的擁塞避免配置與管理
13.5.3 WRED配置信息的管理
13.6 H3C交換機流量過濾配置與管理
13.6.1 流量過濾配置與管理
13.6.2 流量過濾配置示例
13.7 H3C交換機重標記配置與管理
13.7.1 優先級重標記簡介
13.7.2 通過報文顔色重標記優先級的配置與管理
13.7.3 重標記本地優先級的配置示例
13.7.4 重標記QoS本地ID的配置示例
13.7.5 優先級映射錶和重標記綜閤配置示例
13.8 H3C交換機全局CAR策略配置與管理
13.8.1 聚閤/分層CAR策略簡介
13.8.2 聚閤CAR策略的配置與管理
13.8.3 分層CAR策略配置與管理
13.8.4 聚閤CAR配置示例
13.8.5 And模式分層CAR配置示例
13.8.6 Or模式配置示例
13.9 H3C交換機流量統計配置與管理
13.9.1 流量統計配置與管理
13.9.2 流量統計配置示例
13.10 H3C交換機數據緩衝區配置與管理
13.10.1 緩衝資源的分配
13.10.2 通過Burst功能配置數據緩衝區
13.10.3 手工配置數據緩衝區

第14章 H3C交換機IGMP和IGMP Snooping配置與管理
14.1 H3C交換機三層IP組播的基本配置
14.2 H3C交換機IGMP配置與管理
14.2.1 啓動IGMP
14.2.2 IGMP運行版本配置
14.2.3 配置接口靜態加入組播組或組播源
14.2.4 配置接口加入的組播組過濾器
14.2.5 配置接口允許加入的組播組數量限製
14.2.6 IGMP查詢和響應配置
14.2.7 IGMP SSM映射配置
14.2.8 IGMP代理配置
14.2.9 IGMP管理
14.2.10 H3C交換機IGMP基本功能配置示例
14.2.11 IGMP SSM映射功能配置示例
14.2.12 IGMP代理功能配置示例
14.3 H3C交換機IGMP Snooping基本功能配置
14.3.1 啓動IGMP Snooping
14.3.2 IGMP Snooping版本配置
14.3.3 靜態組播MAC地址錶項配置
14.4 H3C交換機IGMP Snooping端口功能配置
14.4.1 IGMP Snooping相關定時器配置
14.4.2 靜態端口配置
14.4.3 靜態端口配置示例
14.4.4 禁止端口成為動態路由器端口
14.4.5 模擬主機加入配置
14.5 H3C交換機IGMP Snooping查詢器配置
14.5.1 啓用IGMP Snooping查詢器
14.5.2 IGMP查詢報文發送時間間隔和最大響應時間配置
14.5.3 IGMP查詢報文源IP地址配置
14.5.4 IGMP Snooping查詢器配置示例
14.6 H3C交換機IGMP Snooping代理配置
14.6.1 IGMP Snooping代理配置
14.6.2 IGMP Snooping代理配置示例
14.7 H3C交換機IGMP Snooping策略配置
14.7.1 組播組過濾器配置
14.7.2 組策略及模擬主機加入配置示例
14.7.3 組播數據報文源端口過濾配置
14.7.4 丟棄未知組播數據報文配置
14.7.5 端口加入的組播組最大數量配置
14.7.6 IGMP報文的802.1p優先級配置
14.7.7 組播用戶控製策略配置
14.7.8 組播源與組播用戶控製策略配置示例
14.8 H3C交換機IGMP Snooping配置管理

第15章 H3C交換機PIM組播配置與管理
15.1 H3C交換機PIM公共特性配置
15.1.1 組播數據過濾器配置
15.1.2 Hello報文過濾器配置
15.1.3 Hello報文選項配置
15.1.4 剪枝延遲時間配置
15.1.5 PIM公共定時器配置
15.1.6 PIM配置管理
15.2 H3C交換機PIM-DM組播網絡配置
15.2.1 啓動PIM-DM
15.2.2 PIM-DM配置示例
15.3 H3C交換機PIM-SM組播網絡配置與管理
15.3.1 啓動PIM-SM
15.3.2 PIM-SM域RP配置
15.3.3 PIM-SM域BSR配置
15.3.4 PIM-SM管理域配置
15.3.5 PIM-SM域組播源注冊配置
15.3.6 禁止SPT切換
15.3.7 非管理域機製PIM-SM配置示例
15.3.8 管理域機製下的PIM-SM配置示例
15.4 H3C交換機雙嚮PIM與管理
15.4.1 雙嚮PIM與PIM-SM配置的主要區彆
15.4.2 非管理域機製下的雙嚮PIM配置示例
15.5 H3C交換機PIM-SSM配置
15.5.1 啓用PIM-SM
15.5.2 SSM組播組範圍配置
15.5.3 PIM-SSM配置示例

第16章 H3C交換機端口鏡像配置與管理
16.1 H3C以太網交換機的端口鏡像基礎
16.1.1 H3C交換機端口鏡像簡介
16.1.2 H3C交換機端口鏡像原理
16.2 H3C交換機本地端口鏡像配置
16.2.1 本地端口鏡像配置步驟
16.2.2 本地端口鏡像配置示例
16.3 H3C交換機二層遠程端口鏡像配置
16.3.1 二層遠程端口鏡像配置任務
16.3.2 低端H3C交換機遠程端口鏡像的配置步驟
16.3.3 中高端H3C交換機二層遠程端口鏡像的配置步驟
16.3.4 利用遠程鏡像VLAN實現本地鏡像支持多個目的端口的配置步驟
16.3.5 低端H3C交換機遠程端口鏡像配置示例
16.3.6 中高端H3C交換機二層遠程端口鏡像配置示例
16.3.7 利用遠程鏡像VLAN實現本地鏡像支持多個目的端口典型配置示例
16.4 H3C交換機三層遠程端口鏡像配置
16.4.1 三層遠程端口鏡像的配置步驟
16.4.2 三層遠程端口鏡像配置示例
16.5 H3C交換機端口鏡像管理

第17章 H3C交換機端口安全和MAC地址認證配置與管理
17.1 H3C交換機端口安全基礎
17.1.1 H3C交換機端口安全特性和模式
17.1.2 詳解端口安全模式工作原理
17.2 H3C交換機端口安全配置與管理
17.2.1 啓用端口安全功能
17.2.2 端口最大安全MAC地址數
17.2.3 端口安全模式配置
17.2.4 安全MAC地址配置
17.2.5 端口安全的相關特性配置
17.2.6 macAddressOrUserLoginSecure安全模式下來賓VLAN支持的配置
17.2.7 不應用RADIUS服務器下發的授權信息的配置
17.2.8 端口安全配置管理
17.3 H3C交換機端口安全配置示例
17.3.1 autoLearn模式的端口安全配置示例
17.3.2 macAddressWithRadius模式的端口安全配置示例
17.3.3 userLoginWithOUI模式的端口安全配置示例
17.3.4 macAddressElseUserLoginSecureExt模式的端口安全配置示例
17.3.5 macAddressOrUserLoginSecure模式的來賓VLAN配置示例
17.4 H3C交換機MAC地址認證基礎
17.4.1 兩種MAC地址認證方式
17.4.2 MAC地址認證定時器
17.4.3 與MAC地址認證配閤使用的特性
17.5 H3C交換機MAC地址認證配置與管理
17.5.1 基本MAC地址認證功能配置
17.5.2 MAC地址認證域配置
17.5.3 MAC地址認證來賓VLAN配置
17.5.4 MAC地址認證管理
17.5.5 本地MAC地址認證配置示例
17.5.6 使用RADIUS服務器進行MAC地址認證的配置示例

第18章 H3C交換機AAA安全訪問配置與管理
18.1 H3C交換機AAA基礎
18.1.1 AAA簡介
18.1.2 ISP域簡介
18.1.3 HWTACACS簡介
18.1.4 H3C交換機配置AAA配置任務
18.2 H3C交換機本地用戶配置與管理
18.2.1 本地用戶屬性
18.2.2 本地用戶屬性配置
18.2.3 用戶組屬性配置
18.2.4 本地用戶及本地用戶組管理
18.3 H3C交換機RADIUS方案配置與管理
18.3.1 創建RADIUS方案
18.3.2 RADIUS認證/授權服務器
18.3.3 RADIUS計費服務器及相關參數配置
18.3.4 RADIUS報文的共享密鑰配置
18.3.5 RADIUS服務器報文發送的最大嘗試次數配置
18.3.6 配置支持的RADIUS服務器的類型
18.3.7 RADIUS服務器狀態配置
18.3.8 發送給RADIUS服務器的數據相關屬性配置
18.3.9 發送RADIUS報文使用的源地址配置
18.3.10 發送RADIUS報文使用的備份源地址配置
18.3.11 RADIUS服務器的定時器配置
18.3.12 RADIUS的Trap功能配置
18.3.13 啓用監聽端口
18.3.14 RADIUS方案管理
18.4 H3C交換機HWTACACS方案配置與管理
18.4.1 創建HWTACACS方案
18.4.2 HWTACACS服務器配置
18.4.3 HWTACACS報文共享密鑰配置
18.4.4 發送給HWTACACS服務器的數據相關屬性配置
18.4.5 發送HWTACACS報文使用的源地址配置
18.4.6 HWTACACS服務器的定時器配置
18.4.7 HWTACACS方案管理
18.5 在H3C交換機ISP域中配置實現AAA的方法
18.5.1 創建ISP域
18.5.2 ISP域屬性配置
18.5.3 ISP域的AAA認證方法配置
18.5.4 ISP域的AAA授權方法配置
18.5.5 ISP域的AAA計費方法配置
18.5.6 強製切斷用戶連接配置
18.5.7 配置設備作為RADIUS服務器
18.6 H3C交換機AAA配置示例
18.6.1 Telnet用戶的local認證、HWTACACS授權、RADIUS計費配置
18.6.2 SSH用戶的RADIUS認證和授權配置示例
18.6.3 802.1x用戶的RADIUS認證、授權和計費配置示例
18.6.4 Telnet用戶的HWTACACS認證、授權、計費配置示例
18.6.5 設備作為RADIUS服務器對Telnet用戶進行接入認證的配置示例

第19章 H3C交換機IEEE 802.1x和Portal認證配置與管理
19.1 H3C交換機IEEE 802.1x基礎
19.1.1 IEEE 802.1x的體係結構
19.1.2 IEEE 802.1x的認證方式
19.1.3 IEEE 802.1x端口狀態及接入控製方式
19.1.4 H3C交換機中與IEEE 802.1x配閤使用的特性
19.2 H3C交換機IEEE 802.1x配置與管理
19.2.1 開啓802.1x特性
19.2.2 IEEE 802.1x認證方法配置
19.2.3 端口授權狀態的配置
19.2.4 端口接入控製方式配置
19.2.5 端口允許同時接入的用戶最大數配置
19.2.6 IEEE 802.1x定時器參數配置
19.2.7 交換機嚮客戶端發送認證請求的最大次數配置
19.2.8 開啓組播和單播觸發功能
19.2.9 端口的強製認證域配置
19.2.10 來賓VLAN配置
19.2.11 認證失敗VLAN配置
19.2.12 IEEE 802.1x認證管理
19.2.13 H3C交換機IEEE 802.1x認證配置示例
19.2.14 帶來賓VLAN和VLAN下發功能的IEEE 802.1x認證配置示例
19.3 H3C交換機IEEE 802.1x支持EAD快速部署配置與管理
19.3.1 IEEE 802.1x支持EAD快速部署的實現機製
19.3.2 EAD快速部署配置
19.3.3 EAD規則的老化超時時間配置
19.3.4 EAD快速部署配置示例
19.4 H3C交換機Portal認證基礎
19.4.1 Portal認證簡介
19.4.2 二層Portal認證方式
19.4.3 三層Portal認證方式
19.4.4 Portal認證的雙機熱備和多實例支持
19.5 H3C交換機Portal認證配置與管理
19.5.1 配置準備
19.5.2 指定Portal服務器
19.5.3 本地Portal認證Web頁麵自定義配置
19.5.4 本地Portal服務器配置
19.5.5 啓用Portal認證
19.5.6 Portal用戶接入控製配置
19.5.7 Portal認證的認證失敗VLAN配置
19.5.8 接口發送RADIUS報文的相關屬性配置
19.5.9 接口發送Portal報文使用的源地址配置
19.5.10 配置Portal支持雙機熱備
19.5.11 指定Portal用戶認證成功後認證頁麵的自動跳轉目的網站地址
19.5.12 Portal探測功能配置
19.5.13 強製Portal用戶下綫
19.5.14 Portal認證管理
19.5.15 二層Portal認證配置示例
19.5.16 Portal直接認證配置舉例






前言/序言

  本書的寫作動機
  自從筆者於2009年9月齣版《Cisco/H3C交換機配置與管理完全手冊》,以及2012年初先後齣版《Cisco/H3C交換機配置與管理完全手冊(第二版)》和《Cisco/H3C交換機高級配置與管理技術手冊》以來,得到瞭許多讀者朋友的大力支持和高度認可。但正如我們常說的"眾口難調",一部分讀者朋友和培訓機構還是認為這幾本圖書在內容劃分上存在不便選擇或者不便教學的問題。
  在策劃《Cisco/H3C交換機配置與管理完全手冊(第二版)》和《Cisco/H3C交換機高級配置與管理技術手冊》這兩本書時,當時主要是從不同層次讀者所需學習的內容不同的角度來考慮的,所以把整個Cisco和H3C交換機的配置與管理知識分為兩個層次:中小型企業中最常用、最基礎的功能配置全部放在《Cisco/H3C交換機配置與管理完全手冊(第二版)》中介紹,而把主要應用於大中型企業、相對較高級的內容全部放在《Cisco/H3C交換機高級配置與管理技術手冊》中介紹。
  雖然這種內容劃分方式可以滿足大多數想全麵、係統、漸進式學習Cisco和H3C交換機配置與管理的自學讀者的需求,但也對於一些已經掌握或當前僅想學習Cisco或者H3C交換機配置的讀者,以及許多僅從事於Cisco或H3C設備培訓的培訓機構帶來瞭一些不便。因為這樣的內容劃分方式下,無論是想係統地學習或者培訓Cisco或H3C交換機配置,均必須同時購買這兩本圖書,給自學和培訓教材的選擇帶來瞭一些不便。
  考慮到上述讀者和培訓機構的呼聲,為瞭滿足不同讀者和培訓機構的需求,在與中國水利水電齣版社商議後決定,再推齣另一種內容劃分版本,也就是本次推齣的按品牌劃分的《Cisco交換機配置與管理完全手冊(第二版)》和《H3C交換機配置與管理完全手冊(第二版)》。這兩本圖書均以單一品牌的交換機設備配置與管理為內容,從零開始,一路漸進式地進行全麵、係統的介紹,直到運營商級彆的交換機配置與管理知識和技能。無論你是僅想學習Cisco,還是H3C交換機配置,僅一本就可以使你從交換機配置的"門外漢"成為一名具有IE級彆水平的交換機設備工程師。當然,如果你想同時學習這兩個品牌的交換機配置與管理,仍然是需要同時購買這兩本圖書的,或者購買《Cisco/H3C交換機配置與管理完全手冊(第二版)》和《Cisco/H3C交換機高級配置與管理技術手冊》這兩本圖書。
  本書的主要特色
  無論與其他同類圖書進行橫嚮或者縱嚮比較,本書均具有以下非常鮮明的特色:
  · 史上最大型的H3C交換機配置與管理手冊
  本書是專門介紹H3C交換機配置與管理的,全書篇幅800多頁(為瞭壓縮篇幅,書中的錶格和配置代碼部分均分彆采用瞭六號和小五號字體,如按其他同類圖書的五號字體,再加上較大的行間距,則整個篇幅將遠超韆頁),是目前國內同類圖書中最大型的H3C交換機配置與管理手冊。
  · 史上最係統的H3C交換機配置與管理手冊
  本書是目前國內同類圖書中,內容最全麵、最係統的H3C交換機配置與管理圖書,遠非其他同類圖書可比。本書從最基礎的H3C Comware係統訪問和使用,Comware係統映像、配置文件的上傳、下載和管理,到最常進行的以太網接口、以太網端口匯聚、端口綁定、ARP/DLDP/Smart Link/Monitor Link、IRF/IRF2、VLAN/GVRP、Isolate-user-VLAN、Super VLAN、VLAN間路由、MSTP、ACL和端口鏡像配置與管理,最後到專業網絡設備工程師必須掌握、大中型企業最常應用的交換機集群、VRRP、QoS、IGMP/IGMP Snooping/PIM IP組播、MAC地址認證、端口安全、IEEE 802.1x認證、Portal認證和AAA策略配置與管理,以及H3C交換機選型等,無一不囊括在本書之中,是國內最權威的H3C交換機配置案頭寶典,真正的"一冊在手,彆無所求"。
  · 深入淺齣技術原理剖析與分層次配置示例完美結閤
  本書區彆於許多同類圖書,不僅有比較深入的各種H3C交換機技術原理剖析,而且列舉瞭大量各種不同級彆的應用配置示例。這種有機結閤就可以使廣大讀者朋友,特彆是初級讀者朋友不再是孤立地學習這些枯燥的技術原理,而是能體驗到這些技術原理在實際工作中的具體應用,反過來又加深瞭對這些技術原理的理解。另外,書中大量的配置示例也是分層次的,這樣就使讀者朋友不僅可以全麵瞭解各具體配置命令的使用方法,更能深入地理解不同配置命令之間的相互關聯及應用方法。
  · 綜閤配置思路分析和詳盡的配置步驟介紹完美結閤
  本書在介紹H3C交換機功能配置與管理時注意思路分析與配置步驟介紹的完美結閤,而不是機械地羅列齣各種功能配置步驟,這樣就使讀者朋友在"知其然"的同時"知其所以然",可以充分理解各種具體功能的基本配置和實現原理,可以在實際的網絡設備配置工作中做到舉一反三,靈活應用。
  · 學遍交換機方麵H3CNA、H3CNE、H3CSE和H3CIE內容
  本書內容不僅非常豐富,而且具有漸進式的特點,比較全麵地包括瞭H3C交換機方麵H3CNA、H3CNE、H3CSE到H3CIE各級彆的主要基礎知識和配置技能,為你的H3CNA、H3CNE、H3CSE和H3CIE之路打下最堅實的基礎。
  本書適用的讀者對象
  本書的內容非常全麵、係統,適閤於各層次的讀者,具體如下:
  · 各高等院校的計算機網絡專業學生
  · 各H3C設備培訓機構(可作為教材或輔導教材)
  · 希望能從零開始學習H3C交換機配置與管理的讀者
  · 以前沒有係統地學習過H3C交換機配置與管理的讀者
  · 看不懂H3C交換機配置方案,沒有掌握通用配置方法的讀者
  · 希望有一本可用於平時工作中查閱的大型H3C交換機配置手冊的讀者
  閱讀本書需注意的地方
  由於在相同品牌的交換機和路由器的配置中存在相同的功能和配置方法,在不同品牌的交換機、路由器配置中又存在相同的技術原理,為瞭避免使本係列圖書(本次同時上市的有以下四本圖書:《Cisco交換機配置與管理完全手冊(第二版)》、《H3C交換機配置與管理完全手冊(第二版)》、《Cisco路由器配置與管理完全手冊(第二版)》和《H3C路由器配置與管理完全手冊(第二版)》)中存在大量的重復內容,使許多同時購買這幾本書的讀者真正感到物有所值,在閱讀本書時,請注意以下幾個地方:
  · 為瞭避免內容重復,有關通用交換機協議和標準的基礎知識和技術原理在本書中沒有介紹,請參見配套的《Cisco交換機配置與管理完全手冊(第二版)》一書。
  · 為瞭避免內容重復,H3C三層交換機與H3C路由器相同功能部分,如DHCP、DNS、各種路由、VPN方麵的配置,本書均沒有介紹,請參見配套的《H3C路由器配置與管理完全手冊(第二版)》一書。
  · 書中的配置代碼中,粗體部分是命令本身或關鍵字選項部分,是不可變的;斜體部分是命令或者關鍵字參數部分,是可變的。
  · 本書中絕大部分均在不同H3C設備模擬器中模擬練習。這些模擬器均已在本書配套光盤中提供,僅用於讀者自學。也可加入在下麵介紹的讀者群共享中下載。
  本書的服務與支持
  本書由王達主筆並統稿,參加編寫、校驗和排版的人員有:何艷輝、王珂、瀋芝蘭、馬平、何江林、劉鳳竹、盧京華、周誌雄、洪武、高平復、周建輝、孔平、尚寶宏、姚學軍、張磊、劉學、李翔、王嬌、李敏、吳鵬飛、宋希嶺、劉中洲、潘朝陽、劉偉、曾平輝、李京楊、張躍、周平輝、王新宇、王薄、韓大為、宋寶強、史鵬宇、陸偉等。另外,中國水利水電齣版社的各位領導和編輯老師為本書付齣瞭非常艱辛的勞動,在此一並錶示我對各位老師最由衷的謝意!但由於編者水平有限,盡管我們花瞭大量時間和精力校驗,但書中仍可能存在一些錯誤和瑕疵,敬請各位讀者批評、指正,萬分感謝!

用戶評價

評分

書很髒啊,是直接放在倉庫地下的嗎?

評分

很不錯的一本書,學習學習。

評分

東西不錯,就是髒的可以。快遞小哥辛苦瞭。

評分

一直想買的工具書,內容全麵,適用性強,對於初學者更有幫助。

評分

可以12345679789

評分

這外型都爛瞭

評分

還沒看,書挺厚的要看挺長時間

評分

要充電瞭,活到老,學到老。要充電瞭,活到老,學到老。

評分

還不錯應該還好吧。。還沒看呢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