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顾余生
她卑微隐忍 甘当一个被遗忘的替身
爱像飞蛾扑火
却始终甘之如饴
匆匆一眼
从此念念终生
继《余生有你才安好》系列之后,人气作者叶非夜携《那时喜欢你》温暖来袭!
我愿承受你所有的厌恶与冷漠
只因那时喜欢你
秦芷爱从年少青葱的时候就喜欢上了顾余生,然而当她鼓起勇气请顾余生去看电影之后,顾余生却忽然消失了。多年后当他们终于再次重逢,顾余生却完全忘记了秦芷爱……而现在,秦芷爱终于成了顾余生的妻子,在顾余生的眼里,她却是那个令人厌恶的梁豆蔻……终于和喜欢的人在一起,却只是一个替身,遥遥相望着也喜欢自己的人。
叶非夜,腾讯云起知名作家,已出版人气作品《余生有你才安好1》、《余生有你才安好2》等,各大文学网站常年蝉联点击第1,腾讯文学2014金键盘奖受欢迎女作者冠军,曾与唐家三少等知名作者共同录制河北卫视《中国好诗词》节目。
第一章 冰块先生
第二章 往日时光
第三章 这么近那么远
第四章 那时喜欢你
第五章 念念数年
第六章 重复犯错
第七章 长痛短痛
第八章 在记忆中找你
第九章 其实我介意
第十章 上心
第十一章 梦里梦外
第十二章 词不达意
第十三章 开不了口
第十四章 背对背拥抱
第十五章 爱得太迟
第十六章 只要和你在一起
第十七章 黄粱一梦
秦芷爱是在住进顾余生家里的第五天才碰见顾余生的。
那是一个深夜,睡得正沉的秦芷爱迷迷糊糊地感觉到身边躺了一个人。她全身狠狠地哆嗦了一下,瞬间从梦中清醒了过来。
在她身边躺下的是个男人。
室内的夜灯昏黄暗沉,她虽看不清男人的面孔,但还是一眼认出他是顾余生。
两年没见,突然相见,让秦芷爱有些紧张,也有些恍惚。她故作镇定地稳了好一会神儿,才语气平静地出声:“你回来了?”
顾余生没接秦芷爱的话茬,甚至都没看她一眼,只是快速地褪了衣衫,一个翻身将她压在了身下。
男人的体温滚烫炙热,让秦芷爱心底莫名有些发慌。她不是没想过和他见面的场景,却没想到会是这般光景。于是她本能地开始抵抗,并试图逃脱。
顾余生像是看到了一个特别好笑的笑话般轻笑了一声,然后轻而易举就压制住了她。他伸出手捏住她的下巴,将她的脸硬生生抬高,然后凑到她的耳边,刻意加重了语气,一字一顿地说出轻蔑的字眼:“装什么装?你费尽心思住进我家,还三番五次去找爷爷,不就是等着这一刻?”
秦芷爱被他嘲弄的话语说得一怔,她还没缓过神来,他就不带任何怜惜地覆盖上了她的身体。
……
坦白说,我对于都市言情小说里那些过于完美或者过于脸谱化的角色已经审美疲劳了,但这本书里的主角群,却有着让人信服的“人性”的复杂。他们不是非黑即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软肋和不得不做出的妥协。特别是女主角的成长弧线,处理得极其细腻真实。她不是一遇到挫折就立刻爆发或者彻底沉沦,而是在一次次的打击中缓慢地自我重建,那种隐忍和坚韧,让人心疼却又由衷地敬佩。她的每一次选择,无论对错,背后都有着深厚的逻辑和情感支撑,绝不是为了推动剧情而强行安排的“工具人”行为。男主角的塑造也同样立体,他的深情与他的残忍并存,让人又爱又恨,这种矛盾的魅力,使得他们之间的互动充满了火花和不可预测性。正是这种真实到近乎残酷的人物塑造,让整个故事的虐恋氛围更具说服力,仿佛我们身边的某个人,正在经历着相似的煎熬与挣扎。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节奏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作者对人物情感的拿捏精准得让人心惊。从开篇那个看似平静却暗流涌动的场景开始,我就知道我掉进了一个精心编织的情感迷宫。每一个转折都来得那么自然,却又在不经意间将你推向情感的深渊。我特别欣赏作者对于细节的捕捉,那些不经意的对白、眼神的交错,都仿佛拥有魔力,让角色的内心挣扎跃然纸上。读到一半时,我几乎是屏住呼吸去迎接下一个高潮,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微的情绪波动。这种层层递进、步步紧逼的叙事方式,让整个阅读过程充满了张力,让人欲罢不能。它不仅仅是在讲述一个故事,更像是在解剖一段刻骨铭心的记忆,那种痛彻心扉却又难以割舍的复杂感,被刻画得入木三分。每一次以为会尘埃落定,却总有新的波澜卷起,这种对读者情绪的精准操控,是这本书最成功的地方之一,让人看完后久久不能平静,回味无穷。
评分这本书的文笔,简直可以用“雕琢”二字来形容,字里行间透露出一种成熟的韵味,完全不是那种轻飘飘的流水账。很多描写的句子本身就值得摘抄下来作为金句。作者的用词考究,遣词造句之间,自带一种疏离又深情的腔调,尤其是在描绘那些高光时刻的甜蜜和低谷时期的痛苦时,对比感极其强烈。举个例子,那些描绘雨夜或黄昏的场景,都不是简单的背景烘托,而是直接成为了人物内心世界的延伸和投射。这种高质量的文学性,使得原本可能落入俗套的爱情故事,提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它要求读者不仅要关注“发生了什么”,更要品味“作者是如何讲述的”。这种对文字美感的追求,使得阅读体验远超一般的快消类言情小说,更像是在欣赏一件精心打磨的艺术品,每一个细节都值得反复品味。
评分这本书的“虐”点设置得非常高级,它不是那种刻意制造误会、强行狗血的廉价催泪,而是建立在深刻的命运纠葛和无法逾越的现实鸿沟之上。那种“近在咫尺,却远隔天涯”的无力感,才是最折磨人的。我特别喜欢作者安排的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契机,如何一步步演变成无法挽回的巨大遗憾。读的时候,我经常会忍不住在脑海里模拟,如果角色当初做了另一个选择,结局会不会不同?然而,作者的高明之处就在于,让你知道,即使是最好的选择,在某些既定的命运面前,依然是徒劳。这种对“宿命感”的探讨,让这段感情的悲剧性更具深度和重量。它让人思考,有些相遇和错过,也许从一开始就注定是一场美丽的错误,这种对情感本质的探讨,远比单纯的情节反转要来得更震撼人心。
评分从整体结构来看,这本书的处理手法非常成熟,它巧妙地平衡了回忆与现实的叙事线索。我们既能看到主角们青葱岁月的纯粹与美好,也能感受到成年后现实的沉重与无可奈何。这种双线并行的叙事结构,极大地增强了故事的厚度和感染力。作者并没有将过去浪漫化处理,而是用现在的视角去审视过去的点滴,这使得角色的所有行动都带有了一层复杂的时间滤镜。每一次闪回,都不是简单的信息补充,而是对当下痛苦的加码或释怀。这种精心构建的叙事骨架,保证了即便剧情发展到最催泪的地方,也不会因为结构松散而垮掉。它像一个精密的钟表,每一个齿轮——无论是过去的回响,还是当下的冲突——都紧密咬合,共同推动着这场既美丽又令人心碎的故事走向终点。看完后,我感觉自己经历了一次漫长而深刻的情感洗礼,收获的远不止是一个爱情故事那么简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