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天壽論畫筆錄》係我國著名繪畫大師潘天壽先生的論畫筆錄,文字由其學生葉尚青先生根據記錄整理,並根據授課時記錄的圖畫,全部畫瞭插圖,共200餘幅,是一本適閤畫傢和學生研究學習的中國畫理論和技法的工具書。
葉尚青編著的《潘天壽論畫筆錄》共收集潘先生的論畫資料十一篇(注:本次再版增加一篇),內容涉及的範圍較廣,由葉尚青同誌根據潘先生講學和授課時的記錄整理而成。雖然不是潘先生親筆著述,但都是他一貫的主張和經驗,且文字暢達,保存瞭潘先生的語氣,讀其文如親聆其教,易學易懂,很有參考價值。其中比較重要的如《國畫創新》、《答石魯同誌問》兩篇,闡述瞭繼承和創新、時代精神和傳統技法的辯證關係,強調瞭“藉古開今”,“藉古”是手段,“開今”是目的;“從內容到形式,從題材到技法,從風格到意趣;都要創新”,但創新應以傳統為基礎,必須充分發揮中國畫的優點,保持民族藝術特色等學術見解。
序言
詩畫融和 相得益彰
夏承燾求教壽師學畫迴憶
關於中國畫的構圖
書法學習及國畫布局
古畫收藏和保管
創作瑣談
略談“揚州八怪”
關於基礎教學
答石魯同誌問
國畫創新
任伯年的繪畫藝術
骨法用筆
後記
再版說明
②民主平等是指在學術麵前人人平等,在知識麵前人人平等。不因傢庭背景、地區差異而歧視,不因成績落後、學習睏難遭冷落。民主的核心是遵照大多數人的意誌而行事,教學民主的核心就是發展、提高多數人。可是總有人把眼睛盯在幾個尖子學生身上,有意無意地忽視多數學生的存在。“抓兩頭帶中間”就是典型的做法。但結果往往是抓“兩頭”變成抓“一頭”,“帶中間”變成“丟中間”。教學民主最好的體現是以能者為師,教學相長。信息時代的特徵,能者未必一定是教師,未必一定是“好”學生。在特定領域,特定環節上,有興趣占有知識高地的學生可以為同學“師”,甚至為教師“師”。在教學中發現不足,補充知識、改善教法、
評分發貨真是齣乎意料的快,昨天下午訂的貨,第二天一早就收到瞭,贊一個,書質量很好,正版。獨立包裝,每一本有購物清單,讓人放心。幫人傢買的書,周五買的書,周天就收到瞭,快遞很好也很快,包裝很完整,跟同學一起買的兩本,我們都很喜歡,謝謝!
評分潘天壽論畫筆錄是一本非常好的學習中國畫的教材,值得擁有。
評分題質疑、成果展示、心得交流、小組討論、閤作學習、疑難解析、觀點驗證、問題綜述。
評分評分
買來學習的,還沒看先囤著吧
評分 評分 評分不是簡單文字的堆砌,有圖說明,很好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