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容的智慧

包容的智慧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2024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星云大师,刘长乐 著

下载链接在页面底部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4-12-02

图书介绍


出版社: 湖南人民出版社
ISBN:9787543894334
版次:1
商品编码:11293241
品牌:博集天卷
包装:精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3-08-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24
字数:207000
正文语种:中文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相关图书





图书描述

编辑推荐

  

  1.传媒大亨刘长乐先生与佛教宗师星云大师喜乐对谈
  2.华人世界最重要的修心之书,畅销达数十万册
  3.一本提升你心灵能量的智慧之作
  人间讲和是,世事求包容。两位大师说尽人生事理,用妙语真言带您进入善美之地。佛家讲究众生之和,人人都可以成佛,本书用“包容”含蓄地指明实现和平宁静的妙法。


  

海报:


  

内容简介

  《包容的智慧》是凤凰卫视总裁刘长乐与人间佛教的开创者星云大师就社会现状、人生态度、企业管理等话题的智慧交流,囊括种种人生哲学与处世原则:有容、伏惑、若水、度己、变通、多元、管理、信远。二位智者,各具视野,款款道来,足见包容。他们谈中华文化,谈人生履历,谈生死意义,谈现代管理……
  平易之处与我们交流人生的阅历,世间的故事,生活的感知,从心治、义利、笃学、慈爱到忍辱、舍得、财富、格局。《包容的智慧》的核心,就是“包容”。包容修的是心,包容炼的是心,心一点一点扩大,大到能包太虚,能盛宇宙。如果说做人、成功要靠智慧,包容就是智慧的艺术。书中观点和态度更加与时俱进,也更入世、更实用、更贴进读者的生活,而故事也更幽默、更动人。这也就决定了它在风格上的时代感。会让读者进一步的体会古老东方哲学与现代都市人呈现出的完美交融。

作者简介

  星云大师,1927年生于江苏扬州。12岁剃度出家。21岁出任南京华藏寺住持,授记为临济宗第48代传人。1949年赴台,1967年创建佛光山,广设道场,培育僧才,主张以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事,“给人信心,给人欢喜,给人希望,给人方便”。1991年创立国际佛光会,于五大洲成立170余个国家地区协会,成为全球最大的华人社团。著有《释迦牟尼佛传》《星云禅话》《舍得》《宽心》等。


  刘长乐,1951年生于上海。凤凰卫视董事局主席、行政总裁。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常务理事、中国佛教学会特邀顾问、香港太平绅士。20世纪80年代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1996年创立凤凰卫视。获颁香港城市大学荣誉文学博士。担任南京大学校董及复旦大学、南开大学等多所高校客座教授。著有《东西论剑》《再造天堂》等。

目录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一、 有容
柏林墙是被音乐电视摧毁的吗?
醍醐灌顶“一句话”
规律藏在“爱和良知”的镜子里
你可以不信,但不必排斥
心静,则万物莫不自得
虚空包容万有
身临其境,方知别有洞天
生活本身就是神通

二、伏惑
不给别人留余地,可能自己没有立锥之地
最不听话的是我们的心
王道与佛法的冲撞
薪尽火传,生命在于转化
良知就是知耻、知愧、知恩
不能圆融人我关系,是最大悲哀
财富会空,真空能生妙有
迷惑时的判断:止于至善

三、若水
当提起时提起,当放下时放下
只要自觉心安,东西南北都好
在人群中实现使命
中国的禅学 世界的视野
一天保有十分钟的宁静
为凶手立一块祭奠的石头
上与君王同坐,下与乞丐同行

四、度己
每天讲三句赞美的话
持久热情,才能耐得住寂寞
一切阻碍都是线索,所有陷阱都是路径
文化血型与世界华人
对工作存有敬重之心
信息多元遏止信息霸权
深入才有洞察,热爱才能感动
自省者自强,自律者自尊

五、变通
退步原来是向前
忍是智慧,忍是担当
在冲突中学习
受保护的文化,荣耀与危险并存
宽可容人,厚可载物
宽恕让未来变得开阔
善待资源,兜里不能老是揣着弓和箭

六、多元
让“平等”回归人心
信仰可改变一国之精神格局
我们有什么可自卑的呢?
禅者眼中,万物皆美
中国媒体是喜鹊叫,外国媒体是乌鸦嘴
意识形态是一道墙,佛教则是门窗
瞻礼佛指,让中国率先统一
文化冲突走向文化融合

七、管理
柔性管理 自觉管理 感动管理
十年前的一碗面
如果胜利意味着打败所有人
和解是历史的正途
东方与西方的中庸
菩萨心肠+现代管理
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
西方的一分为二,东方的二分为三
不管理就是高明的管理
管人难,管心更难

八、信远
善恶若不报,乾坤必有私
重振勇气,向死而生
危机:危险之中有机会
憨商之道是聪明
我们欣赏身处困境仍微笑的人
以无声的觉悟,求有声的视野
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

跋:智慧的艺术
附录:
佛教智慧的真义
——星云大师《世纪大讲堂》演讲录
附帖:
1.星云大师的云水日月
2.星云大师的借鉴与独辟
3.圣情如画,“人性与爱”
4.人间佛教现代律仪


精彩书摘

  一、有容
  柏林墙是被音乐电视摧毁的吗?
  长乐先生:
  1989年11月,在一个没有战争、没有冲突的日子,世界冷战时代的标志物柏林墙倒塌了。有人说,是音乐电视摧毁了柏林墙,音乐电视的10亿观众拥有巨大的心灵能量。物质之墙是无法与这种能量抗衡的。
  2001年9月11日,数十亿人目瞪口呆地看着直播的电视画面里,飞机在秋日的朝阳下,撞向纽约110层的世贸大楼,然后,大楼慢慢地塌下来,烟尘像原子弹爆炸一样,带着巨大的能量,迎面向人们扑过来。有人说,这次震惊世界的惨烈袭击源于“文明的冲突”,而且这种冲突将越来越深刻地出现在我们的身边。
  当亲身经历这些标志性的事件发生之后,我常常想,自以为聪明的人类虽然能看清大到宇宙小到原子的物质世界,却仍然无法学会如何相处这样的生活细节。而恰恰是这些细节,可能决定着一个人、一个团队、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甚至是整个人类的命运。
  “认识你自己”,这句苏格拉底在两千多年前说的话,在今天依然是人类的一个重大课题。
  这样的时刻,一种浸透着宗教精神的东方价值观——“包容”进入了人们的视界。
  星云大师:
  一位观众在凤凰电视台看了关于我与刘长乐先生的对话后写道:“我不太明了的是,节目的名称叫《包容的智慧》,但整个节目中并没有怎样触及智慧。但当我静下心来思索时,突然开悟:‘包容的智慧是什么?不就是包容吗?对,智慧就是包容!’”
  中国词语意味无穷,包容不仅意味着平和、宽容,也经常有另外一些意思:眼开眼闭,难得糊涂,吃亏是福。还讲究忍让、苟且、退守,即所谓的“妥协”。
  妥协是一条路径,变通是一种境界。佛教本身就很会妥协,有时妥协是成功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我云游世界各地弘法,记得有一次在美国康奈尔大学讲演,该校一位约翰?麦克雷教授在叙谈时说道:“你来美国弘法可以,但是不能开口闭口都是中华文化,好像是故意为征服美国文化而来的。”当时我听了心中就有一个觉悟:我应该要尊重别人的文化,我们来到这里只是为了奉献、供养,如同佛教徒以香花供养诸佛菩萨一样。大家常说,让一分山高水长,退一步海阔天空,就是这个意思。
  还有人把战胜对手当成成功的标志,其实,真正的制胜之道,不在于屈人之兵,而在于化敌为友。
  长乐先生:
  在释迦牟尼、孔子、苏格拉底那个时代,古希腊、以色列、中国和印度的古代文化都发生了“终极关怀的觉醒”。换句话说,这几个地方的人们开始用理智的方法、道德的方式来面对这个世界,同时也产生了宗教。它们是对原始文化的超越和突破。而超越和突破的不同类型决定了今天西方、印度、中国、伊斯兰不同的文化形态。
  遗憾的是,在两千多年之后的当代,东西方文化产生了一些严重的冲突、分歧和对立。恐怖主义、自杀式袭击、隔离墙、定点清除等等。死亡与战争,像影子一样跟随着人类,面对这些严重的危机,东西方的一些有识之士提出了相互依存的思路。但是怎样才能让人们真正认识到谁也离不开谁呢?包容的思想为我们提供了一些新的思维方式。
  星云大师:
  许多宗教学者与文化学者都认为,佛教文化具备独有的“包容性”,能广泛顺应人心与区域文化的差异。这种文化的特质,符合现在多元化与全球化的文化发展,值得我们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近年来,佛指舍利分别来到台湾和香港,造成各地万人空巷、万人争睹的盛况,各种政治纷争也暂时告一段落,显现出华人民众对佛教文化的普遍认同,无论政治立场再怎么对立,回到家中,“家家念弥陀,户户有观音”。
  我曾经用“虎豹山林”——虎豹聚集的地方,形容社会现状。但是,另一方面,“虎豹山林,共生和解”,连动物都能和睦相处,何况人类呢?这对于思考目前的两岸关系现状是有启发的。
  长乐先生:
  探讨包容的智慧,我以为有许多问题需要大师开示,比如:
  1.包容的真义是什么?
  2.人类为什么要互相包容互相尊重才能生存?
  3.办任何事,困难不怕,危险不怕,就怕没有伟大的精神。这个伟大的精神指的是包容吗?
  4.有一颗善心就可以解决所有问题吗?
  5.原谅恶,会不会导致恶的泛滥?
  6.文化对社会的潜移默化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什么地方?影响有多大?
  7.佛家讲究平常心,但追求卓越的社会群体需要企图心,两者如何统一和协调?
  8.中国人是不是一个有包容性格的民族呢?
  9.大众传媒对于两岸的和解、交流应该发挥何等功用?
  醍醐灌顶“一句话”
  长乐先生:
  大师身居佛门而办报、办电视台,可以称得上是“媒体人”;外界看我做媒体而热心佛教文化,也算是与佛有缘了。我有幸聆听过大师在万人场馆的佛法开示,深入浅出,生动活泼,堪为传媒人的榜样。记得您那次向信众说过一些道理简单又寓意深刻的“一句话”,会让很多人受用终生。
  星云大师:
  佛教是开启智慧之教,教人也教己,度己也度人。我平时在世界各地来去匆匆间,常有人要我给他一句话,希望对他的人生有所点拨。尽管行程绵密,时间紧迫,我总是尽力满人所愿,因此多年来随缘应机说过很多的“一句话”,现在也在徒众与信众之间流传,例如:忙就是营养;要争气,不要生气;多说OK少说NO;感动就是佛心;疾病就是良药;拒绝要有代替;立场互换;给人利用才有价值;自己就是自己的贵人;有钱是福报,用钱才是智慧;宁可失去一切,但不能没有慈悲;有人批评毁谤我们,不一定是自己不好,可能是别人给我们的勉励。
  长乐先生:
  大师说的这些简单易懂的大白话,细细想来又饱含禅意。
  我在平日读书和研究佛家经典时注意到,中国传统诗词尤其是成语中关联到佛教的很多,比如:脚踏实地,醍醐灌顶,将心比心,皆大欢喜,苦口婆心,恒河沙数,芸芸众生,出淤泥而不染,种瓜得瓜,解铃还须系铃人,百尺竿头更进一步,门外汉,口头禅,等等,比比皆是。连缀成一篇文章都绰绰有余,它们已被大众所熟知熟用,出处反倒不重要了,可见佛教与中华文明早已通融借代,完全可以借花献佛,各显神通。
  星云大师:
  确实,当西域佛教传入东土之后,包容通融,从语言到思想,从史典到公案,既有博大精深,也有通俗教化。可以说,佛教是世界上最包容的宗教,从王宫贵胄到贩夫走卒,从异教外道到淫女贱民,只要肯发心向道,佛陀都包容接引。隋唐时代,八宗昌盛,竞相发展,使得中国佛教缤纷灿烂,事理辉映,后来流传到东亚各国,丰富了当地文化内涵,直至今日仍历久弥新。可见,包容异己不但不会导致派系分歧,还能繁衍生机,形成枝繁叶茂、百花齐放的盛会。
  也正是因为中华文明和佛家文化的包容之功,才使得佛教成为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可见包容是因也是果。
  长乐先生:
  从细处看,是滴水穿石;往远处看,是百川归海。
  星云大师:
  太虚大师说过:中国佛学的特质在禅。但禅并非佛教的专利品,可以说人间到处充满了禅机。
  有学僧问赵州禅师:“怎样学道?怎样参禅?怎样开悟?怎样成佛?”
  赵州禅师点点头,起身说:“我没有时间跟你讲,我现在要去小便。”说完,不理会那人的惊愕,开步就走,几步后突然停下来,回头微笑说:“你看,像小便这么一点小事情,还要我自己去,你能代替我吗?”
  当然,参禅求道的大彻大悟不是那么容易,不过只要每天都有小小的觉悟,日积月累,就会豁然开悟。
  规律藏在“爱和良知”的镜子里
  星云大师:
  古往今来很多修道证悟的高僧大德,他们开悟的方法可以说千奇百样,有的禅师看到花开花落而豁然有悟,有的禅师听到泉流蛙鸣而开悟,有的禅师打破了杯盘碗碟而开悟。
  再譬如,唐朝的一位比丘尼到各地遍参之后,回来见到庭院的梅花,终于开悟,说道:“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岭头云。归来偶把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也有人以参禅前后的不同感受来说明悟后的心境。没有参禅的时候,“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参禅的时候,“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等到开悟之后再看,仍然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只是生活的内涵、品位不一样了。
  唐朝大珠慧海和尚在当学僧时,经常自言自语:“主人公,你在吗?在,在!”不知者以为他疯癫,知者了解那是一种深刻的禅修功夫,意在唤醒自己的觉性。
  所以,看见自己的真心非常重要,从此不必在那些传言和捕风捉影里被人家牵着鼻子走了。佛教讲人人皆有佛性;而佛,就是觉悟的人。
  长乐先生:
  儒家也说,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要想真正掌握知人的智慧,我们还应该参悟宇宙万物的发展规律。而这个规律,也许就藏在我们心性中那面叫作“爱和良知”的镜子里。
  我看到《南方周末》上有学者谢泳先生的一段观点:“没有一种教育是成心要让人学坏的,但有些教育的结果是很多人变坏了,这是一个事实。教育不是让人学会爱,而是要让人学会恨,对待敌人就要像秋风扫落叶那样残酷无情。西方教育核心是博爱,中国传统教育的核心内容是仁爱,但到了后来,这些都不要了。”细看这半个多世纪以来教育的衍变,这一过程是潜移默化的,这一结果又是触目惊心的。
  星云大师:
  这是很遗憾的。教育的目的,在于开发人们与生俱有的潜能,培养良好和谐的性情,进而形成健全的人格。在佛教里,十分注重修行,所谓“修行”不是专指宗教的行为,也不只是外表的形式,而是内心道德的养成,人格的升华。例如:人与人往来互相尊重;心存恭敬、包容;做人有人格、品德、威仪;肯与人结缘;心思端正,正知正见……这些都是修行。甚至在人际的相处上,以人我无间的雅量,包容异己的存在;用净秽不二的悲心,包容伤残的尊严;用怨亲平等的智慧,包容冤仇的伤害;用凡圣一如的认知,包容无心的错误。以包容的心胸广利众生,这也是修行。
  长乐先生:
  公元67年,迦叶摩腾与竺法兰携《四十二章经》从印度来到中国的洛阳,翌年,明帝建白马寺,佛教自此传入中国,站在共识的基础上,和中华文化达成了一种非常良好的默契,它们互相促进,互相补充,又互相融合。在这个过程中,也发生了很多故事,让我们看到中国文化、中华民族对佛教的包容。
  星云大师:
  1963年,我代表台湾佛教会到印度访问,在偶然的因缘下,和印度总理尼赫鲁先生见面。尼赫鲁先生对我们说:“印度是一个文化古国,但是如果没有佛教,印度又怎能成为文化古国?”从尼赫鲁先生桌前供奉的释迦牟尼佛像,可看出他对佛教文化的重视。
  佛教传到中国后,中国的文化包容了佛教,佛教也壮大了中国的文化。中国的语言、文字、思想,如因果报应、轮回、来生的思想,乃至人民的生活等,都受到佛教的影响。可以说,佛教增加了中国人民生活的平安、喜乐和希望。
  中国和佛教之间始终是和谐的。佛教文化能融入悠久的中华文化,继续发扬光大,成为中国的佛教,甚至代表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向世界拓展,可以说中国对得起佛教,佛教也对得起中国;这是有相互关系的。
  你可以不信,但不必排斥
  长乐先生:
  请大师对佛教中的“凤凰”给一个开示。
  星云大师:
  凤凰是一个有生命的动物,鸟中之王。在佛教里,凤凰是个大鹏金翅鸟。它一飞数万公里,可以环绕整个地球,飞得高过现在的飞机。中国人想象力很丰富,不一定要看到凤凰确切的模样,它可能是鸟与兽的综合体,很真,很善,很美。你们的“凤凰”二字起得真妙,全世界的华人都能接受,都能联想到美丽的颜色、动听的声音、高贵的德行、和谐的性格。
  长乐先生:
  佛教讲慈悲,凤凰讲和美,二者有着同样的精神核心。正如大师所说,传说中的凤凰是由多种鸟和兽组合在一起的,象征着多元与包容,也带给人们宽广的想象空间,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图腾。
  星云大师:
  佛教如同大海,大鱼小虾它都可以包容。“凤凰”电视台亦有如此气概,用精神覆盖了全球,节目面向不同地域、不同族群,也是一种包容的襟怀。
  长乐先生:
  佛教从印度和西域传到中国以后,经历了两千多年的本土化过程,与中国文化相互包容促进。在这个过程中,大师对佛教文化与中国文化的融合,做了非常多的贡献。
  星云大师:
  佛教在今天这个时代,有一些人不信,排斥。我说你可以不信,但不必排斥它,世间所有的东西,即使是废物都可以利用,何况宗教有这么久的历史,这么久的文化,应该获得起码的尊重。它对净化人心,改善社会风气,承载我们的中华文化,有莫大的贡献。
  ……

前言/序言

  序言
  行到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
  叶小文
  佛教是中国信众最多、历史最长、影响最大的宗教。源自佛教的语言和理念融合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也包容着佛教。中国是重“君子”轻“小人”的国度,“和尚”则常与“君子”相伴,互为师友。《周易》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君子效法天之日月星辰,从不间断地刚健运行;“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君子效法广袤大地,有容乃大的宽厚、包容。佛教在中国扎根、开花、结果,薪火相传,生生不息,正是汲取了这许多的“君子”之精气神,于是既有勇猛精进,“狮子林中狮子吼”的刚健,也有“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是法平等无有高下”的宽厚包容。于是一见高僧来了,你会感受到“一团和气”,升腾起“一股和风”,所以叫作“和尚和尚,以和为尚”。
  本书的两位作者——台湾佛光山的星云大师和凤凰卫视的刘长乐先生,都是我的挚友。近年因都热心张罗筹办“世界佛教论坛”,便不时有缘一见。每每看见长乐先生,我会想起“大和尚”;看见星云大师,我又看到“真君子”。打开书卷,两位高僧名士,两位大师、大家,在那里娓娓而谈,备感亲切。犹如温暖的春风习习扑面,智慧的清泉款款入心,听着,悟着,你会恍然大悟,原来是“人间佛教,大家包容”。
  刘长乐先生和来自海峡两岸、五湖四海的员工,形成了华语媒体中独特的多元态势、融合道路和专业主义激情,放大了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互补、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的整合。十年飞翔,他们用大地背负着天空的理想,又用天空辉映了大地的期许。凤凰的声音,表现在话语权,生命的尊严,创造的喜悦,圆融共进之中。记得长乐先生告诉我,凤凰卫视的新大楼在深圳落成了。我说,“凤凰”之“体”在深圳,“头”在北京,“脚”则踏踏实实地踩在香港,故乃大鸟、奇鸟,中华吉祥之鸟。每每遇见这只吉祥鸟的领军人物长乐先生,见他如此善于驾驭现代传媒又如此热心传统文化,尤其是如此深入地理解中国佛教的精神,我就不禁常生欢喜之心,常有“长乐”之念。
  星云大师少年立志——此生一切“为了佛教”。及至八十高龄,不惧跌跤断骨,仍然云水行脚于全世界,到处讲经说法、随缘度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而大师所念兹在兹的,还有两岸同胞的亲情往来;所孜孜以求的,还有两岸佛教的合作交流。前年,李瑞环先生手书一联,托我送给星云大师,联云:“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大师问我其意如何解读,我便引经据典,议论一番:此句出自唐朝王维《终南别业》:“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李瑞环先生特取其中“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一句,书赠星云大师。如果按王维的原意,“行到水穷处”,其直白的意思是随意而行,然不知不觉,竟来到流水的尽头,看是无路可走了,索性就地坐了下来。“坐看云起时”,乃心情悠闲之极。这一行、一到、一坐、一看,悠闲、无心,如陶潜《归去来辞》所说是“云无心以出岫”,且诗中有画,天然便是一幅山水画。但我 包容的智慧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包容的智慧 mobi 下载 pdf 下载 pub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包容的智慧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4

包容的智慧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评分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评分

六一节礼物,小朋友很喜欢

评分

发货快,满意,受益匪浅,京东的物流一如既往的给力,会继续支持的!

评分

被人推荐 先买一本看看

评分

书很好,快递也很好,送到楼上,中午在家,发烧了妈妈帮我取的。

评分

里的感触,当下望向刘嫂道:“朱姑娘的住处可安置好了?”刘嫂点点头,道:“这还用三娘娘关照么?”一面向朱翠道:“姑娘请跟我来吧!”朱翠点点头道:“有劳!”说时目光视向风来仪,看看她有什么话说没有。风来仪微笑道:“你们家人分别日久也该好好聚上一聚,刘公刘嫂负责一切,有什么事只管与他们两个商量就是,过两天我们再设筵与你接风。”朱翠道:“这就不敢当了。”当下遂同着刘嫂转向另一条横出的岔道,那风来仪等一行人仍是按原路前行。刘嫂踽踽独行在先带路,并不与朱翠多说,后者默默在后跟随。这才见好一番建筑气势,敢

评分

很好,纸质很好,,值得购买,一起买了十几本。还会再买的。

评分

书很好,包装好,内容也不错。

评分

给妈妈买的,妈妈说挺好的!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包容的智慧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4


分享链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4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