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cillations and Waves: An Introduction
作者: Richard Fitzpatrick;
ISBN13: 9781466566088
类型: 精装(精装书)
语种: 英语(English)
出版日期: 2013-02-08
出版社: CRC Press
页数: 287
重量(克): 408
尺寸: 22.86 x 15.494 x 1.524 cm
这本书的排版和印刷质量令人印象深刻,这对于一本需要频繁查阅公式的理工科书籍来说,是极其重要的考量因素。字体选择清晰易读,尤其是那些复杂的希腊字母和数学符号,它们被印刷得墨迹饱满,即便是长时间阅读也不会造成视觉疲劳。更值得称赞的是,图表的质量。大量的插图并非仅仅是装饰,它们是理解抽象概念的关键。例如,在讲解驻波形成机理时,作者绘制了多张不同相位下波形叠加的动态示意图,这些图表远比书面描述更具说服力。我尤其喜欢它在每个章节末尾设置的“概念检验”小节。这些小问题通常不是直接的计算题,而是需要读者进行概念性思考和定性分析,这有效地迫使我从记忆公式转变为理解物理原理。它们像一个个小小的过滤器,确保读者在进入下一主题前,已经真正掌握了前一个主题的核心要义,而不是稀里糊涂地跟着公式走下来。这种强调理解而非单纯计算的教学哲学,是这本书最大的优点。
评分这本书在处理波的叠加与干涉现象时展现出一种近乎诗意的数学美感。作者没有仅仅停留在平面波的干涉上,而是花费了大量篇幅去探讨相干性的概念,以及如何用统计方法来量化光场的随机性。这部分内容远远超出了我预期的“导论”范畴,它将读者引向了更接近光学和信号处理的交叉领域。我对其中关于傅里叶变换在时间域和空间域之间转换的论述印象尤为深刻。作者非常巧妙地利用了波包的色散关系来解释为什么不同频率的波在介质中会以不同的速度传播,从而导致波包形状的改变。这种对“群速度”和“相速度”的细致区分和物理意义的解释,是许多其他教材中常常被一带而过的部分。通过这本书,我开始明白,波动现象不仅仅是简单的“上下起伏”,它是一个深刻的数学结构在物理世界的体现。我对这本书的评价是,它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大师,耐心却不失严格地引导你走进一个复杂而迷人的世界,让你在掌握工具的同时,也领略到其中蕴含的结构之美。
评分坦白说,这本书的难度曲线相当陡峭,它绝不是一本为“轻松入门”设计的读物。如果你期望能在一周内快速浏览完所有内容,恐怕会失望透顶。初期的内容尚且友好,但一旦进入到波动方程的求解,尤其是三维空间中的波动和声学应用部分,作者的要求立刻提升到了研究生初级的水平。我记得在尝试理解亥姆霍兹方程和其在球坐标系下的分离变量法时,我不得不反复查阅微积分和线性代数的参考书。书中对于拉普拉斯算子在不同坐标系下的表示几乎是直接给出,没有提供详细的推导过程,这对于数学基础稍弱的读者来说,是一个不小的门槛。此外,书中对物理图像的解释有时略显过于简洁,仿佛作者默认读者已经具备了深厚的物理直觉。例如,在介绍多普勒效应的相对论修正时,几乎没有铺垫,直接跳跃到了相对论速度的叠加公式,这让我在理解其物理意义时感到有些吃力。总而言之,这本书更像是一本为那些已经有一定微积分基础、并希望深入钻研波动物理核心理论的严肃学习者准备的。
评分这本《振荡与波:导论》的封面设计得非常朴实,几乎没有什么花哨的图案,就是那种教科书常见的蓝白配色,这让我一开始有些犹豫。我期待的是那种能激发我对物理世界好奇心的视觉冲击力,但拿到书后,我立刻被其内容安排的严谨性所吸引。它似乎并没有试图用炫目的图表或新奇的案例来分散读者的注意力,而是脚踏实地,从最基础的简谐运动(SHM)讲起,循序渐进地构建起整个波动的理论框架。对于一个初次接触这门学科的读者来说,这种稳扎稳打的叙事方式是极大的福音。作者在介绍受迫振动和阻尼振动时,没有急于套用复杂的微分方程,而是先通过直观的物理图像来解释能量耗散和共振现象的本质。特别是关于能量分析的部分,作者似乎花了比其他教材更多的心思去详细阐述,而不是仅仅给出一个公式就草草了事。我花了很长时间才完全理解了系统机械能和有效能量在不同阶段的变化,这种深度解析对于建立扎实的物理直觉至关重要。如果说有什么不足,或许是早期章节的数学推导略显冗长,但从长远来看,这种对数学工具的细致铺陈,最终帮助我更好地理解了后续更复杂的波动方程的推导过程。
评分我必须承认,我购买这本书主要是因为我的导师推荐,坦率地说,我原本期望它能提供一些关于非线性动力学或混沌理论的最新进展,毕竟现在是21世纪了。然而,这本书的重点似乎完全放在了对经典波物理的深入挖掘上,内容非常扎实,但略显“过时”。它对傅里叶分析的应用讲解得非常透彻,尤其是在处理周期性波形分解时,那种将复杂的信号拆解为一系列正弦函数的步骤,被描述得清晰而优雅。但当我翻到关于电磁波在介质中传播的部分时,我发现它更多地侧重于麦克斯韦方程组在理想情况下的解法,对于现代通信技术中经常遇到的散射和衍射的数值模拟方法几乎没有提及。这让我感到一丝失落,因为它没有及时将理论与当代的工程应用紧密地连接起来。尽管如此,书中对波在不同边界条件下的反射和透射的讨论,堪称教科书级别的典范。作者对费马原理的阐述,尤其是将其与变分法联系起来的方式,简直是精妙绝伦,让我对光路弯曲有了全新的认识,这部分内容无疑是全书的亮点之一,即便它属于较为传统的物理范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